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鳢的养殖技术乌鳢又叫黑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的药用功效。对于人工养殖,投资少,易管理,可靠性强,不仅适合于众多的养殖户,同时也适于广大农村.养殖技术要点如下:1.池塘条件养殖乌鳢的池塘,...  相似文献   

2.
张文革  耿军 《齐鲁渔业》2010,(12):35-37
<正>乌鳢是特种水产品中比较名贵的品种,养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近几年,乌鳢的集约化养殖推广的很普遍,效果也很好。笔者现把在生产中积累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供养殖者参考。1乌鳢养殖池的选择乌鳢集约化养殖的池塘可采用土池、石砌池、土质底的鳗养殖池等,高密度养殖乌鳢要求池深2~2.5 m,水深1.5~2 m,塘埂顶面要高于水面50 cm以  相似文献   

3.
乌鳢健康养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鳢俗称乌鱼、黑鱼,具有生命力强,发病率低,对环境要求不高,可放养密物的滥施,水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乌鳢的商品价值不断下降,乌鳢养殖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家住萧山瓜沥镇低田坂村养殖户潘阿定从2000年开始采用四级分养模式,科学、健康地精养乌鳢获得成功。笔者认为其养殖模式很有推广价值,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四级分养模式该模式是指把乌鳢整个养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逐级分养。即苗种培育、小规格鱼种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2.池塘建设根据四级分养模式建立四种不同的养殖水体,第一阶段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4.
大面积成鱼池混养乌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海平  王忠 《内陆水产》2001,26(2):31-31
1养殖池塘的条件  池底部有适当的淤泥,但不能太厚,一般以20~30厘米为宜,这样既满足乌鳢潜伏于淤泥中的习性,又便于冬季起捕,保证冬季干塘捕尽。池塘要加宽加高,池埂高于池水最高水位40~50厘米以上,防止乌鳢跳上池埂,进出水口安置好防逃设施,排灌要方便,便于更换水体,调节水质和排干起捕。2乌鳢鱼种的放养2.1苗种规格  乌鳢十分贪食,凶猛,可吞食相当自身1/2大小、甚至2/3大小的其它鱼类个体,所以套养到成鱼池中的乌鳢鱼种至少要比成鱼鱼种规格小一半,否则会造成鱼池中的乌鳢鱼种吞食成鱼鱼种现象,影响成鱼产量。一般…  相似文献   

5.
南大膳镇位于汉江市北部,是我市常规渔业的重点产区,全镇5785户农户,3.12万农业人口,耕地面积2333.3hm2,养鱼水面306.7hm2,是典型的湖区水乡。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水面优势,把发展养殖乌鳢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得力措施来抓,走出了一条农家小水面养乌鳢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该镇现有乌鳢养殖专业户1272户,占全镇总农户的22%,开发养殖乌鳢小水面52hm2,占全镇总水面的17%,据统计1996年全镇养殖乌鳢创总产值1399·2万元,户平创产值1.1万元,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440元。今年乌鳢养殖又发展到1500户,预计总产值…  相似文献   

6.
网箱养殖乌鳢,是集池塘养殖特种水产品和传统网箱养殖常规鱼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目前在淡水渔业生产上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渔民致富的生产门路之一,现将乌鳢网箱单养技术简述如下。一、养殖水域的选择乌鳢耐低氧能力强,对水质要求不严,但根据乌鳢的生活习性,宜选择水面宽阔、避风向阳、水质清新、无污染、无障碍、微流水或水流不大、环境安静的水域。常年水深一般应在3米以上,溶氧量在4毫克/升以上。二、网箱规格与设置养殖乌鳢的网箱规格,一般采用网目0.6~1厘米的网衣制成,规格宜小不宜大,面积一般在9~3…  相似文献   

7.
青虾网箱养殖是利用河道、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的优势而进行的一种产量高,管理方便,发病少的养殖方法。1水域的选择选择水质良好无污染,阳光充足,ph值为7-8.5,水流缓慢,风浪小,环境安静,水深2-4m,水底平坦,污泥少的水面。2网箱与设置2.1网箱用聚乙烯网布做网衣,用毛竹做浮子,用绳固定做成浮动式敞口箱,每口网箱面积为30-40m2长方形为宜,一般网箱规格为长8m,宽8m,高1.5m,网布的网目选用30目/平方厘米。2.2网箱设置网箱放入水中要求能随水位变化而自由升降。具体为:用毛竹4根绑成长8m,宽8m的竹架…  相似文献   

8.
冯俊荣 《齐鲁渔业》2001,18(5):23-23
乌鳢属鳍形目、鳢科鱼类。因其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生活能力强,病害少,死亡率低。便于活鱼运输,而深受养殖户欢迎。目前,乌鳢养殖正在由农村沟塘的半精养方式向水泥池精养方式发展。 据报道,在自然条件下,雌性乌鳢一般2冬龄、体长30cm左右时性腺发育成熟,也有个别的1龄雌鱼性腺已发育成熟。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温室水泥池中养殖的乌鳢性成熟年龄有所提前。不足1龄的,体长超过30cm,体重 500g以上的个体,性腺全部发育成熟,经人工催产可以产卵。 造成性早熟的原因.大致有3个方面: 第一方面,长期摄食高蛋白、高…  相似文献   

9.
卜利源 《内陆水产》1999,(12):10-11
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我们在萧山市城厢湘湖水产养殖场进行了“二段法池塘养殖乌鳢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4只,地号分别为4#、5#、6#和8#,面积分别为2667m2、2667m2、1333m2和3333m2。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池塘均为长方形,池深2m,水深1.5m,池坡1:2,池底平坦,污泥厚20cm。1.2清塘、消毒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清除部分淤泥,然后每667m2池塘用生石灰100kg进行干法清塘、消毒。1.3养殖方法采用二段法养殖。即第1阶段将平均规格为43.0g的乌…  相似文献   

