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为临床上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伤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共同对雌性SD大鼠进行亚急性经口染毒试验,研究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联合作用下经口28 d染毒对雌性SD大鼠体重与肾脏的影响。[结果]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合染毒会造成雌性SD大鼠体重增加受到抑制,肝、脾、肺、肾及膀胱脏器系数改变,肾脏发生结晶现象,部分肾小管与肾小球结构破坏。[结论]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合经口28 d染毒可引起雌性SD大鼠体重增长的抑制与肾脏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朱大帷 《新农业》2013,(11):11-12
三聚氰胺被非法添加到食品、饲料中以虚假提高蛋白质的含量,畜禽长期采食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死亡。三聚氰胺在生物体内无代谢转化,急性毒性很低,但与三聚氰酸联合作用会形成泌尿结石,造成继发性肾损伤、肾功能衰竭,甚至膀胱癌。近年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污染食品导致畜禽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三聚氰胺是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索多氯联苯(PCBs)在水生环境和水生生物中的转化、迁移和传递特征。[方法]通过对典型PCBs污染区域(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及周边地区的主要电子废物拆解区)中水体、底泥、鱼、虾和蟹等水生环境和水生生物样品中的10种羟基多氯联苯(OH-PCBs)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低氯化OH-PCBs可能易于在水生环境和水生生物之间分布和传递,而高氯化OH-PCBs可能倾向于在水生生物体内代谢和生物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环境分布和传递。[结论]该研究不仅可为OH-PCBs对水生生物产生的安全隐患提出预警以及为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也有助于研究PCBs在水生环境的最终归向及存在形态、揭示水生环境中其真实污染水平,对预防OH-PCBs对食物链及各层级生物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三聚氰胺进入水体系统后的迁移情况.[方法]利用室内模拟水生态系统,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测定不同暴露时间水体、金鱼藻、沉积物以及罗非鱼和田螺肌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结果]给药期间水体、金鱼藻、沉积物以及罗非鱼和田螺肌肉中三聚氰胺含量都呈增加趋势,金鱼藻对三聚氰胺的吸附性较强.停药期间罗非鱼肌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显著下降,水体中的三聚氰胺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而金鱼藻、沉积物和田螺肌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呈缓慢增加趋势.试验后期,各介质中三聚氰胺的浓度逐渐趋于稳定.[结论]该研究为了解三聚氰胺在养殖水体中的分配和迁移规律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研究三聚氰胺的渡谱特征,以鉴别乳品中是否添加三聚氰胺。[方法]采用THz—TDS技术测量了室温下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在0.3~2.5THz的吸收谱和折射率谱。[结果]2种样品在O.3~2.5THz波段各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三聚氰胺在1.98和2.24THz,三聚氰酸在1.27和2.37THz,这是用THz—TDS技术进行鉴别的基础。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晶体数据表明,2种样品的THz吸收光谱主要来源于分子间的与氢键相关的集体振动模式。三聚氰胺在该波段的吸收谱,可用于奶粉中不同含量三聚氰胺的定量分析,也可用于研究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形成的1:1网状结构。[结论]太赫兹光谱不仅是鉴别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的有效手段,而且为研究它们之间的复合物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聚氰胺联合三聚氰酸经口28 d染毒对雌性SD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共同对雌性SD大鼠进行亚急性经口染毒试验,设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10只大鼠。每天对动物采用经口灌胃染毒1次,染毒时间28d,试验结束时收集动物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合染毒会造成雌性SD大鼠血液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数量下降和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ph)数量上升,引起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的下降和尿素氮(URE-A)、肌酐(CRE)等肾功能指标的增高,同时对血清磷离子有显著影响。[结论]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合染毒可引起雌性SD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建立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 ,以研究氯唑磷农药在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及其对鱼、虾等水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氯唑磷颗粒剂施入稻田后快速崩解并向水体释放 ,稻田水及稻田鱼沟水中最高浓度分别达 0 377mg·L-1和 0 0 84mg·L-1;施药 4h后 ,将稻田水排入邻近鱼塘 ,水塘水体中氯唑磷最高浓度达 0 0 2 2mg·L-1。水生生物对氯唑磷较为敏感 ,养殖在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鱼、虾受到一定的危害。因此氯唑磷在稻田使用时 ,应注意其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蜂蜜对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作用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同时研究蜂蜜作为天然解毒剂的作用,本试验以KM小鼠作为试验动物,分为三聚氰胺组、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联合组、三聚氰胺+蜂蜜组、联合+蜂蜜组及对照组5个试验组。小鼠隔天灌胃28d后,经眼球采血,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联合攻毒能导致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联合攻毒组小鼠CD4~+/CD8~+值显著下降(p0.05);从CD138~+表达率上看,单独及联合攻毒组均显著降低(p0.05)。三聚氰胺类物质能够影响机体免疫细胞的应答反应,对小鼠免疫功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蜂蜜对这种抑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毒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被非法添加到食品和饲料中以虚假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动物长期采食含有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日粮后其身体健康状况将受到严重危害。近年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污染食品导致动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它们的毒性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理化性质、接触途径、代谢、毒性、致病机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洪泽湖湖滨地区植物群落对湿地水环境的净化效果,为该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湖滨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的水草区和无草区环境特征进行野外调查,并结合室内试验,测定湖泊湿地水体的营养盐(N和P)、化学需氧量(COD)及透明度(SD)含量的变化,定量分析水生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水环境的净化效果,并对其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水生植被对洪泽湖湿地水环境中TN、TP、COD、Chla的去除作用及对SD含量变化有较明显的影响。水生植物之间的竞争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情况。[结论]该试验为研究洪泽湖湖滨带生态修复及增强其自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剑  钟茂生  朱品玲  陈舒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446-13447
[目的]参考国家标准建立水产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分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水产品样品液中的三聚氰胺含量。[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都能较好地检测三聚氰胺含量,但其检测限不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限为2.0mg/kg,出峰时间为7.25min。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限为0.01mg/kg。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的浓度-峰面积曲线为:y=22.3513+46.3807x,R=0.9984。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的浓度-峰面积曲线为:y=39.7025+16.2646x,R=0.9957。[结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检测时间更短,灵敏度更高,检测效果更好,但检测成本较高。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效果略差,但更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2.
