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儿23例,入室后面罩吸氧(5L/min),然后吸入8%七氟醚诱导。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后丙泊酚靶控输注2~4μg/ml,静注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维库溴胺0.1mg/kg,芬太尼2μg/kg,2min后气管内插管。术中持续1%~2%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2~4μg/ml靶控输注维持麻醉。术毕前5min停用七氟醚和丙泊酚,患儿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术中观察并记录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清醒时间,同时记录:吸入七氟醚前(基础值)、气管插管前、插管后1、3、5min、拔管后1、3min的血压、心率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41.2±10.8)s;清醒时间为(7.2±2.5)min;插管前血压和心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拔管后血压、心率值略升高,但均无需处理。结论: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诱导苏醒迅速,术中循环稳定,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依托咪酯在冠心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40例合并冠心病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A、B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布托啡诺联合依托咪酯作复合表面麻醉,B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作复合表面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给药后5 min(T1)、检查结束后5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T1时点的MAP、HR均比T0时点降低(P<0.01),且T1时点B组的MAP、HR均低于A组(P<0.01).两组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用于冠心病患者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靶控输注法静脉全麻对颅内肿瘤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颅内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异丙酚+芬太尼靶控输注,测量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切皮(T4)、切开硬脑膜时(T5)及拔管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记录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Aldrete麻醉恢复评分≥9的时间。结果与R组比较,F组的MAP和HR在T3、T4和T5时点显著升高(P〈0.01或0.05),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Aldrete麻醉恢复评分≥9的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比芬太尼可更好地维持颅内肿瘤切除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苏醒更迅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采用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颈部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和地西泮10mg,持续静脉靶控输入瑞芬太尼0.5~1μg/(kg·min)、异丙酚0.3~0.4mg/(kg·h)。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输注。监测患者麻醉前、术中及手术结束时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患者苏醒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切开皮肤时均无明显反应。患者在麻醉诱导后、切皮时、搔刮病灶期间、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苏醒时间(2.7±1.8)min。56例中,发生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各1例,头痛恶心2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4/56)。结论:在非气管插管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术,麻醉效果较好,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需加强术中呼吸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无痛肠镜异丙酚静脉麻醉3种输注方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行无痛肠镜的患者随机分为手控组、微泵组和靶控组3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3种不同输注方式.观察指标有:诱导时间、镜检时间、苏醒时间、总检查时间、异丙酚麻醉诱导用药量和总用药量,镜检不同时间点的HR、RR、MAP、SpO2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靶控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手控组和微泵组(P<0.01),麻醉诱导用药量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异丙酚总用药量靶控组明显低于手控组和微泵组(P<0.01或0.05);给药1min时,手控组和微泵组的FIR、RR、MAP、SpO2较给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而靶控组仅MAP和SpO2较给药前明显下降(P<0.01);靶控组、微泵组和手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22.5%和37.5%,靶控组明显低于手控组(P<0.05).结论 靶控输注麻醉诱导快、苏醒快、能维持平稳的麻醉深度,并可减少麻醉药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比例的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用于门诊无痛胃肠镜诊疗的优缺点,探讨两者最佳比例。方法:选择门诊无痛胃肠镜诊疗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100例。A组为丙泊酚和依托咪酯以10mg∶1mg的比例混合液,B组为丙泊酚和依托咪酯10mg∶2mg比例混合液,C组为丙泊酚和依托咪酯10mg∶4mg比例混合液。各组用药前均缓慢注射芬太尼0.05mg,然后缓慢注射混合液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并开始胃肠镜操作。记录各组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MAP、HR、SPO_2值;各组患者给药剂量、诊疗操作时间、唤醒时间、胃镜室停留时间;患者注射痛、肌颤、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在循环方面,包括MAP、HR在各时间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A组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尤其是注射痛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而C组肌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与依托咪酯以10mg∶2mg比例混合液用于门诊胃肠镜的麻醉,对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小,且术后恶心呕吐、肌颤等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更好的满足患者对麻醉安全、无痛、舒适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静脉注射0.2μg/kg右美托咪定5 mL,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0.05 mg/kg咪达唑仑5mL,10 min后两组均缓慢推注依托咪酯0.3 mg/kg.