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北玉果油田针对高分子聚合物、地层微生物等堵塞地层导致的注水井欠注问题,引进了HRS氧化复合解堵技术。介绍了HRS氧化剂解堵原理、技术优点,评价了其氧化降解性能、杀菌性能、腐蚀性能,开展了酸液配方优选以及岩心驱替解堵效果评价。HRS氧化复合解堵技术在玉果油田应用7井次,有效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注30.5m3,注水压力下降15.4MPa,有效期409d,降压增注效果显著,解决了玉果油田欠注问题。  相似文献   

2.
综合分析了面14-平1井的井下技术状况,针对作业中需要挤堵、冲砂、对接防砂等技术难点,通过套管冲砂和金属棉滤砂管内冲砂、打软胶塞挤堵、下防砂密封插头对接防砂等一系列工艺技术的探索,提出了现场防砂施工设计方案。现场实施表明,该技术有较好的防砂效果,这些工艺技术对今后水平井后期作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成井工艺中,洗井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序,洗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井的出水量。国内常采用的传统洗井工艺方法有活塞冼井、压风机洗井等。1975年北京某地一口地下热水井成井后,水井出水量过小,我们采用酸化洗井法向此井两次灌注盐酸,以提高其出水量。第一次注酸后抽水,井内水温提高到35℃;第二次注酸后15分钟就发生了井喷现象,喷出了许多钻井时存留在井内的碎岩屑与碎钢粒,使水井出水量增加5倍,水温43℃,接近井底温度。这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在此基础上,进行液态二氧化碳井喷压酸洗井新方法的试验研究,获得成功。这种方法是以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的气体压力为动力的洗井新工艺。它是将液态二氧化碳用高压管送入井下,待其吸热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使井孔内的水柱喷出地表(见题头画),含水层的孔隙或裂隙受到高压水流冲击、抽吸,其中的堵塞物质被上喷水流携带出井口,从而起到了清理并增大孔隙、裂隙的  相似文献   

4.
孤岛油田边部稠油单元储层发育差、敏感性强,地层压力下降较快,入井液漏失严重,导致井筒热损失较大,周期液量下降快,生产周期短,油汽比低,热采效果差。针对注汽过程套管存在裸漏段的问题,应用全程密闭注汽管柱设计思路;针对配套工具无密闭注汽、可重复充填功能的问题,优化充填工具结构,增加可配合密封段和井下二次打开装置;针对地层压力低、注汽后漏失冷伤害的问题,优化注汽管柱配套工具,设计防洗井漏失装置。2013~2014年在孤岛油田共实施密闭注汽管柱施工62井次,实施效果较好,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低温液体漏失对套管的冷伤害,套管使用寿命延长,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储气库生产压力周期性变化使骨架岩石受到交变载荷的作用,岩石在强注强采交变载荷作用下会出现损伤使其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影响井壁与骨架岩石的稳定性从而引起出砂。通过实验模拟强注强采交变载荷作用下注采井出砂规律,采用岩石损伤量、加载次数及加载频率等参数修正出砂指数公式,分析注采井出砂风险并预测出砂时间,可得注采周期对注采井出砂的影响规律。修正后的出砂指数公式能够预测注采井的出砂周期和出砂程度,有效指导储气库注采井先期防砂完井方式的选择,合理制定生产制度控制注采井出砂,保证储气库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油井化学药剂洗井工艺主要参数,包括化学药剂的质量分数、洗井液注入体积和洗井液注入速度,是影响化学药剂洗井效果和洗井作业成本的主要因素。以华北油田第三采油厂化学药剂洗井为研究对象,按照油田现场油井化学药剂洗井的过程,在实验室首次利用模拟洗井试验,研究了洗井液中化学药剂质量分数、洗井液注入速度和洗井液注入体积对洗井效果的影响,根据试验测定的洗井效率的变化规律,确定合理的洗井工艺参数,旨在为现场确定出洗井效果好且成本费用低的合理洗井工艺参数,为华北油田第三采油厂的油井化学药剂洗井提出了合理的洗井工艺参数。新方法对其他油田确定油井洗井工艺参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孤岛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非均质性严重而导致的汽窜、水窜等问题,开展了硅酸盐颗粒型堵剂封堵技术的研究, 评价了≤0.8 mm、0.8~1.2 mm和≥1.2 mm粒径范围的硅酸盐颗粒悬浮液固结体的抗压强度、渗透率等性能指标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粒径小的硅酸盐颗粒所形成的固结体的抗压强度高、渗透率低;所形成的固结体耐温性能良好。