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天山云杉人工幼林间伐对小气候、林木胸径与树高的生长,以及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的影响;并研究了云杉林木幼林阶段的生长过程和林木按径阶的株数分布规律及间伐效果;探讨了天山云杉林幼林期的间伐方法、间伐强度,间伐开始期、间隔期等间伐技术要素,为天山林区天山云杉人工林适时地进行抚育间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确定适宜的抚育方式以建立适宜的林分结构,使森林的多种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此次试验采用标准地法,通过测定林分生长量、林分蓄积量及林下植被3个方面的5个指标,进行青海云杉林抚育效果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抚育间伐显著地提高了青海云杉林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生长量,分别提高了23%和30%;(2)抚育间伐极显著的提高了青海云杉林分的蓄积量,提高了40%;(3)抚育间伐前期明显抑制了林下灌木的生长,加快了林下草本的生长,后期灌木和草本又慢慢恢复为抚育前的状态,但林下植被种类变得单一。  相似文献   

3.
杉木林历来采用下层抚育间伐作业。杉木林上层,下层抚育间伐对比试验说明,上层抚育间伐能比下层抚育间伐显著地提高林分生长量。本文论述了上层抚育间伐显著提高林分生长量的机理,并提出上层抚育可应用于杉木林的首次间伐。  相似文献   

4.
欧建德 《吉林林学院学报》2000,16(4):210-211,223
根据森林经济效益,建立抚育间伐优化数学模型,以例说明模型在人工林抚育间伐方式优选的应用,为人工林抚育间伐方式优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辽东山区落叶松大径材林抚育间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鹏跃  黄鑫春  梁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68-3468,3474
对落叶松大径材人工林抚育间伐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确定了正确的抚育间伐时间、间隔期、强度和方法,并对抚育间伐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8块皆伐标准地材料,分析了天山云杉林的年龄结构、林木年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以及林分更新成林过程,提出了天山云杉林的年龄结构类型。又据449块标准地材料对天山中东部林区天山云杉林的年龄结构状况做了估计,同时提出了天山云杉林林木调查因子测定方法及采伐更新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通过1985 ̄1992年的抚育间伐效果进行分析,并针对该森林资源实际,提出了适宜间伐强度,间隔期及抚育间伐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践,总结丹凤公益林幼林抚育(包括抚育对象的确定、定株抚育、补植措施),详细阐述了抚育间伐中确定间伐强度的方法,提出依据林分胸径与冠服和根据树高来确定间伐强度的方法,并提出各自优缺点。为秦岭林区公益林实施科学抚育,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抚育间伐是落叶松经营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其抚育强度的大小直接关系着落叶松的生长情况,本文就落叶松抚育间伐中常用的技术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其抚育的开始期、间隔期、终止期、抚育强度的大小和间伐方法,为落叶松的人工抚育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通过对河北省承德市桃山林场杨桦次生林间伐后林下光照特征的测量调查,研究了间伐后林下光照特征与抚育间伐强度关系,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对于杨桦次生林林下光照有明显的增加效果。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加,林下光照呈正相关性,但当抚育间伐强度过高时,该相关性不明显。在抚育间伐后的杨桦次生林地内,较强抚育间伐强度的林下光照异质性较为明显。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物种丰富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天山中东部林区择伐后云杉林(下称择伐林分)天然更新的调查资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局势决策的方法,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择伐林分中不同大小林窗的更新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选择适宜林窗更新立地因子的最优决策,以及林窗开敞度大小的最优选择。为寻求天山云杉择伐林分的合理经营,特别是采育方式的选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不同冠幅预测方法对云冷杉幼树不同方向冠幅(东、西、南、北、东西、南北、平均冠幅)的预测精度的差异,为天然云冷杉林经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2013年金沟岭云冷杉3块1 hm2固定样地中云冷杉幼树各向冠幅实测数据,以逻辑斯蒂模型为基础模型,以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为基础方法进行模型初步拟合。以1/D、1/D0.5、1/D2作为模型的权函数进行模型异方差的消除。以不加权非线性似乎不相关法、加权非线性似乎不相关法、分位数回归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别构建了云冷杉幼树冠幅各组分预测模型。  结果  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在云冷杉幼树冠幅预测模型中拟合精度最低;相较于分位数回归而言,加权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模型拟合效果与加权最小二乘模型拟合效果相当。模型拟合效果排序为:加权NSUR ≈ 加权OLS > OLS > QR。以1/D2作为模型的权函数时,模型残差图的异方差趋势被消除最明显,该权函数为最优权函数。  结论  本文中非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拟合效果不一定比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更好。加权NSUR模型(权函数为1/D2)可以为金沟岭林场云冷杉幼树冠幅的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湖南长沙东郊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结果表明:该地红壤粘土矿物成分以水云母,高岭石,蛭石、蛭石-蒙脱石1.4×10~(-9)m 过渡矿物等3种粘土矿物群为主.  相似文献   

