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目前,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已形成多种养殖模式并存的局面,不同的养殖地区因地制宜产生了不同的养殖模式和配套技术,比如土池半精养、地膜高位池精养等。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不断发展,未来养殖的产量会越来越高,而且人们对虾的需求不断上涨,养殖虾的前景非常可观。本期视频介绍"桂海一号"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改进养虾模式,采用先进养虾技术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养虾模式和实用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为此,要改变过去粗放养殖和大水面养虾模式,因地制宜地采取封闭、半封闭小面积高密度精养、多级轮养或淡化养殖等养虾模式,采用虾苗肥水下塘、中间培育和水质调控等技术,培育天然适口的基础饵料生物,使虾池维持一定单细胞藻类等浮游生物数量.以补充时虾适口的天然生物饵料,减少配合饵料投喂量,降低饵料系数,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淡水龙虾集约化养殖,采用秋放虾种。秋季种虾易采购,易驯化,育苗时间早,繁育率高,商品虾产量稳定,上市早,见效快。目前养殖户一般在春节后才放养。商品虾到8~9月才能上市。错过了最佳销售时机。近几年我镇陈庄村利用低洼易涝田开发连片精养池塘。发展小龙虾秋放集约化生态养殖,取得了显著成效。每667平方米产商品虾300千克~350千克。其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采取种草投螺、改善生态环境、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健康养殖等技术,主攻蟹的规格(单只重200克左右)和品质。亩产量30公斤左右。 优质青虾主(混)养模式由混养向单养转变,由投放抱卵亲虾向投放虾苗转变,由单茬养殖向双茬养殖罗氏沼虾或南  相似文献   

5.
一、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采用健康养殖等技术,主攻蟹的规格(单只重200克)和品质。 二、优质青虾主(混)养模式。由混养向单养转变;由投放抱卵亲虾向投放虾苗转变;由单茬养殖向双茬养殖与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轮养转变;由集中上市向常年销售和反季节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小龙虾消费旺盛,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并且因为小龙虾养殖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小龙虾养殖快速发展。湖北省小龙虾的养殖面积超过6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潜江、洪湖、监利、汉川等地,养殖模式以稻田养虾和虾蟹混养为主,小龙虾精养也越来越多。下面介绍一下虾稻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相似文献   

8.
淡水螯虾有540多种,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除非洲、南极洲之外均有自然分布。许多淡水螯虾种类例如克氏原螯虾、红螯螯虾、麦龙螯虾、雅氏螯虾、贵族螯虾和土耳其螯虾等经济价值较高,并有着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淡水螯虾的生产主要有粗养、半精养以及精养等生产模式。我国以及许多欧美国家的淡水螯虾市场需求量较大,生产淡水螯虾利润较高。软壳淡水螯虾市场竞争力较强,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缺口较大。我国淡水螯虾分布广泛,产量巨大,而且其生产成本较低,在我国开展淡水螯虾的养殖尤其是软壳赘虾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世界淡水螯虾的分布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螯虾有540多种,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除非洲、南极洲之外均有自然分布。许多淡水螯虾种类例如克氏原螯虾、红螯螯虾、麦龙螯虾、雅氏螯虾、贵族螯虾和土耳其螯虾等经济价值较高,并有着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淡水螯虾的生产主要有粗养、半精养以及精养等生产模式。我国以及许多欧美国家的淡水螯虾市场需求量较大,生产淡水螯虾利润较高。软壳淡水螯虾市场竞争力较强,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缺口较大。我国淡水螯虾分布广泛,产量巨大,而且其生产成本较低,在我国开展淡水螯虾的养殖尤其是软壳赘虾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把我国海水养殖生产推向了新的水平。随着池养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探索新的养殖方式,开拓新的养殖水域。山东省崂山县养虾专业户扬孝清等连续两年采用半堤半网设施养虾获得了亩产150公斤的高产。科技人员还正在试验全网式围养和网箱养虾设施。可以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海内网围、潮间带半堤半网、陆上池养的阶梯式海水养殖系统工程将获得广泛的应用。为了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本文以对虾养殖为例,对各类设施使用或试验的情况做一介绍和分析。一、池养工程我国目前海水养虾基本都是池养。作为养虾最早,科技力量雄厚的山东省,近几年平均亩产落到了全国平均单产的后面。大家研究原因,认为主要是设施问题。山东省开始养虾时搞了一些“港养”式的大  相似文献   

