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旱塬地膜玉米播期密度施肥量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高社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4,24(2):10-12
采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选优方法,优化出了旱塬地区地膜玉米667m^2产量750kg以上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6-11日,密度为4000-4200株/667m^2,施肥量为N8.39kg/667m^2、P2O5 4.59kg/667m^2,经反馈验证,优化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紧凑型玉米栽培密度、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紧凑型玉米品种,通过不同栽培密度、不同施肥量的栽培试验,得出最佳的栽培方法。试验表明,紧凑型玉米的适宜栽培密度为5-5 万~6 万株/hm2 ,施N 量为200 ~225 kg/hm2 ,同时配合施磷、钾、锌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于1996-1998年在甘肃省中部干旱区的会宁县选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点,对地膜玉米的密度及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降水条件下,地膜玉米的适宜密度与降水量成正相关,其合理泊密度范围为4.0万-6.5万株/hm^2;经济效益最佳,施肥利润最高的施肥方案施纯氮173.0-203.0kg/hm^2、五氧化二磷69.0-93.0kg/hm^2,适宜氮磷比为1:0.4-0.5。 相似文献
8.
栽培密度与施肥量对香料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香料烟不同栽培密度和施氮水平与烟叶产量、质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叶片大小随栽培密度的增大和施氮量的减少而减少,相同密度条件下,株高、茎围、节距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烟叶产、质协调较好的组合为①栽培密度40cm×10cm,每公顷施纯氮60 kg;②栽培密度40cm×14cm,每公顷施纯氮60kg。干物质和养分积累规律表明香料烟还原糖和烟碱含量在移栽后75天达最高,以后逐渐降低,烟碱含量与施氮量关系密切,而田间群体结构和施肥水平对烟叶含糖量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垦单2号玉米施肥量与密度进行复因子试验,试验采用4个施肥量与3个种植密度,共12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与密度组合是:密度6.45万株/hm^2,施肥量210kg/hm^2,其中纯氮126kg/hm^2,纯磷84kg/hm^2,纯磷84kg/hm^2,产量可达到9516kg/hm^2。 相似文献
10.
稻板马铃薯种植密度与施肥量配套栽培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乐清市象阳镇"马铃薯—单季稻"一年二熟高效种植结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使这一栽培技术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效益,2005年春季我们开展了不同密度与不同施肥量的配套栽培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播种密度应在5000丛/亩以上,基肥用量控制在三元复合肥50kg/亩左右为宜。但为了增加大薯量,提高马铃薯的商品价值,可适当降低播种密度,但最低不能少于4000丛/亩。 相似文献
11.
12.
对大豆新品系豫西8924的种植密度试验表明,不同密度下豫西8924在生育期、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豫西8924具有较强的抗倒耐密性,以16667株/666.7m2产量最高,单产可迭226.99kg/666.7m2。 相似文献
13.
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辽南地区春玉米籽粒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钾肥4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产量形成的肥密反应模型,解析各因素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寻求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农艺措施.结果表明:4个因素变化的效应曲线均为抛物线,氮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次之通过对回归模型的解析,筛选确定了郑单958在辽南地区春播中,实现产量≥11272.90kg/hm2的密度与肥料耦合优化技术方案:合理密度为58882.5~63697.5株/hm2、适宜纯氮、磷和钾施用量为22961-247.33、7327-82.20、16322-180.09kg/hm2.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花生新品种泉花7号的特征特性与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泉花7号系泉州市农科所育成的花生新品种,于2006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泉花7号产量高,品质较优,较抗青枯病、叶斑病和锈病,抗旱性、耐涝性、抗倒性中等,荚果加工成品率和一级品率高,荚果整齐,外形美观。该品种在本试验设定的密度范围内,最适宜种植密度是每公顷有32.7万株的实收株数,密度过大过小,均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