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幼丽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12):178-180,208
以1989-200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松材线虫病研究文献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松材线虫病研究文献的数量、主要文献源及文献来源期刊的类别、文献主题类型、文献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松材线虫病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杨树研究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09年核心期刊发表的杨树研究文献的数量、年代分布、研究主题、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等进行统计分析,以展示我国杨树研究现状、科研水平及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海云杉研究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0-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青海云杉文献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青海云杉文献的年份分布、文献作者、载文期刊、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反映我国青海云杉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胡文忠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2):111-113,117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1994年~2009年有机食品文献总量、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合作度和合作率以及论文研究主题进行了研究,以揭示16年中有机食品研究领域的文献分布特征,分析我国有机食品研究的现状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食品的研究高峰期在2001年~2004年,2005年以后回落,进入了相对稳定期;(2)发表有机食品专题文献的期刊比较分散,尚未形成本领域的核心期刊群;(3)有机食品研究的课题以中小课题居多;(4)有机食品研究大致可分为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指标研究论文;宏观政策、战略及综述;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国际标准;基本概念介绍;市场及经济;新闻消息报道6大主题,但缺乏理论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选取2009年《情报科学》(1-12)期所刊载的410篇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载文和引文两个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萍  桂秀梅  张俊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88-5490
以1990~2009年11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文献的数量、年份分布、文献作者、载文期刊的分布、主题分布等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总文献量593篇,署名文献577篇,第1作者480人,载文期刊168种,核心作者15位,核心期刊8种。  相似文献   

7.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被PubMed收录的2001-2005年病案相关研究的全部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年发文数量、文献类型、期刊分布、论文语种、作者、作者地区分布六个文献计量学指标。根据统计结果,发现病案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总体呈递增趋势,领先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德、英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年代分布、来源期刊、被引频次、作者分析和研究主题等,将2004-2013年发表在中国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网络文化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对我国网络文化研究现状做出总结,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1990~200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杉木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相关数据做出定量分析,并依据有关分类法对文献年度分布、研究领域分布、来源期刊分布、期刊类别、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杉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木麻黄研究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9~200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木麻黄研究文献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木麻黄研究文献量的年份分布、文献作者、载文期刊、期刊类别、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反映我国木麻黄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Ax1亚基与小麦烘烤品质具有高度相关性,对小麦品质改良有重要作用。1992年首次分离得到1Ax1亚基基因,并由其基因序列推论得到氨基酸序列,结合生物物理学技术,进一步推测出1Ax1亚基的高级结构。由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对面团的粘弹性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由于1Ax1亚基与好的小麦面包烘烤品质具有高度相关性,使其成为在小麦品质改良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系统总结了目前在1Ax1亚基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以及三维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中1BL染色体臂的变异,为1BL.1RS在小麦育种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GISH和FISH技术从小麦品种绵阳11(MY11)和白粒黑麦远缘杂交的后代中筛选1R(1B)代换系G1和1BL.1RS易位系G2。选用小麦染色体1B上的40对引物对亲本MY11、白粒黑麦、G1、G2以及普通小麦中国春(CS)进行SSR分析。【结果】6对引物在MY11、CS及G2中扩增出1BL的条带,在G1和白粒黑麦中未扩增出条带,其中3对引物(Xgwm259、Xbarc188,Xgwm268)在亲本MY11及后代1BL.1RS易位系(G2)中扩增出差异性的1BL条带,说明在小麦-黑麦远缘杂交产生的易位系后代中,1BL染色体臂发生变异。有13对引物在MY11、白粒黑麦和G1、G2中扩增出差异性条带,说明在小麦-黑麦远缘杂交后代中小麦微卫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引物Xbarc8能扩增出白粒黑麦染色体1RS的特异条带,且该条带稳定出现,可以作为白粒黑麦1RS染色体识别和鉴定的分子标记。【结论】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中1BL染色体臂发生变异,Xbarc8是鉴定白粒黑麦1RS染色体臂的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3.
