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树谚语     
家有千棵树,不愁吃穿住。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造林管好林,年年如吐金。军队多造林,富国又为民。春栽杨柳夏栽桑,正月种松好时光,松要挤,杉要梯,桐要稀。儿不教育难成人,树不管理难成林,现在人养林,日后林养人。要想代代富,年年要植树。植树谚语  相似文献   

2.
拓宽使用微电子技术设备抢占产品质量制高点(225300)泰州林业机械厂胡向春在企业走向市场的今天,泰州林业机械厂始终使产品围绕市场转,产品质量为用户着想。做到年年开发新产品,年年创优质产品,年年搞产品质量攻关,年年购进微电子技术设备。近年来,工厂集团...  相似文献   

3.
黄河安澜50载,大型水利工程功不可没。但悬河隐患未消,断流又起,来势之猛,举国震动。不少江河年年抗旱年年旱,年年防汛年年汛,“小水情,大灾情”愈演愈烈。1998年的南北抗大洪、抢大险更使举国上下昼夜寝食难安。应该调整以堵为主的治水方略据勘查,河南省开...  相似文献   

4.
2012年1月4日至3月13日,28个区直单位8500多人参加“大种树、种好树、年年种、人人种”主题活动。据统计,这些区直单位共种植各类茼术31000多株,赠送苗术2050株,捐赠苗款28.6万元。  相似文献   

5.
1.开发山杏资源对加快林西生态建设的必要性(1)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条件,决定了山杏资源开发的重要地位。林西县地处西辽河平原上游,境内多石质山地。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气候寒冷,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360mm左右,且多集中于7~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形成年年栽树,年年死的恶性循环,水土流失呈逐年上升趋势。山杏属蔷薇科李属灌木,多年生,高约1.5m左右,喜光,极耐干旱,大多生长在石质山地的干旱阳坡。根据生态适应性原则,山杏属林西地区的乡土树种,在林西地区栽植极易成活。多年实践证明,林西地区山杏保…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林场年年报项目,但都得不到贷款;现在依旧年年报,却报一个批一个,并获得了金融部门A级信用单位称号。  1998年,一位台商到场洽谈合作项目,但驱车到场部看到破旧不堪的房子,车都不下调头就走;现在国内外多家单位与客商却看上了林场10万亩的速丰桉,主动上门要求联营合作。  这是发生在博白林场的真事。  博白林场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场长李峰说:林场脱贫的路,就是依靠科技闯出来的。  博白林场是广西的大型林场之一,经营面积40多万亩。步入市场经济时代,林场曾一度辉煌的计划经济体制再无法适应新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白音敖包造林有真招见实效赵国玉,孙绍春白音敖包乡从南到北有一条宽5公里、长20公里、面积约5万多亩的沙地,年年风沙泛起,危害农田,堵塞交通。有时一场大风过后,公路、农田就埋上1米来深的沙子。全乡1万多亩良田全部沙化,50多户农民被风沙逼走。据统计,1...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病是我国目前重大的危险性森林病害。该病从1982年传入我国 ,历经 2 0年的防治 ,从当初的 10 0多株发展到现在危害面积 8万多hm2 ,病死松树 2 5 0 0万株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2 0多亿元 ,一大批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并且已对我国南方上千万公顷松林的安全构成了威胁。纵观 2 0年来的防治经验 ,虽然在综合防治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 ,并取得较为明显的防治成效 ,但我们不能忽视目前还有相当部分地区在防治效果上还存在着“年年防治年年有 ,年年防治年年多”的现象。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 ,虽然与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9.
浅析农田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喆  张贇 《陕西林业》2006,(6):18-18
现阶段,人们只注重眼前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农田防护林网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净化环境、美化家园等生态、社会功能,只注重单一的农业经济效益,看不到生态效益带来的长远利益,因而存在载树怕胁地、怕影响农机作业、怕树木见效慢等思想,对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存在抵触情绪,对建好的林网也不注重保护,烧麦若、烧秸秆、大型农机具作业时多有破坏,造成年年造林年年破坏的局面。同时,有些部门与林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协调配合不够,多以牺牲林业利益为主,使林业单位基本上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未能形成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格局,未能把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闹猛灯节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又到了。众所周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那个晚上,是灯争奇斗妍,最火爆,最具规模的聚会。年年元宵,年年灯节。  相似文献   

