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阔叶树上的两种新的心材腐朽病害,其病原菌分别为变孢绚孔菌(Laetiporus versisporus (Lloyd) Imazeki)和白蜡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fraxinea (Bull.:Fr) Ryvarden).根据野外调查对这两种新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根据实地采样对这两种新的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亚热带地区阔叶树上一种新立木腐朽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我国亚热带地区阔叶树上一种新立木白色腐朽病,其病原菌为平丝硬孔菌Rigidoporus lineatus,根据中国标本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菌主要危害洋槐、泡酮及其它阔叶树种。对病害的症状,造成的危害及该病的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云南一种新的阔叶树干基腐朽病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基腐朽病害是发生在活立木上,造成木质部腐朽的一类重要的森林病害.引起腐朽的病原绝大多数是担子菌中的多孔菌,它们能分泌多种水解酶类,把木材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作为生活的养料[1].我国至今已发现80余种干基腐朽病害[2],但多数都发生于温带和寒温带地区,而对热带地区还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南台湾相思树干基腐朽病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省台湾相思树(Acacia confusa Merr.)干基腐朽病为中国一种新的林业病害,其病原菌为热带灵芝(Ganoderma tropicum(Jungh.)Bres.)和粗柄假芝(Amauroderma elmerianum Murrill.)本研究根据野外调查对此新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根据实地采样对这两种新的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5.
山鸡椒上一种新的干基腐朽病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我国贵州北部山鸡椒上一种新的干基腐朽病害,其病原菌是粗皮灵芝(Ganoderma tsunodae(Yasuda ex Lloyd)Trott.)。基于本研究采集的标本及日本模式产地的标本,对此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菌主要危害贵州北部的山鸡椒,造成干基白色腐朽,最后导致树林死亡。对病害的症状,造成的危害及病原菌的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法从9种常用杀菌剂中选出3种适合防治林木腐朽病原—槐生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robiniophila的药剂,分析抑菌率和抑菌中浓度(EC50).其中15%三唑酮抑菌效果最好,50 000倍液平均抑菌率为99.01%,根据抑菌回归方程求得EC50浓度为2.8 mg/L;其次是70%代森锰锌,7 000倍液平均抑菌率为99.16%,EC50为42.21 mg/L;第3的是80%代森锌,4 000倍液平均抑菌率为99.23%,EC50为62.7 mg/L.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黑龙江省林区常见的两种树木干基腐朽病发生的原因、特征、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这种新干基白腐病的病原菌为绒毛昂氏孔菌Onnia tom entosa。该病主要发生于成熟林分,造成干基特别是根部腐朽。被侵染树木极易风折或风倒而死亡。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该病的病原菌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北美及欧洲的标本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杉木立木干基腐朽病是杉木发生普遍而又广泛的一种病害,在成熟林分中发生率在25%左右,造成木材约1.44%的材积损失。该病害可发生于杉木中幼林,且随林龄的增长而加重,并与环境因子相关,林分遭受自然、人为等因素损害导致创伤有利于病原菌的入侵;同一山场下坡比上坡发生严重,阴坡比阳坡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李属树木上一种新的心材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王氏薄孔菌(Antrodia wangii Y.C.Dai&H.S.Yuan),该菌主要引起李属树木心材褐色腐朽.根据野外调查对这种新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根据实地采样对这种新的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培养性状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南方林区速生乡土阔叶树种的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南方林区,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分布着大量的阔叶树种天然林.  相似文献   

12.
浙西南速生工业原料林阔叶树种评价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浙西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基础上,针对营造工业原料林的需求,制订阔叶造林树种选择标准.以生长量、适应性、造林特性和经济特性为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确定了11个评价指标,采用5分制提出了每一个指标的分级标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根据各指标分值和权重,对实地调查和资料检索确定的20个参选树种(无性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毛红椿(Toona ciliate var. pubescens)、杨树(Populus deltoides)、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香椿(Toona sinensis)、苦楝(Melia azedarach)、翅荚木(Zenia insignis)、桤木(Alnus cremastogyne)等综合评价表现较好.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结合树种特性和浙西南立地实际,建议选择毛红椿、南酸枣、香椿、桤木、杨树作为当前浙西南速生工业原料林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因地制宜进行推广,翅荚木可选耐寒种源进行试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5个处理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闽楠、裂斗锥与马尾松混交林生长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交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混交林中闽楠的胸径、树高、林分生物量明显高于闽楠纯林,混交林中裂斗锥的胸径和林分生物量也显著高于裂斗锥纯林,两种混交林林分生物量均高于各自纯林;不同林分林下植被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混交林大于纯林,混交林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林下植被生物量和凋落物量。  相似文献   

14.
对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退化马尾松林林分2002年种植的17个3年生阔叶树种的树高、胸径以及冠幅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树种之间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红荷、桃花心木、仪花、格木和马占相思以外,其余12个树种树高与胸径生长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树高、胸径和冠幅3个指标对17个阔叶树种的生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桃花心木、火力楠、铁冬青、尖叶杜英和仪花生长较慢;枫香、格木、红锥、米老排、樟树、木荷、木棉和南洋楹生长速度中等;红荷和黧蒴生长较快;千年桐和马占相思生长迅速。总体而言。试验的17个阔叶树种对退化马尾松林的景观恢复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红锥等8个阔叶树种抗旱生理指标比较及光合作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红锥等8个树种苗木水分胁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后各树种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都下降,下降变幅为2.39%~25.90%。对照组树种间根茎比(RSR)、叶面积比率(LAR)差异较大,变幅分别为0.33~0.83g/g、18.07~51.22cm2/g;净光合速率(Pn)差异显著。水分胁迫处理前各树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gs)日变化曲线相似,有两峰值,各树种都有午休现象;水分严重胁迫后,各树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明显下降。根据抗旱的生长适应和生理适应机理,利用综合指数(Pi)法并结合水分胁迫后各树种表型特征评价各树种抗旱能力,大小为:任豆、木荷、红荷木>乐昌含笑、翻白叶树、火力楠>木麻黄、红锥。  相似文献   

16.
天然红松阔叶林不同径阶林木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揭示天然红松阔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规律,为合理经营天然红松阔叶林提供借鉴,本研究在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大坡经营区设立面积为1 hm2的样地,利用全站仪对高度1.3 m以上的林木进行每木调查,然后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等3种结构参数,分析了样地内不同径阶林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然红松阔叶林中小径阶(胸径≤10 cm)林木占总株数的59.4%,其周围林木呈随机分布,与林分的总体分布格局一致.大径木的平均角尺度呈急剧下降的趋势,说明其相邻木挤在一起的现象大幅度减少,相邻树木在其四周趋于均匀分布.林木大小比数随胸径的增大呈迅速减小的趋势,小径木多明显受压,中径木处于中庸状态或亚优势地位,大径木全部处于优势地位.林木混交度随着胸径的增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竞争压力逐步减小,林木空间分布特征渐趋优化.  相似文献   

17.
6种珍贵阔叶树种在松阳的早期生长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东京野茉莉(Styrax tonkinensis)、翅荚木(Zenia insignis)、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毛红椿(Toona ciliate var.pubescens)、香椿(T.sinensis)6个珍贵阔叶树种在松...  相似文献   

18.
试验表明,在阔叶林下套种灵香草,坡位以山脚或山凹为最佳,林分郁闭度以0.7—0.85为宜;扦插时间以秋季最好,扦插密度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以株行距15cm×20cm为宜;施肥以火烧土为主配适量复合肥;在最佳条件组合下,灵香草年干产量可达2023.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