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辽宁省省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辽宁省要逐步把花生种植面积扩大至1 000万亩,但辽宁省适于种植花生的区域有限,全部在这些地区种植,必然会出现花生大面积连作,而花生大面积连作最大的隐患便是土壤砂化问题。我们连续三年采用马铃薯复种花生的种植办法表明:马铃薯复种花生不仅可以缓解花生连作造成土壤砂化,保证了省政府种植花生计划的实施,而且提高了辽宁省部分地区的复种指数,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2.
水稻沙壤地花生—胡萝卜高效连作模式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欧群凤在种植花生后连作胡萝卜,总产值达7 159.0元/667m2,取得了比一般种植双季水稻亩产吨粮翻番的经济效益。花生-胡萝卜连作模式能有效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花生田地的利用率。实践证明,推广花生-胡萝卜连作模式有助于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双季花生连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内一年连续种植两季花生的栽培模式.红安县花生科研所于1993年试验成功,1995~1997年湖北省科委连续三年立项支持、由红安县花生科研所主持,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取得了圆满成功,累计推广3218亩,头季花生平均亩产321.5kg,二季花生平均亩产224.6kg,亩产值达1856.74元.该模式于1998年12月通过了湖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近几年来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实践证明,双季花生连作栽培是一项高产高效的新的种植模式.填补了湖北省花生两季连作耕作制度的空白.双季花生连作栽培技术精炼,可操作性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现将双季花生连作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大名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50万亩,总产12.5万吨,被誉为中国花生之乡,面积、总产均居河北省第一位。花生主产区受种植习惯以及适宜种植面积的限制,花生的比较效益高于小麦玉米,重茬面积高达39.8万亩。据研究,花生连作2年,平均减产19.08%;连作3年,平均减产33.4%;连作4—9年,平均减产在20%以上,减产幅度基本稳定在连作3年的水平上。与此同时花生的病虫果率明显增加,百果重、含油率和蛋  相似文献   

5.
正河南省是花生的主要产区之一,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经济效益高,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农作物。随着食用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和花生种植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花生的需求量和种植量都大幅增加。但大面积种植的同时重茬现象日益突出,造成严重减产、品质下降。因此,研究重茬花生减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克服花生连作障碍,实现高产稳产,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0,(7)
正辽宁省花生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2010年辽宁省花生种植面积已达到33.3万公顷,现今花生已发展成为辽宁省仅次于玉米和水稻的第三大作物。辽宁省的花生主要分布于阜新、锦州、葫芦岛、沈阳、铁岭等地,据统计,超过80%的地块为中低产田,土壤贫瘠,且其中大部分为连作。花生是不耐连作的作物,如何在连作的地块获得高产是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双季花生连作模式于1998年12月通过湖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头季花生平均667平方米产321.5公斤,二季花生平均667平方米产224.6公斤,667平方米产值达1856.74元。实践证明,双季花生连作栽培是一项高产高效的种植新模式,填补了花生两季连作制度的空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花生连作普遍,提高花生单产尤其是连作花生单产对提升花生总产和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5点试验结果表明,连作地块施用土地乐肥比对照增产9.3%~39.3%、亩增收108.2~301.4元,非连作地块施用土地乐肥比对照增产2.2%~42.6%,最高亩增收174.6元。对贵州试验点花生品质进行了分析,发现高油酸花生品种各土地乐施肥处理油酸含量在79%以上,符合农业农村部高油酸花生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明 《油气储运》2009,(9):15-15
在花生种植区采用小麦、玉米、菠菜、花生两年四作种植模式有如下好处:花生收获后种植小麦,可使花生减轻连作病虫害的危害,又可使小麦适期播种。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正阳县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50万亩以上,素有"中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中国花生之都"之称,由于常年种植,出现土壤酸化、连作障碍等,影响花生正常生长,在花生上使用能百旺,可以调节花生正常生长,促进花生增产.  相似文献   

11.
花生新茬种植,一般比连作增产20%以上,最高增产可达40%.据调查,花生连作有以下弊端: 1.造成土壤缺素严重 花生的根有大量的根瘤菌,对氮素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12.
花生多年连作地块存在严重连作障碍问题,对花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明确花生甘薯轮作对解决花生连作障碍问题的作用,选用多年连作地块,进行了花生连作(HHLZ)与甘薯花生轮作(GHLZ)2种种植模式对其产量、品质及生理影响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GHLZ比HHLZ荚果产量显著提高了15.22%,出米率显著提高了7.98%,GHLZ较HHLZ花生籽粒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O/L值均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花生籽粒品质明显改善;GHLZ比HHLZ显著提高了不同时期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提高了花生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3.
花生是一类种植价值极高的高产农作物,若想全面提升花生种植效益,选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立足于实际,对花生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案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借此不断提升花生种植产量,从根本上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切实强化市场花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辽宁风沙土区连作年限对花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大田条件下选取正茬、连作2,3,4年地块种植花生,于花针期、结荚期和成熟期测定花生光合特性指标和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测产。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花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其中连作4年花生的叶片叶绿素在成熟期比正茬花生降低了11.19%,而叶面积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连作4年花生植株百果重和百仁重最低,分别为135.73g和58.84g,连作3年产量最低,为172.29kg.hm-2。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花生全株干物质积累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内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其中在花针期时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连作影响花生叶片的光合性能和有机物的积累,由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对产量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连作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花生是惠安县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0.8万hm2左右.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惠安县花生主要分布在丘陵旱地,缺水缺肥,且因经济效益较高连作现象严重,致使得花生产量低且不稳.  相似文献   

16.
花生是福清市最重要的食用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666hm^2,上迳镇是福清市花生的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353hm^2,其中秋花生种植面积128hm^2。目前秋花生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品种退化;因常年连作,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7.
花生的大面积种植能够保障区域农业产出,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故而国内许多地区纷纷加大花生种植面积,以期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但是大面积的花生连作生产必将引发土壤沙化问题。为有效避免土质问题的出现,各地区纷纷采用马铃薯复种花生的栽培技术进行农业种植活动,本文作将对马铃薯复种花生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农业种植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花生根茎部病害多是典型的土传性病害,田间一旦发生,很难彻底防除。近年来,随着开封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重茬连作严重,田间通风透光性差,致使花生根茎部病害在开封地区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开封地区花生的生产和发展。本文作者总结了花生根茎部病害的田间症状、发病规律,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明光花生具有香、酥、化渣、不掉皮等特点,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主要用于鲜食、水煮、炒货等休闲食品,是市场公认的炒货原料。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先进的栽培技术的推广,种田的比较效益在降低,越来越多的人被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城务工。花生种植由原先的精细管理变得越来越粗放,在生产实践中暴露出制约花生发展的问题,连作、病害加重、产量下降、商品性差等,种植效益呈下滑趋势。花生种植中出现的问题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从不同连作年限花生根际土壤中分离优势细菌,结合菌株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对优势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种植过花生及花生连作后,土壤中优势细菌种类发生明显变化,从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7种优势细菌,分别为Leifsonia xyli、氯酚节杆菌(A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