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洪 《畜牧市场》2006,(2):31-31
让消费者买到放心的安全食品苏丹红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以及光明乳业“回罐奶”、“早产奶”事件,使食品安全成为2005年最受公众关注的问题之一。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确保安全,让消费者买到放心的食品,是畜牧行业最现实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江山 《畜牧市场》2005,(7):37-37
继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之后,光明乳业的“回罐奶”与“早产奶”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造成了人们的恐慌,很多人不禁要问,“中国的牛奶还能不能喝?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下一个出事的又将是谁?”尽管,一个又一个乳品企业站出来为自己正名,政府职能部门也不断表示对发展乳业的信心。但是,问题依然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心惊胆颤地直面问题的同时,更多的却是对中国乳业现状的担忧。  相似文献   

3.
《湖北畜牧兽医》2012,(7):46-46
全球最大的食品企业雀巢公司日前宣布,斥资1.8亿元在黑龙江双城建设大型牧场,"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奶粉市场。"雀巢大中华区食品及饮料部总裁苏博表示。"三聚氰胺事件"等一系列负面事件后,各大乳企纷纷掉头建立可控的奶源基地,涉足上游奶源环节,而近年来,外资乳企同样悄然加入了对奶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中国乳业正经历着从“三鹿事件”刮来的寒流!这股寒流也许已酝酿已久:从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到河南郑州“回炉奶”,再到雀巢碘超标,又到“三聚氰胺”。每一次事件都让消费者感到一身凉气,每次事件都让消费者信心一降再降!为了挽救中国奶业,企业、政府都使出浑身解数以求“太平”。  相似文献   

5.
雀巢人习惯于将自己的性格形容为“沉稳”,作为一家总部在瑞士的公司,雀巢保持了瑞士人一惯严谨、认真的特点。一些人把雀巢的这些特点称为“慢性子”,有时候雀巢甚至被它的竞争对手指责为保守,然而雀巢确实又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奶牛》2004,(6):i006-i007
在中国,一提起雀巢,无论是男女老少,“味道好极了”这句广告词立刻会脱口而出,雀巢食品的味道马上会浮现于脑海。不必多说,一个瑞士跨国公司的名字、商品、品牌和广告在拥有12.5亿消费者的中国如此家喻户晓,可见雀巢公司在中国已经获得了多么骄人的业绩与成功。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领先的营养、健康、幸福生活公司,140多年来,雀巢始终恪守“优质食品,美好生活”的承诺,通过优质的食品在生命的每个阶段为消费者创造美好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一承诺,雀巢积极致力于开展有关人类健康的基础研究以及在全球传播健康生活理念。近期,雀巢公司在发现长寿代谢密码和与肥胖症相关的生物密码方面就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并在中国启动了新一轮心血管营养健康普及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8.
自各大媒体曝出肾结石婴儿是因长期食用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之后,原本就不太平静的中国奶业又起了大波澜,“三聚氰胺”——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像一颗炸弹,警醒了整个中国奶业。一时间,这一事件引起了连锁反应:部分企业的相关奶粉被下架、召回、销毁;全国奶粉和液态奶销量急剧下降;奶农无处交奶,“倒奶杀牛”再次上演……“大头娃娃”奶粉、光明“回炉奶”、雀巢“碘超标”,短短几年,连续、发生劣质奶粉危害人们健康的事件,我们应该深刻的反省了!  相似文献   

9.
《北方牧业》2006,(4):6-6,7
<正> 中国奶协副理事长王怀宝在接受CIEN 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现在的奶价已经远远低于其产品价值,已经触底了。随着《通知》的实施和乳业市场的规范,尽管在某些地区和城市,因为资源或者市场开发等诸多因素,当地奶价会出现上扬或下跌,但乳制品的总体价格将会反弹。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只有不到1/4的乳品企业有些微利、绝大多数企业处于收支平衡和亏损状态。而更为严重的是,“光明事件”、“雀巢事件”的接连发生,以及“还原奶与鲜奶之争”和“倒奶杀牛现象”,让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安全以及奶农对饲养奶牛的热情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辑]雀巢出让呼伦贝尔工厂95%的资产与塞尚乳业组成合资公司,作为长期战略雀巢入股塞尚乳业,持股6%。开启世界食品巨头雀巢与中国地方乳品公司共同开发高端乳制品新的里程碑,对破解中国乳品市场同质竞争,国外高端乳品进口持续增长带来巨大冲击,探索出了中国乳业参与世界竞争的新方案。2018年5月23日上午,在宁夏塞尚乳业厂区,雀巢和宁夏塞尚乳业举行"雀巢战略入股塞尚  相似文献   

