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贵州茶区比较注重名优绿茶的加工生产。一些茶场其名优绿茶加工比重甚至可占到其全年总产值的80%左右。为了加强名优茶的制作技术推广,结合生产实践中多年来对扁形茶、毛尖形茶、毛峰形茶、高级绿茶及苦丁毛尖茶等名优茶加工技术和现行推广较多的机械设备,写就《名优茶现行机械化加工技术推广》一文,以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为广大茶农增收创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种子》2019,(3)
以引进浙江白茶白叶一号为材料,在贵州普安县种植。采用分区试验,对该品种(含对照)在当地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进行分析。通过与安吉地区同一时期种植的同一品种,以及当地的其他茶类对比分析,得到安吉白茶在普安的最适种植时间与方法,同时获得该品种在当地生长发育资料,为安吉白茶在该地的推广和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汪松能  汪巍 《茶业通报》2003,25(1):40-40
为什么现在许多茶场茶叶生产疲软,茶园荒芜。职工下岗,而婺源县广阳茶场却搞得红红火火,成为一枝独秀呢?现将他们的经验介绍如下。1优化品种组合,提早面市根据消费者尝新的心理特点,使春茶提早上市,占领市场。一般来讲,名优茶如果比常规上市时间提早10~20d,那么价格上可提高20%~100%。因此提高早生品种的比例,减少中生品种的比例,可提高经济效益。品种搭配要强调适应性,那就是要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土壤、生态条件。要根据种植面积、加工机械、劳动力等条件,合理安排特早生、早生、中生品种及生态体系。特早生、…  相似文献   

4.
洪翠萍 《茶业通报》2003,25(3):114-114
最近几年我县不论是茶场还是个体茶农,名优茶的产值几乎占全年茶叶收入的一半,甚至超过,可以说,如何使茶场增效,茶农增收,关键还是要提高名优茶的产量与质量,增加名优茶的产值效益。在这一方面,我们有的产茶区做得相当出色,他们通过对比实验及实践操作,制订和改进一系列相应的茶园管理技术措施,使得名优茶的产量、产值得以大幅提高,笔者对管理经验作归纳总结,以供参考。1改进修剪技术、适当留养秋梢、保持茶树具有较强的生长势过去江南茶区轻修剪时间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即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或2月下旬及3月上旬进行,但此时修剪不仅推迟开园…  相似文献   

5.
汪春园 《茶业通报》2003,25(3):107-108
概述了我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区域配置与品种搭配的主要原则,对无性系良种栽植及苗期管理的关键技术、现有茶园换种改植的适当方法及以良种为基础生产名优茶、以名优茶为先导推广良种的互动效应作了简析。  相似文献   

6.
皖垦茶业集团下辖敬亭山茶场、十字铺茶场、九连山茶场和祠山岗茶场,拥有茶园1800hm2。随着名优茶战略意识的强化,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已成为皖垦茶业集团提升茶叶经济的重要途径。地膜覆盖技术在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种植实践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敬亭山茶场名优茶机采项目实施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敬亭山茶场现有无性系良种茶园217 hm2,具有丰富的名优茶鲜叶原料,但近几年,由于农村劳力大量外出务工,采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鲜叶不能及时采摘,造成大量优质原料浪费。而且因采工紧缺,各家庭茶场寻找采工无序竞争,  相似文献   

8.
汪春园 《茶业通报》1995,17(2):18-19
提高山区茶叶产质与经济效益的配套技术汪春园(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地处皖西大别山区的岳西县梯岭村和潜山县糖岭茶场,近三年作为省农科院茶研所的科技示范点,在农技部门的配合下,以提高茶园素质,提高春茶与名优茶比重,提高茶叶品质的三提高为重点,推广应...  相似文献   