11.
苏州是明式家具的故乡。离苏州25km的光福镇,有大小红木厂(实际是作坊)200多家,95%以上的是1-10人,总从业人员约2000多人,分布在光福的20多个自然村。这些厂都没有在工商部门开立营业执照。他们从不去打市场,所有的产品通过亲朋好友年年都卖完,少则赚3-4万,多则赚8-10万,没有一家倒闭的,像古代作坊差不多,  相似文献   

12.
开发荒旱坡种果奔富路邓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的北山荒旱坡上,有土地4000多公顷。这里年年遭受洪水灾害,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每公顷产量不足4500公斤,几乎不能收回成本,聚居在这一带的农牧民生活非...  相似文献   

13.
《热带林业》2006,34(1):I0004-I0004
保梅岭林场位于海南省西部昌江县石碌镇,海拔800多m,林业用地总面积12万亩,其中林地7.9万亩。下辖5个营林工区、1个经济作物组,现有在册职工102人。林区属干湿交替,热带季风气候,年年均气温23℃-25℃左右,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七次银杏学术研讨会暨1998年年会于8月18~20日在广西灵川县召开,出席会议160多名代表分别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收到论文近百篇。会议由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银杏研究会会长陈鹏教授主持。中国林学会宋全义副秘书长到会并讲话,对银杏研究...  相似文献   

15.
《浙江林业科技》2007,27(4):33-33
全国第十六次银杏学术研讨会暨银杏分会2007年年会,于8月18~19日在江苏省泰兴市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名代表,就“生态银杏、都市银杏、外向银杏”这一主题开展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6.
正春雷响,万物长。贵州省赤水市52万亩楠竹林里,春笋破土而出。宝源乡联华村的谷元能家有40多亩楠竹,近几日,每天全家出动,抢挖春笋。"采小留大、采密留稀,要留三分之二的竹笋让它们长成竹材。"谷元能说,这样的采挖方式,才能保证年年有笋、年年有竹、年年受益。  相似文献   

17.
利用优势以枣扶贫陈贻金,王志田陕北黄土高原上的绥德县,有着干年枣树栽培史,现有枣树150万株。这里是革命老区,全县有4900多名英雄儿女为国流血牺牲。而今,绥德人均年收入只有261元,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绥德县委、县政府为32万人民岁岁耕耘,年年劳...  相似文献   

18.
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每年春季各地相继组织和投入大批的人力,物力,财力大搞植树造林,一些地方在植树造林中似乎搞得轰轰烈烈,但造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出现“年年造林,年年补植不见林”,甚至变成植树造“零”现象。  相似文献   

19.
林茂促粮丰     
开鲁县东风公社官银号大队,位于开鲁县东部,总土地面积为2.6万亩,全是沙坨地。由于人口逐年增多,开荒种地面积逐年扩大,沙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年年春播无保证,早了怕沙害,晚了误农时,尽管晚种,也因风沙危害年年翻种,1973年一场大风,使即将开铲的5000多亩农田全被风剥沙压,这一年光翻种的种子就用了2万多斤。因此,粮食产量一直是低而不稳,社员生活也很困难,大队成了三靠队。由于风沙的危害,全大队社员不得不离开老屯子,另建家园。群众说:官银号地不平,除了沙包就是坑、一场大风种一次,年年翻种年年穷。  相似文献   

20.
泗洪县魏营、上塘、峰山、天岗湖四个乡镇位于县城西南方,虽海拔只有十几米到六十多米,但由于岗丘起伏,干旱缺水,土壤瘠薄,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群众比较贫困。解放后虽然进行了水土治理,并年年绿化造林,由于多种原因,除留下片片刺槐薪炭林和少许杂树,未见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