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的赤羽病     
1972—1975年,每年从夏季到冬季,无论乳牛还是肉用牛,都发生原因不明的流产、早产、死产及先天畸形或大脑缺损等异常犊牛的分娩。所谓牛的异常产,曾在日本大流行过,发病头数约达40,000头。为查明其原因,日本兽医学会及兽用生物学制剂协会分别设立了“牛流产性异常产病因调查研究委员会”。其结果,查明本病是由赤羽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新的传染病。1959年由国立预防卫生  相似文献   

2.
阿卡班病     
阿卡班病是因阿卡班病毒感染引起的牛、绵羊、山羊的一种新病毒病。其特征是被感染的妊娠母畜发生异常产:流、早、死产,胎儿关节僵硬的弯曲或僵伸,大脑缺损或积水性无脑(Arthrogrypo-sis—hydranencephaly syndrome,简称先天性 AH 综合症),有的新生犊牛先天性失明。从历史资料看,日本最早  相似文献   

3.
赤羽病病毒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树清  李健 《畜牧与兽医》1998,30(4):169-170
赤羽病病毒(Akabanevirus,AKV)是牛、羊赤羽病的病原,在孕畜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新生犊畸形以及大脑缺损〔1~5〕。自从1961年Oya〔6〕等从日本群马县赤羽村的畜舍内采集的金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中首次分离出Akabane病毒以来,澳...  相似文献   

4.
1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概况 1.1 病原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病原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该病属于一种急性、热性的传染病.临床上以病牛发热、大量流涎、呼吸困难,以及多发性咳嗽和流泪为主要临床特征,患病的奶牛泌乳量显著下降. 1.2 发生状况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最早于1967年,由兽医科学研究人员在瑞士的牛体内首次分离出来.随后,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相继也从牛体内分离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相似文献   

5.
赤羽病(Akabane D:Sease)是由赤羽病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牛、羊胎儿的疾病,本病也称为牛羊先天性关节弯曲、脑积水综合症。其特征是患病的妊娠母畜出现早产、流产和死产,所产胎儿体形异常及大脑缺损等。  相似文献   

6.
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又称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引起牛的猝死病的主要病原,对养牛业的危害极大。本文简要介绍了牛魏氏梭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  相似文献   

7.
牛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主要是牛放线菌,该菌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引起牛的"大颌病"。对畜牧业的发展有很大危害,且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本文概述了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表现、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阐述了该病的治疗及防制措施,以期与广大兽医工作者们一起提高对牛放线菌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病原—牛附红细胞体(EperyfhrozoonSuis)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贫血、消瘦、下痢、黄疸为主要特征的血液寄生虫病。1历史1932年Doyle在印度报道了本病。"牛的一种类立克次氏体病或类微粒孢子虫病"(Doyle,1932)。他描述了2~8月龄牛有明显的溶血性黄疸、呼吸困难、虚弱等表现,体温高达40.5℃,并注意到感染牛血液稀淡,红细胞易发生自发性凝集,血浆被染成黄疸样颜色。最近,已在全球较大年龄范围的奶牛(从犊牛到怀孕母牛)中发现了附红细胞体病。Splitter和Williamson(1950)之所以将引起黄疸的病原称之为牛附红细…  相似文献   

