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年来,在弗吉尼亚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不同杀菌剂处理研究不同白粉病成株期抗性在保护小麦籽粒产量方面的效果,于小麦的3-4个生长期,对白粉病发生严重度进行了评估,根据资料计算平均白粉病严重度和白粉病扩展曲线的面积,感病品种Saluda的平均MMSO为5.3%,两年内该品种的MMS和籽粒产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与全生长季进行防治的小区相比,Saluda未处理小区的产量损失平均为13.4%。生长季早  相似文献   

2.
新消息     
0249小麦对白粉病成株抗性的遗传──小麦对白粉病的成株抗性较过敏的上基因抗性更具有持久性.但很少了解这类抗性的遗传。为此,C.A.Griffey和M·K·Das利用4个冬小麦杂交试验研究了小麦成株期抗性的遗传.在田间自然感染白粉病条件下评价了亲本、F1、F2、F3。和反交群体的各自特性,并对Massey和Knox62小麦中控制成株抗性的基因数量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中涉及白粉病成株抗性的基因为2至3个。用标准化后的F3/F2回归分析法得出成株期抗性的估计系数为0.4-0.56…  相似文献   

3.
CIMMYT培育的墨西哥春小麦在抗叶锈方面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Puccinia recondita Roberge ex Desmaz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全世界的一种主要小麦病害。为了评价栽培品种在减少产量损失、增加遗传抗性方面的进展,对1966 ̄1988年间在墨西哥西北部推广的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普通小麦品种进行了重复试验。4个年度采用正常播期,2个年度采用晚播,通过邻近种植接种行作为传染源。叶锈造成的平均产量损失为6.6% ̄62.7%,  相似文献   

4.
1986年叶锈病在加拿大和病因广泛流行,有些品种比原来的抗性减弱。为了给硬粒小麦育种工作提供信息开展了叶锈抗性遗传的研究。就6个硬粒小麦品种的成株期对15个叶锈小种的抗性遗传情况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的硬粒小麦品种有Lloyd,Medora,Pelissier,Quilafen,Stewart63和Wakooma。这些品种已被证明携带有苗期抗性基因。把每一个品种都与一个易感品系(PL 6089)进行  相似文献   

5.
1986年叶锈病在加拿大和美国广泛流行,有些品种比原来的抗性减弱。为了给硬粒小麦育种工作提供信息开展了叶锈抗性遗传的研究。就6个硬粒小麦品种的成株期对15个叶锈小种的抗性遗传情况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的硬粒小麦品种(TriticumturgidumL.)有Lloyd,Medora,Pelissier,Quilafen,Stewart63和Wakooma,这些品种已被证明携带有苗期抗性基因。把每一个品种都与一个易感品系(RL6089)进行杂交和反杂,并于田间圃用15个生理小种鉴定4个F2群体和6个反杂交所产生的29或30个F2家系。鉴定结果与温室条件下苗期所鉴定同样材料的结果相比较。合并数据表明,具苗期抗性的每一个基因在田间条件下成株期也是有效的。BC1F2代的分离表明Lloyd携带1个显性基因,Pelissier具有1个隐性基因,它们仅仅在成株期有效。因此,所有的苗期抗性基因对硬粒小麦育种者来说都具有潜在价值。Lloyd和Pelisser所携带的额外成株抗性也应具有用的。  相似文献   

6.
小麦白粉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小麦叶部真菌病害,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由于现有品种的白粉病抗性不断丧失,使得进一步挖掘新的白粉病抗源及抗病基因十分重要。本研究以硬粒小麦品种UC1113和Kofa构建的包含93个株系的F8代RIL群体为材料,利用235个多态性标记构建遗传图谱,并结合白粉病成株抗性表型数据,对4个环境下的白粉病成株抗性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共定位到4个与白粉病成株抗性相关的QTL,分别位于1AL、4AL(2)和5AL染色体上。其中,来自UC1113的3个QTL( QPm.hnau-1AL QPm.hnau-4AL.1 QPm.hnau-4AL.2 )为新的白粉病成株抗性QTL。本研究为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挖掘和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陕西省2015-2016年小麦区试品种(系)的白粉病抗性,以陕西省各地采集的白粉菌混合菌系作菌源,分别在苗期采用人工接种、成株期诱发发病的方法对228份陕西省区试品种(系)和32份已知抗白粉病基因载体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Pm4a、Pm4b、Pm13、Pm17、Pm18、Pm19、Pm21、Pm24、Pm30、Pm2+6、Pm2+Mld、Pm2+6+?、Pm5+6、Pm“XBD”基因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免疫或高抗;Pm3a、Pm3b、Pm6、Pm4+8、Pm4b+Mli、Pm4+2+?基因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出较弱的抗性,其他基因对供试菌系没有抗病性.228份区试品种(系)中,大多数对白粉病表现为感病,仅有14份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抗病,33份仅在成株期表现抗病,分别占区试品种(系)总数的6.14%和14.47%.  相似文献   