现场施工时,借鉴孤岛油田防砂的经验,根据储层渗透率以及地层砂粒度中值来选择硅酸盐颗粒粒径的大小及组合方式,一般采用粒径≤0.8 mm的硅酸盐颗粒悬浮液作为前置段塞,粒径0.8~1.2 mm的颗粒悬浮液作为后置段塞,共实施了8口井,现场试验证明该技术对改善注气剖面和产液剖面,提高注汽、降低油井含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暂堵模拟试验装置开展了聚酯纤维、单一粒径暂堵剂、多粒径暂堵剂、纤维+多粒径暂堵剂的裂缝暂堵试验,并对比分析了其暂堵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纤维和单一粒径暂堵剂的暂堵效果较差;满足"理想充填"理论的多粒径暂堵剂的暂堵效果优于聚酯纤维和单一粒径暂堵剂;在"理想充填"的多粒径暂堵剂基础上加入聚酯纤维,暂堵压力更高,液体漏失量更小,暂堵持续时间更长,且增大泵注排量能加速暂堵层的形成。该研究能推进压裂暂堵工艺的应用和发展,达到了非常规油气储层缝网改造以及提高油气采出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陈辉 《长江大学学报》2018,(3):70-76,85
透镜状油藏沉积特征明显,高渗条带显著,核翼物性差异大,采用常规注采井网开发导致高渗条带水淹水窜严重、砂体边缘注不进采不出问题严重。为了提高该类油藏的采收率,以典型透镜状油藏河146块为例,在层系划分、井网方向、井距大小和工艺措施等方面均进行了差异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砂体叠置区域剩余储量丰度高,可采用局部层系细分的方式开发;含水突进方向受沉积相方向影响大,沿沉积展布方向部署井网较好;井距计算以主力砂体物性为主考虑,对于局部注采井距离偏大、井组内水淹不均衡等问题,采用径向水力射流井网适配。差异化调整的对策思路对同类型油藏的合理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里格气田储层具有层位多、层薄、跨度大、隔层条件差、水层多等特点,常规的压裂工艺已无法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该气田的增产增效。通过多年不断研究与实践,在苏里格气田逐步探索出"加砂-停泵-加砂"和"加砂-暂堵-加砂"两种二次加砂压裂工艺模式。选取了苏里格气田S区块的3口直井,这3口井目的层均为盒8段且砂体厚度及含气性相当,3口井的压裂工艺模式分别是常规模式、加砂-停泵-加砂模式、加砂-暂堵-加砂模式,在相同的施工参数及压裂液体系下,从最终的试气效果对比可以看出二次加砂压裂工艺明显优于常规压裂工艺,产量大幅度提高,为后续的储层改造探索出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蒋文明  曹学文  王国栋  刘帆 《油气储运》2012,31(8):591-593,647,658
介绍了几种砂沉积预测模型,包括均匀颗粒计算模型杜兰德公式以及非均匀颗粒计算模型卡察斯基公式、舒克公式、王可钦公式。以南堡35-2油田WHPB-CEP海底混输管道为例进行砂沉积预测计算,采用激光粒度仪对积砂进行粒度分析,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按照均匀颗粒计算得砂沉积的临界流速为1.931m/s,按照非均匀颗粒计算得砂沉积的最小临界流速为0.193m/s,均大于根据实际工况条件计算得到的水相流速0.12m/s,说明海管以目前的工况运行,存在砂沉积问题。积砂粒径的平均值为178.36μm,远大于滤砂网孔径对应的粒径63μm,说明经过长期运行,滤砂网磨损,导致过滤孔径增大。提出了降低清管器卡堵风险、防止携砂过度沉积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海岸前沿草带不同草本植物光合性能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性,采用TPS-2光合系统测定烟台海岸前沿草带4种草本植物砂引草、筛草、肾叶打碗花和狗牙根的光合性能指标,以及碳素利用效率、光合氮利用效率和灰分含量等,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定4种草本植物的资源利用效率综合指数。结果表明,4种草本植物的光饱和点都较高,均适宜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生长,其中以狗牙根的光合能力最强、砂引草最弱。同时,狗牙根和筛草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狗牙根还有较高的叶片碳利用效率和光合氮利用效率,矿质元素利用效率则是砂引草和肾叶打碗花显著高于狗牙根和筛草。综合分析表明,4种草本植物的资源利用效率综合指数排序从高到低为:狗牙根、筛草、肾叶打碗花和砂引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渭北油田自投产以来出现的油井生产效果差、部分井组注采对应率不高的问题,需提高对渭北油田储层砂体间连通性的认识。