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报道绥芬河开展大麻哈鱼人工繁殖与孵化放流试验。1989、1991、1993年共采捕利用亲鱼674尾,其中雌亲鱼365尾, 采卵101.6万粒,雌亲鱼利用率为81.3%,受精率为95.6%,孵化率为96.3%,稚鱼饲养成活率为92.5%,放流稚鱼共92.2万尾。本项试验为该水系大麻哈鱼大规模殖放流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大麻哈鱼在我省渔业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但近几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及人为的酷捕滥捞等因素,使大麻哈鱼产量急剧下降,目前年产量仅数千尾。因此十分必要采取人工采卵孵化措施,使这一宝贵资源得到恢复。我省1988年在抚远县建立了“大麻哈鱼苗放流站”。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基础上,我们对大麻哈鱼进行了人工采卵及孵化试验。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野生黄颡鱼成熟亲本通过人工催产、授精、孵化等措施,进行黄颡鱼人工繁殖。2001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催产率平均为73.6%,受精率平均为72.7%,孵化率平均为76.8%。生产1.0--1.5cm苗种316万尾。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2006年度绥芬河大麻哈鱼人工繁殖与孵化放流试验。于2005年秋共采捕亲鱼153组,其中雌亲鱼115尾成活,获得蓄养成活率75%。经催产采卵38×104粒,催产率为80%,受精率为74%。稚鱼饲养成活率为91.10%,放流稚鱼25.5×104尾。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水温 8~ 12℃淡水中饲养 10g银大麻哈鱼鱼种 2年 ,获得性成熟亲鱼 ,对亲鱼强化培育和人工调控生态因子 ,共诱导 6 9尾雌鱼产卵 ,产卵量为 9.75万粒 ,受精率平均为 84 .2 % ,获得发眼卵 5 .5万粒 ,发眼率平均为 5 7.3% ,孵化率达 80 % ,共孵出仔鱼 4 0 0 0 0尾。  相似文献   

6.
杨家坚  林勇 《内陆水产》2000,25(9):8-11
采用单一或混合使用PG、LRH-A2和HCG的方法,对池塘人工养殖7年的斑Hu亲鱼进行8批19组人工催产,收集鱼卵151990粒,催产率达100%;采用人工受精的方式获得受精卵106450粒,受精率58.2%~82.5%,平均值达70%;使用小型孵化环道池、孵化网片及玻璃培养缸共12个,孵出全长1.2~1.5cm鱼苗及玻璃培养缸共12个,孵出全长1.2~1.5cm鱼苗33808尾,孵化率8.2%~  相似文献   

7.
攀鲈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鲈为热带、亚热带淡水野生经济鱼类,2002年6—10月我们对该鱼进行人工驯养、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攀鲈不仅可摄食人工饵料,而且能达到性腺成熟,繁殖期可延至9月份:平均催产获产率为55.4%,平均受精率为69.78%,平均孵化率为62.12%;鱼苗培育成活率达68.36%。  相似文献   

8.
《淡水渔业》1975,(1):F002-F002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1972-1974年我们在四川省农业局、宜宾地区、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与宜宾地区鱼种站、长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山东、河北等水产科研所(场)共同协作,在四川省的岷江、金沙江等处收集渔民支援的成熟亲鱼,进行催产和人工采卵授精,获得了一些鱼苗。  相似文献   

9.
徐汪  王卫民 《水利渔业》2003,23(2):20-21
对大口鲇的催产方法、孵化条件进行了探索,对受精率、孵化率等进行了记录分析。在适宜温度下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鲤鱼脑垂体和类似物3种催产剂产剂混合催产效果好,在实践操作中要注意剂量的灵活掌握。受精率主要决定于亲鱼的发育成熟情况。水流、水温和光照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斑鳠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一或混合使用 PG、 LRH A2和 HCG的方法,对池塘人工养殖 7年的斑鳠亲鱼进行 8批 19组人工催产,收集鱼卵 151 990粒,催产率达 100%;采用人工受精的方式获得受精卵 106 450粒,受精率 58.2%~ 82.5%,平均值达 70%;使用小型孵化环道池、孵化网片及玻璃培养缸共 12个,孵出全长 1.2~ 1.5 cm鱼苗33 808尾,孵化率 8.2%~ 58.1%,平均值为 31.8%。取得了斑鳠全人工繁殖的成功,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人工催产的方法进行了9种交配组合鳢的人工繁殖试验,9种组合来源于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maculate)和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彼此之间的交配繁殖.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孵化方式,9种交配组合所产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低顺序基本一致,且各组合间都存在显著差异.交配组合斑鳢(♀)×斑鳢(♂)、斑鳢(♀)×杂交鳢(♂)、杂交鳢(♀)×斑鳢(♂)及杂交鳢(♀)×杂交鳢(♂)在繁殖过程中,其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于其他组合,具有较强的繁殖优势,但其子代的生产性能优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孵化方式对受精卵的发育与孵化有重大影响,其中以微流水孵化方式时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孵化效果最好.雄亲鱼的重复催产次数会影响受精率及孵化率,一般以重复利用2~3次为宜.  相似文献   

