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不同基因型品种养分吸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选出适合南方稻区种植的高产、高效水稻品种,采用大田试验,以南方稻区8种水稻类别的5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在相同施肥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生育过程中氮、磷、钾吸收特性,及其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干物质和磷、钾的累积主要集中在分蘖盛期—齐穗期阶段,氮素累积集中在苗期—分蘖盛期、分蘖盛期—齐穗期这2个阶段;两系晚熟的稻谷、稻草产量和氮、磷累积总量最高,两系早熟的钾累积总量最高,分别比最低的常规早熟增加101.2%、40.9%、85.0%、48.1%、47.5%。随着生育期延长,同一系列水稻的稻谷产量和氮素累积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稻谷产量和各个生育阶段的氮、磷、钾累积量的相关性以分蘖盛期—齐穗期最强。两系早熟的养分利用效率最低,每生产100 kg稻谷需要N、P2O5、K2O分别为2.15、0.53、3.61 kg,三系中熟的氮、磷养分利用效率最高,钾以三系晚熟最高。综上所述,适合在南方稻区种植的高产、高效品种为两系晚熟和三系中熟,同时在水稻生育过程中保证分蘖盛期—齐穗期的养分供应,就能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选出适合南方稻区种植的高产、高效水稻品种,采用大田实验,以南方稻区8种水稻类别的5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在相同施肥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生育过程中氮、磷、钾吸收特性,及其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干物质和磷、钾的累积主要集中在分蘖盛期—齐穗期阶段,氮素累积集中在苗期—分蘖盛期、分蘖盛期—齐穗期这2个阶段;两系晚熟的稻谷、稻草产量和氮、磷累积总量最高,两系早熟的钾累积总量最高,分别比最低的常规早熟增加101.2%、40.9%、85.0%、48.1%、47.5%。随着生育期延长,同一系列水稻的稻谷产量和氮素累积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稻谷产量和各个生育阶段的氮、磷、钾累积量的相关性以分蘖盛期—齐穗期最强。两系早熟的养分利用效率最低,每生产100 kg稻谷需要N、P2O5、K2O 2.15 kg、0.53 kg、3.61 kg,三系中熟的氮、磷养分利用效率最高,钾以三系晚熟最高。综上所述,适合在南方稻区种植的高产、高效品种为两系晚熟和三系中熟,同时在水稻生育过程中保证分蘖盛期—齐穗期的养分供应,就能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3.
白肋烟品种在不同氮水平下对主要养分的吸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水培试验,对JB80(建白80)、KY17、KY14、KY10、Va509、B21(白肋21)等6个白肋烟品种,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的生长状况和对主要养分的吸收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肋烟品种对氮素的生长响应,以及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能力在不同供氮水平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氮条件下,白肋烟各品种长势较强,烟株中的含氮量和对氮素的吸收量也量高。其中JB80、KY17的生长势最强,但各品种对磷、钾吸收量都有所降低。在中氮水平下(15mmolN/L),各品种对磷、钾的吸收量较高,内在品质协调。低氮白肋烟各品种的生长状况差异显著,但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生长差异逐渐减弱。JB80、KY17对氮素的亲和力较强,B21则必须在高氮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对于深入了解不同土壤的供肥特点,因地制宜地挖掘水稻增产潜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黑龙江省5种主要种植水稻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微区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上水稻产量及其对氮、磷、钾、微量元素养分吸收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极显著,水稻产量在黑土、草甸土和冲积型土上较高,3年平均产量分别为6 883.9、6 689.6和6 797.3kg/hm2,在白浆土和石灰性土壤上水稻产量较低,3年平均产量分别为6 316.5和6 193.4kg/hm2;不同土壤对水稻养分吸收有影响,在黑土、草甸土、冲积土上种植的水稻氮、磷累积量高于在石灰性土和白浆土上种植的水稻,在白浆土上种植的水稻铜、铁含量极显著高于在黑土等其他类型土壤上的水稻,在黑土、草甸土和白浆土上种植的水稻锰含量高于在石灰性土和冲积土上的水稻,草甸土和白浆土上种植的水稻锌含量高于黑土和石灰性土上的水稻,在冲积型土上种植的水稻锌含量最低;水稻氮素累积量与水稻产量显著正相关(r=0.994)。  相似文献   