以Miall构型划分方案为基础,结合目的层位长3油层组油藏沉积规律,提出了三角洲前缘储层内部构型的7级划分方案;并结合岩心及测井资料,在充分认识单河道砂体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河道砂体在垂向上的叠置关系模式及侧向上的单一砂体接触模式,通过实际生产动态对该构型划分模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用砂地柏精油主要杀虫活性成分松油烯 - 4 -醇熏蒸处理粘虫 6龄中期幼虫后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不同中毒阶段粘虫体表蜡质颗粒及体壁底膜的变化。结果表明 ,松油烯 - 4 -醇处理可导致粘虫幼虫体表蜡质层颗粒形态和排列形式发生改变 ,颗粒间空隙变大 ,体壁底膜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这些病变可能是导致体表失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根据水力相似原理,结合旋流沉砂池设计规律,建立了旋流固液分离设备模型,选择4个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粒径的含砂水流时砂粒分离效率的变化,探讨沉砂分离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及沉砂池设计最佳水平取值。结果表明,水头增大使分离效率增加,但过大的水头会使分离效率降低;流入口直径较小时分离效率较高;底流口直径增大使分离效率增加;底流管长度增大使分离效率增加。影响100目砂分离效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水平为底流口直径30 mm、底流管长度45 cm、水头35 cm、流入口直径40 mm;影响30目砂分离效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水平为水头60 cm,流入口直径40 mm,底流口直径30 mm,底流管长度30 cm。在各因素最佳水平下,100目砂的最佳分离效率为82.14%,30目砂的最佳分离效率为83.55%。试验结果为小型污水处理中的沉砂池设计与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孙青竹 《油气储运》1997,16(8):19-21
对于含水,含砂量较高的原油计量,采用一般流量计已不适应。作为新产品的环式离心流量计因结构内部无转动部件,故不易卡,堵,压力损失小,维修工作量少。通过现场试验,了解了输送介质的流速,密度,粘度对环式离心流量计的影响情况,证实了上述优点和存在的缺点,并给出了适用范围和减少环式离心流量计计量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兴蕊 《甘肃农业》2004,(11):116-117
景电一期工程是高扬程、大流量、多梯级电力提水工程 ;分十一级泵站从黄河直接取水 ,因没有拦砂 ,沉砂设施 ,提水过程中所含泥砂全部通过各级泵站 ,再加一些泵站机组安装高程偏高 ,所以引起水泵各过流部件严重汽蚀磨损 ,使水泵效率和出水量急剧下降、能源单耗提高 ,以至远未达到使用寿命而报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而引起我们对水泵汽蚀磨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中,随着水族箱造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生活及办公场所开始使用造景水族箱来装点环境。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文献和领域材料,在造景底砂的选用上存在很大的随机性,使材料的选取无法适宜水族箱造景的环境,适宜水生生物的生长。本文旨在研究水族箱造景底砂的选取方法,量化底砂指标,为底砂的物理及化学属性提供采集方法依据,以供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复合土工膜是以塑料薄膜作为防渗基材、与无纺布复合而成的不透水土工防渗材料。由于具有抗拉强度高、防渗性能好、变形能力强、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点,因而广泛用于水利工程的防渗和防漏。一、工程概况沉砂调节池位于柯坪县苏巴什河灌区西北部戈壁滩,总容积为235万米3,相应水位1227.55米,死容积为39.6万米3,相应死水位1223.00米。沉砂调节池平面布置呈"U"形,坝体为碾压式均质砂砾石土坝,由于其渗透系数较大,故需用人工材料做为坝体防渗体。采用二布一膜复合土工膜斜墙防渗。大坝上、下游边坡分  相似文献   

20.
流线分布直观反映了油藏流体在注入井与生产井之间的运动轨迹,油藏在确定井网后,如何使注采流线均匀的分布,是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关键。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二段9砂组在实施矢量化调整后,注采井网完善,注采对应率和水驱控制程度均达到100%,但是由于平面非均质性,导致油井地层能量恢复和水线推进不均衡。通过对单井的流线认识及验证,探索判断主流线的方法,并对影响流线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单元下一步的注采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