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湖桑中晚秋条桑收获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结果表明,湖桑中晚秋条桑收获与传统的摘叶收获相比,工效提高2倍,而且翌春桑叶增产 10%-15%。同时深入研究表明,条桑收获后,只要保留一定叶面积,不仅留下叶片的光合强度比对照区提高43%-53%,而且生长的枝叶被剪除,腋芽又不萌发,这样增加了养分在树体内的积累,其中根部最为明显,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糖含量之和,比对照区增加58%。由此,阐明了湖桑中晚秋条桑收获后翌春桑叶增产的生理原因。湖桑中晚秋条桑收获技术模式如下:适用于生长势较好的桑园,收获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剪伐强度为单株总条长的4/10-5/10,剪伐后树冠顶部呈水平状,条端留叶2-4片。 相似文献
3.
4.
研究结果表明,湖桑中晚秋条桑收获树体贮藏养分增加、翌春桑叶增产的生理原因是枝条剪伐后留下的2~4叶的光合强度比对照区(片叶收获)提高44~53%,从收获至落叶,光合产物除扣除分配的外,每根枝条净剩的光合产物为对照区的32~60倍,但剪伐后不留叶的约减少12倍。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中晚秋条桑收获对翌春增产桑叶的生理原因,试验以低干湖桑为材料,在中晚秋条桑收获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测定了树体贮藏养分变化状况,与对照区(片叶收获法)相比:1.桑村枝条和桑根中总糖、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总和,各剪伐收获区均高于相应的对照区,增加范围4—94%,根部的倾向比枝条明显,增加的范围前者为18—94%,后者为4—31%。2.条桑收获时期和留叶程度与贮藏物质的含量关系密切,枝条剪伐后,上端留叶4—6片区的含量明显高,增加的幅度枝条为20—31%,桑根为26—94%。但增加的程度以9月27日剪伐收获区较高,枝条增加37—73%,其他时期收获区次之。3.枝条剪伐收获后,不留叶区的贮藏养分比对照区明显的低,指数相比,枝条低5,桑根低20。表明中晚秋剪伐收获时留存枝条上不留叶片的,对树体贮藏养分含量影响严重。4。在树体贮藏养分含量变化中总糖量变化最显著,粗蛋白质次之,粗脂肪含量变化不明显,从贮藏的器官看,桑根的养分含量及其变化明显大于枝条,以总糖为例,枝条指数变化范围为74—153,而桑根为10C—369。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市二秋饲养量逐年增加,约占春蚕发种量的140%左右,饲养量多的农户普遍感到劳力紧张,大蚕期尤为突出。为了节省劳力,我们于1990年开始,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的中晚秋蚕期剪梢收获技术。1992年江安区的两个蚕桑重点乡的推广面达16个村、1500户农户、167公顷(2500亩)桑园面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掌握好剪梢收获技术要领1、剪梢时间要适宜考虑翌春增产效果,结合我市的养蚕布局(二秋发种都在9月10日前)、大量用叶时期,一般掌握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翌春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8.
9.
10.
桑疫病是我市常见多发性桑树病害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在稻改桑集中区域,危害十分严重,成为桑树的毁灭性病害.迄今为止,对于桑疫病尚无特效良方进行根治.为了探索桑疫病防治有效措施,我们于1992年结合养蚕,实施晚秋条桑收获,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两乡近年的蚕桑生产发展较快,乡树企业比较发达,很多农户感到劳力紧张,尤其秋蚕期采叶的劳力矛盾更为突出。1989年中晚秋我们在近700户蚕户中推广应用了条桑收获和条桑养蚕,推广面积达300多亩,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省工、省力、实用。根据渡村乡的调查,中晚秋条桑收获和条桑养蚕比采片叶养蚕的工效可提高2.5倍左右。一般一张蚕种采片叶养蚕需用工61.5小时,而用条桑育仅需17.8小时,其中采叶工节省23小时,五龄给桑用工节省21小时。同时,还可减少冬季剪梢用工。 相似文献
12.
