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5年时间,探索大棚蔬菜周年多茬种植模式,推动蔬菜种植模式不断创新和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食品中蔬菜所提供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功效使之餐饮地位至高无上.为优质高效生产蔬菜,生产模式多种多样.目前温室蔬菜超高产模式只有采取无土栽培1年生以上蔬菜,例如种植番茄、黄瓜、甜椒可以实现优质高效,也是实现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较好方式.依照无土栽培模式中科学施肥的作用给我们的思路启发,辅助以新装备和引入应用工程技术,改变有土栽培种植中的传统施肥和耕作方式,着力探讨在设施条件下利用有土栽培模式种植(1年及以上生)蔬菜以便也能实现超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取得较好的种植效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企业     
《蔬菜》2008,(11)
荣成试行无公害蔬菜订单生产为实现无公害蔬菜种植、收购、加工一条龙,2008年荣成市蔬菜服务公司创新模式,试行无公害蔬菜订单生产。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五堆村、三庄乡邵道村土壤耕层深厚,便于农事操作,适宜蔬菜种植,大面积种植蔬菜已有30多年。2000年以来,大棚莴笋—西瓜—丝瓜一年三收的茬口安排成为这两村蔬菜生产的主要模式,2008年莴笋—西瓜—丝瓜栽培模式生产面积达到200hm2,占这两村蔬菜种植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5.
甘蓝类蔬菜主要包括结球甘蓝(包菜)、花椰菜(白花菜)、青花菜(西兰花)3种,因适应性强、种植方式相近,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且多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江苏省甘蓝类蔬菜年种植面积长期稳定在10万hm2,在江苏省蔬菜新品种选育和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结球甘蓝是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甘蓝类蔬菜类型。长期以来,甘蓝类蔬菜的生产主要依赖人工作业,由于各地种植模式和生产农艺的差异导致机械化生产推广困难,因此研究适合规范甘蓝类蔬菜机械化生产的种植模式,对于加快推进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具有代表性、普适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城市扩张,蔬菜生产区外移,离南京城50~100km的中远郊部分农民,也开始大面积种植蔬菜,但往往大田农作或蔬菜兼而有之,实行菜稻轮作。冬春竹弓大棚生产茄瓜类蔬菜,夏季将大棚移走,种植中晚粳水稻,水旱轮作,优势互补,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对目前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形式、栽培模式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形式以温室和拱棚为主,而且出现了以露地--保护地相结合的周年生产模式.节能温室的投入较高,而且其生产规模及生产效益均优于拱棚.在种植模式上,以菜菜、粮菜周年生产体系为主,冀东地区主要保护地栽培模式是一年一茬和一年两茬.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以节能温室生产的一年一茬模式较优.但在周年生产中,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模式中的复种指数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适当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上,调整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日光型植物工厂绿叶蔬菜轨道式高效栽培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型植物工厂绿叶蔬菜轨道式栽培技术基于浅液流(NFT)灌溉模式,由泡沫床、种植轨道、种植盘和水肥系统构成,通过对温室环境的自动化调控实现绿叶蔬菜的高效生产,每年可生产12 茬,每667 m2 活体蔬菜产值可达35.4 万元,对比普通日光型植物工厂绿叶蔬菜NFT 栽培技术,产量和产值可大幅提高,是一种值得应用推广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蔬菜产业培植力度的加强,浙北地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设施蔬菜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建立规模化蔬菜基地改变栽培模式、推广高效模式、创建示范带动体系等举措,提高了耕地利用率、产出率,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使蔬菜产业保持着较稳较好的发展态势, 并涌现出了较多的高效蔬菜种植模式典型,如德清县雷甸镇精品西瓜种植场开展大棚西瓜—松花菜种植模式,经过3年的探索,取得成功,并在德清县成功示范推广.为进一步促进浙北蔬菜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加快高效种植模式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扩大高效种植模式的推广范围,现把西瓜—松花菜高效种植模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成都彭州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州市地处成都平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约4.7 万hm2(70 万亩),是我国西部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其中80%以上属于露地种植,独特的地域优势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菜—稻—菜”水旱轮作模式。在2010、2011 年的中国彭州蔬菜博览会上,响亮地提出了彭州蔬菜是大地菜的典型代表,其口味突出、无污染。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两种亩产值万元的种植模式吴江市七都镇吴楼村是个历史上有名的种植蔬菜的地方。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全村376户中形成了20户蔬菜专业户。随着市场经济搞活,他们进一步摸索出两种亩产值万元的蔬菜种植模式,并可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灵活安排。现介绍如下,供各...  相似文献   

12.
