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市场瞭望     
鸵鸟肉目前市场正在开拓之中 中国鸵鸟协会专家指出,我国食用猪、牛、羊肉已有数千年历史,鸵鸟养殖在中国仅8年时间,人们的饮食习惯很难一时转变,需要有一个缓慢、认识的过程。 目前国内、国际市场肉类销售比较疲软,鸵鸟业在中国刚刚兴起,国内销售市场还处于开拓之中,需要广大投资者,养殖、加工企业共同努力。相信再过5~10年,随着中国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国加入WTO,未来鸵鸟养殖市场应十分广阔。尤其随着鸵鸟皮、油脂、角膜、血清、内脏的综合利用,作为鸵鸟副产品的鸵鸟肉,其价格将会成倍下降,其发展前景将潜力无限…  相似文献   

2.
中国鸵鸟协会专家指出,我国食用猪、牛、羊肉已有数千年历史,鸵鸟养殖在中国仅 8年时间,人们的饮食习惯很难一时转变,需要有一个缓慢认知的过程。   目前,国内、国际市场肉类销售比较疲软,鸵鸟业在中国刚刚兴起,国内销售市场还处于开拓之中,需要广大投资者和养殖、加工企业共同努力。相信再过 5~ 10年,随着中国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国加入 WTO,未来鸵鸟养殖市场十分广阔。尤其随着鸵鸟皮、油脂、角膜、血清、内脏的综合利用,作为鸵鸟副产品的鸵鸟肉,其价格将会成倍下降,其发展前景将潜力无限。仅以人均 1年吃 500g…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国际鸵鸟产业显示出非常强劲的发展态势.鸵鸟肉蛋在食品工业中创造了越来越高的产值,而鸵鸟皮更是愈显珍贵.目前,用鸵鸟皮搭配设计的皮鞋售价比牛皮鞋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用鸵鸟皮制作的包、袋、皮衣同样名贵,因此业内已经看好这一市场前景,目前一股鸵鸟养殖和深加工的新兴产业正在广西、陕西等地兴起.  相似文献   

4.
我国于1992年从国外引进鸵鸟进行规模化养殖以来,发展很快,至1998年全国已建鸵鸟养殖企业400余家,饲养鸵鸟的数量近10万只,成为亚洲地区养殖鸵鸟最多的国家。与国内省区比较,我区鸵鸟养殖起步晚、数量少,至1999年底仅有鸵鸟养殖场3家、存栏76只。为了交流经验,笔者将几年来在鸵鸟养殖生产中积累的有关资料整理成文,以供同行参考。1 广西鸵鸟养殖的基本情况我区鸵鸟养殖始于1995年,计有北海西南珍奇动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武鸣鸵鸟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区饮食服务公司、广西区畜牧研究所及崇左县种畜场5家企(事)业单位投资900余万元,创建了北…  相似文献   

5.
我国鸵鸟业现已进入一个关键发展时期。客观形势要求鸵鸟业界联合起来,共享信息,共同推进产、供、销各环节大市场的逐渐形成。因而鸵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一份影响广泛的核心媒体为广大鸵鸟企业产供销搭起桥梁。 本刊杂志社自从去年举办中外鸵鸟养殖技术交流会、鸵鸟养殖技术培训班和出版全国第一本《鸵鸟养殖》科普专辑以来,实际上已成为我国鸵鸟业中发行量大、影响面广的媒体信息中心。因而受到广大鸵鸟企业、养殖爱好者的赞赏和热情关注,并经常到本刊杂志社或来函来电提出许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或共同商讨鸵鸟行业发展大计。正是由于广大鸵鸟企业、养殖爱好者的积极要求和热情推动,本刊杂志社决定自本期起开设“鸵鸟养殖”专栏,广泛介绍鸵鸟养殖技术、鸵鸟产品市场开发成果及市场信息,以期起到提高我国鸵鸟养殖技术水平、开拓鸵鸟产品市场、促进鸵鸟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养殖技术》2004,(9):39-39
日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官员、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西安,共同参加首次在亚洲地区召开的2004年世界鸵鸟发展大会。鸵鸟以其极高的利用价值牵动着众人的目光。  鸵鸟原产于非洲,南非是世界上第一大鸵鸟生产国。这是由于它全身都是宝,其肉高钙低脂、蛋壳还能制成工艺品,鸵鸟皮更是一种名贵的皮类……正是基于种种优势,从1992年起,我国开始引进鸵鸟进行人工养殖开发利用。为了能促进鸵鸟业的发展,此次2004年世界鸵鸟发展大会将以“全球鸵鸟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展开积极的研讨与贸易洽谈。  在开幕式上,世界鸵鸟协会主席Stan先生…  相似文献   