8.
温室条件下小麦白粉病抗性的综合评价和高抗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培育高抗白粉病小麦品种提供材料,在温室白粉病高选择压和自然侵染条件下,先后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对80份小麦材料(地方品种、国内育成品种/系、国外引进品种及部分中国春非整倍体材料)的白粉病抗性情况进行调查记载,然后利用马氏距离及其聚类法对不同材料的抗性进行多生育时期和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国外引进品种Capo全生育期免疫白粉病,中国春衍生的大多非整倍体材料和国外引进品种Coop Capoildo表现高抗。依据各材料间的马氏距离将80份材料分为6类,Capo所在的第2类总体抗性最好,该类包含17份材料,抽穗期和灌浆期平均侵染型小于1.0,平均严重度小于10.0%。中国春及其衍生的非整倍体材料与Capo抗性较为相似,表明中国春携带的广谱抗性基因Lr34仍然具有优异的白粉病抗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意大利近年来小麦主要推广品种(80个硬粒小麦品种和7 3个面包小麦品种)1992-1996年在田间对白粉病的成株抗性情况,和13个意大利硬粒小麦和20个面包小麦品种及11个中国小麦品种(系)用意大利10个主要菌系进行的苗期抗性鉴定情况。在田间成株抗性监测中,12.2%和58.9%的硬粒小麦品种和面包小麦器分别表现抗病或中抗;在苗期抗性鉴定中,参试的很多中国品种(系)对大部分意大利菌株表现免疫、近免疫或高抗。由于意大利小麦品种或含有其亲本血缘的中国品种曾经在我国小麦育种和生产中起过比较重要的作用,因此希望这些信息对育种和植病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种质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给培育持久性抗条锈病小麦品种提供抗源,利用此前温室鉴定的48份小麦抗病种质于2006~2010年利用多个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在陕西杨凌进行分小种、混合小种人工接种抗条锈病鉴定,并在甘肃天水自然发病条件下进行了抗条锈病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26份有较好的成株期抗性;结合农艺性状和白粉病抗性的综合表现以及天水自然发病鉴定圃的抗病表现,筛选出16份具有成株期广谱抗条锈性的小麦抗源,其它部分农家种和国外引进种质虽然具有良好的成株期抗条锈性,但其农艺性状、生育期及抗白粉病等需要进一步改造。  相似文献   

11.
小麦慢病性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小麦白粉病和锈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和锈病最经济有效且环保的方法。慢病性通过成株期延迟病菌的侵染、生长和繁殖而表现出中等抗性.较小种专化抗性持久稳定。小麦慢锈性常由2~4个基因共同作用,慢务锈和慢叶锈分别由Yr和Lr基因复合系统(Yr或Lr基因与几个加性慢病基因互作)控制;慢白粉性表现为明显的数量性状特性,在小麦染色体中,有14对染色体与慢白粉性有关。慢病性的鉴定方法和指标尚无定论。一般认为.病程曲线下面积(AUDPC)较为可靠,而倒二叶严重度可作为简易指标。CIMMYT所采用的旨在聚合微效基因以提高小麦对锈病和白粉病的持久抗性的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有蒽酮比色法和索姆基法分别测出对白粉病具不同抗性的87个大麦品种苗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32个品种成株期叶片还原糖、蔗糖、淀粉及总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在苗期和成株期不同抗性品种问叶片含糖量均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叶片含糖量与苗期或成株期白粉病的发生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是该麦区主要病害,当前弱筋小麦主导品种综合抗性较弱,影响其生产安全。为培育多抗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以高产中筋小麦品种扬麦16为轮回亲本,以兼抗白粉病、条锈病的软质小麦92R137为供体亲本,构建了BC1群体,利用分子标记在BC1F2代基础农艺性状较优良的株行中筛选抗白粉病基因 Pm21、抗条锈病基因 Yr26和软质麦相关基因 Pinb-D1a均纯合的单株,并鉴定BC1F6代对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同时检测籽粒硬度、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重要品质指标以及小区产量,最终育成高抗赤霉病、免疫白粉病和高抗条锈病的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38,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139份大麦种质材料苗期和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培育大麦持续性抗白粉病品种提供有价值的抗源,利用7个大麦白粉病菌优势小种,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接种139份大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同时于2009-2011年度在云南保山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田间成株期抗性鉴定,并考查成株期抗病材料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在苗期对7个优势小种表现出48个不同的抗性反应谱,13个大麦品种(系)能抗所有参试的优势小种,22个大麦品种(系)能抗4~6个优势小种.25个大麦品种(系)具有成株期抗病性.大麦苗期抗性与成株期抗性并不完全一致,但苗期抗优势小种数较多的材料中,成株期表现抗性的也较多,5个苗期抗所有优势小种的大麦品种(系)均表现出成株期抗性.25个成株期抗病品种(系)中18个为二棱皮大麦,7个为多棱裸大麦,它们株高、穗长、穗粒数扣千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二棱皮大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3%、15.0%、12.0%和20.6%,多棱裸大麦分别为18.3%、26.4%、19.5%和22.8%.  相似文献   

