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的养殖鱼类,海水鱼中主要是鰤鱼、鰤鱼,淡水鱼中主要是鳗、鲤、香、虹鳟、鲫鱼等。七十年代初,鰤鱼占海水养殖产量的98%以上,其后因养鲷业发展,至1977年的比例降为92.4%,但其养殖产量仍比1968年增加2.62倍,达115,098吨。淡水鱼中鳗鱼养殖产量居首位,  相似文献   

2.
黄尾鰤Seriola guingueradiata Temminck et Schlegel是今天世界上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在日本、美国等地,饲养这种鱼的幼鱼(体长10厘米以下)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养殖网点的设置也十分普遍。最近,人工孵化的方法又在日本获得成功,这对今后鰤鱼养殖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推动作用。由于该鱼具有个体大、肉味美、生长快、饲养简便和商品价值高等优点,目前,日本的鰤鱼养殖产量,已远远超出本种来自海洋的捕获量,成为受欢迎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国际快讯     
日本发布实施水产养殖用药第21号通报2008年1月31日,日本发布实施了《水产养殖用药第21号通报》,再次调整了水产养殖用药种类和有关规定。21号通报中增加了添加油性佐剂的鰤鱼α-溶血  相似文献   

4.
《淡水渔业》1973,(6):20-20
为了改良品种,日本近大水产研究所白浜实验所等单位,将同一够属的鰤鱼和黄条鰤鱼、紫鰤鱼的杂交鱼试验成功。并于1971年在东京召开的日本水产学会春季大会上发表。  相似文献   

5.
六十年代初,日本海水养殖业首先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到1973年海水鱼养殖产量达到83800吨。海水鱼养殖种类包括五条(黄尾)鰣(Seriola quinqueradiata)、真鲷(Pagrus major)、丝鳍单角魨(Monacathus cirrhifer)、褐菖鮋(Sebasticus marmoratus)。鰤鱼养殖产量占海水鱼养殖总产量的95%,其次是真鲷养殖。本文着重扼要概述日本鰤鱼和真鲷养殖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发展网箱养鱼业较早,养殖技术比较完备的国家之一。1928年已零星出现在海水内用网箱养鰤鱼。大规模地在海、淡水发展网箱养鱼业是在六十年代才开始。  相似文献   

7.
真鲷(Pagrus maior)是日本人工养殖和放流增殖的主要鱼类品种,其养殖产量仅次于鰤鱼居第二位。真鲷的主要养殖地是长崎、熊本、三重、爱媛、和歌山、高知、大分、鹿儿岛等县。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的濑户内海中,鰤鱼养殖常受到赤潮的严重危害,香川县水产试验场合生物工程的研究,把在赤潮中生存力强的鲽作为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鰤鱼是大宗食用鱼类,人工养殖比较普遍,养殖年产量达到15万吨,目前养殖产量已超过捕捞产量。鰤鱼大都采用网箱养殖,苗种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采捕海里的自然鱼苗;二是人工繁育。每年养殖所需鰤鱼鱼种约7,500万尾。六十年代末,用捕获的亲鱼催产采  相似文献   

10.
鰤鱼(Seriola Purpurascens Temmimket Schagel)的养殖,在日本已有近几十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日本海水鱼类养殖最主要的品种。1990年,其养殖年产量达16.1万吨,占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的80%以上。日本在鰤鱼的网箱养殖、人工育苗、天然鱼苗的选择培育、初期鱼苗的饵料开发等方面已做过许多研究,但在鰤鱼苗种的人工繁殖技术上还尚未完善,其产苗量远不能满足养殖需要量,现鰤鱼养殖所需的鱼苗绝大部分仍依赖于本国以及国外进口的天然  相似文献   

11.
<正>黄条鰤(Seriola lalandi)又名黄尾鰤、拉氏鰤、蓝背鰤、马设德蓝鰤、长背鰤[1],渔民俗称黄犍牛、黄犍子,在《台湾鱼类检索》中称之为金边鲹[2],属于中上层暖温性远洋洄游鱼类。现如今在世界经济鱼类中黄条鰤的价值排在前15名,其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肉味鲜美,肉质充实且少骨,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中的牛肉"[3],是日本人在做生鱼食品中的上等鱼,也是我国出口日本的重要水产品之一[4-5]。目前,日本对鰤属鱼类养殖  相似文献   