5.
不同养分供应下玉米品种产量潜力变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土壤养分平衡因素是否影响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进而阐明不同养分供应下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潜力变异及其育种意义,为品种选育与区试中应用科学的施肥技术和手段提供依据。采用田间品种对比试验,在山西汾阳碳酸盐褐土上研究不同养分供应对15个全国区试玉米品种产量潜力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常规施肥相比,调控施肥改变了玉米的生物学性状,显著增加了单穗粒重和产量;不同养分供应及平衡状况下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有较大差异,平衡施肥使高养分潜力型品种的产量潜力得到明显提高。土壤养分与作物施肥的养分供应状况显著影响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因此,在玉米高产育种中,应该根据土壤-养分平衡原理来筛选生态适应性品种。  相似文献   

6.
大豆剪叶片对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剪叶片对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傅艳华孙淑贤彭宝(吉林市农业科学院132101)利用剪叶方式研究大豆叶片在各生育阶段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别里科夫、董钻、王建昌、李新民等已有研究报道,但是从第一复叶开始一直跟踪剪掉最后一片复叶,系统研究大豆叶片与产量及氮...  相似文献   

7.
王贺 《中国种业》2020,(12):60-63
为了构建大豆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单产,对沈阳地区26个大豆品种在穴播和条播两种种植模式下的农艺和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个参试大豆品种在条播模式下株高更高;铁豆62等4个品种在穴播模式下产量较高,而铁豆59等2个品种在条播模式下产量较高,其余20个品种在两种模式下产量均无显著差异;大豆产量与茎粗、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磷营养对不同大豆品种生长和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了磷素营养对山西省审定的10个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生长和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和高磷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株高、主根长、根体积、叶面积和植株干物质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高磷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间植株的磷吸收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在低磷条件下其差异不显著。晋豆11号、晋豆4号和晋豆23号在低磷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磷利用效率,表明它们适合于低磷土壤种植;晋豆10号和晋豆11号在高磷条件下磷的利用率较高,说明它们适合于磷有效含量高的土壤种植。合理利用大豆品种资源,有利于发挥品种利用磷素的潜力,提高磷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以磷酸二按、控释肥、复合肥、尿素及硫酸钾为研究材料,采用组成养分含量相同的常规摊肥和2种一次性施肥方法,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群体生长及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法中常规施肥能较好地稳定有效分枝数、芙数、粒数禾单株粒重,适合在高密度种植时施用,赤豆3号和拉线7号产量分别在3600和3260kg/hm2以上时,每生产100kg子粒需N:5.07~5.82kg,P205:0.92~0.96kg,K2O:1.07~1.58kg;控释肥处理对叶面积非数、株高和底芙高度稳定性较好,适宜在低密度种梢时施用,两品种产量分别在3694和3260kg/hm2以上时,每生产100kg子粒需N:6.69~7.06kg,P2o5:1.13~1.25kg,K2O:1.52~1.77kg。  相似文献   

