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增加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政府支农投入强调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主、鼓励农民修建并维护一些微型农田水利设施及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几个方面探析了河北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咸阳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指出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主干、支流渠道不畅通;重建设轻管护等问题。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模式;疏通主干、支流渠道,建设续建配套工程;深化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和农民对农村基础水利设施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基础水利设施薄弱、基础水利设施资金投入缺乏、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理难、饮水安全形势严峻、农村水利建设制度缺等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等建议,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严丽 《吉林农业》2011,(11):217-217
“三农”问题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西北大开发离不开基层乡镇农村的发展。农业发展面临基层政府不重视,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全面的解决这些问题,定会让农民致富,农村发展,农业改观。具体从资金,政府支持,技术引导三方面去努力,做到乡镇农田水利建设为地域经济服务,为农民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全面发展,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甘肃岷县农村水利设施现状,针对当地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有效推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多渠道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加强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加强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加强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林麒 《甘肃农业》2014,(20):37-37
农业水利设施的养护工作,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由于农业水利设施管理部门不够重视,加上当地使用者对农业水利设施破坏较为严重,从而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需要农田水利设施管理部门加强管理,保证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今年江苏“三农”投入将达427亿.比上年新增50亿,这些新增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支持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支持高效农业规模化.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临泽县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农田水利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通过探索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对改善灌区水利基础条件,带动群众积极投资、投劳新建小水工程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设备报废、灌溉效果下降,再加上农村水利设施工程主要靠农民兴建,设计标准低,质量较差、配套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水利设施灌溉功能的发挥。部分政府部门存在发展农田水利就是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片面思维,重硬件轻软件,重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不注重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许多老化失修的水利设施因无资金投入而荒废,因管理和维护不善,使用年限和灌溉效率大为降低。如果不尽快解决我市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要求也显著提高,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规模也不断增大,因此,不断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我国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显著问题,如农田水利设施难以满足灌溉需求,建设标准偏低,工程老化失修,缺少专员管理等问题。本文在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的同时,提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实行责任制,建立以农民为主线的农田水利投入与管理机制,明晰农田水利建设产权,促进水权制度合理发展等对策并提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PPP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是农村集体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运行,传统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为进一步完善服务,促进农村水利基础产业的更快发展,加快建立农村水利工程投入管理新机制,切实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今后,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特别是产权制度必须予以改革。 一、改革的基本原则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改革要把握以下几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谁投资,谁所有”,合理确定工程权  相似文献   

12.
《农村科学实验》2008,(3):F0004
入冬以来,乾安县科协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和农民的需要,深入乡镇村屯组织开展“科技之冬”、“科技百日行”等科技培训活动。他们通过“科技兴农专家组下乡”、“乡村巡回培训”、“玉米新品种展示会”等各种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送去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为农民解决了许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深受乾安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陈萍  任彩灵 《农技服务》2011,28(12):1741+1743-1741,1743
简述了界首市农田水利发展概况,分析了该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出台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推进产权改革,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增加小型农田水利专项投入,选定扶持项目和范围、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亚杰  张伟 《吉林农业》2011,(8):233-233
农田水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农村水利发展新思路,解决“三农”问题是水利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从立足战略高度关注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建设、注重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建设中资金的规范使用、提高农民群众建设农村基础水利设施的主动性等3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农村水利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事业是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基础工程 ,要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就必须充分发挥农村水利事业的最大效益。笔者以合肥市滁河干渠管理分局近年来对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为例 ,进行了深入地论述和分析 ,为基层水利事业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代农业》2009,(8):7-7
今年江苏“三农”投入将达427亿.比上年新增50亿,这些新增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支持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支持高效农业规模化.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件中特别强调提高农业水利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大力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创建现代化农业的一项大任务来抓紧抓好,继续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促进中小型水源地工程,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河道治理,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省洪江区的182位农民为样本展开实地调查,重点围绕洪江区的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基础设施治理存在布局结构失衡,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不足;后续投入资金缺少,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有待提高;农村道路仅重视覆盖率,缺少建前监督与建后修护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构、重视建前监督管理、保障后续修护资金、建立权责分明制度、加强社会生态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以来,费县县委、县政府,把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来抓,坚持明晰农水设施集体所有权,拍卖农水设施管理使用权,放开农水设施建设权,走民办民有民营的路子,有效地解决了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使用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仅盘活了集体资产,使原有的水利设施充分发挥了作用,而且在全县掀起了以农民自我投入为主体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高潮。到目前,全县原有村集体兴建的3226处水利设施已有2184处拍卖。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