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品种管理遇上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直以来,我国都是采用表现型对品种开展评价、鉴定、认定等工作,但是系统性差,缺乏统一标准。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引进了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评价、身份鉴定体系,开始了系统化、标准化的田间表型身份鉴定,对品种DUS"三性"作出科学、准确的判定,在各地法院的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审理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DNA身份鉴定技术的"短、平、快"分子鉴定方法,为提高品种管理效率提供了可行的辅助手段,建设农作物DNA身份鉴定技术体系作为田间表型身份鉴定(精、准、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获悉,基于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农作物品种DNA身份鉴定体系构建实施方案"文件安排,该院研究玉米中心作为"玉米品种DNA身份鉴定体系构建"项目牵头单位,于8月27日组织了项目启动会。启动会特邀请了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吴晓玲副局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周泽宇处长,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周云龙副主任到会指导工作。该院党委书记高华、院长助理王之岭参加了本次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南省玉米品种数量不断增加,目前生产上推广品种达300多个,每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区试的品种达100多个.出现了品种多、乱、杂现象.DNA指纹技术是从分子水平上为每一个品种确定一个身份证,克服一品多名和一名多品的现象,因此开展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构建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对规范种业市场以及对玉米新品种权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植物品种鉴定对保证种子质量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DNA指纹技术在植物品种鉴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DNA指纹鉴定已从间接证据转变为主流方法。本研究总结提炼出品种DNA指纹鉴定技术方案—核心位点组合法,即采用一套固定的核心位点组合来鉴别不同品种,该方案自2003年提出以来不断得到完善:一是在原有核心位点的基础上增加位点数量形成扩展位点组合,以应对派生品种涌现对品种鉴定的更高要求;二是将核心位点进一步分解为群特异位点和品种特异位点,群特异位点发挥快速准确分群的功能,品种特异位点则具有较强的品种鉴别功能;三是在借鉴二倍体作物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适合多倍体作物的核心位点组合,即二倍体化的单标记法和组合标记法。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测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大大推动DNA指纹检测方案的完善,提升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系统阐述了品种鉴定的概念及特点,总结了品种DNA指纹鉴定的主要类型及鉴定思路,提炼了品种DNA指纹鉴定的技术方案,展望了品种DNA指纹鉴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各作物DNA指纹品种鉴定标准的研制及分子技术在DNA指纹库构建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如何构建我国新型种业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种业体系划分为品种管理、种子管理和行为主体三个子体系,并对它们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提高我国种业体系市场化程度为基础,提出进一步完善<种子法>,减少行政干预,改革种业管理体制,整合科研机构、种子企业以及行业协会,打破我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种业体系,构建国家和省"二级种业体系",提高种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正>编者按: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培育和生产优良的种子是种业的核心任务,而我国目前的种业市场存在品种间同质化严重、套牌侵权泛滥、种子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育种单位间的种质资源难以正常流动,但育种材料流失依然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种业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对种质资源、育种材料和作物品种进行有效保护,从DNA水平上对农作物品种和材料进行鉴定是实施品种保护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科技型企业致力于构建植物生物技术+种质创新+作物育种三位一体的现代高效商业育种体系;采用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研究选育玉米新品种。创玉107是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多抗、宜机收等优良特性,适宜在河南省各地种植。通过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介绍,实现"良种+良法+良田+良态"配套,加快产业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种业连线     
<正>国内资讯农业部:提出培育一批"绿色"及突破性新品种农业部提出,通过构建上中下游紧密衔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中国特色种业育种创新体系,在现有品种水平基础上培育一批节水5%、节肥10%、节药15%以上的"绿色"新品种,以及优质专用、适宜机械化的突破性新品种,快速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2014年以来,农业部与科技部相继组织开展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四大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初步构建了品种定向改良、分子检测平台,发掘出  相似文献   

9.