10.
大豆氮磷钾吸收动态及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董钻  谢甫绨 《作物学报》1996,22(1):89-95
根据2年对2个大豆品种的测定结果,大豆叶片、叶柄、茎秆、荚皮的N、P2O5、K2O百分含量随生育进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籽粒中N的百分含量在成熟前2周达到最大值,尔后下降;P2O5含量比较稳定;K2O稍呈下降趋势。大豆单株的N、P2O5和K2O绝对含量的积累可用Logistic曲线方程加以表达,拟合良好。大豆植株吸收各种养分最快的时间:N约在出苗后第9 ̄10周,P2O5在第10周前后,K2O约在第8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肥配施对潮土花生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花生科学施肥,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花生产量、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显著增产46.82%,较农户施肥增产7.53%;施氮、磷、钾肥分别增产27.80%、13.56%、21.12%。氮磷钾配施养分积累量较农户施肥分别提高13.30%、36.48%、40.75%,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3.39%、15.17%、39.02%。氮磷钾配施(N-90、P2O5-120、K2O-150 kg/hm2)促进了花生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花生产量,可作为潮土区花生高产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不同裸大麦品种在江苏沿江、沿海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和品质特性,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裸大麦新品种,试验研究比较了7个裸大麦品种和1个皮大麦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抗逆性、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1)从生育期角度,7个裸大麦品种均适合在江苏省大麦产区种植,通麦6号系半冬性品种, 播期弹性较小,要求适当早播。(2)从产量和抗逆性角度,东陈元麦为六棱品种,丰产性、抗倒性差,不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苏裸麦2号丰产性好,但轻感大麦黄花叶病,适宜在江苏黄花叶病轻病田种植,青元麦和苏裸麦1号稳产性好,抗大麦黄花叶病,适宜在江苏大麦产区种植。(3)从品质角度,青元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高、粗纤维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高,品质好,可作特色杂粮开发利用;苏裸麦1号、苏裸麦2号β-葡聚糖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高,品质较好,可作优质杂粮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土壤盆栽方法研究了镁施用水平对3种不同类型土壤大豆生长、养分吸收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60mg/kg镁肥对3种不同类型土壤大豆种植生长,籽粒、茎秆和根部中氮、磷、钾和镁养分吸收量,以及籽粒产量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当镁肥施用量为60mg/kg土时,种植在褐土性土、栗褐土和潮褐土土壤上的大豆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5.53%、11.48%和15.52%。当镁肥施用量增加到180mg/kg土时,潮土的大豆籽粒产量比对照增产19.83%,而其它两种土壤大豆籽粒产量没有明显增加。从3种不同类型土壤对施用镁肥的响应来看,潮土表现好于栗褐土和褐土性土。本研究表明,在合理施用氮、磷和钾肥基础上配合施用适当的镁肥对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高的土壤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暗管排水对规模农田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暗管排水对水稻生育后期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以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南粳46'为试验材料,通过苏州太仓东林农场两块相临的暗管排水田块与传统明沟排水田块进行试验.在暗管排水田距离排水沟和暗管不同的位置采集水稻样品,未铺设暗管的田块取样作对照,分析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植株氮磷钾含量以及产量构成之间的差异.结果 ...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大白菜施用不同用量的液体肥料和等氮磷钾养分的固体肥料对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氮磷钾总用量的条件下,液体肥料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固体肥料处理,增产量达318~761kg/667m2,相对增产19.3%~50.0%。在氮磷钾总用量小于24.75kg/667m2时,液体肥料处理氮吸收量比固体肥料处理有明显的增加,相对增加达8.6%~44.5%。液体肥料处理磷吸收量比固体肥料处理均有明显的增加,相对增加达13.9%~75.3%,而钾吸收量液体肥料处理多数情况下高于固体肥料处理,相对增加值达8.6%~53.4%。在等产量(1000~3000kg/667m2)水平下,施用液体肥料可比施用固体肥料节省氮磷钾用量29.8%~36.3%。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黄淮海地区存在传统"贴茬"的播种习惯和缺乏专用大豆播种机械的困难,所造成的产量低、田间管理难等问题,探讨了黄淮海地区大豆最佳种植方式。在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试验地,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3次重复,对4个品种‘周豆21’、‘周豆22’、‘周豆23’、‘中黄13’在同一密度、5种行距配置方式(ABCDE)下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数量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周豆21’、‘周豆22’和‘周豆23’均在C处理时产量最高分别为4172.40、3823.65、4088.25 kg/hm2;对于4个品种,ABCD各处理与E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C与E两处理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4个品种在宽行0.4 m、窄行0.2 m种植方式(C处理)时分枝荚数、总荚数、百粒重各项指标为最优。因此,‘周豆21’、‘周豆22’、‘周豆23’3个品种在密度为18.75万株/hm2下,宽行0.4 m、窄行0.2 m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群体优势,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油品种东农163、高产品种黑农37、高蛋白品种东农42在各个生育时期内取样,对不同大豆品种产质性状动态取样进行研究,得出大豆各个性状在生育时期内的动态规律。通过种植大豆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内的取样分析,得出在生育期内平均鲜荚重、平均鲜粒重开始呈上升趋势,后期平均鲜荚重和平均鲜粒重呈下降趋势。平均粒荚比和粒荚比呈上升趋势,每荚平均粒数在2-3之间。通过对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中的分析得出,高蛋白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生育时期内的蛋白质含量始终处于最高。高油品种在各个生育时期内的油分含量始终最高。  相似文献   

18.
河南夏大豆区试新品种丰产稳产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客观、科学、公平、公正评价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遗传稳定性及适应性,应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AS)对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汇总资料进行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分析和比较,为河南大豆新品种在生产及育种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秋乐1205’、‘安豆5156’和‘驻豆02-19’等9个大豆新品种丰产性好,比对照‘豫豆22号’均增产5%以上;‘农丰18’、‘驻豆03-56’和‘周豆22’丰产稳产性均好;对照‘豫豆22号’稳产性好;‘泛09C6’丰产性差,但稳产性好。试验结果结合大豆区试新品种的田间实际表现佐证了RCTAS是一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系统设计优良、应用方便快捷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统计分析软件,同时也为河南省夏大豆新品种的鉴定、筛选、审定和推广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