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参多糖对鸡IL-2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为了筛选有效增强鸡免疫功能的中药单体,采用体外鸡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体外诱导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试验观察了党参多糖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党参多糖可明显增强鸡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芪贞增免颗粒和人参茎叶总皂苷颗粒两种中药颗粒剂对正常小鼠相关免疫细胞因子的作用,采用ICR小鼠为试验动物,将芪贞增免颗粒和人参茎叶总皂苷颗粒通过口服给药,观察其对小鼠的临床表现、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对其血清IL-2、IL-4、TNF-α及INF-γ细胞因子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两种中药颗粒剂均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血清IL-2、IL-4、IFN-γ和TNF-α的分泌,对雌性小鼠的作用尤为显著。表明该两种中药颗粒剂具有显著提高小鼠相关免疫细胞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中药对围产期奶牛血浆IL-2,IFN-γ和TNF-α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经临床检查健康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90头,随机分成Ⅰ组、Ⅱ组、Ⅲ组,每组30头.Ⅰ组,于预产期15 d时喂服中药加味四君子散(400 g/头),每天1次,连用5d,分娩后喂服益母生化散一剂(400 g/头);Ⅱ组,产前不添加中药,分娩后喂服益母生化散一剂(400 g/头);Ⅲ组为对照组,产前、产后均不喂服中药.在预产期15 d,7 d,产后0 d(分娩后喂服益母生化散前计为0 d)、产后7d和15d时,在各组随机抽取10头奶牛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浆IL-2,IFN-γ和TNF-α的含量.试验结果显示,Ⅰ组奶牛血浆IL-2含量、IFN-γ含量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Ⅲ组(P<0.05).研究说明,中药能增强围产期奶牛的免疫水平,为中药防治奶牛围产期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系统观察了左旋咪唑对地塞米松预处理鸡免疫状态的作用.结果表明地塞米松明显抑制鸡免疫功能,抑制鸡外周血淋巴细胞IL-2活性,可使体内抗SRBC抗体滴度、抗BA抗体滴度、抗BSA抗体滴度、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降低.10mg/kg左旋咪唑可拮抗地塞米松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IL-2活性的抑制作用,可拮抗地塞米松对鸡体内抗SRBC抗体、抗BSA抗体和抗BA抗体产生的抑制,也可明显拮抗地塞米松对鸡体内补体产生的抑制作用,使地塞米松抑制免疫鸡外周血淋巴细胞IL-2活性、产生抗体和产生补体恢复至或超过正常鸡水平.  相似文献   

5.
选取28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36~39日龄中药组(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猪康散",40日龄除阴性对照组(Ⅰ组)外均滴鼻接种PRRSV SCM株1.0mL。于40、45、50、55、60日龄每组选取4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FN-γ、TNF-α)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间,除0.5%中药组40日龄仔猪血清中IL-2含量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0.5%和1.0%中药组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或0.05);除两中药组40日龄仔猪血清中IL-6含量差异不显著外(P0.05),1.0%中药组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0.5%中药组(P0.01或0.05)。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0.5%和1.0%质量分数的"猪康散"能明显提高人工感染PRRSV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的含量,从而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抗PRRSV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MTT测定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正常组、乳房炎组、疫苗组、中药组、联合组奶山羊血液、脾、乳上淋巴结T、B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以及淋巴细胞IL-1、IL-6、TNF-α诱生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疫苗和中药可增强奶山羊血液和免疫器官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B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对淋巴细胞TNF-α、IL-1、IL-6免疫调节机能有促进作用,奶山羊在患乳房炎后其上述被检指标均降低.  相似文献   

7.
大青叶板蓝根等5种清热类中药体外抗伪狂犬病病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尤其是对病毒病和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部分中药可通过阻断病毒繁殖过程中的吸附、穿入、复制、成熟中的一个环节而直接杀灭病毒,而另一些中药可调节机体平衡,增强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从而间接抑制病毒增殖;还有一些中药可诱发机体产生干扰素或IL-1等;而且由于中药多为天然药物,药性温和,不良反应少,使开发治疗猪伪狂犬病的中药制剂成为可能[1].  相似文献   

8.
枸杞子(L,ycium barbarum)是茄科植物枸杞的果实,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滋肝补肾、益精明目和强身健体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其主要作用表现在对T、B淋巴细胞增殖、T细胞亚群、CTL、NK和MФ等具有明显调节作用。对IL-2、IL-6和TNF等细胞因子的产生也具有促进作用。鉴于LBP的广泛的药理学作用和目前人们对中药的崇尚,现就枸杞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18 (Interleukin- 18,IL-18)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分泌,在结构上属于IL-1家族[1],在功能上与IL-12相似,而且与IL-12有协同效应,是重要的调节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因子.IL-18除了能够明显诱导Th1、NK及NKT细胞产生IFN-γ外,还可诱导诸如IL-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其它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2].  相似文献   

10.