利用DNA测序技术对牛HSFl和HSBPl进行SNPs位点扫描,共发现4个新SNPs,包括HSFl 1451(G/T)位点、HSBP1第二内含子324(G/C)、589(C/T)和651(C/G)位点.利用CRS-PCR和PCR-RFLP技术对867头荷斯坦牛、85头鲁西黄牛和28头渤海黑牛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X2检验表明,HSFl 1 451(G/T)位点和HSBPl 589(C/T)位点在荷斯坦牛和鲁西黄牛群体中已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HSBPl 324(G/C)和651(C/G)位点的突变在荷斯坦牛群中均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HSFl 1 451位点(G/T)AA基因型频率最高,优势等位基因为A,而HSBPl 3个SNPs频率最高的基因型分别为AB、AA和BB,589(C/T)位点的优势等位基因为A,而324(G/C)和651(C/G)位点均为B.HSBP1 651(C/G)位点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在三个牛品种中存在差异,在荷斯坦牛中AA型频率最低,而在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中AA型频率最高,推测该基因型与耐热性有关.该结果将为奶牛耐热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1BL/1RS小麦-黑麦易位对小麦的面包烘烤品质有很强的负面影响,快速准确地鉴定1BL/1RS易位对小麦的品质育种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黑麦碱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比较了4个1BL/1RS小麦-黑麦易位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1份材料中,低分子量麦谷蛋白Glu-B3基因和黑麦碱蛋白Sec基因特异标记的PCR检测结果与蛋白电泳结果一致。同时也验证了一个多重PCR分子标记(Glu-B3引物和Sec-P1,P2引物复合)的可靠性。该共显性多重PCR分子标记不但能鉴定出1BL/1RS易位系,而且能鉴定出该位点的杂合情况,是适用于优质强筋小麦标记辅助选择的理想标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接种甲流疫苗献血者高效价甲流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东莞市986例接种甲流疫苗的无偿献血者的抗H1N1IgG,同时应用效价为320的高效价对照血清光密度作为筛查高效价甲流抗体血清的参照值。结果高效价率和高效价S/CO值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3L(P〉0.05),但接种时间71—90姐的高效价率和高效价S/CO值明显高于接种时间31~50d和51~70d组(P〈0.05)。结论高效价甲流抗体的产生与接种时间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6.
利用DNA测序技术对牛HSF1和HSBP1进行SNPs位点扫描,共发现4个新SNPs,包括HSF1 1451(G/T)位点、HSBP1第二内含子324(G/C)、589(C/T)和651(C/G) 位点。利用CRS-PCR和PCR-RFLP技术对867头荷斯坦牛、85头鲁西黄牛和28头渤海黑牛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χ2检验表明,HSF1 1451(G/T)位点和HSBP1 589(C/T)位点在荷斯坦牛和鲁西黄牛群体中已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HSBP1 324(G/C)和651(C/G)位点的突变在荷斯坦牛群中均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HSF1 1451位点(G/T)AA基因型频率最高,优势等位基因为A,而HSBP1 3个SNPs频率最高的基因型分别为AB、AA和BB, 589(C/T)位点的优势等位基因为A,而324(G/C)和651(C/G)位点均为B。HSBP1 651(C/G)位点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在三个牛品种中存在差异,在荷斯坦牛中AA型频率最低,而在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中AA型频率最高,推测该基因型与耐热性有关。该结果将为奶牛耐热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全国7个省份(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北、福建和云南)收集Alternaria alternata,采用SSR中性分子标记和交配型特异性引物测定菌株并选出234株不同基因型的菌株,再用离体叶片法测量菌株的致病力(病斑面积)。结果表明,7个群体中来自南方群体比来自北方群体致病力强,其中福建群体比山东群体的致病力高98.29%。MAT1-1交配型菌株和MAT1-2交配型菌株之间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MAT1-2交配型菌株致病力比MAT1-1交配型菌株平均高15.34%。  相似文献   

18.