柴玮 《种子科技》2004,22(5):252-255
全国种子工作会议提出的构建新型种业体系,突出了一个"新"字:一是适应了新的发展形势,二是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三是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四是赋予了新的建设内容.针对四川种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构建新种业体系应加强新型种业体系建设的宣传引导;深化国有种子企业的体制改革;积极争取落实种业发展政策;建立完善种业执法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建立小麦品种DNA指纹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建立小麦DNA指纹对遗传资源评价、品种权益保护、种子质量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15个SSR标记和20个AFLP-SCAR标记,分析了来自我国不同麦区的455个小麦品种,证明用两种分子标记建立小麦DNA指纹可以更加全面地反应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从而,在提出采用SSR标记与AFLP-SCAR标记构建小麦品种DNA指纹的技术路线的基础上,建立了构建DNA指纹的方法模式。按此方法获得的品种指纹代码可以经条形码软件转换为条形码,使为每个品种建立身份证的设想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热点聚焦     
正农业部:加快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推动农作物品种创新和更新换代,推进种业权益改革。力争在玉米籽粒机收、水稻抗稻瘟病、小麦抗赤霉病、大豆高产高蛋白品种方面取得新突破;完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加快实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做好审定品种与登记衔接,推广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强化新品种保护,加快授权进度,完善测试指南和鉴定标准,加强原始创新保护;抓好品种展示示范与风险跟踪评价,创新良种推广模式;要树立"大种业"意识,尽快补上菜果茶等作物种业的短板,保持农作物种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品种纯度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伟栋  洪德林 《种子》2005,24(8):49-54
由于杂交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种子纯度和品种真实性问题备受关注.随着我国加入WTO和UPOV,传统的形态鉴定方法已不能有效适应当前种业发展和维权需要.特异的品种指纹鉴定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从蛋白质指纹和DNA指纹两个方面,综述了杂交水稻品种指纹鉴定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并对SSR标记在品种指纹鉴定上的应用前景,单一特异标记的筛选和实验室标准检测技术的建立作了探讨和展望,以加快杂交水稻品种指纹鉴定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保存种质资源开展系统鉴定评价,特异资源进行分子标记和重要性状基因发掘,筛选出一批优异资源,初步建成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但现有的种质资源库(圃、场)等平台已建设多年,条件和设备相对落后,保存数量和保存质量受限,缺乏新技术平台,基因精准挖掘、基因编辑等创新研究平台不完善,已无法满足现代种质创制和育种工作的需求。建议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平台,构建种质资源保存、鉴定评价、挖掘优异基因、新种质创制全链条的创新利用平台体系,通过提升基础条件能力建设,加强品种选育及选育技术研发,创制一批优质高产、适应范围广的优异品种,提升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辽宁种业科技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以下简称DUS)是品种的基本属性,DUS测试是品种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近20年来,伴随着我国种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植物品种DUS测试体系(以下简称DUS测试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品种管理和现代种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日趋凸显。对DUS测试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了DUS测试体系建设经验,并探讨了DUS测试体系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1充分认识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对区试工作的重视程度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种业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载体,对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实现农产品优质、高效具有重大意义。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农作物种业的重要关键环节。通过区域试验,鉴定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性状和综合农艺性状以及与对照品种的  相似文献   

16.
<正>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测试(简称DUS测试)以形态标记为基础,实现对品种的描述、三性判定和定义品种,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确定的授予品种权的依据。DNA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又称DNA指纹鉴定,是以一组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基础,实现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指纹信息的检测。旨在探讨DNA分子标记技术在DUS测试中应用的"是"与"非",提出优化DNA分子标记技术应用的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安徽小麦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座谈会在合肥召开,吸引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技等各方专家的热烈讨论。此次座谈会由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将开启安徽小麦发展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新阶段转型。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琴建议,要构建品种研发体系、生产推广体系、小麦收购体系、产品开发体系,以专供化品种为基础,以原料商需求为导向,推进规模化种植,多层次开发小麦产业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辣椒杂交种纯度快速鉴定体系建立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决辣椒杂交种快速鉴定的问题,有必要建立辣椒杂交种的室内纯度鉴定体系,以兴蔬种业的32个品种的父本、母本和F1共96份为试验材料,利用150对SSR引物对96份材料进行了PCR扩增,寻找扩增差异。扩增结果发现,150对引物中51对能扩增出清晰条带,19对多态性较好,5对引物能够区别兴蔬种业32个品种的父本、母本及其F1。SSR分子标记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辣椒杂交种纯度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且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9.
种业振兴,核心是种业创新,关键是品种选育。油菜是湖北省优势作物,对湖北油菜种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困难进行了分析,为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转变,发挥品种重要支撑作用,提出从“育、繁、推、管、种”5 个关键环节,构建和完善育种创新、供种保障、技术推广、种业治理和新型主体五大体系的工作措施与建议,以推进湖北油菜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鉴定甜玉米品种真伪及种子纯度的RAPD引物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TAB法从6个甜玉米品种"正甜613"、"正甜38"、"粤甜3号"、"粤甜9号"、"粤甜13号"及"粤甜10号"的发芽胚轴提取DNA,用120个RAPD引物对其进行扩增比较分析,从中筛选到2个引物;SPS-A04和SPS-E20,在6个品种中扩增出相互不同的谱带,因此可用这两个引物构建DNA指纹图谱区分这些品种,或鉴定品种的真伪性。另外,对其中4个品种及其亲本进行了RAPD分析,筛选到3个引物,其中引物SPS-E15可同时用于"正甜613"、"正甜38"及"粤甜13号"3个品种的种子纯度检测,SPS-F06和SPS-F19则分别可用于"正甜38"和"粤甜10号"的种子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