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封山育林是恢复生态环境重要手段。简要地叙述了封山育林的概念、作用及基本原则。提出了封山育林的技术方法,对封山育林的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封山育林的意义,针对封山育林的对象,提出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封山育林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能有效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质量的技术措施.阐述了封山育林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封山育林的类型,重点介绍了适合山西省实施封山育林的5种模式以及如何加快封山育林进程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即由GB/T 15163-2004替代GB/T 15163-1994后,因封山育林的对象、内容、技术、要求等发生了变化,因此要处理好以下新的问题:①封山育林的内涵及对象.②封山育林对象与适宜条件的关系.③与封育目的目标的关系.④与封山育林技术的关系.⑤与合格标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封山育林使蓝旗生态与经济"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沙源治理工程启动后,正蓝旗在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按照全盟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抓住沙源治理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全盟“围封转移”战略,以沙源治理工程为重点,以林木种苗建设为基础,以提速增效,提高造林“两率”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充分发挥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按照封山育林技术规程,经实地踏查落  相似文献   

6.
<正> 一、封山育林的重要作用1.封山育林是加速国土绿化,增加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从历史上看封山育林一直是我国培养森林资源的传统方法。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利用“禁山会”和乡规民约进行封山育林。建国以后,我国的封山育林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建国以来我国封山育林成林面积已达1200万ha(合18000万亩),占全国现有森林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7.
我国封山育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中概述了封山育林的概念、技术措施以及封山育林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封山育林今后研究的重点 ,主要是进行群落演替规律、生态恢复过程等封山育林的生态过程研究、封山育林生态功能及其提高技术研究、困难地带生态恢复与封山育林研究以及封山育林的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8.
封山育林是恢复植被的重要技术措施.进行6年封山育林试验研究,分析封山育林期间植被覆盖率、郁闭度、植物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生态优势度等数量特征变化,土壤肥力和水土保持作用的动态变化状况,以及不同树种补植效果.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度达20%,郁闭时间缩短30%以上,增加了植物丰富度,提高了土壤肥力,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顶果木(Acrocarpus frxnifolius)、任豆(Zenia insignis)、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吊丝竹(Dendrocalamus minor)等树种补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浅谈封山育林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植物天然繁殖能力实现林地郁闭的一种营林方法,封山育林投资少、见效快。本文介绍了封山育林的组织实施、封山育林的对象以及封山育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青山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和不同群落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多年来封山育林研究的成效,提出了大青山生态脆弱带封山育林的4种模式:天然白桦次生林封山育林、中山区水源涵养林封山育林、中低山区水土保持林封山育林、干旱阳坡封山育林育草,为在大青山地区实施封山育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封山育林是利用天然繁殖能力实现林地郁闭的一些地方划分出来实行封闭管理,加以重点防护,禁止任何人、畜进山破坏和干扰,促进森林自然恢复和生长,只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补植,以实现造林绿化为目的的一种措施。组织实施1.封山育林时间较长,而且经济效益又不明显。因此,进行封山育林,需要采取一些过硬的措施,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对本辖区内的封山育林工作制定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加强对封山育林的监督和检查;县乡两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对本辖区内的封山育林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封山育林。2.建立和完善封山育林生产责任制,是实施封山育…  相似文献   

12.
封山育林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能有效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质量的技术措施。阐述了封山育林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封山育林的类型,重点介绍了适合山西省实施封山育林的5种模式以及如何加快封山育林进程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封山育林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封山育林地的选择,封山育林的培育目标,以及无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有林地等封山育林的模式选择,最后建议封山育林与产业开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从封山育林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谈起,总结了多年来各地在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中的实践和做法,指出了封山育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封山育林工程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浅淡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重新认识封山育林的理念出发,阐述了封山育林的概念。分析了封山育林的特点及封山育林对象。总结了按照培育目的和树种比例分为5种封育类型、3种封育方式。提出了封山育林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围封转移治沙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5月,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紧急启动以来,达茂旗农村牧区彻底打破了单一种粮和散牧的旧格局,生态建设得到了大发展,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到目前,累计完成治理总面积65.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5.2万亩;退耕还林24万亩;封山育林7万亩。此外,完成自  相似文献   

17.
“封山育林,也是造林”,这是唯物辩证的科学观点.实践证明也是如此,1986年以来,我县用系统工程封山育林,不但投资少,见效快,收到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封山育林面积由1987年前的28万亩,增加到1991年的110万亩。据我们进行的封山育林成效调查表明,1989年前封育的平均每亩幼林126株,年均增加6株,年均增高每株0.6m,封山育林区原有资源得到了保护,残林幼林普遍呈现复苏,生机盎然.据标准地观测,全县封山育林成效面积48.82万亩,其中达到良好成效面积的有101546亩,中等成效面积386656亩。为1992年消灭荒山,1995年基本绿化藤县奠定了基础。由于大面积的封山,森林资源得  相似文献   

18.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极快,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林业资源在不断减少,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以保护林业生态资源为目标,着眼于以封山育林为基础的林业生态工程,对封山育林的优点、方式以及适用对象等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基于封山育林实施环节的问题,论述推进此方法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优化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封山育林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9年 9月发布《山东省封山育林管理办法》 ,封山育林问题进一步受到山东省领导及科技工作者的重视。这是件好事 ,因为林业发展的历史证明 ,封山育林是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加快山区绿化的关键所在。我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封山育林的文章 ,对有些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 ,现将思考所得介绍如下。1 封山育林的概念在关于封山育林的文章中 ,少有提到封山育林概念的 ,似乎这个问题不重要 ,或者单从字面就已经清楚了。事情并不是这样 ,我们研究一下两部著作中对封山育林的定义就可以知道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将封山育林定义为 :“以封禁…  相似文献   

20.
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和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东莞市封山育林基础条件,提出了封山育林技术方案及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