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随着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养殖规模的扩大,各种成蟹养殖模式不断涌现,其中以大规格河蟹选育及健康养殖技术作为重点的相关研究在江苏各地展开。本项目在成功培育莱茵河河蟹一龄蟹种的基础上,进行了莱茵河水系河蟹和本地长江水系河蟹成蟹养殖的生长比较,研究莱茵种群河蟹的生长性能,为河蟹选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一、河蟹池塘早期难肥水1.河蟹池塘早期肥水的重要性(1)早期肥水可以降低蟹苗下塘时的应激反应,大幅提高成活率。(2)河蟹池塘丰富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水体提供充足的溶氧。(3)河蟹池塘早期肥水可以预防青苔的滋生,促进水草健康生长。(4)河蟹池塘早期肥水可以培养天然饵料,促进河蟹苗种生长。(5)稳定水质,为苗种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3.
赵军 《水产养殖》1998,(2):15-15
养蟹池塘种植苦草能为河蟹生长提供足量的优质天然饵料,有效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极好的隐蔽环境,本文介绍了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北方稻蟹共作综合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稻田养殖河蟹既符合国家提出的发展生态渔业要求,又可提高水稻和河蟹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朝阳产业。稻田养蟹的好处很多,河蟹能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吃掉部分害虫,促使水稻生长;而稻田又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河蟹生长。要推广稻田养蟹就要了解掌握稻田养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河蟹人工养殖技术的能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能学的角度探讨温度,饵料与河蟹生长,蜕壳,性成熟的关系;阐明了河蟹养殖中温度效应;指出应注意温度控制,防止有效积温引发的早熟;详细讨论了饵料的种类配比以及蛋白质含量对河蟹生长,蜕壳,性成熟的影响;为推广和提高福建河蟹人工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藕田养蟹,藕田不仅给河蟹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生长环境,同时也给河蟹提供了鲜活的饵料生物,对莲藕来说也是有利的,主要表现为河蟹可吃掉藕田中的部分杂草和害虫等,起到人工除草和生物治虫的作用,同时,河蟹的爬行运动和摄食底栖生物的活动起到了松动泥土的作用,有利于肥料的分解和土壤的透气,从而促进莲藕地下部分的发育和整个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成蟹池塘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成蟹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理化因子、蟹种的放养密度、投饵量、河蟹的生长速度、死亡率以及河蟹的产量、质量、经济效益等,为河蟹养殖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池塘养蟹放蟹前应在池底和池边普遍栽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水面上要放适量的以水花生等为主的漂浮性水生植物,使河蟹一下池就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蟹池中生长的水草不仅可供河蟹摄食,而且为河蟹的栖息、附着、隐蔽及脱壳提供了适宜的场所。河蟹生长所需的营养,不仅要有丰富的蛋白  相似文献   

9.
水是河蟹生存的介质,为河蟹提供重要的生活环境。水体中生物量的多寡,溶解氧、水温的高低以及水质的好坏都严重影响到河蟹的摄食、生长、成活和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10.
在藕田中养蟹,藕田不仅给河蟹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生长环境,同时也给其提供了饵料生物,反之,对莲藕来说也是有利的,表现在:一是河蟹可吃掉田中部分杂草和害虫,起到人工除草和生物治虫的作用;二是河蟹爬行运动和摄取底栖生物的活动起到松动泥土的作用,促进了莲藕整个植株的生长;三是河蟹排出的粪便含有氮、磷、钾等肥分,起到了增肥的作用。总之,藕田养蟹具有藕、蟹互利共生的特点。为使河蟹在藕田里  相似文献   

11.
<正>苏北地区淡水养殖主养品种之一是河蟹,为了提高河蟹养殖池塘利用率,增加收入,也为了提供饲料利用率,以及有效防止河蟹精养池塘前期青苔的生长,笔者对河蟹精养池套养细鳞斜颌鲴的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该地区河蟹667 m~2放养数量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稻-蟹-虾共作"是一种集约经营的综合种养模式,它利用河蟹清除稻田杂草,吃掉部分害虫,促进水稻生长,同时稻田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河蟹生长。可使水稻少施1次肥料,又可增加稻谷产量,稻田养蟹可提高种稻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兴化市钓鱼镇姚家村养殖户李德剑2017年稻田面积91亩。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探讨了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这两种水系河蟹的生长速率各胳存在一点差异,可能是种群间差异造成的,长江水系河蟹的大生长期在8月瓣一,而辽水系河蟹大生长期提前至6-7月;同时,辽不 河蟹青春蜕壳时间比长江水系河蟹提前30-40天,这可能是导致辽河水系成蟹规格低于长江水系成蟹规格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实验,笔者认为,辽河水系河蟹取代长江水系河蟹进行养殖,本文为这个结论提供了  相似文献   

14.
正河蟹、青虾都属于甲壳类,杂食性,营养需求类似。河蟹、青虾套养模式可以提供水体的利用率,既不影响主养品种的生长,又为主养品种创造了更好的生长环境。养殖期间经过一次收获河蟹、两次收获青虾,大大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动物来源试验用动物来自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某河蟹养殖场,养殖面积390亩。2.放养情况河蟹苗放养时间在2014年1月,  相似文献   

15.
目前,河蟹养殖规模日益扩大,无论是大水面放流,还是池塘养殖,由于水草越来越少,导致水质恶化,河蟹成活率低,规格小,效益差,水草已成为制约河蟹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草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①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水草光合作用和生长繁殖时消耗水体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有效抑制藻类繁殖,使水质变清,溶氧充足。②提供河蟹蜕壳。隐蔽场所,水草尤其是沉水植物在池底形成“水下森林”,可供河蟹蜕壳、隐蔽,避免自相残杀和躲避敌害侵袭,减少河蟹掘穴数量,提高回捕率;③提供河蟹饲料,许多水草根、茎、叶可供河蟹食用。…  相似文献   

16.
河蟹的生长是伴随着蜕壳而进行的。河蟹蜕壳期的死亡占死亡量的80%,如何加强河蟹蜕壳期的疾病预防,是养殖河蟹成功的关键。因此,促进河蟹蜕壳在河蟹养殖生产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蟹是一种新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河蟹能清除稻田内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增加稻田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同时水稻能够净化水质,为河蟹生长、发育、觅食、栖息等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河蟹池混养青虾,能充分利用水体和饲料资源,填补河蟹池生态空白位,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池塘养殖经济效益。为进一步研究河蟹池混养青虾不同密度的生长性能,2011年我们开展了河蟹池混养"太湖1号"青虾不同密度生长对比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池塘养殖是我国河蟹养殖的主要方式,蟹种放养也以直接放养为主,即挑选肢体健全、活力较好的蟹种一次性放入池塘中用于成蟹阶段的养殖。蟹种质量参差不齐常常导致成蟹养殖早期的成活率无法控制,给饵料投喂和生产管理带来很大的盲目性,且蟹种下塘后影响伊乐藻生长,无法为河蟹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就难以保证河蟹正常快速的生长。为了克服传统养殖模式的弊端,湖北地区养殖户通过对蟹种强化培育来  相似文献   

20.
殷秋香 《水产养殖》2011,32(5):51-52
蟹池栽种适量水草能够净化水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可为河蟹提供植物性饵料,对河蟹生长有利。但若控制不好,水草过多,出现"疯长"的现象,加上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会致使水草腐烂,水质变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