黄芪多糖     
本品为中药黄芪(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有效成分。功能:对动物体有免疫促进作用,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促进抗体生成。据刘永杰等的报道:注射黄芪多糖对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强毒的雏鸡能降低发病率,促进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能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的产生,促进IL-2的生成和未成熟T淋巴细胞转化并提高其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刺激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功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产生抗病毒感染作用。应用:在兽医临床上,黄芪多糖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效果已经肯定,对防治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强…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不同方剂对小鼠感染弓形虫后脾 IL-2含量的影响,确定对弓形虫病治疗效果最佳的复方中药。将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中药复方方剂组(A、B、C 组)、复方 SMZ 组(D 组)、模型组(E 组)和对照组(F 组)。用 RH 株弓形虫速殖子腹腔感染小鼠,2 h 后灌胃给药,其中 A、B、C 3个组每只每次0.5 mL 自拟弓形虫汤剂;D 组每只每次0.5 mL 复方 SMZ 混悬液300 mg/(kg· d-1),疗程15 d。采用双抗夹心ELISA 法,观察不同方剂对小鼠脾细胞 IL-2含量的影响,并对照不同方剂之间的差异,采用 F 检验和 q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B、C 组和 D 组 IL-2活性水平均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A、C、D 组与 F组有显著性差异;B 组 IL-2水平活性保持了较高值,与 E 组差异极显著。说明3种自拟中药复方方剂均能显著提高弓形虫感染小鼠脾细胞 IL-2的含量,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其中复方二提高最显著,对 IL-2活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仔猪胃肠黏膜系统不够健全,黏膜免疫低下,很容易诱发各种胃肠道疾病。而用抗生素治疗时往往会造成仔猪低渗性失水、水肿、体内积液、肠道菌种紊乱等,从而给现代养猪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中药具有治标治本的特点,可以从根本上去除病因而达到西药所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并可纠正因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IL-2是T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它含量的高低是衡量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ELs)、杯状细胞(GSs)数量和IL-2含量为指标阐述了中药复方对仔猪免疫力的影响,为现代养猪场以中药替代抗生素作为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芪多糖在动物机体免疫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芪多糖(APS)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炎症、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等作用.研究表明APS可通过增强巨噬细胞、B细胞、NK细胞活性.并促进IL-2、肿瘤坏死因子㈣等细胞因子的产生,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从而全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本文从黄芪多糖调节免疫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和胞内信使物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黄芪多糖增强机体免疫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药对围产期奶牛血浆IL-2、IL-6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选择90头年龄、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经临床检查健康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头。A组,于预产期15天饲喂时添加中药加味四君子散(400 g/头),每天1次,连用5 d,分娩后当天灌服益母生化散2剂(400 g/头);B组,产前不添加中药,分娩后当天灌服益母生化散2剂(400 g/头);C组为对照组,产前不添加中药,产后灌服常用水2次,每次400 mL/头。在预产期15 d、7 d,产后0 d(分娩当天灌服益母生化散前计为0 d)、7 d和15 d时,在各组随机抽取10头奶牛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浆IL-2、IL-6的含量。试验结果显示,A组奶牛血浆IL-2含量明显高于B组、C组(P0.05或P0.01);血浆IL-6含量A组在产前7 d时低于B组、C组,差异显著(P0.05),而产后0 d、7 d、15 d,A组高于B组、C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为对比研究中药复方经发酵前后其成分变化对小鼠腹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中药复方发酵前后成分的变化,以大肠杆菌K88所致腹泻小鼠为动物模型,对比研究中药复方发酵液与中药复方水提液对腹泻小鼠腹泻率、腹泻指数、免疫器官指数、肠道菌群及细胞因子IFN-γ、IL-4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发酵液中保留时间为16 min处的主要特征吸收峰消失,主要成分发生了转变,产生了一种新的特征吸收峰。饲喂试验显示发酵组小鼠腹泻指数与腹泻率显著低于中药水提组(p<0.05);中药复方发酵液在降低小鼠盲肠内大肠杆菌数量,提高双歧杆菌及嗜酸乳杆菌数量方面优于中药复方水提液;发酵组小鼠胸腺指数与肝脏指数显著高于水提组(p<0.05)。