14.
了解沙地云杉植物内生真菌生态多样性,为沙地云杉内生真菌的种属鉴别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提供理论基础。对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的沙地云杉进行调查,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沙地云杉的不同组织部位进行内生真菌分离,以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选取其中60株进行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从系统发育树可见,菌株聚为2个大分支,分别为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10个小分支对应7个科分属于10个属12种,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与青霉属(Penicillium)为优势菌属,红果型沙地云杉内生真菌菌种资源较丰富。  相似文献   

15.
云杉树叶象(Phyllobius sp.)1984~1986年在黑水县林区的苗圃地及附近的更新幼树上普遍发生,苗木受害后似火烧状。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在土室内化蛹,成虫于5月上旬羽化。并出土行补充营养,危害苗木嫩梢及芽苞,啃食针叶成缺刻状。5月下旬交尾产卵,6月中旬幼虫孵化危害苗木根皮,幼虫危害期长达280多天。通过对此虫的防治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就此虫害提出综合防治方法及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6.
杨东  田娜  焦金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70-6873
研究甘肃省临夏州太子山林区云杉幼林—油松林和云杉成熟林—杨桦林土壤化学性质与其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为分析该地区不同林下土壤供肥能力、营养元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状况、维护地力、提高森林生产力等,提供有关土壤生物化学活性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Prolonged suppression of cambial growth has apparently caused a decline in radial growth in many mature red spruce, Picea rubens. Surveys indicate that this decline occurs in trees throughout the natural range of red spruce and is independent of elevation, tree size, and age class. In addition, crowns of mature red spruce at high elevations across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 have been dying back. Understanding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for the growth decline is essential for the judicious management of the red spruce resource. A sequence of events is inferred through which an imbalance of aluminum and calcium in the fine root environment reduces the rate of wood formation, decreases the amount of functional sapwood and live crown, and leaves large trees more vulnerable to extant secondary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相似文献   

18.
以青海云杉6a生苗木一年生一级侧枝为材料进行硬枝扦插,探讨青海云杉硬枝扦插繁殖技术及不同激素(IBA、ABT)、不同基质、IBA不同浓度、IBA不同时间处理和不同插穗基部处理对青海云杉扦插生根率、根系生长量的影响,为青海云杉扦插快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影响青海云杉扦插生根的主导因素为激素种类,激素处理效果:IBA﹥ABT,其次为插壤基质和激素浓度与处理时间,另外插穗基部针叶不同处理对青海云杉扦插生根影响很大,保留插穗基部全部针叶扦插生根率较高。综合考虑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促进青海云杉硬枝扦插最佳成活率的组合是:采用泥炭土、珍珠岩、细河沙按3∶1∶1混合配制插壤,于当年4月中旬从6a生苗木采集一级侧枝为插穗,插穗基部针叶完全保留,使用IBA100mg/kg溶液浸泡1h后扦插,插后棚内湿度不低于60%,插壤温度控制在8-30℃之间,插壤含水量50%-90%之间,青海云杉硬枝扦插成活率达85%,平均生根数量8.17条/穗,平均根长6.08cm,根系效果指数0.29。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1 a生天然更新幼苗存活数量和功能性状与微生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关系,为环境筛(environmental filter)在天山云杉幼苗定居阶段筛选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方法,分析天山云杉1 a生天然更新幼苗存活数量和功能性状与微生境因子的关系,并选用层次分割法定量分解微生境因子的解释率。【结果】显著影响天山云杉1 a生天然更新幼苗存活数量和功能性状的微生境因子有苔藓厚度、枯落物厚度、草本盖度、根系盘结层厚度、大树邻体效应和海拔、坡位,可解释47.43%的天山云杉1 a生天然更新幼苗存活数量和功能性状变异。其中,由苔藓、草本、枯落物构成的林下地被物的解释率为26.16%,根系盘结层厚度和海拔高度的解释率分别为9.79%和5.95%。【结论】天山云杉林下的枯落物、苔藓和土壤根系盘结层厚度,以及林地所处的海拔高度对天山云杉1 a生天然更新幼苗的存活具有较强的筛选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施肥方法试验,对青海云杉移植苗进行形态指标的研究,评价不同施肥方法青海云杉移植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