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岩心、薄片、压汞、测井等测试资料为依据,在福山油田永安地区流沙港组一段沉积微相、成岩相、构造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储层的4种岩石物理相类型:有利沉积相带粒间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有利沉积相带粒内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不利沉积相带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不利沉积相带自生矿物充填致密成岩相。研究发现,各类岩石物理相具有不同的孔、渗关系和不同的岩电参数特征,因此在岩石物理相识别基础上分类建立了物性模型和饱和度模型,大大提高了解释精度,很好地解决了永安地区储层横向变化快导致的测井解释符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储层的微观孔喉结构影响储层的宏观物性分布,对于油田有效的开采潜力储集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微观孔喉结构的定量评价研究较少。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海南福山油田流沙港组越来越多的测井解释矛盾层集中在试油不出液和出液产量达不到预期效果上,因此对孔喉结构的评价迫在眉睫。以海南福山油田流沙港组为例,在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试验的基础上,对微观孔喉结构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表征,在分析能够反映孔隙结构的众多参数的基础上,提出能够综合反映储层孔隙结构的单一的、定量化的参数压汞因子,利用压汞因子对储层产能进行了分级预测。并从沉积、成岩、构造等3个方面对微观孔喉结构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5.
通过测井、岩心、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将珠江口盆地LF13井区珠江组划分为1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与经典层序地层体系的三级层序相对应。以此为基础,结合该井区储集层在单井和连井上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泥质含量等的变化,分析了基准面旋回格架内的砂体发育特征。长期基准面下降末期和上升初期可容纳空间低,沉积物供给量大,为厚层连片砂体发育的有利位置,其物性相对较好;长期基准面上升阶段偶见砂体发育,沉积物供给相对不足而可容纳空间极高,沉积砂体物性相对较差,连通性差,且泥质含量偏高。最终,综合砂体物性、基准面旋回、沉积相和成藏资料,提出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初期-中期寻找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环境特征的城镇水景观建设研究——以内蒙古磴口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分析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水环境特征。以内蒙古磴口县为例,在分析磴口县城水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对磴口县城镇水景观建设进行研究,同时提出相关建设思路及方法。同时基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殊的水环境特征,提出了在该区域进行城镇水景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田面水的氮素浓度动态特征并探讨其快速检测方法,于2018年水稻生育期对稻田田面水的氮素浓度、常规水质参数进行原位监测。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人工栽秧稻田田面水的TN和NH4+-N浓度在施基肥后1周分别迅速降至4.03 mg/L和3.02 mg/L,至下次施肥前变化趋于平稳,TN和NH4+-N在追肥后2 d到达峰值,1周左右趋于平稳,机插秧稻田田面水的氮素动态特征与人工栽秧基本一致。基肥期田面水的TN和NH4+-N从峰值随时间的衰减趋势近似符合指数衰减规律,人工栽秧和机插秧稻田田面水的TN浓度在基肥期峰值出现后2周内衰减幅度分别为62%和72%,NH4+-N的衰减幅度分别为80%和83%。以DO、EC、pH、ORP为自变量,TN为因变量,得到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服务于稻田田面水氮素流失风险的监测和管理,按照GB 18918—2002中TN的限值15 mg/L(一级A标准)和GB 3838—2002中TN的限值2 mg/L(Ⅴ类)对TN的排放进行分级,得到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80%,基本满足水环境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豫北新乡市1971~2009年的气象资料,从降水量、蒸发量方面,对水分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找出干旱的成因。研究表明,豫北降水量和年蒸发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干旱趋势增加;农田干旱由大气降水不平衡所造成,但其表现在土壤水的失调上;调控旱作制度,大力发展防旱抗旱的农业技术措施,选用抗旱品种,制定节约用水的各项政策,可有效防御干旱发生。 相似文献
9.
基于湖南省湘乡市18个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调查统计数据,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等识别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一步挖掘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规模特征来看,平均每个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规模为32.14 hm2,总体上湘乡市南部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的规模大于北部;从景观形态特征来看,各个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的平均景观形状指数为1.582,图斑较为规整;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湘乡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平均核密度为1.38个/km2,南部的核密度值总体上高于北部;从空间自相关分析来看,市域尺度上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HH型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HL型和LH型区域只在潭市镇、毛田镇、泉塘镇等零星分布,LL型区域主要集中于中北部区域;4种影响因素中农村居民点到道路的最近距离的影响程度最高,与道路的距离直接影响着村民们的出行,是村民们建房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0.
12.
干旱区工矿型绿洲城郊农田土壤氟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白银绿洲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银市城郊东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化学提取、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干旱区工矿型绿洲城郊土壤氟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区域土壤全氟的含量为276.55~4 989.7 mg·kg-1,平均含量为1 689.0 mg·kg-1.在区域分布上,土壤全氟平均含量为苏家墩>郝家川>崖渠水>沙坡岗.土壤氟形态的分布规律为:残余态>>水溶态>有机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土壤水溶态氟与可交换态氟、铁锰氧化态氟呈正相关关系;总氟含量对水溶态氟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土壤中的水溶态氟、可交换态氟、铁锰氧化态氟及有机态氟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土壤可交换态氟、铁锰氧化态氟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有机态氟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EC呈负相关关系.土壤pH、EC值对氟的形态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土壤pH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