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与病程长短密切相关,引起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本文对18例有4年以上糖尿病病史发生神经病变者作一简要分析。1临床资料与分析1.1病例18例患者中17例为1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1例,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62岁。糖尿病病程4~13年,平均10年。18例的神经病变主要症状、体征有:肢体麻木18例,反射减弱消失18例,浅感觉减弱17例,颅神经损害2例,神经源膀优2例,双足无痛性溃疡、足底烧灼感各1例。1.2并发症本组18例均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1.3实验室检查人院时空腹血糖7.2~16.smmlo/L,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损伤在神经电生理检查中的改变。方法对39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肌电图(EMG)、神经电图(NCV)及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并与手术探查中的发现相对比。结果臂丛神经损伤引起电生理改变结果与手术发现完全及基本符合率为92.3%。结论电生理检查在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范围、性质、部位与程度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证实有乳腺疾病者286例(其中良性病变者198例、乳腺癌88例)的液晶热图△T和病理P型检查的结果发现:286例的△T均在2℃以下,其中良性组81.3%的病例在0.2℃以下,而乳腺癌组仅为4.5%;病理分期热图P型,78.4%的病例在4以下。故提出液晶热图诊断乳腺癌的原指标过高,应调整为△T0.2℃,P型4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Guillain—Barr综合征(GBS)患者神经肌电图改变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GBS患者进行肌电图(EMG)、神经电图及F波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神经传导速度(MCV)异常率为74.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占65.2%,F波异常率为69.7%。EMG表现为平均时限延长出现自发电位。结论: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神经肌电图检测对GBS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破伤风常并发呼吸道感染。正确恰当的呼吸道护理措施对减少呼吸道感染,促使尽早恢复至关重要。我科自1990年1月至1997年3月,共收治了新生儿破伤风78例。现将呼吸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均是旧法接生,有不洁断脐史。78例中男54例、女24例,年龄最大20d,最小5d,潜伏期平均8d(5~12d),伴有不同程度的指趾末端及唇周紫绀,四肢冰凉,阴囊浮肿等循环不良表现37例(重型),有反复窒息28例,治愈44例(564%),死亡16例(20%),好转出院18例(234%)。2 …  相似文献   

6.
1996年10月~1997年8月本科用液氮冷冻+α-2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CA)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3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均经临床及5%醋酸发白试验阳性或病理检查证实为尖锐湿疣。130例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7.
68例运动神经元病的肌电图与神经电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8例运动神经元病的肌电图与神经电图黄绍娴,巫志明(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524001)运动神经元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和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也可能与慢病毒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是受累部位肌肉萎缩、无力和锥体束征。...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脑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影像学对该病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SLE脑病21例均行CT或MRI检查。结果:本组头颅CT检查15例,仅8例异常;头颅:MRI检查7例.6例异常。脑部损害呈多部位、多病变与多灶弥漫的特点;以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者,其头颅影像学表现多正常或损害较轻.其预后也较好(治疗有效率为78.6%);有神经损害或意识障碍者.影像学下脑部损害较明显,其预后亦较差,有效率仅为18.2%。结论:本病脑部损害较弥漫,损害形态各异,脑部损害情况与临床表现类型以及预后密切相关.以神经损害或有意识障碍者其脑部损害较重,预后较差;MRI头颅检查优于CT。  相似文献   

9.
诊治95例玩赏犬犬病,根据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结果,实验室检验,电镜检查和人工复制试验确诊为犬瘟热,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呼吸型,神经型,消化道型和皮肤型4种类型。经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本病的治愈率吸吸型的可达93%;神经型的为70%;而呼吸型并发神经型的病程下分重,治愈率只有65%左右。其他病型的则死亡率很低。  相似文献   

10.
盐酸丁洛地尔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丁洛地尔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8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对照组40例应用弥可保治疗,治疗组45例在应用弥可保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丁洛地尔治疗,疗程共6周。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的显效率(42,2%)高于对照组(17.5%)(P<0.01)。冶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P<0.01)。结论:盐酸丁洛地尔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呆。  相似文献   