9.
赤羽病,又名阿卡斑病,因最初由日本研究者在日本群马县赤羽村发现此病,故而得名。它是由阿卡斑病毒感染并导致牛、绵羊、山羊的异常产(流产、早产、死胎)、初生犊牛(羔)的关节异常弯曲和大脑缺损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阿卡斑病毒是由库蠓传播的。近似球型,属于RNA病毒,对酸和热不敏感,但对乙醚和氯仿敏感。阿卡斑病毒具有血球凝集性,在高盐度pH6.0~6.2条件下,能与鸭、鹅、鸽等的红血球起凝集反应。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奶牛流产率逐年上升。为了探明是否存在阿卡斑病毒的感染,1997年9月,笔者应用日本微生物化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牛冠状病毒病主要感染犊牛、成年牛,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腹泻及呼吸道和消化道炎症为主要特征。加强对牛冠状病毒病的病原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对于防控该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牛冠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中山病     
中山病(Chuzan Disease)曾被称为牛异常分娩病,现已证实该病是由中山病毒引起的牛异常分娩病毒性疾病。患牛在妊娠中后期及分娩前后无异常表现,并能顺利分娩,犊牛体形及关节也不见异常,但吮乳能力丧失(如人工帮助也能吸吮)、失明并具有神经症状,部分病例可见视力减弱、眼球白浊、听力丧失、痉挛、旋转运动或不能站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牛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牛引起的一种地方性的接触性传染病,以妊娠母牛流产、早产、死产或产无活力的犊牛为主要特征。该病还有称牛流行性流产、牛地方性流产、牛新立克次体性流产。牛衣原体病的诊断有病原学诊断,包括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包括补体结合(CF)试验、间  相似文献   

13.
牛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原生性寄生虫病,引起该病的病原主要寄生在牛的胃肠道,使患病牛出现严重腹泻.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牛隐孢子虫病的研究.本文总结国内外对牛感染隐孢子虫种类的各项研究,并从病原、流行病学和展望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牛隐孢子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牛新蛔虫病、胃肠线虫病、肺线虫病、眼虫病等牛蠕虫病的病原特点、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以期为临床诊治牛蠕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又名黏膜病病毒)引起的,以患牛出现腹泻,口腔、鼻腔黏膜发炎、糜烂、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简称牛病毒性腹泻或牛黏膜病. 1 病原及流行病学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该病毒为单股RNA病毒,呈球形,有囊膜,直径50~80nm,其对高温较为敏感,56℃条件下可很快被灭活,但在低温条件下病毒较稳定,其在-70℃条件下可冻干保存多年,普通消毒药物可很快将其杀死.该病毒可在胎牛的肾、睾丸、肺等牛源性细胞及猪肾细胞上生长,胎牛睾丸细胞和肾细胞最易被感染.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东北部地区、牛神经型李士德菌病时有散发,最常使牛群中的个别牛受到感染。本病与饲喂青贮饲料有关,因为青饲料贮备不当,pH 超过5.4最适合李士德杆菌生长繁殖。牛神经型李士德菌病呈现脊髓、小脑以及大脑邻近部位的脑膜脑炎症状。一般认为病菌通过口腔、鼻腔或眼结膜经三叉神经分枝或血液循环侵入脑内。由于炎症部位在脑系统,因此,牛感染李士德菌病后  相似文献   

17.
陕西宜君县常见牛焦虫病,病原主要为环行泰勒焦虫,经蜱传给牛体后,在细胞内寄生,引起高热、贫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胀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状。该病山区多于塬区,有病区的当地牛发病率较低或  相似文献   

18.
正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牛,但随着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为了减少该疾病对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病原、流行病学以及临床症状,研究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案,尽可能减少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带来的巨大损失。1 病原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属于瘟病毒属和黄病毒科中的一种,叫作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这个病毒外形呈球形,直径约为60~80 nm左右,存在囊膜,是单股RN  相似文献   

19.
无浆体为牛无浆体病的病原,最初无浆体病也被称为边虫病.牛的无浆体病是牛感染无浆体后发生的一种传染性血液的疾病.无浆体主要侵害患病牛的血液,临床中主要引起患病牛发生衰弱、高烧、黄疸和贫血症状.本文对牛无浆体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又称牛病毒性腹泻、牛黏膜病。本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引起的牛的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厌食,腹泻、脱水、体重减轻,黏膜发炎、糜烂和坏死,以及流产胎儿发育异常等。[病原]本病病原是黄病毒科瘟病属的成员。病毒粒子呈圆形,外有囊膜,直径50~80纳米。本病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如对乙醚、氯仿和胰酶等均敏感。在36℃~37℃条件下灭活较慢,常用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真空冻干病毒在-60℃~-70℃下可保存多年。[诊断要点]流行病学病牛和带毒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牛所排泄的粪、尿和鼻、眼分泌物、乳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