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对7月龄陶赛特×小尾寒羊F1代(简称陶×寒F1)公母羔羊肌肉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选择了在集约化饲养方式下饲养的7月龄陶赛特×小尾寒羊F1代公羔、母羔各5只进行屠宰,分别取背最长肌后测定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长链脂肪酸、胆固醇、矿物元素等养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陶×寒F1公羔、母羔之间在背最长肌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等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羔与母羔背最长肌中大部分脂肪酸的含量、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公羔背最长肌中亚油酸的含量提高20.3%(P<0.05),胆固醇含量降低约32%(P<0.05)。羔羊不同性别之间背最长肌中的镁、锌、铜、锰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母羔背最长肌中的铁含量比公羔的高约26%(P<0.05)。因此,7月龄陶×寒F1公羔、母羔肌肉的营养价值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杂交羔羊肉品质特性,试验采用肉品质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杜泊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F1代(简称杜寒F1代)和德克塞尔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F1代(简称德寒F1代)6月龄羔羊肉食用品质好于小尾寒羊,小尾寒羊、德寒F1代和杜寒F1代羔羊臂三头肌肉中肌纤维组织学特性无显著差异(P0.05);杜寒F1代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肉嫩度好于德寒F1代和小尾寒羊,杜寒F1代和德寒F1代羔羊肉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低于小尾寒羊,但羔羊肉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及小尾寒羊(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kg)共16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陶寒F120.5%,杜寒F120.1%,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20.09g),陶寒F1(19.78g);杜寒F1(19.13g);小尾寒羊(18.42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8.54%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肉羊生产的生态环境和饲料条件均能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利用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绵羊杂交小尾寒羊,杂交羊不仅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而且肉的风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4.
选取同等条件下饲养的健康、无异常、6月龄的小尾寒羊×陶赛特羊二元羔羊和陶赛特羔羊作为实验动物并对其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检测、肉品质及产肉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6月龄血常规结果显示,除了二元杂交羊羔的平均红细胞体积与陶赛特羔羊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他各项指标都与陶赛特羔羊无显著差异;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二元杂交的羔羊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与陶赛特羔羊的相应指标差异显著;在相同饲养条件下,6月龄二元杂交羔羊的屠宰体重比陶赛特羔羊高2%以上(P0.05),屠宰率高3.32%以上(P0.05),6月龄二元杂交羔羊的眼肌面积比陶赛特羔羊高6.07%(P0.05),6月龄二元杂交羔羊的屠宰性能和产肉潜力均略高于陶赛特羔羊。  相似文献   

5.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小尾寒羊及杜泊羊、萨福克羊、无角陶塞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和杜寒二代(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 kg)羊共20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 %; 陶寒F120.5%; 杜寒F220.3 %;杜寒F120.1 %,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 (20.09 g),陶寒F1(19.78 g);杜寒F2(19.38 g);杜寒F1(19.13 g);小尾寒羊(18.42 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 %;8.54 %;8.11 %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杜寒F2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比小尾寒羊高(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也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 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肉羊生产的生态环境和饲料条件均能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利用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绵羊杂交小尾寒羊,杂交羊不仅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而且肉的风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6.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及小尾寒羊(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kg)共16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陶寒F120.5%,杜寒F120.1%,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20.09g),陶寒F1(19.78g);杜寒F1(19.13g);小尾寒羊(18.42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8.54%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肉羊生产的生态环境和饲料条件均能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利用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绵羊杂交小尾寒羊,杂交羊不仅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而且肉的风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7.