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梅赤衣病是近年来新发现为害杨梅枝干的病害 ,过去很少报道。该病在杨梅主产区浙江丽水、青田等地普遍发生 ,发病率达 5 0 %以上 ,并有进一步扩展蔓延之势 ,严重影响杨梅生产发展。笔者于1998~ 2 0 0 0年 3年间 ,对该病进行研究 ,探索出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1 发病症状 该病为害杨梅枝干 ,以主枝、侧枝发病较多 ,一般多从分枝处发生。发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被害处覆盖一层薄的粉红色霉层 ,故称赤衣病。病发初期在枝干背光面树皮上可见很薄的粉红色脓泡状物 ,次年 3月下旬开始在病斑边缘及枝干向光面出现橙红色痘疮状小泡 ,散生或彼此相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邵县东魁、丁岙、荸荠等优良杨梅品种推广较快 ,但也有少数果农对杨梅的病虫害防治不太熟悉 ,以致于病虫为害严重 ,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都较大。1 癌肿病 俗称“杨梅疮” ,主要发生于结果树的枝干上。初期发病部位产生乳白色小突起 ,表面光滑 ,后逐渐增大形成肿瘤 ,使表面变得粗糙不平 ,木栓质 ,很坚硬 ,呈褐色或黑褐色。细菌在 4月底、5月初从枝梢的伤口侵入。 5月下旬开始发病 ,6~ 7月发生最多。作为一种细菌性病害 ,癌肿病传播的主要媒介是雨水和流动水滴。因此 ,防治癌肿病首先要保护好树体 ,减少伤口 ,做好冬季清园工作。春…  相似文献   

3.
杨梅赤衣病是近年来新发现为害杨梅枝干的病害 ,过去很少报道。该病在杨梅主产区浙江丽水、青田等地普遍发生 ,发病率达 50 %以上 ,并有进一步扩展蔓延之势。1 症状  该病为害杨梅枝干 ,以主枝、侧枝发病较多 ,一般多从分枝处发生。发病后明显的特征是被害处覆盖一层薄的粉红色霉层 ,故称赤衣病。发病初期在枝干背光面树皮上可见很薄的粉红色脓疱状物 ,次年 3月下旬开始在病斑边缘及枝干向光面出现橙红色痘疮状小疱 ,散生或彼此相连成病斑 ,可布满整个主干主枝向光面。约 50天后 ,整个病斑上覆盖粉红色霉层 ,干燥时到处飘散。2 病原及发…  相似文献   

4.
桑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梅 《四川蚕业》2007,35(4):41-42
桑疫病又称桑细菌病是桑树芽叶病害,春季易发生,遇梅雨季节,易发生流行。近年来,我市有少数桑园发生,且有扩展趋势。据调查,我市雪岸、柴湾、如城、袁桥、搬经、高明等镇的部份桑园已发病,发病重的面积达100亩左右。发病轻的有3000亩左右,特别是育71-1品种桑园发病较多。为弄清发生桑疫病的原因,防治方法,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发病症状1·1黑枯型病症表现在叶片、新梢上,引起枝条芽叶黑枯腐死,使枝条不能继续生长,严重影响桑叶产量。1·叶片症状:病菌从气孔侵入,引起点发性近圆形病斑,从叶柄、叶脉的维管束侵入时,在叶片…  相似文献   

5.
如何防治桑花叶型萎缩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波灵 《广西蚕业》2004,41(2):53-53
最近笔者出差到象州县大乐镇,当地蚕农向我反映了一种桑病,他们说以前很少见过这种病并且目前灾情十分严重。经过我到现场察看,初步诊断为桑花叶型萎缩病,此病由一种线状病毒寄生引起的,叶缘略向叶面卷缩,侧脉间呈现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在褪色斑处细叶脉变褐,叶梢、叶片纤细,节间缩短,叶序紊乱,在叶背的主脉或侧脉上常生有小瘤状和棘状突起。同一株中常有健枝与病枝同时存在。发病规律:该病以病毒在病株的枝条或土壤中越冬,通过病穗嫁接及昆虫传播。该病害的发生与气候、品种、肥培管理等关系密切。主要发生在春季和晚秋期,3~5月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6.
李明芝 《北方蚕业》2001,22(1):28-29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危害桑树最严重的一种病害。河南省重点蚕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危害情况表现为:受害严重的桑园株发病率在60%左右,高达90%;新植桑园年损失桑株4%左右;严重受害桑园在植桑后十年中与正常桑园比经济损失达80%,与正常农作物比经济损失40%,桑园生产年限缩短10年左右。这种病害对蚕桑生产的稳定持续发展,威协性很大,已引起国家农业部重视,决定在我国重点蚕区对该病实行联防联治。   1 黄化型萎缩病的识别   1.1 桑黄化型萎缩病的识别。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在桑树生长期间,症状表现比较典型,在不同发病阶段,发病程度也有很大差别,所以病株一旦在田间出现,容易识别。该病的发生及症状表现,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   发病初期:一般从一根或2~3根枝条的顶端开始,表现出节间距离特短,叶片黄化、瘦小并稍向叶背卷缩;从整根枝条看,病、健叶大小十分悬殊,病小叶在健叶上方形成菊花状丛生。此期一般在5月中旬和8月下旬。   发病中期:随着病情发展,多数枝条乃至全株枝条表现症状,病势从枝条上部开始逐渐向下部蔓延,病叶更加黄化瘦小,明显向叶背卷缩,枝条中上部节间变短,腋芽早发,生长出较多的细小侧枝,但枝条中下部节间,叶片生长正常。此期症状一般在7~8月份表现集中。   发病后期:整株叶片黄化更甚,卷缩成猫耳朵状,靶条细弱,腋芽不断萌发,造成整株桑细枝丛生成簇,宛如扫帚状,2~3年内终致枯死。此期病状,在桑树夏伐后,表现突出,重病桑园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镇部分桑园桑拟干枯病发生较多,此病常与芽枯病并发,使冬芽不能萌发,轻者造成春叶减产,影响春蚕饲养;重者全株枯死。针对该病发生与流行规律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该病多发于早春桑树发芽前后,发病初,在冬芽附近的枝条表面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随病势扩展相互连接成大病斑。当病斑环绕枝条一周时,病斑上部枝条坏死,病部外皮平滑易剥离。 1 发生原因该病病原为真菌中的子囊菌,病原菌孢子在枝条  相似文献   