检查中患者如有体动反应,追加依托咪酯4~6 mg.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与咪达唑仑组各时间点比较,只有心率(HR)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可唤醒时间、依托咪酯总用量、注射痛、肌震颤和体动的发生率均小于咪达唑仑组(P<0.05或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镇静效果良好,降低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山羊腹腔镜脾脏摘除术对机体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在进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过程中,用呼吸监护仪和重症监护仪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前、术中10 min、术中30 min和放气后5 min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体温、呼吸频率、呼吸末CO2分压、血氧饱和度,评价山羊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对山羊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使山羊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呼吸末CO2分压升高,血氧饱和度和体温下降。虽然山羊腹腔镜脾脏切除术与非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相比,前者对山羊循环和呼吸系统影响小,但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在山羊腹腔镜脾脏摘除手术过程中应该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纯丙泊酚组,每组40例。联合用药组使用地佐辛+丙泊酚联合麻醉,单纯丙泊酚组则仅使用丙泊酚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苏醒时VAS评分、留院观察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少于单纯丙泊酚组,苏醒时间短于单纯丙泊酚组,苏醒时VAS评分低于单纯丙泊酚组(均P〈0.01);但两组患者的离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可加强人工流产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丙泊酚、依托咪酯静脉诱导对犬乳化异氟烷持续输注的麻醉效果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5只犬接受3种诱导麻醉(丙泊酚、依托咪酯和乳化异氟烷分别诱导)管理,每个处理间隔2周。诱导麻醉后以8%乳化异氟烷(8 mL·kg~(-1)·h~(-1))维持麻醉。监测各项生理指标、心电图和麻醉效果并评分。[结果]3种诱导方法均诱导迅速,起效快。在乳化异氟烷维持过程中脉搏血氧饱和度均较低,在90%左右。丙泊酚诱导引起P波升高和T波加深;依托咪酯诱导引起S-T段显著延长和T波左右不对称;乳化异氟烷诱导导致S-T段延长,且有斜型上移。[结论]丙泊酚、依托咪酯和乳化异氟烷均有良好的诱导效果。在乳化异氟烷维持麻醉状态下对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在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自控镇静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甲状腺腺瘤诊断标准、年龄18~40岁、麻醉ASA为Ⅰ~Ⅱ级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病人自控镇静(PCS)组和麻醉医生控制镇静(ACS)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呼吸(R)等指标,记录患者满意度评分、合作程度评分、镇静评分和依托咪酯用量、皮质醇(COR)的浓度。结果⑴同组对比,PCS、ACS组镇静30 min后MAP、HR均有下降(P〈0.05或0.01),手术结束时恢复正常;SPO 2、R则没有明显变化(P〉0.05);⑵患者满意度评分和合作程度评分PCS组高于ACS组(P〈0.01或0.05);镇静程度评分ACS组大于PCS组(P〈0.01);⑶依托咪酯用量PCS组少于ACS组(P〈0.01);同组对比,两组的COR均较术前下降(P〈0.01或0.05),但COR浓度仍在正常范围。结论相对于ACS,依托咪酯PCS应用于甲状腺瘤切除术具有镇静水平满意、患者满意度、合作程度高、依托咪酯用药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5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各35例,均使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A组静脉推注羟考酮0.05 mg·kg-1、B组0.08 mg·kg-1、C组0.11 mg·kg-1,5 min后各组再推注丙泊酚1.5~2.0 mg·kg-1。观察各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胃肠镜检查时间和苏醒时间及患者入室时(T0)、诱导后1 min(T1)、胃肠镜入镜时(T2)、胃肠镜过肝曲时(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观察患者低血压、呼吸抑制、注射痛、体动等麻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苏醒时间用时最长,B组用时最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T3时刻3组患者HR、MAP较T0时刻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C组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氟芬合剂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33例患者术前禁食4h先缓慢注入氟芬1/2u,再缓慢注入异丙酚1.5mg·kg-1,患者入睡后立即手术.术中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药物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观察患者术中有无疼痛感,记录用药过程的不良反应,患者苏醒后询问术中的记忆和知晓.结果:异丙酚复合氟芬合剂用于人工流产手术起效时间0.30±0.05min,苏醒时间6.12±2.6min,术中镇静镇痛效果好,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轻微,P、DBP显著下降(P<0.01),略有下降,O2变化不大,术后患者无痛苦回忆.结论:异丙酚复合氟芬合剂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起效快、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患者术后无痛苦回忆,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无痛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Airtraq喉镜与普通喉镜在手术患者中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择期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60例(排除心肺原发疾病),随机分为Airtraq喉镜组与普通喉镜组,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实施全麻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中、插管后各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气管插管所需的时间、成功率和与之关联的并发症。