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及小尾寒羊(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kg)共16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陶寒F120.5%,杜寒F120.1%,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20.09g),陶寒F1(19.78g);杜寒F1(19.13g);小尾寒羊(18.42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8.54%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比较研究了无角陶赛特(父本)×小尾寒羊(母本)的杂交一代羔羊(简称为陶×寒F1)分别在7、13月龄屠宰时对羔羊肉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7、13月龄的陶×寒F1羔羊的背最长肌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等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7月龄羔羊背最长肌中的谷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13月龄羔羊(P<0.05);组氨酸含量则显著低于13月龄羔羊(P<0.05),其它氨基酸含量与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2个月龄羔羊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除7月龄羔羊背最长肌中亚油酸的含量较13月龄高出近45%(P<0.05)外,其它脂肪酸的含量、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不饱和脂肪酸/总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2个月龄羔羊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7月龄羔羊相比,13月龄羔羊背最长肌中的镁、锌、铜、锰含量均有提高趋势(P>0.05),其中铁含量增加17.2%。因此,13与7月龄陶×寒F1羔羊肌肉的营养价值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陶赛特×小尾寒羊F1与特克赛尔×陶寒F2进行体尺、体重、产肉性能对比。特×陶寒F2比陶×寒F1体长提高2.1%,体高提高3.2%,胸围增加26.3%;初生重提高18.79%,3月龄体重高23.66%,周岁体重高17.27%;特陶寒胴体重和净肉率分别比陶寒提高36.69%和43.06%.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比较研究了无角陶赛特(父本)×小尾寒羊(母本)的杂交一代羔羊(简称为陶×寒F1)分别在7、13月龄屠宰时对羔羊肉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7、13月龄的陶×寒F1羔羊的背最长肌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等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7月龄羔羊背最长肌中的谷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13月龄羔羊(P0.05);组氨酸含量则显著低于13月龄羔羊(P0.05),其它氨基酸含量与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2个月龄羔羊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除7月龄羔羊背最长肌中亚油酸的含量较13月龄高出近45%(P0.05)外,其它脂肪酸的含量、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不饱和脂肪酸/总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2个月龄羔羊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7月龄羔羊相比,13月龄羔羊背最长肌中的镁、锌、铜、锰含量均有提高趋势(P0.05),其中铁含量增加17.2%。因此,13与7月龄陶×寒F1羔羊肌肉的营养价值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5,(9):40-44
为了分析寒泊肉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以小尾寒羊为对照,对寒泊肉羊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等屠宰性能、大理石花纹评分、剪切力、肉色、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等肉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寒泊肉羊160日龄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为30.29 kg和60.82%,净肉重(24.29 kg vs 20.16 kg)、胴体净肉率(80.19%vs 76.25%)、眼肌面积(19.60 cm2vs 14.66 cm2)、GR(1.27 cm vs 0.78 cm)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肩颈部和后腿净肉率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72.47%vs 67.61%,P=0.019;76.62%vs 71.78%,P=0.015),肋部和腰部净肉率无显著差异(P0.05)。后腿总重和胸下肉总重均极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1),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了25.51%和58.44%,其他部位总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寒泊肉羊羔羊肉大理石花纹评分、剪切力和肉色均显著优于小尾寒羊(P0.05),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比小尾寒羊细(27.28!m vs 29.86!m)(P0.01),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粗脂肪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小尾寒羊。小尾寒羊羔羊肉牛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寒泊肉羊(P0.01),其余17种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P0.05)。寒泊肉羊羔羊肉中与鲜味有关的5种氨基酸(甘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均高于小尾寒羊,除赖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余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寒泊羊肉中的含量均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12.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及小尾寒羊(公羔、5~6 月龄、体重46~48.5 kg)共16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 20.8%,陶寒F1 20.5%,杜寒F1 20.1%,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20.09g),陶寒F1(19.78g);杜寒F1(19.13g);小尾寒羊(18.42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8.54%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13.