8.
1常见病虫害 大部分的绿化植物上有介壳虫和煤烟病伴随发生危害。介壳虫发生较为普遍,种类较多,为害相当,在某些树种上,甚至虫体满布茎干、枝条和叶片,严重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和树容树貌。煤烟病是泉州市中心市区园林植物上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发生非常普遍,主要为害植物的叶片、嫩枝,花器,发病部位形成煤烟状霉层,严重时在整片叶上覆盖成薄片,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削弱植物的生长势,严重影响园林植物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9.
1 病害1 1 炭疽病 主要为害当年新梢和果实。新梢一般在 6月上旬开始发病 ,持续时间长达 60天以上 ,果实在 6月下旬至 7月上中旬发病。发病初期新梢和果面出现小黑点 ,逐渐扩大呈圆形和椭圆形 ,被害枝条表皮呈黑褐色 ,病斑凹陷开裂 ,根部营养和果实发育受阻 ,造成病斑上部枝条枯死 ,被害果实容易硬化脱落。1 2 黑星病 主要为害柿树幼叶、幼枝及幼果。一般 4~ 5月份开始 ,5~ 6月份停止。发病时在叶片上形成深黑色星点病斑 ,四周有黄色晕圈 ,后期病斑硬化成疮痂状 ,感病植株生长不良 ,树势变弱 ,容易落叶 ,病果提前脱落 ,苗木发病较成…  相似文献   

10.
杨梅炭疽病,以抱子和菌丝在被害树的嫩梢上越冬,次年传播为害。杨梅叶片被害初期,两面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病斑,扩大后呈黑色小粒点,晴天病斑易破裂穿孔;嫩梢被害,则布满点点病斑,逐渐变成秃枝。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发病,8月上中旬进入发病高峰期,常造成大量烂果、落果。根据该病发生规律,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1增施有机肥杨梅树对肥料三要素很敏感,多施氮肥则会使杨梅枝叶徒长,诱发病害。宜于抽梢前和采果后分两次施肥,每次每666.7m~2施草木灰、腐熟堆肥和人畜肥等有机肥 1000~1500kg,以利杨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温室大棚种植黄瓜的传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黄瓜生产的首要问题。为了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现将其主要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一、病害种类和发生特点棚室黄瓜病害一般发生情况如下:苗期以猝倒病为主;成株期病害种类较多,以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生理性病害等发生较普遍,在个别地方黑星病、菌核病、疫病、根结线虫病等发生较重。1.猝倒病:为苗期主要病害,可引起幼苗成片倒伏。此病发展迅速,从个别发病到全面发病仅3~4天。低温高…  相似文献   