结果:Airtraq喉镜组在各项指标上,显著优于普通喉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rtraq喉镜用于气管插管,具备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降低插管损伤等特点,能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提高插管成功率,特别适用于手术中麻醉气管插管和临床上急救抢救插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单肺通气(OLV)患者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67例OLV患者分为2组,A组(33例)采用七氟烷预先吸入后行OLV麻醉,靶控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至术毕;B组(34例)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两组OLV患者在双肺通气(TLV)平卧位(T1)及侧卧位(T2),以及OLV 30(T3)、60(T4)、90min(T5)及术毕(T6)时PaO2、PaCO2、HR、MAP及Qs/Qt变化。结果:两组OLV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FEV1、OLV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前动脉氧分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OLV患者T3、T4、T5时PaO2明显低于T1、T2时(P0.05),而Qs/Qt明显高于T1、T2时(P0.05),且A组T3、T4、T5时Qs/Qt明显低于B组(P0.05),T6时两组OLV患者Qs/Qt、PaO2与T1、T2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对OLV患者肺内分流影响较小,而对PaO2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纳布啡、芬太尼在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120例拟行无痛人流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予纳布啡静脉注射,B组予芬太尼静脉注射.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丙泊酚追加次数;苏醒后5、15、30及60 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麻醉前及术后2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引起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的肾保护作用。方法 30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各15例,试验组在麻醉诱导前15min内滴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1,术中以0.5μg·kg-1·h-1泵注维持至术毕前15min,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其他用药2组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min(T_0)、手术开始(T_1)、手术开始后1h(T_2)、手术结束(T_3)、术后24h(T_4)采集颈内静脉血测定炎症因子IL-6、T_NF-α、CRP、α1微球蛋白(α1-MG)、胱抑素C(Cys-C)的水平。结果与T_0时间点相比,2组IL-6、T_NF-α、CRP在T_1、T_2、T_3、T_4时间点均显著升高,对照组升高幅度高于试验组(P0.05)。与T_0时间点相比,2组α1-MG、Cys-C在T_2、T_3、T_4时间点均升高,对照组的升高幅度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围术期的炎症因子水平,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气的影响。方法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组各62例,全麻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硬膜外组选择L 3-4间隙硬膜外穿刺,分别于麻醉前、气腹后10 min、气腹后30 min、术毕15 min采集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以上各采血时点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AWP)、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及血气分析值等,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麻组清醒时间比硬膜外组长(P<0.01)。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和麻醉后SpO2、CO、CI均平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MAP、HR在气腹建立后10 min下降,与麻醉前及同时间点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P、PAWP在气腹建立后逐渐增高,尤其是硬膜外组PAP、PAWP气腹后30 min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两组患者PaO2在麻醉供氧后均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5);硬膜外组在气腹过程中PaCO2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5),气腹后30 min增高,与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毕15min下降至麻醉前水平。硬膜外组在气腹后HCO3-增大,术中的时点与麻醉前及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5min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气管插管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均可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但在控制患者血压、调整呼吸循环功能、维持良好的血气状态等多方面气管插管全麻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二氧化碳气腹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10min、气腹后30min及气腹毕各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标本,放免法检测FT3、FT4、TSH浓度,同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结果:FT4在气腹后10min、30min及气腹毕明显升高(P<0.01),TSH和FT3在气腹前后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气腹可明显影响FT4浓度,导致应激反应增强.对原有甲亢病的患者施行气腹时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意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倒.A组采用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定位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B蛆为对照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5、10、20、30、60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等指标。结果:A、B两组患者阻滞效果相同,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A组感觉/运动维持时间长于B组(P〈0.01);B组患者麻醉后5、10、20、30、60min的SBP、DBP同麻醉前比降低明显(P〈0.01或0.05);术后不良反应A组少于B组(P〈0.01)。结论:外周神经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起效时间迅速.作用完善.镇痛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是老年人下肢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