11.
雀巢:从1979年起,世界最大的食品公司瑞士雀巢公司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积极推行本地化政策。23年后的今天,雀巢公司已经在中国拥有14家独资企业,19家控股合资企业和一个研究中心,生产的奶制品、婴儿食品、咖啡与速溶饮料等产品深受欢迎。用该公司自己的话来说,雀巢“在中国取得了持续的赢利性的增长”。达能:法国达能拥有强大的市场营销和资本运作能力,在欧洲保持8%的增长速度。其在中国的资本运作同样好戏连台,继控股娃哈哈与乐百氏之后,2000年11月,又与国内乳制品的最大厂商光明乳业达成协议:达能出资拥…  相似文献   

12.
雷永军 《中国乳业》2012,(11):61-62
2012年11月初,雀巢以118.5亿美元并购辉瑞旗下的婴儿营养品业务惠氏奶粉获得了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有好几家奶粉企业的老板打电话给我,问会不会给中国奶粉行业带来进一步的灾难。上周末,有几家媒体采访也问及了这个事件对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影响。估计还会有朋友电话问及,所以在此对该事做一系统的回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乳业》2005,(6):22-22
长期以来,洋奶粉一直垄断着我国高端奶粉市场的份额,雀巢、惠氏、多美滋、雅培四大品牌长期称霸中国市场,而国产婴幼儿奶粉却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业内专家日前表示,不少家长在消费上存在误区。以为进口产品一定优于国产品牌。在沸沸扬扬的“雀巢奶粉事件”后,消费者开始破除“崇洋”的消费心理,国产奶粉可能呈现出巨大的商机,三鹿、伊利等国内知名品牌奶粉有望在高端市场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4.
《牧业资讯坊》2005,(7):4-5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葛素表、刘菊花自5月25日雀巢金牌成长3 奶粉碘含量超标被曝光后,中国消费者和雀巢公司的一场无形“博弈”便悄然展开,在经历了消极应对——积极自辩——公开道歉——只换不退的“表演”之后,雀巢公司日前又对外宣称i消费者可以退货。在这场“博弈”中,中国消费者受到持续的“心理煎熬”,雀巢公司却显得很轻松,和中国人玩起“变脸”的游戏,而为了逃避“召回”,这种游戏还在上演。  相似文献   

15.
《湖北畜牧兽医》2005,(6):21-21
从2004年9月开始研究制定的《食品安全法》现正处在修订、讨论阶段,初步的讨论稿已经完成,有可能在2006年年内正式出台。据介绍,有关专家将修订《食品卫生法》,最终将其充实完善成《食品安全法》。刘兆彬司长表示,目前我国须执行的食品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2005年的雀巢碘超标奶粉、“早产奶”等食品安全事件,都反映出标准“混乱”的问题。因此,《食品安全法》将重点对“国家标准”加强统一管理,包括统一制定、统一审批和发布。  相似文献   

16.
“三聚氰胺”事件对我国食品出口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文章探讨这一事件对食品出口造成影响的原因,并从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方面分别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乳业》2009,(11):88-88
本刊讯:2009年11月19~22日,雀巢以其丰富多彩的乳制品闪亮出现在“2009中国(北京)国际妇女儿童产业博览会”上。该博览会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指导,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和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由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工作委员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北京中小企业协会等单位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上个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了一项评选结果,中国传统的皮蛋产品被列为十大“最恶心的食品”之首,消息一出,网民哗然,国内最大的皮蛋生产企业——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迅速做出反应,指出这一评选结果缺乏科学性,要求CNN就此事道歉,CNN随即做出了回应,对于无意间造成的冒犯表示诚挚的歉意。神丹公司也接受了这一道歉,事件就此告一段落。回顾事件的前因后果,除了声讨与被声讨之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耐人思考。  相似文献   

19.
张志德 《山东饲料》2005,(12):15-15
我国入世后,食品工业面临的挑战之一。而此刻国内食品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先赚人心再赚钱。国外食品企业进入中国,首先带进来的不是产品,而是理念,即有益于社会、给消费者提供价值和利益以及建立在这两者基础上的长期市场考虑。所以,像雀巢、达能等产品很少加入到各种价格战中,为的是保证产品品质,在赚取人心的同时,达到对市场的长期占有,而这正是国内的一些人或者企业所缺乏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牧业通讯》2005,(12):26-31
自2005年年初以来,我国相继发生了苏丹红事件、光明“回锅奶”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等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事件,有关部门及时做出了反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国家质检总局6月2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多处提到了从源头加强管理,控制食品安全质量,因而广大的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应该注意和及时调整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以符合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为此.本栏目特全文刊发该通知,以期引起广大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