12.
美国《商业水产评论》1972年1~2月号上,发表了题为《(鱼师)鱼是日本重要的养殖鱼类》的报道:1971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期间出席巴黎学术座谈会的山本声称,(鱼师)鱼是日本重要的养殖鱼类。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日本的狮鱼养殖已成为产值达数百万美元的渔业。狮鱼养殖虽在1960年以前日本已经营了  相似文献   

13.
高体鰤鱼属鰤科鰤鱼属。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性鱼类,它的渔捕量比同属的五条鰤和拉氏鰤少,虽然有养殖,但不如其它两种普及。此外高体鰤是鰤鱼属中生长最快的种类,市场价格高,天然种苗的采捕量少,几乎没有作为单独的养殖对象。国内鰤鱼人工繁殖已获得实验性成功,但海水鱼类人工育苗技术在国内外都尚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育苗工作还处于研究阶段,育苗的成活率还只有百分之几。日本对鰤鱼的人工繁殖及其受精卵胚胎发育已有研究报导,国内尚未见有关于鰤鱼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报导。本文采用人工催产鰤鱼亲鱼自然受精,取得受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2005~2009年),日本的海水养殖产量一直稳定在120万t前后(占渔业总产量中的22%),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鱼类(主要为真鲷、五条鰤,其次为高体鰤和黄条鰤);贝类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日本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质量和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日本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上升到25万吨。鰤鱼鳗鱼、鲤鱼的产量提高并不快,鲷类和香鱼的产量稳步上升。此外,尼罗罗非鱼和牙鲆的养殖开始普及,尤其牙鲆的养殖相当兴盛,1983年产量达3000吨。从1983年水产品输入量看,总产量增加了7%,达120万吨,金额上升到一兆日元,占全国渔业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发展高级鱼类养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鰤鱼在我国养殖尚处于初级阶段。综述了石莼、小球藻、维生素等作为鰤鱼饵料添加剂的研究成果。单纯投喂配合饵料会引起颜色体色变黑,品质不高,在饵料中添加南极磷虾油可改善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7.
日本目前人工养殖的海水鱼种类有鰤鱼、真鲷、竹(煮夹)鱼、缟鲹、丝鳍粗单角鲀、红鳍东方鲀、黑鲷、牙鮃、褐竺子鱼、大麻哈鱼等十余种。鰤鱼是日本较普及的养殖品种之一。养殖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京南部日本西海岸、本州岛东海岸、四国岛以及九州东海岸。1928年开始试养,五十年代进入商品性生产,六十年代以后,由于政府的支持,得以较快地发展。从1964年至1978年,养殖单位由900多个增为4,000多个,产量增长近10倍,平均每平方米产量达到22公斤,比六十年代初提高4倍。  相似文献   

18.
一、养殖鱼虾类产量和饲料应用情况 日本海淡水鱼类养殖,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海水鱼类养殖以鳞鱼、鲷鱼为主,现在已成为沿岸渔业的重要支柱。1984年的养殖产量为192,392吨,其中鰤鱼占79.26%,其次是鲷类,占13.74%,其它如鲹类、鲆鲽、河鲀类、对虾等占7%。近年来,由于养殖过密,渔场老化,饵料鱼营养等方面存在的缺点,病害多,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鰤是一种名贵的海水养殖品种,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几年,随着我国浅海资源的开发,鰤养殖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文就有关鰤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钱超 《淡水渔业》2002,32(6):36-38
小蕉渔场作为三明市区重要的商品鱼基地 ,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努力挖掘池塘生产潜力 ,养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2 0 0 0年 1月 10日~2 0 0 1年 1月 11日我们在承担福建省水产厅下达的《30 0亩吨鱼塘高产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中 ,对其10 0 6 4亩吨鱼塘高产技术进行总结 ,并从渔业技术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以此作为今后商品鱼基地养殖结构调整、养殖模式改革的依据。1 吨鱼塘养殖模式以罗非鱼为主要养殖对象 ,多品种混养 ,合理密养 ,具体放养情况见表 1。采用“一年养两茬鱼”的办法提高池塘利用率 ,增加鱼产量。具体作法是 :每年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