屈昌龙  匡华  胡拥明  宋珊珊  冀振野  胥传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65-21066,21087
[目的]对市售的生物酶蔬果清洗剂的农药去除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测定超声辅助和室温处理下,A品牌生物酶蔬果清洗剂对小白菜中有机磷农药的降解情况。并考察A、B 2种生物酶蔬果清洗剂对水生动物生存环境中的敌敌畏降解效果。[结果]生物酶蔬果清洗剂可有效地降解小白菜中的有机磷农药,超声辅助可促进农药的降解。不同的水生生物对有机磷农药的敏感程度有差异,适当使用生物酶可降解水生环境中的有机磷农药。[结论]该研究为开发适合于家庭使用的蔬果清洗试剂和清洗设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颖除草剂peng-3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ng-3外消旋体及2个对映体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选择标准动物大型蚤,探讨0,0-二甲基-1-(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及其对映体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结果]结果表明,peng-3外消旋体及对映体对大型蚤的48h-LC50分别为0.2741、0.3685和0.2623mg/L,为高毒一类。而它们之间的毒性相差不大。[结论]该研究为水生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胡正宏  李玉成  郝家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37-17938,17941
[目的]为探讨藻毒素对水生模式动物水螅的毒性效应。[方法]以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的MC-LR溶液处理下,观察其急性毒性效应。[结果]MC-LR对水螅24 h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2.158 mg/L,48 h的LC50为4.029 mg/L,72 h的LC50为1.799 mg/L。[结论]较低浓度的MC-LR溶液即可引起水螅的死亡,说明蓝藻水华产生的MC-LR对水螅等一些水生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可致水螅等一些低等水生动物的死亡。该研究可为水体污染的检测、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微囊藻毒素-LR对大乳头水螅的急性毒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藻毒素对水生模式动物水螅的毒性效应。[方法]以大乳头水螅(Hydramagnipapillata)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的MC-LR溶液处理下,观察其急性毒性效应。[结果]MC-LR对水螅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为12.158mg/L,48h的LC50为4.029mg/L,72h的LC50为1.799mg/L。[结论]较低浓度的MC-LR溶液即可引起水螅的死亡,说明蓝藻水华产生的MC-LR对水螅等一些水生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可致水螅等一些低等水生动物的死亡。该研究可为水体污染的检测、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玉梅  孙凯  任智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72-9174
[目的]探明卤代苯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致毒机理,为化学品环境风险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生长抑制试验,测定了17种卤代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中混合细菌的慢性毒性。选用价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对毒性数据进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研究。[结果]测得了17种卤代苯类化合物的MATC值,毒性范围为4.31(氯苯)~5.25(1,2,4三-氯苯)。卤代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细菌的慢性毒性主要与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数目有关。取代基对毒性的贡献表现为:Br〉C l〉NH2〉OH。取代基数目越多,化合物毒性越强。[结论]方程-lgMATC=1.1906XVPC-0.3723XVP+4.611能够很好的描述卤代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细菌的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17.
娄大伟  孙秀云  姜久媛  任红  祝波  金丽  刘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461-9462,9505
[目的]建立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方法]利用三乙胺、水、甲醇超声萃取样品中的三聚氰胺,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奶粉中三聚氰胺进行测定。[结果]使用三乙胺/去离子水/甲醇混合液对奶粉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提取后,进一步采取硅烷化衍生法,有效地去除了基质所带来的干扰,而在前处理中加入苯代三聚氰胺做内标显著地提高了方法的精密度。在0.1~50.0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1μg/g,添加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回收率在102.0%~104.2%,相对标准偏差为4.2%。[结论]该方法可满足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准确定性和定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己烯雌酚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己烯雌酚峰面积与其质量分数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最低检测限为0.05 mg/kg,加标回收率为89.0% ~ 98.5%,RSD为1.1% ~4.1%.[结论]该试验建立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水产品中的己烯雌酚残留量,适用于水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夏红霞  朱启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64-18266
[目的]探索麦冬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净化效果。[方法]采用水培法,研究麦冬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能力。[结果]低浓度Cr(Ⅵ)能增强麦冬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在培养液pH值为4时,麦冬对水中Cr(Ⅵ)的去除率在第7天达到最大值;被麦冬吸附的Cr(Ⅵ)主要富集在麦冬根系。[结论]麦冬在地表水污染治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