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农业大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时期。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不注意汲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同时,自然资源、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等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21世纪中国在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遇到的挑战将比世界上任何国家更为严峻。找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生产了占世界24%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然而据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我国将有16亿人、12亿家畜、70亿家禽生息在这片人均不足1亩耕地的国土上,而且水资源严重不足,中国怎样养活中国人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  相似文献   

2.
产业经济的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发表题为《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的著述。在这篇长达百余页的报告中,布朗描述了中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高速工业化进程大量侵蚀、破坏农田,加之人口增长等要素,报告推得结论:到21世纪初,中国为养活10多亿人口,可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从而引起世界粮价上涨,将对世界粮食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21世纪被称之为水的世纪,21世纪水利的主要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与水环境恶化。因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李斌 《养猪》2008,(3):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5日至6日在河北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时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充裕的。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国际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何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解决好住房需求,如何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解决好住房需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世界只有一个地球,地球被破坏被污染,促使人们共同重视人居住环境极其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李勇 《饲料广角》2000,(7):29-31
中国是农业大国,12.6亿人有近9亿农民,很显然,中国的首要问题是农村、农业、农民问题。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总数22%的人口,农副产品极大丰富,肉、蛋、粮食总产均已稳居世界第一。经过20年的快速增长,我国农业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辉煌成就一起进入21世纪的还有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农产品进入了买方市场,出现了相对过剩,增产不增收。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还要接受加入WTO及产品、技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世界级的农业大国,农业是基础,它关系到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可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人们还存在温饱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重大问题,不能再盲目地发展传统农业、照搬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而是要积极地转变和调整农业发展模式,走一条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畜牧杂志》2004,40(10):2-2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纪,据有关专家预测,在21世纪30年代,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16亿人口对肉、蛋、奶的需求,将给我国及世界畜牧业发展创造空前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中国畜牧杂志》2005,41(3):2-2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纪,据有关专家预测,在21世纪30年代,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16亿人口对肉、蛋、奶的需求,将给我国及世界畜牧业发展创造空前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节水灌溉是解决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性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 300m3,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业干旱缺水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且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1.
导读:21世纪畜牧养殖生产面,临的严峻挑战是饲料资源缺乏,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汽车的发展普及,饲料资源将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据联合国预测,在现在全世界67亿人口的基础上,到2030年人口将达到80亿,到2050年将达到92亿,人口的年增长率大约为4%。根据过去20年数据,粮食产量的年增长率仅为2%。世界各国对乙醇的研究和生产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发展,从1983年土地承包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启了高速发展之路,无论是产量、品种、科研都达到了空前水平。伟大、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用占世界7%的耕地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要知道,现在,全世界还有近8亿人还处在吃不饱的状态中。但是,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也非常脆弱,高端品种资源占比较少,市场行情影响较大,同时,还受气候、病虫害、周期性以及突发事件等影响,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这次疫情,来认真思考中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岩溶地区农业的出路在草地畜牧业(演讲提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环境因素.以籽粒为主要生产对象的耕地农业,必然过度开荒种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农业效益低下.这是中国农村贫困的基本根源.世界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农业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重要部分.其核心问题是食物的消费和生产失调.我国食物安全的真正压力来自饲料.以食物当量来计算为"2 5"模式.即人用口粮为2亿t/年,饲料用5亿t/年.要满足5亿t饲料的食物当量,必须走出耕地农业的阴影,施行草地农业.岩溶地区生产耔实日照尤其不足.草地农业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比耕地农业多3~4倍;可利用的生物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多许多倍,农业收入也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4.
苜蓿及其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土地少、粮食紧张,肉、蛋、奶和毛皮短缺,国土环境恶化的发展中国家,但草地面积之广和牧草资源丰富却得天独厚,位居世界前列。改革开放后,我国畜牧业得到充分发展,肉的年递增率为10.5%,蛋为12.2%,奶为12.5%,养殖水产品为12.8%,而粮食的年递增率仅为2.7%。据全国饲料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全国能量饲料缺乏将达到4300~8300万t。饲料工业如果仅向现有的饲料资源等、靠、要,将不利于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种植优良牧草如苜蓿、鲁梅克斯,不仅可解决我国饲料资源短缺问题,而且可提高对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保护土  相似文献   

15.
草业系统工程—推动21世纪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黑马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预测,中国在21世纪中叶将发生粮食短缺危机。这从中国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逐步减少、粮食增长幅度有限的角度看,不无道理。然而,布朗先生却忽略了中国农业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中国还拥有位居世界第二、占国土面积41%的草地资源,尚待开发建设、科学利用。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如果采用草业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基本模式,发展知识密集型草产业,将推动大农业的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富裕、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的良策。  相似文献   

16.
1985年全球肉类需求量为1.5亿吨,1995年2亿吨,2005年2.5亿吨,预测2015年全球肉类需求量将超过3亿吨,数字告诉我们,每年增加500万吨。1979年中国肉类产量1 000万吨,2009年7 600万吨,每年增加220万吨。这就是世界和中国肉类生产和消费的大趋势。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当年还有几亿人口吃不饱饭的时候,人们直接消费粮食就是节约粮食。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肉类消费出现渐进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人口、资源、环境是世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三大难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如何保障21世纪中国食物安全,如何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一步提高粮食和食物生产水平,同时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成为21世纪中国农业和畜牧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事实证明,传统农牧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现代农牧业虽使农业和畜牧  相似文献   

18.
论农业新技术革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和13%的草地面积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不仅解决了我国12亿人的温饱问题,也对世界农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纵观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在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业内人士分析,21世纪我国饲料原料短缺严重。 蛋白质饲料短缺。据预测,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需求量分别为0.45亿吨、0.60亿吨和0.72亿吨,而资源供给量分别为0.21亿吨、0.22亿吨和0.24亿吨,供求缺口大,需大量进口。 饲料及添加剂资源短缺。据预测,2000年、2010年和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十年来,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球凸显环境恶化的趋势。我国作为世界的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支撑着全球22%的人口。由于我国农业整体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含量较低、农民环境意识较差,特别是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