番茄-瓜类-大白菜周年高效无公害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瓜类-白菜间套作周年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是丹阳地区较为理想的蔬菜栽培模式之一,2004年经省项目验收专家组鉴定已达到江苏省省内先进水平,目前该栽培模式以丹阳市横塘镇天元为中心在一线示范区及周边地区辐射推广种植已达333.5hm2,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该模式有效改善了地区蔬菜种植科技含量低,蔬菜生产不能达到平衡供应,蔬菜中农药残留、硝酸盐、重金属严重超标,蔬菜种植效益逐年下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改变石阡县蔬菜种植模式,提高蔬菜种植效益,分析了石阡县蔬菜生产现状,以及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石阡县今后应从改变思想观念、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生产技术、改变经营模式、确保产品安全、扩大销售市场、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着手,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优势,积极引进有实力的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并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参与蔬菜生产加工,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蔬菜农残超标以及重金属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并成为我国蔬菜出口的重大障碍。目前国内蔬菜生产从散户经营逐渐向企业化、规模化发展,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蔬菜种植,可有效解决散户经营不利于农残控制的问题。本文结合近2年供港澳蔬菜基地的调研情况,从蔬菜基地选址、农药保管使用到生产人员管理等方面探讨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农残控制,浅析如何确保蔬菜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设施蔬菜有机栽培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是根据规范化生产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效益,促进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设施蔬菜有机栽培的要求,结合各种作物合理的种植茬口及栽培要点等生产实际,建立了一年多茬种植模式,不仅可提高产品质量、还可提高塑料大棚利用率,缓解蔬菜淡季,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设施蔬菜生产的日光温室构型、全年茬口模式及产量与效益的调查分析,总结了适宜赣榆区蔬菜生产的日光温室构型及优质高效种植模式。跨度10.5~11.0 m,长度70~100 m,脊高3.7~4.5 m,高跨比0.33~0.40,后墙高2.7~3.1 m、厚0.5 m,前沿高1.1 m,室间距6.5 m的温室较适合当地的蔬菜生产。高跨比≥0.33的新型日光温室,可采取1年2茬或长季节栽培模式;高跨比≤0.33的老式日光温室,可采取1年多茬栽培模式。合理选用温室构型及与其相匹配的种植模式,结合选用优质蔬菜新品种、应用绿色栽培技术,是提高温室蔬菜种植潜力、提高蔬菜产能与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继堂 《蔬菜》2016,(6):44-47
为了更好地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对滨州市蔬菜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发现露地蔬菜是一种低投入、低产出的种植模式,而设施蔬菜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蔬菜种植模式。通过对各种模式的比较,得出大中棚蔬菜生产具有投入适中,收入可观的突出优势,是值得推广应用的种植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曲沃县露地蔬菜生产优势,满足人们对优质、绿色蔬菜的需求,提高蔬菜种植效益,笔者通过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总结出了大蒜—豇豆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从种植茬口、大蒜和豇豆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北方地区露地蔬菜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棚蔬菜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们经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探索总结出了6种蔬菜一年多熟立体种植模式,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常年供应,提高了蔬菜生产产值和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中,甘肃省成县农技人员经过近3年的试验示范,探索总结出了3种大棚蔬菜一年四熟高效种植模式,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常年供应,提高了蔬菜生产的产值和效益。此大棚蔬菜模式在主产区实施后每667m^2年产值由5700~6500元增至9080~105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