拟南芥胚后发育经历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主要阶段,在营养生长的过程中,由幼龄期向成熟期的转变称为营养生长时相转变。有关这个转变的基因调控网络仍不清楚。本文对拟南芥晚花突变体fca-1、fve-1的营养生长时相转变过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fve-1、fca-1植株幼龄期延长,导致营养生长时相转变延迟。自主开花基因FVE、FCA参与了植物营养生长时相转变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The high-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 (HMW-GS) components from about 85 varieties were fractionated by SDS-PAGE, including 22 corner stone breeding parents, 45 varieties taking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wheat production and 18 varieties with good bread making quality. The 22 corner stone breeding lines carry either null (c) or 1 (a) subunits on Glu-A1 loci. Five types are detected on Glu-B1, which are 7+8(b), 7+9 (c), 14+15 (h), 17+18 (i), 6+8 (d). 7+8 and 7+9 are the two major types. Six types have been detected on Glu-D1, which are 2 + 12 (a), 2 + 10 (e), 5 + 10 (d), 4+ 10 (j), 4 + 12 (c), 2 + 11 (g). 2 + 12 and 2 + 11 are the two major types. In the corner stone breeding lines, early premium from American carries 5 + 10, St2422/464 from Italy carries the 14 + 15. In addition, two relatively essential varieties, Mara and Alondra carry 5 + 10. In the 45 commercialized varieties, sowed more than 666 000 ha (10 million mu) annually, only Yangmai 5 conveys the 5 + 10 on Glu-D1, and Xiaoyan 6 and Yumai 7 carry the 14 + 15 on Glu-B1. Four varieties, Funo, Nongda 139, Zhengzhou 683 and Fan 6 convey the 17 + 18 on Glu-B1. The 18 bread wheat varieties recommended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in 1992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5 + 10 and 14 + 15. Zhongzuo 8131 and its selections are the typical genotype of 5 + 10. Genes coding the two subunits are from either Yecora F-70 or IRN68-181. Xiaoyan 6 and its derivative varieties are the typical genotype of 14 + 15. The genes coding 17 + 18 subunits in Chinese varieties were derived from Funo or its selections. These results basically reflect allelic changes on Glu-1 in Chinese wheatvarieties in the past 50 years. It is also proven that HMW-GS components may have great diversity betweenlines from the same cross, which causes great difference on baking quality.  相似文献   

20.
 对在我国小麦育种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 2 2个骨干亲本、在生产上曾发挥过巨大增产效益的 4 5个品种 ,以及 18个优质面包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 ,骨干亲本在 Glu- A1位点有两种等位变异类型“0”和“1”;Glu- B1有“7+8”、“7+9”、“14 +15”、“17+18”、“6 +8”  5个等位变异类型 ,但主要以“7+8”和“7+9”为主 ;Glu- D1有“2 +12”、“2 +10”、“5 +10”、“4 +10”、“4 +12”、“2 +11” 6个等位变异类型 ,以“2 +12”和“2 +11”为主要类型。在骨干亲本中仅有一个“早洋麦”(Early Prem ium)携带“5 +10”;一个 St2 4 2 2 / 4 6 4携带“14 +15”。此外 ,两个比较重要的材料“玛拉”(Mara)和“阿龙爪”(Alondra)携带“5 +10”。在大面积推广品种中 ,只有“扬麦5号”为“5 +10”携带者 ;“小偃 6号”和“豫麦 7号”携带“14 +15”;“阿夫”、“农大 139”、“郑州 6 83”、“繁 6”等 4个品种携带“17+18”。我国第一批优质小麦品种主要有两个类群 ,即“5 +10”和“14 +15”,前者以“中作 8131- 1”及其变异后代选系为代表 ,后者以“小偃 6号”和其衍生品种为主。此外 ,还查明“17+18”,来源于意大利品种“阿夫” (Funo,或选系 )。上述结果基本反映了 5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