11.
诊治95例玩赏犬犬病,根据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结果、实验室检验、电镜检查和人工复制试验确诊为犬瘟热,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呼吸型、神经型、消化道型和皮肤型4种类型。经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本病的治愈率呼吸型的可达93%;神经型的为70%;而呼吸型并发神经型的病程十分严重,治愈率只有65%左右,其他病型的则死亡率很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β2-m、Scr、Ccr、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圆盘电泳及血尿素氮对51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作了检测。结果以β2—m阳性最高,在β2—m检查为阴性的11例中Ccr检查有2例阳性(18.2%)。  相似文献   

13.
桡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桡神经损伤的经验。方法:38例桡神经损伤(创伤)根据损伤类型和时间,采用神经内、外松解术、直接缝合术、神经移植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5~10a。单纯损伤21例,优良率85.7%;复合损伤17例,优良率64.7%。起病后24h内修复7例,优良率85.7%;1~3个月内修复25例,优良率84%;4~6个月内修复3例,优良率66.7%;7~12个月内修复2例,12个月以上修复1例,功能恢复均未达优良。行神经松解术19例,优良率84.2%;神经吻合术ll例,优良率72.7%;神经移植术8例,优良率76.6%。结论:桡神经损伤应早期根据其损伤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是可取得满意疗效的。  相似文献   

14.
对以培氟沙星为主药研制的长效沙星注射液进行了急性毒性、局部刺激和过敏性试验。用长效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和氯霉素注射液共治疗仔猪白痢460例。治愈率分别为100%,91%,81%和78%.结果表明,长效沙星注射液低毒、无刺激性和过敏性,临床疗效显著,可广泛用于治疗仔猪白痢  相似文献   

15.
本组71例脑干梗塞患者均作MRI检查,其中54例为亚临床病变,其临床表现与MRI所见的病灶不符,且54例均在MRI检查前误诊,误诊率为79%(54/71),误诊病种达12种,且尤以误诊为颈内动脉系统梗塞最多(32例),同时发现一些单颅神经损害和所谓的“椎动脉供血不足”实为脑于梗塞所致。最后本文对上述情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病原学角度证实了神经型大肠杆菌(血清型O78、O133)在河北省的存在。1997年春河北省石家庄某大型肉鸡饲养场的肉种鸡发生一种传染病,经充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病原分离及鉴定等,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病。同时从病死鸡的脑膜分离到典型的大肠杆菌,人工回归雉鸡体试验,典型发病。最后确诊为肉种鸡神经型大肠菌病。经血清学凝集试验鉴定分离菌为O78血清型大肠杆菌和O133血清型大肠杆菌,将分离菌灭活后  相似文献   

17.
本院1993~1996年共收治直肠癌60例,现将其诊断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6例(76.7%),女14例(23.3%),男女之比为3.21;年龄18~78岁,平均46岁,其中10~19岁1例,20~29岁5例,30~39...  相似文献   

18.
长效沙星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培氟沙星为主药研制的沙星注射液进行了急性毒性、局部剌激和过敏性试验。用长效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和氯霉素注射液共治疗仔猪白痢460例。治愈率分别为100%,90%,81%和78%。结果表明,长效沙星注射液低毒、无剌激性和过敏性,临床效疗显著,可广泛用于治疗仔猪白痢。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SLE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关系,以及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31例SLE脑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综合和分析。结果:该病脑部症状多出现在SLE发病后2a内;临床表现以神经损害为主(71.0%),最常见于癫痫样抽搐;部分病例(12/19)血浆白蛋白降低;头颅CT检查15例,仅8例异常;头颅MRI检查7例,6例异常;脑部损害呈多部位、多病变、弥漫小病灶为特点;治疗有效率48.4%,病死率29.0%。结论:本病发病机理除与免疫损伤有关外,低蛋白血症亦可能是其发病原因之一;其预后与临床表现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应用醋酸可的松等三组方剂先后对78例气喘病畜进行治疗对比试验,同时进行临床、实验室及X光透视及拍片检查,治疗结果表明:以醋酸可的松治疗组临床疗效最优,蒸汽吸入治疗组次之,一般临床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