12.
收集2龄以上长江野生鳜鱼进行驯养、培育,采取两次注射催产、二级处理孵化用水、改进人繁设施、二级培育鳜鱼鱼种等方法,共催产52组,催产率98%,平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90.1%、69.9%;获鳜苗214.2万尾,培育3.3cm以上大规格鳜鱼鱼种68万尾。  相似文献   

13.
达氏鳇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产了2组达氏鳇。雄体重136、45kg,雌体重55、75kg,2组雌鱼全产,共获受精卵51.4 万粒,获苗49万尾,受精率88.3%,孵化率95.3%。详细讨论了达氏鳇人工繁殖中有关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4.
1963年,青鱼人工繁殖在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取得成功。近二十年来,各地摸索和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等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我场自1974年青鱼人工繁殖成功以来,每年在技术上都有所提高。1982年催产青鱼5组,全产3组,半产1组,1组未产,催产率80%,受精率91%,孵化率90%,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华鳖亲鳖场的选址修建、亲鳖的选购、亲鳖的饲养管理、掌握亲鳖发情交配产卵、鳖卵的收集、检查鳖卵的受精情况及鳖卵的孵化等环节开展试验,取得了成功,中华鳖卵的受精率达到了900%以上,孵化率达到了85%以上,孵化出壳的稚鳖成活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6.
江河中收集南方鲶亲鱼,在14.5℃~15.0℃水温条件下进行人工授精和药物催产。雌鱼自行流出的卵经人工授精发育良好,孵化率高;雌鱼注射催产药物后人工挤压能获得部分卵粒,但受精率、孵化率低。  相似文献   

17.
《淡水渔业》1978,(6):50-50
1978年湖南省桑植县娃娃鱼研究所进行了娃娃鱼人工繁殖的研究。于9月16日进行第五次人工催情试验。试验中采用HCG与LRH-A两种催情药物对试验用鱼进行肌肉注射,然后将娃娃鱼精卵置于白瓷盆中进行人工授精,获卵721颗,受精率68%(有197颗因损失未算入受精比例内)。经35天顺利孵出第一批人工繁殖的娃娃鱼。孵化率为2.5%。  相似文献   

18.
19.
金鱼是观赏鱼家族的主要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内外市场上对金鱼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金鱼养殖前景广阔。笔者根据自己养殖金鱼的经验 ,将人工繁殖金鱼提高孵化率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供有关部门和广大养殖户参考。1授精前准备1.1雌雄比例为能保证充分授精 ,雌雄配比一般选择1∶2~3为佳。1.2亲鱼成熟度的检查将进行授精的临产亲鱼 ,置于同一缸中混养 ,再放适量的鱼巢 ,添加部分新水 ,然后注意观察 ,当发现激烈追逐时 ,即表明雄鱼和雌鱼体内已有成熟的精子和卵子。这时把亲鱼用盆或勺连水带鱼一起捞起 ,…  相似文献   

20.
方正银鲫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对2龄种鱼作为实验对象来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催产剂为马来酸地欧酮(DOM)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2)的混合物。采用背部肌肉一次注射和胸腔注射的方法。在23℃的水温下,受精卵在方形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池中铺设人工鱼巢。通过对亲鱼的检查统计催产率,受精卵抽样观察计算受精率,由出苗的数量计算孵化率。试验结果:催产率达到92.5%,受精率为79%,孵化率为74.15%,共孵化出鱼苗178万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