7.
2007年是我国鸵鸟产业喜忧参半的一年,同时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鸵鸟皮的销量稳定,鸵鸟蛋、蛋壳及蛋雕工艺口的销售顺畅,但鸵鸟肉因受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政策影响,出口数量略有减少,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下一步产业开发的主攻方向——重点解决鸵鸟肉的销售问题。与此同时,随着鸵鸟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众多鸵鸟企业逐渐意识到产品开发及其水平、质量、标准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最近对全球的调查显示,鸵鸟养殖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势头强劲。在世界的北半球,鸵鸟的生产将很快要迎来20周年的庆贺。传统上,鸵鸟的生产重点是利用鸵鸟的羽毛和鸵鸟皮。当西方市场发现鸵鸟肉的鲜美、优质时,鸵鸟养殖业出现新的转机。在全球近100个鸵鸟养殖的国家中,最重要的产品仍是鸵鸟皮,鸵鸟肉只是在10个国家中作为重点产品。日本是鞣制鸵鸟皮革和鸵鸟皮制品最重要的消费国。在  相似文献   

9.
鸵鸟养殖与产品开发郭芳彬(湖北省黄冈地区农牧局)鸵鸟属鸟纲、鸵科,是世界上现代鸟类中最大的一种鸟。世界上的鸵鸟有非洲鸵鸟、美洲鸵鸟和澳洲鸵鸟(又称鸸鹋)三种,其中以产于非洲的鸵鸟体型最大。近年来,鸵鸟以其体型大、生长快、产肉率高、肉质好、皮质优、经济...  相似文献   

10.
商情新闻     
《农村养殖技术》2004,(9):41-41
●中国成为世界鸵鸟养殖大国 中国的鸵鸟养殖业不断发展。目前全国有300多家鸵鸟养殖企业,鸵鸟存栏10万只,已经成为世界鸵鸟养殖大国,中国的鸵鸟产业正向深度和广度开发推进。据介绍,鸵鸟全身都是宝,鸵鸟肉高蛋白、低脂肪、含有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高于牛、羊肉;鸵鸟  相似文献   

