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位于我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气候严寒,结冰期长达半年之久。过去,我省每年都跋涉千里到内地各省去运鱼苗,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了养鱼事业的发展。为了在寒冷地区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大规格鱼种,改变南鱼北运,使寒冷地区鱼苗鱼种能自给。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高密度流水养鱼需要的大量鱼种,我场在家鱼孵化后于1978年7月28日至9月29日,利用环道环进行了培育大规格草鱼鱼种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 家鱼人工繁殖适宜温度是22~28℃,最适温度为24~26℃。在夏季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大约20~25天,秋季为9月上旬前后,大约15天。1990年我们在夏秋两季生产中记录到草鱼人工繁殖可行温度是18~31℃,鳙鱼22~32℃。适用时间为5月上旬至9月上旬,约120天。对此,本文略述数例生产实例。  相似文献   

4.
我场自1958年开展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以来,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生产了青,草、鲢、鳙、鲮鱼共39亿尾,其中草鱼苗16亿尾。在历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前进的。现就草鱼人工繁殖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淡水渔业》1977,(5):7-15
我国传统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在天然水域中一般是一年产卵一次,属于一次性产卵鱼类。  相似文献   

6.
草鱼提早人工繁殖技术要点盐城市鱼种场自1988年开始,利用电厂余热水,提早进行以草鱼为主的家鱼人工繁殖,年产早繁草、鲂、鲢、鳙鱼苗近5亿尾,使鱼类养殖周期普遍缩短1—2年,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早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亲鱼放养亲鱼培育...  相似文献   

7.
《淡水渔业》1974,(4):22-22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场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经过多年努力,使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从试验阶段到大规模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在亲鱼减少的情况下(由1,570尾减少到目前的645尾),鱼苗产量逐年上升。一九七二年一九七三年连续两年鱼苗生严突破1亿尾。所产鱼苗除满足本场生产需要外,还远销四川、黑龙江、吉林等地,有力地促进了淡水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1965年我场在使用瓜子形产卵池的基础上,又修建了容量为8.5m^3的园形孵化环道,逐步实现了鱼苗生产的自给,节省了往外调运苗种的劳力。但是在人工繁殖的过程中,操作仍然麻烦,劳动量相当大,特别当亲鱼产卵,环道鱼卵又出膜的时候,就需一人捞卵,  相似文献   

9.
《淡水渔业》1975,(5):21-23
我县淡水养殖场,于1973年-1974年初步获得人工繁殖青鱼苗成功。他们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10.
《淡水渔业》1973,(10):27-27
今年浙江嘉兴养鱼场两次获得青鱼自行产卵,得卵580万粒,下塘鱼苗168万尾。他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1.
《淡水渔业》1977,(4):23-24,6
青鱼生长快,肉质鲜,是混养高产的一个重要品种,深受群众欢迎。近几年来,随着成鱼生产的不断发展,对青鱼苗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12.
13.
库湾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的养鱼方式。1992年,我们承担了省水产厅水技总站下达的“大水面库湾网箱饲养草鱼技术”项目,探讨山区库湾网箱养殖草鱼高产、低耗、高效的技术措施。通过一年实践,克服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饲养草鱼60只网箱,面积1200m~2,总产量20.58t,获得了平均每亩产量11.43t,产值8万元,利润4.64万元的显著效果。现将项目的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条件要求 (1)水域地点:根据草鱼生长对水质的要求,网箱设置在沙溪口库区的振兴湾、宋丹湾、浆甲湾、洋安水库等四个库湾,水面积23公顷。该库湾开阔,阳光充足,底质  相似文献   

14.
青鱼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但人工繁殖技术比鲢、鳙、草鱼难掌握,长期以来青鱼苗种往往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5.
《水产科技情报》1977,(5):F002-F002
在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三月份,中国草鱼在斯里兰卡乌达瓦拉韦淡水鱼养殖试验站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攀鲈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鲈为热带、亚热带淡水野生经济鱼类,2002年6—10月我们对该鱼进行人工驯养、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攀鲈不仅可摄食人工饵料,而且能达到性腺成熟,繁殖期可延至9月份:平均催产获产率为55.4%,平均受精率为69.78%,平均孵化率为62.12%;鱼苗培育成活率达68.36%。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情报》1973,(5):20-20
近三、四年,日本京畿大学水产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一直从事真鲷和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的繁殖与培育的研究,把鱼类放养在30个水池内养殖,每一水池深3呎(0.915米),内盛半吨水,放养鱼苗3000尾。  相似文献   

18.
鲶鱼的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科学养鱼》2000,(11):21-21
鲶 (Silurus asotus linnaeus)俗称“土鲶”,可生活在河岸、支流甚至沟渠堰塘等小型水体中,一般生活于水的中下层,较喜栖于静水或缓流水域,稚鱼大多数栖息于水浅而水草丰富的泥底。鲶鱼为底栖的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野杂鱼类为食,也食一些虾、蛙和水生昆虫。鲶鱼的产卵期在 5~ 7月, 1龄鱼可达性成熟,其产卵场所多在支流、岸边、江边有水草、礁石的地方。卵粘性,卵膜厚,呈草绿色。我们对鲶鱼的人工繁殖进行了尝试,并对其鱼苗培育作了初步的了解。   一、鲶鱼的人工繁殖   1.亲鱼来源   本次实验鱼是从湖北宜昌引进培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我省的家鱼人工繁殖于一九五九年首次鲢鱼试验成功,到一九六。年草、鳙鱼人工繁殖也相继告成,鱼苗产量逐年上升,这样就彻底扭转了依靠江河捞苗、产量不稳定、苗源无保证的被动局面,大大地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见表1)  相似文献   

20.
池养瓦氏黄颡鱼全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5月12日-6月5日,以自繁自育的2龄瓦氏黄颡鱼作亲本,开展大批量全人工繁殖,共催产亲鱼163.8kg,其中雌亲鱼87.5kg,679尾,雄亲鱼76.3kg,323尾。人工产卵率99%,自行产卵率为88%,共产卵约156万粒,平均受精率为54%,孵化率为44%,孵出鱼苗37.8万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