12.
<正>1常见病虫害大部分的绿化植物上有介壳虫和煤烟病伴随发生危害。介壳虫发生较为普遍,种类较多,为害相当,在某些树种上,甚至虫体满布茎干、枝条和叶片,严重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和树容树貌。煤烟病是泉州市中心市区园林植物上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发生非常普遍,主要为害植物的叶片、嫩枝,花器,发病部位形成煤烟状霉层,严重时在整片叶上覆盖成薄片,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削弱植物的生长势,严重影响园林植物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3.
褐腐病和炭疽病对桃的危害常被混淆 ,造成防治失误。笔者通过几年来的田间观察与防治 ,初步掌握了桃褐腐病和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1 褐腐病1 1 为害症状 开花期受褐腐病为害的花表现为萎凋 ,花朵成喇叭状 ,无力张开 ,花瓣顶部变褐 ,花柱肿大畸形 ,病花最后变干附着于枝条上 ,花期长达2 0~ 30天 ,严重的花芽松散干枯。幼果发病初期 ,果顶尖干枯 ,呈黑色小斑点 ,后病斑木质化 ,表面龟裂 ,严重时病果变褐、腐烂 ,最后呈僵果干枯挂在树上。果实的症状大多出现于生长后期 ,采收前病果初期呈现褐色、圆形小病斑 ,尔后病斑扩展很快 ,…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靖州县杨梅腐烂病的发生面积、分布与危害、发病特点、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从加强培训宣传、搞好试验示范、制定杨梅腐烂病防治技术操作规程、大力推广杨梅病虫害绿色防治综合防控技术四个方面给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甜柿虫害比较多 ,种植头 1~ 2年病害较轻 ,但随着树龄增加 ,病害也从轻到重 ,要注意强防治。柿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 ,也为害柿蒂。叶片发病初期 ,病斑正面黄绿色 ,斑内叶脉黑色 ,病斑边缘较模糊 ,形状不规则。 8月初前后发病 ,9月份病斑颜色逐渐加深 ,呈黑褐或黑色病斑 ;病斑发展受叶脉限制 ,定形病斑呈多角形。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绒球状小点 ,引起叶片大量脱落。柿蒂病斑发生在四角上 ,淡褐至深褐色 ,有时有黑色边缘 ,形状不定 ,两面均可产生小黑点 ,背面小黑点较多。防治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 ,提高抗病能力 ;搞好树冠修剪 ,降低树冠湿…  相似文献   

16.
流胶病是李树上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病害,在李产区发生普遍。该病主要感染李树侧枝上1-2年生枝条。胭脂李、玫瑰李、芙蓉李等品种均可发病,但以芙蓉李受害最重,发病严重时整个枝条枯死。多年受害的李树树势衰弱,产量和品质下降,最后全体逐渐枯死。过去认为此病是由于树体营养失调、机械损伤等引起的生理性病害,近年研究已明确此病是由真菌所致。1病菌存活力流胶病菌(在截取带病菌技条上)在室内常温和室外变温下最长存活时间分别为24个月和20个月。2病原菌越冬流胶病菌除在李树病枝条上越冬外,还可随土壤表面和埋在10cm土…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凋萎病对杨梅的氮吸收和分配的影响,本文就发生凋萎病的杨梅树有病症、无病症当年抽生新技的叶片、枝干(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以及2-3年生老龄叶片、枝干(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根(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与健康杨梅树的相对应部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杨梅感染凋萎病后严重影响总氮在植物体内的分配及植物从土壤内吸收氮的总量。杨梅发病植株有病症和无病症的新梢叶片和新枝、老枝和根的韧皮部氮含量与健康植株相似,没有明显差异。发病杨梅植株表现症状和不表现症状的新枝木质部、根木质部的氮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健康植株。发病植株的2-3年生老龄叶片、老龄枝木质部的氮含量明显高于健康植株。发病植株根围土壤的速效氮含量明显低于健康植株。本文研究结果将为杨梅凋萎病发生机理的探索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8.
黑星病是为害青梅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该病 病原菌有性世代为黑星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系一种黑星霉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黑星病主要发生在枝、叶和果实上,叶片染病,初生红褐色小斑,后扩大为圆形或脱落;枝条染病,绿枝上的病斑也呈红褐色或变成深红色,中心部灰色;果实染病,在果实蒂周至果肩部形成黑绿色至暗褐色的圆形病斑,直径1~3mm,病部不深入果肉,稍隆起,也有数个病斑集中成块,表面有裂缝。果实成熟时或采收后病斑逐渐呈皱缩状。  相似文献   

19.
桑叶枯病是我国桑树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在国内早有记载,我国大部分蚕区均有发生。2002~2003年春季该病在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桑园连续2年发生,株发病率分别高达80%和50%,桑叶损失达35%和20%。2001~2005年我们对该病的危害病状、病原菌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及其流行规律开展了调查分析和实验研究并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1发病症状通过多年田间观察,桑叶枯病在自然条件下只侵染危害叶片,大多发生在枝条先端4~5片嫩叶上。春夏季发病时,被害叶片初期叶尖及附近叶缘呈水渍状,并逐渐变褐,产生深褐色连片病斑,后扩大至前半张叶片。随着病组织的坏死,…  相似文献   

20.
荔枝溃疡病又叫干癌病,是荔枝园一种常见病害。发病初期,枝皮无光泽,色暗,以后逐渐皱缩,树皮粗糙龟裂,随着龟裂扩大加深,部分皮层翘起、剥落。严重时病害延及木质部,当病斑扩展环绕枝条时,使患部以上枝条叶片变黄逐渐脱落,致使树势衰退,甚至整株枯死。发病先从主干开始,蔓延到主枝,扩展到两年生以上大枝,一年生枝条出现这种病状较少。荔枝溃疡病病源不明。高温多湿是发病有利条件,在浦北县每年5~8月是发病较严重的时期。在地势低洼,果园荫蔽,管理粗放,树势衰弱,树皮有伤口的情况下,常使病情加重。黑叶荔枝感病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