9.
为了壮大茶叶支柱产业,英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本县屏幕峰村茶场的先进管理经验,建立100个"屏峰模式"茶叶专业村。县直机关100名干部进村办点包茶场,以求用典型引路,点上突破,整体推进茶叶产业化的发展。县府要求100个茶叶专业村要通过百名干部包茶场,生产要上规模、管理要上水平、制作要出精品、效益要上台阶。茶叶专业村茶园面积达到13.3Km2以上,投产茶园单产干茶达到1500Kg/Km2以上,名优茶占产量50%以上,每Km2收入达到60000元以上。到1997年6月25日止被抽调百名干部已全部进村开始工作,了解茶叶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十字铺茶场现代农业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茶场基本情况 安徽省十字铺茶场是以茶为主,多业并举综合经营的农垦大型企业,拥有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高产茶园,有江南茶海的美誉。茶场始建于1954年,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现有茶园1666.7hm^2,正采茶园面积1332.3hm。,年生产干茶6000t,茶叶年总产值6000万元,其中生产名优茶200t,年生产煎茶400t,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绿魁茶业有限公司的原料基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名优茶品质,发挥原料的最大经济价值,于1996—2003年在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实验场系统开展了不同名优茶形状对茶叶品质、生化成分及茶叶贮藏品质变化影响的研究。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综合论述并提出了"名优茶品质的形态效应"新观点:名优茶品质不仅受茶树品种、生态环境、原料标准、栽培措施和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还明显受到加工的名优茶外形的影响。即:用相同原料制成的不同形状名优茶品质间差异较大,其中不揉捻或轻揉捻、叶组织破损小、工艺简单、热作用时间短的扁形或毛峰形名优茶的制茶工艺更有利于鲜叶原料品质的发挥和名优茶品质的形成。这在国内外首次把产品外形纳入茶叶品质的影响因素范畴,该观点的提出,对发挥原料的最大经济价值,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生产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名优茶的机械化采摘已成为制约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文中提出了茶园园相和机采技术是影响名优茶机械化采摘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茶园园相和机采技术两方面对机采名优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指出品种、机采、分级、贮青是解决机采名优茶加工的四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
宣城地区现有茶园面积16467hm2,可采面积12733hm2。1998年产茶5907t,产值1.111亿元;其中名优茶2007t,产值7497万元。近年来在“以市场为导向,名优茶为龙头,科技为动力,效益为目标大力调整茶叶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思想指导下,全区名优茶产量、产值和机制率提高较快,对稳定茶农收入与推动生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诸多制约点,如无性良种面积小(133hm2),低产园面积大(8933hm2),单产低(463.5kghm2),产值低(8715元hm2),茶农资金匮乏,乡、村茶场茶园承包期短,不愿投入,区域内城乡茶叶集贸市场少、规模小,名优茶在市场上真…  相似文献   

14.
段建真 《茶业通报》1993,15(3):5-10
最近二年农业部组织了机采协作试验组进行机采试验、示范,贵州省都匀茶场、湄潭茶场、湖北省羊楼洞茶厂、湖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浙江省杭州茶叶试验场、广东省普宁华侨农场、湖光农场、安徽祁门茶叶科学研究所、屯溪试验茶场、周王茶场、上海白茅岭农场、江苏芙蓉茶场、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等都有机采的成功经验。不久必将在全国形成大规模的机采生产茶园,根据这些试验、示范工作经验,对机采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桂北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了优化茶树品种结构,每年均从浙江、福建等地调入名优茶苗进行种植,但因路途遥远苗木运输成本高、种植后成活率低等原因,影响了名优茶树良种的推广速度。因此,该县自2005年开始尝试繁  相似文献   

16.
黄建琴 《茶业通报》2003,25(4):179-180
本文对我省名优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提出建立高质量的涵盖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茶业规范化生产技术,是我省名优茶生产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加快无性系良种的推广速度,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发挥名优茶品牌效应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文杰 《茶业通报》1999,21(1):43-44
实现茶业产业化能促使茶业经济发展振兴。但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情况的变化,茶叶经营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特别是名优茶市场,一些国营、集体茶场由于经营不力,纷纷趋于解体,茶业产业化形势严峻。笔者以为打开茶叶市场销路,建立稳定的茶叶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18.
九山翠剑茶     
九山翠剑茶1992年在农业部首届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该茶产于安徽省国营九连山茶场,该场有茶园5500余亩,茶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环境优越,主要茶树品种为祁门槠叶种,芽叶细嫩,适制各种高档名优茶。该场自1985年研制生产九山翠剑等十几种九山系列以来,经不断提高技术,不仅产量逐年提高,而且产值也连年递升。其中九山翠剑更是场名茶中的  相似文献   

19.
1974年起在省农业厅领导下,为了推广茶树良种,以期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在全省十二个国营茶场和二个农村社队,建立安徽1、3、7、9号良种繁育基地十四个。建立良种母穗园六十二亩,繁殖推广安徽1、3、7、9号品种。基地建立五年后,为了解不同良种在省内不同地区适应性,做了安徽1、3、7、9号品种适应性调查。一、调查项目及方法我们在省属十四个基地全面调查基础上,于1979—1981年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泾县、潜山、祁门、东至、六安三十里铺茶场和上海市黄山茶林场(以下简称县和地名)六个良种繁育基地进行重点调查。  相似文献   

20.
裴忠义 《茶业通报》1994,16(2):14-14
茶树轻修剪与名特优茶生产裴忠义(江苏省国营茅麓茶场)茶树轻修剪技术与生产名优茶之间,关系密切,也与提高经济效益关系密切,笔者愿抛砖引玉提出以下肤浅的看法。一、轻修剪方法:当前茶叶的消费是趋向于高档化,上市时间以"早"为贵。特别是手工绿茶,经济效益特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