11.
产蛋期鸵鸟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养殖鸵鸟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生产更多的种蛋,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养殖鸵鸟的需要.因此研究产蛋期鸵鸟的营养需要,配制适宜的产蛋期日粮,优化产蛋期鸵鸟的饲养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蛋期鸵鸟的生产性能,是鸵鸟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1 国内当前主要种鸵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2.
鸵鸟自九十年代初引入我国以来,种鸟养殖发展迅速,现已初具规模,而商品鸵鸟饲养相对发展迟缓。近年来,随着国内鸵鸟养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许多有识之士感到目前从事商品鸵鸟饲养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并已投入或积极准备进行商品鸵鸟饲养。同时纷纷来信询问该项事业的发展前景及有关饲养管理技术问题。为此,笔者根据国内外商品鸵鸟生产的有关资料并应邀对多处鸵鸟养殖场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现场咨询。结果初步认为,我国商品鸵鸟饲养环境条件日渐成熟。近几年内,商品鸵鸟生产将成为国内养殖业中的又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乳业》2001,(9):31-33
鸵鸟的人工养殖,作为一项产业始于津巴布韦和澳大利亚。如今,美国、加拿大、英国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开展了这一新兴饲养业。人工商业化养殖鸵鸟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鸵鸟的肉为红色,肉质鲜美,其营养成分与牛肉相似,但胆固醇含量较低,因而,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肉用珍禽。鸵鸟的羽毛是服装业和其它工业的原料,有很高的价值。鸵鸟的皮,质地优良,其耐用性是用牛皮的3~5倍,是一种重要的皮革原料。12月龄的鸵鸟,一般能产24~35千克肉,1.5千克羽毛,1.21~1.86平方米优质皮革。在国际市场上每千克鸵鸟肉为21.4~53.6美元,…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我国各地一些养殖户从国外引进鸵鸟约20万-30万只,由于一些商贩的“炒作”,哄抬价格,使1只鸵鸟的价格由1万元“炒”至10多万元,致使一些人认为有利可图,纷纷办起了鸵鸟养殖场,炒得沸沸扬扬。“鸵鸟养殖热”引起了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等有关专家的关注,他们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和详尽的科学论证,认为:鸵鸟养殖了符合中国国情,主要原因是养殖成本太高,产品国内无销路,国外无订货,“鸵鸟养殖热”应该冷下来.再度降温。 但专家的告诫并未使一些养殖户冷下来,去年至今国内仍有一些地方.如河南、河北、山东、辽…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初鸵鸟被引入我国试养以来,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养殖企业的不断努力和科技人员的积极参与,鸵鸟养殖业在我国迅速发展。随着鸵鸟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鸵鸟产蛋率也得以提高。然而,鸵鸟产蛋率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影响它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营养因素和饲养管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我国各地一些养殖户从国外引进鸵鸟约 20万至 30万只,由于一些商贩的“炒作”,哄抬价格,使 1只鸵鸟的价格由 1万元“炒”至 10多万元,致使一些人认为有利可图,纷纷办起了鸵鸟养殖场。鸵鸟养殖热引起了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等有关专家的关注,他们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和详尽的科学论证,认为:鸵鸟养殖业不符合中国国情,主要原因是养殖成本太高,产品国内无销路,国外无订货,鸵鸟养殖热应该冷下来,再度降温。   但专家的告诫并未使一些养殖户冷下来。去年至今国内仍有一些地方,如河南、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  相似文献   

17.
有趣的鸵鸟饲养管理技术陆宁摘译程国辉校商业性的鸵鸟养殖主要是为了获取鸵鸟的皮、羽毛及鸵鸟肉。值得注意的是,鸵鸟业的投资风险很大,一旦种鸵的需求得到满足,其价格将急剧下落。这时要取得经济效益就有赖于实行一整套健全的饲养、管理、育种、孵化、育雏、育成、营...  相似文献   

18.
简讯     
5月20日本刊记者在中国鸵鸟协会组织下参观采访了青岛鸵鸟企业,并听取了中国鸵鸟协会对我国鸵鸟产业发展状况的介绍。鸵鸟养殖业已在中国站住脚,并取得了很大规模。我国鸵鸟养殖  相似文献   

19.
非洲鸵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鸟类,人工养殖开始于19世纪的非洲,20世纪80年代扩展到欧、美、亚等地,9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现在已经被较大规模的人工饲养,国内存栏大约5万只.鸵鸟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鸵鸟皮可与鳄鱼皮媲美,“全身都是宝”.但是,由于近年来人工等费用的不断上涨,导致种鸵鸟的养殖成本增加20%~30%,无论国内还是国际鸵鸟产业均面临很大挑战.因此,如何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种鸵鸟的产蛋水平及种蛋合格率等,成为种鸵鸟场成功运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鸵鸟主要分为非洲鸵鸟、美洲鸵鸟、澳洲鸵鸟(鸸鹋)、几维鸟(新西兰)等,属鸟纲平胸总目鸟类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养殖的鸵鸟多为非洲鸵鸟,通过对鸵鸟繁殖行为进行观察,介绍了种鸟的繁殖特性和发情、交配、配种、产蛋等生殖行为和世界范围的养殖情况,以及我国鸵鸟的养殖时间及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