桑疫病是我县常见、多发性桑树病害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在稻改桑集中区域,危害十分严重,成为桑树的毁灭性病害.迄今为止,对于桑疫病尚无特效良方进行根治.为了探索桑疫病防治的有效措施,我们于1998年结合养蚕,实施晚秋条桑收获,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5个栽培桑品种(杂交组合)的桑园进行全年片叶收获和全年条桑收获试验,研究不同收获形式对桑园产量、桑叶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全年条桑收获桑园相比,全年片叶收获桑园每公顷产叶量可增加11955~14985 kg,增产率达26.12%~33.63%,每公顷枝叶量增加27915~37 830 kg,增产率达29.78%~44.97%;全年条桑收获形式虽然桑叶收获的劳动工效比片叶收获提高96.77%~136.00%,但其桑园产叶量较片叶收获形式下降了20.86%~25.16%,要取得与片叶收获桑园同等的桑叶产量,需增加26.12%~33.63%的桑园面积,最终使桑园总成本费用与片叶收获桑园没有显著差异,不能有效降低桑叶成本。测算结果表明,5个栽培桑品种的桑园采用两种收获形式的桑叶成本平均为0.42元/kg;全年片叶收获桑园比条桑收获桑园每公顷增产蚕茧797~999 kg,新增产值13430~16844元,新增纯收入10625~13 325元。分析认为,推广条桑收获技术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条桑收获后光能损失和桑树生长的停滞时间,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15.
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湖桑中晚秋条桑收获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收获技术和省力化养蚕操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该项技术已成为各地蚕桑省力化的重要推广项目。据我们试验调查和各地应用表明,中晚秋条桑收获和传统的摘叶收获相比较,不仅桑叶收获工效提高2倍,节省喂蚕用工40%,而且第二年春期能增产桑叶5~20%。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鉴定新疆本地白桑品种与外引的黑桑和湖桑品种的叶质优劣,在1964年秋季进行了白桑、黑桑与湖桑全龄饲育的试验。试验共设白桑区、湖桑区和给与当地实生黑桑的对照区,供试品种为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变湖桑品种的枝条剪伐与桑叶收获方式,设计了湖桑全年三次等量条桑收获的技术体系,桑树枝叶生长量满足条桑收获的要求,春,夏,秋桑叶收获量之比为1:0.91:1.33,全年产叶量比片叶收获增加21%。 相似文献
19.
实行桑树条桑收获是桑树收获技术的重大突破。本研究指出了必须把握的关键技术环节选栽适宜品种是基础,培养树型建骨架,转型阶段把好关,收获阶段应得法,配套措施要完善;提出了一套适合山西特点的桑树条桑收获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0.
苏、浙两省的蚕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生产经验,是我国主要蚕茧产区,年产茧量占全国总产茧量的57%。两省蚕桑生产又大都集中在沿太湖的浙江嘉兴专区和江苏的苏州专区,两专区的年产茧量占全国总产茧量30%以上。太湖地区有着优良的湖桑品种和丰富的肥源以及优越的气候条件,又是我国桑园的高产基地。1959年浙江德清县7.1万亩桑园,平均亩产春叶1095斤,1960年江苏省无锡市和县12.1万亩桑园,平均每亩年产桑叶1199斤。太湖地区的桑园产量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有不少“抬头不见天,一亩采三千”的高产实迹。在栽桑实践中累积了大量的丰产栽培经验。为了使这些宝贵经验能够在生产上发挥作用,我们于1956年到1962年陆续的在苏、浙两省的太湖地区,调查了丰产桑园株、条的密度和肥培经验,并在本所内初步的研究了密度、施肥与产量的关系。由于调查的地区不广,研究的持续和深度不够,难免有不成熟或不足之处,现仅提出我们的粗浅认识,目的在于求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