10.
乌鳢人工养殖在目前的水产养殖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由于乌鳢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单产高、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乌鳢人工养殖得到迅猛发展。然而,乌鳢养殖过程中常会发生病害而影响养殖效益.笔者坐诊鱼病门诊几年,获得了一些乌鳢养殖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现对乌鳢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技术作一概述,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劳顺健 《内陆水产》2003,28(2):23-24
乌鳢俗称黑鱼,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国内外市场均很畅销。通过几年的养殖实践,总结出每667米2产乌鳢4000~5000千克养殖模式,现将其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养殖前的准备工作1.1养殖设施土池、石砌池均可养殖,高密度单养水深要求1.5~2米,池深在2~2.5米。为了适合生产管理和销售,池的大小最好是700米2左右,最大不超过1300米2。在池子的进排水口做好防逃设施,池子的四周亦要设置防逃设施,如篱笆或鱼网围拦。在池的四周水面种上水草,约宽为0.8~1米,一般不超过全面积的25%。种青不仅可作隐蔽处,便于捕食;夏季还可防止水温过高和调节…  相似文献   

12.
乌鳢,俗称黑鱼、才鱼、蛇头鱼等,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颇受欢迎的经济鱼类。乌鳢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还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乌鳢具有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生长快,产量高,养殖效益好等特点。池塘养殖乌鳢,每667产量可达2...  相似文献   

13.
赖传双 《内陆水产》2008,33(2):33-33
乌鳢,俗称黑鱼、才鱼、蛇头鱼等,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颇受欢迎的经济鱼类。乌鳢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还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乌鳢具有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生长快,产量高,养殖效益好等特点。因此发展乌鳢池塘无公害养殖,是广大养鱼户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2006年,我们做了“乌鳢池塘无公害养殖试验与推广”的项目,效益可观。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华湘 《淡水渔业》1994,24(6):40-41
乌鳢的人工养殖陈华湘(湖南省益阳县农业局,413002)乌鳢又名黑鱼,是名贵的野生鱼种,肉肥刺少,无毛毛刺,其蛋白质含量为19.8%,脂肪为1.必%,味道鲜美,是高档宴席的必备佳肴。在医学上,乌鳗还有去瘀生肌、滋养补血的功效。乌鳢体长圆筒形,体色黑麻...  相似文献   

15.
乌鳢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乌鳢的养殖推广较快,苗种培育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简要介绍乌鳢的苗种繁育技术,仅供养殖者参考: 一、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乌鳢亲鱼最好在当年的九月份收集,亦可安排在三月底、四月初选择。要选二冬龄以上的野生或养殖乌鳢,规格在0.75~1.25kg最理想。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放入专塘培育,按每10m~2放养1对。放养亲鱼前,做好培育池的清整消毒工作和鱼体消毒工作,雌雄比例为1:1。 一般开春后,水温逐渐回升到15℃左右…  相似文献   

16.
在面积2.6亩、水深1.5米塘内放规格75—100尾的乌鳢种5000尾,投喂冰鲜鱼,经一年养殖,收获商品乌鳢6500公斤,鳙、鲫鱼2544公斤,产值10.89万元,获纯利5.2万元。  相似文献   

17.
杂交鳢"杭鳢1号"(以下简称"杂交鳢")是乌鳢♂和斑鳢♀杂交获得的F1代,笔者单位选育的该品种2009年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定(GS-02-003-2009),该品种养殖可全程采用人工饲料投喂,更兼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饵料系数低、病害少、效益高等优点。杂交鳢的养殖有效解决了传统乌鳢投喂冰鲜鱼模式造成的水源污染及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河乌鳢池塘套养技术模式,是水产养殖中根据池塘内各养殖鱼类的生物特性的不同,合理利用池塘水面空间和水生生物资源,降低能耗,提高生产力的利用率,促进渔业养殖增产增收的科学的生态养殖模式。经过两年的试验探索及推广,取得非常大的收获,套养模式科学适用、效益显著。一、黄河乌鳢池塘套养技术模式的试验统计分析1.黄河乌鳢池塘套养技术模式的总体情况洽川黄河滩区地下水位高,清塘难以彻底,水源  相似文献   

19.
一、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模式1.鱼鳖混养型:池塘面积300~1500m^2。深1.5m。蓄水1.5m左右。池塘四周须修建防逃设备.一般池壁应高出地面30cm。池壁砌反边伸出池顶10-15cm。壁要光滑。池四周留有一定的斜坡作休息场地。休息场可用水泥板或砖石护坡。放养密度为2~3m。放一只鳖。规格为0.15~0.25kg/只,  相似文献   

20.
卞伟 《内陆水产》1997,22(5):20-22
4乌龟的人工养殖技术4.1养殖池的建造4.1.1场地选择养龟场的选择应以适合龟的生活习性以及生产上的需要为原则,要求交通方便,龟地环境僻静,水源充足,能排能灌,无污染的地方为好。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择在靠近温泉水或工厂余热水附近建造,以便充分利用热水资源延长龟的生长期,缩短龟的养殖周期。土质以保水性能好,渗透性差的粘土或粘壤土为佳。4,1.2亲龟池建造外围墙高以防盗为原则,内围墙一般高50cm以防各池相互逃窜,其大小视养殖量而定,一般池667-3335m2,以长方形为好,水面与陆地面积之比可达7:3-8:2,水深1-1.5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