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彪 《玉米科学》2001,9(4):084-088
目前,四川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遇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适应南方生态和生产条件的突破性杂交种少,玉米育种缺乏管理、研究秩序混乱,种子生产经营管理不力、市场混乱,重品种、轻投入、忽视因种栽培,部分区试点条件和人员素质差,新品种知识产权难保护.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机构,做到政企分开,加强对育种和生产经营的管理,加快国有育种科研和种业体制改革,组建大型种子企业集团,彻底实现育、繁、销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宁德食品加工企业中的重要产品,本文试图通过对宁德市茶叶企业产品质量现状的剖析,从质监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的监管;茶叶企业自身抓好三个管理、树立两个意识等方面寻求"质量兴厂"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就生物技术在中国育种领域的应用、国内种子企业科研水平、农作物种子纯度检测技术及进展作一概述,并介绍了DNA指纹图谱技术在江苏省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种子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了解青海省小麦品种的种子表型性状特征及其相关性,以1957年以来审定的66个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在青海小麦高产区(柴达木盆地)对种子长、宽、长宽比、面积、密度指数和千粒重6个种子表型性状的3年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依据种子表型性状可以将这些品种聚为4个类群;千粒重与种子长宽比显著相关,与其他4个性状极显著相关,这些性状均可以作为千粒重选择的指标;不同阶段审定品种的千粒重变化不大,说明青海省在千粒重方面育种改良效果不明显,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有待加强;3年平均千粒重超过60 g的品种有4个,它们为高千粒重育种提供了资源.  相似文献   

5.
企业生存的关键是市场和利润,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无法生存。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一些问题,对今后的发展形成制约,如企业发展方向模糊、原有体制束缚较多、机制不灵、企业内部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技术管理人才匮乏等。致使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影响种子质量和经营规模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0月23—24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牵头、涵盖整个华南稻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在内16支水稻育种研究团队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华南籼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启动会在福州市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以后的玉米种业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资源禀赋程度与市场需求变化诱导的结果.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在朝城市化和市场化两个方向发生根本转变,这将逐步改变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预计未来20年内,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畜牧业将迅猛发展,人均畜产品和水产品的消费量将成倍增长.某些畜产品将由进口变为出口.这种发展趋势将导致国内市场对饲料玉米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加入WTO,我国玉米种业面临着挑战和机遇.跨国公司取得国民待遇,对发展中的脆弱的民族种业造成体制、技术、资金、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冲击,但也迫使我们按照种业发展规律,加快内部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当前,玉米种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种子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销售体系建设,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玉米育种技术的商业化转移和种子产业的商业化运作,要求我们客观地回顾玉米育种的技术发展历程,正确认识育种目标,区分品种的遗传产量和实际产量,并把缩小这两个产量目标之间差异的低风险型品种作为今后商业化育种的创新目标.  相似文献   

8.
发展玉米科技型企业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克明  温义昌 《玉米科学》2002,10(2):099-1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玉米种子作为商品进入商场后 ,几经周折直至我国《种子法》出台实施。种子企业开始走向大型规模化 ,玉米育种也从事业单位公益性研究转向企业行为的商品研究 ,虽然仍需一段磨合时间 ,这个过程不会太长。因此 ,科技型企业如何确定发展目标 ;建立健全科研体制、种子繁育体制和种子生产销售信息网络。从认识到实践需要尽快地完善 ,尽快地制度化 ,尽快地解决人才需求问题。哪一个公司完善的快 ,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占有较大的份额。一个玉米种子科技型的企业必须考虑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1 确定公司发展的目标1 1 管理体制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现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机械化的具体方法步骤与意义,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加工水平,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杂交水稻育种和种子技术科研,增强发展后劲,增加投入,建立现代种子企业,加强市场管理,保证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等几方面,结合龙海市实际,论述创建杂交水稻种子工程的意义和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0.
赵介仁 《作物研究》1998,12(1):37-38
从加强种子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商品种子的“产前、产中、产后”质量监督和以中央为龙头,省、市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以杂交作物为重点,增强质量监督意识和推行计量认证制度,全面提高监督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检测质量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