试验对7月龄陶赛特×小尾寒羊F1代(简称陶×寒F1)公母羔羊肌肉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选择了在集约化饲养方式下饲养的7月龄陶赛特×小尾寒羊F1代公羔、母羔各5只进行屠宰,分别取背最长肌后测定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长链脂肪酸、胆固醇、矿物元素等养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陶×寒F1公羔、母羔之间在背最长肌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等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羔与母羔背最长肌中大部分脂肪酸的含量、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公羔背最长肌中亚油酸的含量提高20.3%(P<0.05),胆固醇含量降低约32%(P<0.05)。羔羊不同性别之间背最长肌中的镁、锌、铜、锰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母羔背最长肌中的铁含量比公羔的高约26%(P<0.05)。因此,7月龄陶×寒F1公羔、母羔肌肉的营养价值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
不同能量水平对绵羊屠宰性能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绵羊屠宰性能和体内脂肪含量的影响。选用健康无病,4月龄体质量相近的F2代杂36只交母羊(小尾寒羊♀×道赛特♂),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不同能量水平(其代谢能分别为7.21、10.33和13.49MJ/d)、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指标基本一致的3种日粮。试验结果表明:低能组试验羊的宰前活体质量、胴体质量和屠宰率显著低于中能和高能组(P0.05);低能量组试验羊的背膘厚、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及股二头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中能和高能组(P0.01),中能组和高能组之间差异也极显著,说明日粮能量水平显著影响绵羊屠宰性能和背膘厚及肌内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以肉羊无角陶赛特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经济杂交,旨在提高当地养羊业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陶寒F1代的初生重、3月龄断奶重、6月龄体重和10月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均比同龄小尾寒羊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无角陶赛特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对陶寒F1代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F1代3月龄、6月龄公、母羊体重、日增重较小尾寒羊都有明显提高,F1代6月龄羊胸围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F1代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明显高于小尾寒羊,F1代繁殖性能产羔率与小尾寒羊变化不大。结果表明:F1代早期增重显著好于小尾寒羊,肉用体型较小尾寒羊明显改善,繁殖产羔率较无角陶赛特有所提高,发情呈现一定季节性。  相似文献   

17.
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肥羔肉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二代和小尾寒羊共24只,分为3个处理。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杜寒F1 20.1%,杜寒F220.3%,均高于小尾寒羊19.6%。17种氨基酸总量为杜寒F1 19.13 g,杜寒F2 19.38 g,小尾寒羊18.42 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16%和8.11%;其中蛋氨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小尾寒羊。与风味(鲜味)有关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杜寒杂交一二代肥羔肉中钙、铁、锰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锌、铜含量则显著高于杜寒F1和F2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综合评定杜寒杂交一二代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接近,但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18.
 分别选4只5月龄鲁西黑头肉羊和小尾寒羊屠宰,测定常规指标,同时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鲁西黑头肉羊屠宰率为55.09%,比小尾寒羊提高8.83个百分点,净肉重比小尾寒羊提高32.48%(P<0.01);眼肌面积比小尾寒羊增加27.2%(P<0.05)。经测定,鲁西黑头肉羊与小尾寒羊肌肉的pH值,肌肉的剪切力,肌纤维密度,粗蛋白质和18种氨基酸总量等均与小尾寒羊差异不显著。鲁西黑头肉羊ω-6与ω-3脂肪酸的比例为4.54~5.17∶1,肌肉中S∶M∶P比接近1∶1∶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标准。综合分析表明,鲁西黑头肉羊肌肉硬脂酸含量低,膻味轻,而且胆固醇含量低(59.19 mg),肉质品质好,是生产优质高档羊肉的理想群体。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育肥的小尾寒羊和寒泊羊的羔羊为试验动物,采集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臀中肌样品,测定了肌纤维横截面积、直径、粗脂肪含量和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寒泊羊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小于小尾寒羊(P<0.01),股二头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大于小尾寒羊 (P<0.05)。寒泊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1,P<0.05),臂三头肌和臀中肌粗脂肪含量略高于小尾寒羊(P>0.05)。小尾寒羊肉中牛磺酸含量高于寒泊羊(P<0.01),其余17种氨基酸含量两品种羊肉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肉鲜味有关的5种氨基酸,寒泊羊肌肉的含量高于小尾寒羊。除赖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余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寒泊羊肌肉的含量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20.
对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陶寒F1)和边区莱斯特♂×小尾寒羊♀(边寒F1)杂交一代羔羊与纯种小尾寒羊羔羊进行育肥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60 d育肥期内,陶寒F1羔羊和边寒F1羔羊日增重较小尾寒羊提高54.49 g和43.81 g(P<0.01);陶寒F1和边寒F1 6月龄羔羊胴体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95 kg和2.17 kg(P<0.05);陶寒F1和边寒F1 6月龄屠宰率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4.02%和3.53%(P<0.05);陶寒F1和边寒F1的骨肉比与小尾寒羊的骨肉比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