中药复方发酵液在提高IFN-γ/IL-4比值方面优于中药复方水提液。结果表明,中药复方经过发酵后成分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物质,对腹泻小鼠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应用效果优于中药复方水提液,为其在治疗腹泻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中药佐剂对犬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选取45日龄仔犬24头随机分为6组,均用英特威二联苗首免,首免后第14、28天再分别用英特威四联苗、辉瑞四联苗二免、三免,1头份/头,在每次免疫的同时,4个中药佐剂组分别肌肉注射高浓度方Ⅰ和方Ⅱ、低浓度的方Ⅰ和方Ⅱ,1 mL/头,佐剂对照组口服左旋咪唑片(2.5 mg/kg),无佐剂对照组不给药.分别于免疫前(0 d)及首次免疫后第7、14、21、28、35、42天前肢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和犬传染性肝炎抗体及IL-2、IFN-γ、IL-4和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2个中药佐剂对3种抗体效价及4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综合评价以方Ⅰ高剂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正>1976年,D.A.Morgan等[1]最先报道,用丝裂原刺激鼠脾淋巴细胞可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IL-2具有激活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IL-2作为新型免疫佐剂,不同于以前的化学佐剂,它不仅能避免常规佐剂的不良反应,而且能增强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疫苗的免疫效果,在改变免疫应答强度的同时改变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免疫接种和复方中药超微粉联用预防肉鸡呼吸道疾病的机制。本研究选择1日龄Cobb500肉鸡1 000羽,随机分为5个试验组,:试验组1和试验组2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5%中药超微粉,试验组3和试验组4按照每公斤体重0.5 g添加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试验组5不添加任何药物。试验组1和试验组3在基础免疫基础上加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和新流二联疫苗,试验组2、试验组4和试验组5仅进行基础免疫。分别于14日龄、28日龄、42日龄测定血清中IL-1β、IL-2、TNF和INF-γ含量,ND和AI(H5亚型Re-6和Re-7)抗体。结果表明,免疫接种和中药超微粉联用可保护肉鸡消化道、呼吸道,促进免疫器官发育,能显著提高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和细胞因子的含量。表明二者联用通过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以达到对肉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7,(12):2378-2383
为探讨中药组方对动物机体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试验研究了预防用中药组方对感染大肠杆菌小鼠血清中Th17及Treg型细胞因子的影响。选取6只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记为-72h)。另选取252只精神、体况接近的小鼠,按照性别、体质量分为6组:Ⅰ、Ⅱ、Ⅲ组为中药组方高、中、低剂量组,灌胃剂量(相当于生药含量,按0.1mL/10g灌胃)分别为20,10,5g/kg;Ⅳ组为药物对照组,按66mg/kg灌胃黄芪多糖;Ⅴ组为模型组及Ⅵ组为健康对照组灌胃同体积蒸馏水,均1次/d,连用3d。试验第4天,Ⅰ~Ⅴ组小鼠均腹腔注射1.7×108 CFU/mL大肠杆菌液(0.1 mL/只),Ⅵ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感染后0,3,6,12,24,48,168h,每组分别选取6只小鼠处死获取全血及血清样本,用ELISA方法测量血清IL-17、IL-23、TGF-β、IL-10的含量,并计算IL-17/IL-10的比值。结果显示:用药后3d,中药组方组小鼠血清IL-17、IL-23,高剂量组的IL-10,中、低剂量组的IL-17/IL-10比值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及对照组(P<0.05);在感染3h中药组方的IL-10均显著低于感染组(P<0.05),IL-17/IL-10比值均极显著高于感染组(P<0.01),高、中剂量组的IL-17均高于感染组(P>0.05),IL-23、TGF-β均低于模型组(P>0.05)。在试验期间,感染3h后中药组方组的IL-17、IL-23均低于黄芪多糖组,而TGF-β、IL-10和IL-17/IL-10比值部分高于黄芪多糖组。这表明预防用中药组方通过影响感染小鼠血清IL-17、IL-23、TGF-β、IL-10等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Th17及Treg细胞亚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中药饲料添加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种不同精制中药饲料添加剂,研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45头平均体重为1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进行试验,试验分3组,分别为中药Ⅰ组(中药添加剂Ⅰ),中药Ⅱ组(中药添加剂Ⅱ),对照组(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组),全程试验分保育Ⅰ阶段(23天)和保育Ⅱ阶段(30天),在每一阶段末期,分别采集血样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如下:中药Ⅰ组、中药Ⅱ组平均体增重和日增重提高,料重比及腹泻率下降;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和白细胞介素-2的含量明显升高.以上结果表明,中药饲料添加剂Ⅰ和Ⅱ能有效地防止保育阶段的仔猪发生腹泻,改善生长性能,并能促进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C4)和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