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重庆武陵山片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今后的发展对策,是改变武陵山片区贫穷面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建议:①加强申报传统名优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②尽快建立各种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③鼓励使用各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④加强传统特产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⑤实施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保护;⑥发展与繁荣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⑦加强地理标志特产的农村扶贫开发。完成这7个方面的改进工作,重庆武陵山片区的面貌将换新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武陵山片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及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重点探讨了国家自然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遗产中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尤其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自然文化双遗产和文化景观保护,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武陵山片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及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重点探讨了国家自然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遗产中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尤其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自然文化双遗产和文化景观保护,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之杨  孙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13-7215
介绍了武陵山片区现有的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分析其保护与文化传承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村落兼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文化遗产.全国646个中国传统村落中,武陵山片区有60个.介绍该片区中国传统村落,分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对策,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武陵山片区五峰县茶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保护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介绍了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展,探讨了该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并提出了收集与整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着重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领衔申报绿茶、砖茶制作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10项建议。  相似文献   

8.
武陵山片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陵山片区为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介绍该片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析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与利用对策,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武陵山片区中华老字号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中华老字号的保护与传承是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文化遗产传承、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我国(尤其是湘鄂渝黔)中华老字号认定与武陵山片区老字号资源概况,研究该连片特困地区中华老字号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并提出几点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构建了包括9个准则层37个指标层的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保护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以张家界石堰坪村为例对其保护成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石堰坪村保护成效综合评价得分较高(68.5分),各项物质要素(68.438分)和非物质要素(68.585分)保护成效总体较好;(2)物质要素保护评价结果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环境(72.09分)、文物古迹(69.89分)、村落景观(68.37分)、传统建筑(67.52分)和村巷格局(64.32分);(3)非物质要求保护评价结果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传统社区(67.58分)、传统习俗(67.58分)、非物质文化遗产(67.45分)和历史影响(66.32分)。根据评价结果对加强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保护和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果  牟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04-21905,21985
结合汶川地震灾区文化遗产特点,通过分析震后文化遗产的破坏状况,总结了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文化遗产的震害特点,分析了文化遗产的抗震重要性及地震之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出路,同时通过反思,从国家法律法规和人民大众层面分别提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和建议,强调应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地震前的各项预防措施,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以法律明确规定建筑物的抗震标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尽可能多地保护、保全文化遗产建筑。此外,还应号召人民大众,使其成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和真正的主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参考了国际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经验,以期有助于人们思考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之杨  熊晚珍  孙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4,(4):1223-1224,1234
大别山片区地处安徽、河南、湖北3省交界地带,集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该片区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其茶叶有5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茶文化遗产有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岳西翠兰竹山古茶园。笔者研究了大别山片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要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谊 《古今农业》2008,(2):95-1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认为,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需要处理好农业遗产保护的问题,要充分认识我国优秀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作者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做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体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对目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型、范围进行规划性研究;以政府为主导,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对濒危农业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以国家农业博物馆为龙头,实施多类型、多层次博物馆的农业文化遗产保存和记忆工程。  相似文献   

14.
黄传岭  程春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32-2733,2735
在认识古典园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园林旅游开发中要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倡导文化旅游,建立旅游解说系统,营造景观场,并提高导游人员文化素质,以实现我国古典园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琴  李俊  张述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18-15520
针对空心古镇现象,指出其是城市化发展及欲望驱使演变的结果,分析了古镇空心化存在的使古镇自然、经济、社会功能整体退化,严重阻碍古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弊端。基于文化再生的内涵及理念,在文化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的应用上,构建了古镇实心化的旅游开发模式,并从古镇场景再现、文化感悟、文化推广的角度具体阐述了这一模式。以重庆市主城区西部的走马古镇为例探讨了古镇旅游开发的实践,强调从格局保护和生态环境恢复整治、古镇保护与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再现走马场景,感悟并推广走马文化,并注重以历史文化遗产为素材构思旅游产品主题,提出古镇实心化开发的模式,实现文化遗产再生。  相似文献   

16.
孙铭璐  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5):179-183
明月湾是苏州市首批公布保护的古村落,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由于保护意识淡薄,明月湾古村一度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笔者介绍了历史文化名村的相关概念及其保护对象,纵观明月湾古村的保护与开发现状,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对明月湾古村近年来的保护与开发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明月湾古村存在保护与开发体系不完善,村民保护意识不足,部分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欠佳,并且古村开发过度、文化特色缺失等问题。笔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强调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体系,实施多层次、分类保护,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管理并进行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7.
宁多  李国庆  董向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99-21901
探讨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历程与保护意义,介绍了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的调查与理论研究情况,将我国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划分为整体原貌保护、更新利用保护、异地迁建保护、仿古开发保护、地产开发保护5种模式。指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政策法规不健全,保护措施滞后;领导决策盲目,轻视专家意见;只顾眼前利益,不讲可持续发展;缺乏资金,管理混乱;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缺乏较高的保护意识。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强调要完善法规体系与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宣传教育力度,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村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理论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方面,介绍了湖南武陵山片区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现状,并从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农业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文化产业、旅游开发、扶贫开发等方面,探讨了该区域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陈静  安佑志 《农学学报》2016,6(12):95-100
近年来,文化资源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无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省级正式名录和扩展名录为主体,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贵州省级非遗项目以省级正式名录为主,其中民俗类非遗数量最多,曲艺、传统医药和传统美术项目数量较少;(2)非遗大部分集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地黔东南州,其中少数民族类的非遗数量和种类都占较大比重,由此可知该地非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本研究可为非遗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依据,促进贵州省的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