15.
向日葵籽粒锈斑病又称“水锈病”,是近几年向日葵生产上出现的一种新病害,严重影响向日葵籽的商品性,制约着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在向日葵籽粒锈斑发生严重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和五原县新公中镇试验点调查取样,评价了44份向日葵品种(39份食葵品种与5份油葵品种)的籽粒锈斑抗性,结果表明:乌拉特前旗试验点供试食葵品种中,只有赛瑞1号单盘平均籽粒锈斑率低于25%;另外共有6份品种(包括JK103、LJ188和LD5009等),单盘平均籽粒锈斑率介于25%~50%之间;其余品种的单盘平均籽粒锈斑率都在50%以上。就严重度而言,共有20份品种籽粒锈斑的严重度鉴定为1级,但是其平均籽粒锈斑率却介于17.30%~88.63%之间;其余品种的严重度均为2级以上。五原试验点的调查结果表明,供试向日葵品种的单盘平均籽粒锈斑率介于61.02%~99.63%之间,均显著高于乌拉特前旗试验点相同品种的调查结果;但是就严重度而言,只有10份品种籽粒锈斑的严重度为1级,以3638C为代表。而供试的5份油葵品种中,除了XKS2029外,其余4份品种的单盘平均籽粒锈斑率均低于25%。同时,不同播种时间下同一品种的籽粒锈斑发生程度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如SH361品种单盘平均籽粒锈斑率从5月27日播种的34.49%上升到6月20日的98.47%;相应的严重度也从1级上升到4级,说明播期不同对籽粒锈斑发生程度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2016-2017年陕西省区试的137份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综合抗病水平,以当前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小种CYR32、CYR33和CYR34混合菌株、小麦白粉菌混合菌株和小麦赤霉病强致病力菌株为病原,对区试品种(系)进行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137份区试材料中,有2份材料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兼具抗性,占供试材料的1.5%,分别为西农238和西农928;6份材料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兼具抗性,占供试材料的4.4%;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表现高抗的材料(含免疫/近免疫)分别占供试材料的34.3%、2.9%和0.7%,中抗品种分别占35.0%、4.4%、33.6%,中感品种分别占21.9% 、8.0% 、30.7%,高感品种分别占8.6%、84.7%、35.0%。陕西省区试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的抗性整体较高,对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小麦品种(系)的黑胚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利用抗病品种有效防治黑胚病,从2003年至2005年,采用田间自然病圃法对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和新近选育的小麦品种(系)的抗性黑胚病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发现,供试材料中无免疫品种,但品种(系)间抗性差异明显。其中,豫优1号、陕229等6个品种(系)平均籽粒黑胚率小于5%,为抗病类型,占供试材料的13.64%;漯麦4号、豫农9901等6个品种(系)平均籽粒黑胚率超过30%,达到高感水平,占13.64%;豫展9705、豫麦49等15个品种(系)的平均籽粒黑胚率在5.0%~14.9%之间,为轻感类型,占34.09%;新原958、中育6号等17个品种(系)平均籽粒黑胚率在15.0%~29.9%之间,为中感类型,占38.64%。同时.调查发现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问的抗性表现有一定差异。对滤纸保湿培养法和直接观察法评价小麦品种对黑胚病抗性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方法评价结果趋势基本一致,但保湿培养法籽柱黑胚率普遍高于直接观察法。  相似文献   

18.
1984,198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两个地方最适宜的作物管理体系下种植了三个冬小麦品种。用羟锈宁处理种子,粉锈宁和代森锰锌叶面喷雾防治病害。在第6生育期(GS6,Feekes标准)时,在一个大容器内把药混匀,进行叶面喷雾。观察了品种间小区病害进展曲线内面积(AUDPC)、产量的差异和品种×处理间的互作。1984年以前一直抗白粉病的Tyler品种,1985年变成三个品种中最感病的品种。种子处理和叶面喷雾都降低了白粉病严重程度,其中叶面喷雾效果较佳。在33%的品种×处理×地点评估中,种子处理与叶面喷雾结合使用,均比二者单独使用对减轻白粉病的效果好。品种×处理×地点评估中,种子处理+叶面喷雾结合,在降低叶枯病和叶锈病严重度方面,比单独处理的效果分别高25%和17%。在整个试验中无论单独叶面喷雾或与种子处理结合,产量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病害严重度调查、病毒含量的ELISA测定及产量损失分析,研究了大麦黄矮病毒与小麦条点花叶病毒复合侵染对小麦及其相互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黄矮病毒的侵染对继后侵染的小麦条点花叶病毒的增殖有促进作用。此外,本文还比较了BW155、Milan和Laura品种对BYDV和WSMV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20.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抗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半矮秆品种的推广以及由之而来的肥水用量的加大,使小麦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也使白粉病的为害程度日趋严重,流行地区日趋扩大。目前,白粉病已成为小麦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实践证明,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广开抗源则是抗病育种的基础。白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