11.
南方室外对虾工程化无公害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入养殖工程化设计和HACCP管理理念,集成南方室外对虾工程化无公害养殖技术,其1年3茬的产量达5~7 kg/m2,年产量可提高30%以上,对虾收获避开了市场收虾的高峰期,使对虾售价平均提高3%,年经济效益可提高70%以上,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两口对虾地膜精养池营养盐的时空差异状况。[方法]在两口对虾地膜精养池投放一定密度虾苗,选取不同时间段和取样点取水样,检测地膜精养池中营养盐的时空差异变化。[结果]虾池水质中磷酸盐、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369、0.393、0.775、0.525mg/L,均已经超过了富营养化的闽值,试验过程中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硝酸氮和氨氮到了后期有所缓和;整个养殖过程中,垂直方向上各水层的营养盐差异不显著,而在水平方向上部分区域的营养盐则差异显著(P〈0.05),且各区域的营养盐含量大小排列顺序是C区〉D区〉B区〉A区。[结论]该研究为科学调控水质、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自身污染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赵晴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189-190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 SSV)是对全球对虾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病原之一。W SSV是一种无包涵体的杆状病毒,PCR诊断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于大规模检测。对W SSV的分子生物学进行深入研究,优化现有的检测技术,积极探索新的检测方法,有效防止W SSV感染产生的危害,以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凡纳滨对虾早期因其具有生长快、病害少、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在全球大部分国家均有养殖,并且成为世界上养殖量最高、产量最高的对虾。随着凡纳滨对虾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过程中所发生的病害也日趋增多和日益严重,其中尤其是以病毒性疾病所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也最难以治理。每年对虾养殖业因疾病而造成的损失中有60%是由病毒性疾病所引起的,故而本文选取了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三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病毒,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为对虾养殖从业者提供一个科学的认识,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监测了凡纳滨对虾养殖全过程精养虾池养殖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DIN)、溶解态活性磷酸盐(DIP)、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pH、溶解氧(DO)、营养状态综合指数(E)等理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养殖后期水体中各理化因子的水平、垂直分布。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DIN质量浓度为(0.093±0.076)~(1.736±1.134)mg·L–1,DIP质量浓度为(0.062±0.271)~(0.380±0.276)mg·L–1,COD质量浓度为(0.940±0.934)~(9.653±1.317)mg·L–1,E:(1.198±4.250)~(1267.537±68.534),富营养化程度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20d时各项指标均达到较大值,之后逐渐降低,到养殖后期又逐渐增强,营养状态综合指数(E)达到最大值;养殖后期,富营养化程度在水平方向随着靠近排污口的方向逐渐增强,营养状态综合指数(E):(343.230±1.659)~(2786.072±55.241),在垂直方向随着靠近池底的方向逐渐增强,营养状态综合指数(E):(2046.687±5.568)~(2789.524±7.166)。  相似文献   

16.
虾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当前人们对虾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为了更好的提升虾的养殖效 益,降低虾的养殖成本,当前虾稻共生养殖模式在很多地区较为流行。本文将虾稻共生养殖作为研究 对象,从虾稻共生生态模式分析出发,重点分析了虾稻共生养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对在温室大棚条件下高密度集约化反季节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常规投喂情况下的摄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对虾生长规律的影响,对虾摄食量大部分集中在养殖后期,12月份摄食量占总投饵量的37.04%,11月份占总投饵量的28、79%,1月份10天的时间就占总投饵量的13、02%,前期9月份和10月份两个月共占总摄食量的21.14%。而摄食增长率与摄食量呈相反的趋势,12月份摄食增长率28.66%,11月份摄食增长率73.84%,10月份摄食增长率261.40%。受对虾蜕壳周期的影响,对虾摄食量也周期性在蜕壳期内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虾产品贸易结构与出口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我国对虾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对虾贸易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是对虾贸易有较大顺差的国家,近年来对虾贸易顺差在逐渐拉大.对我国对虾出口贸易结构的分析表明,出口商品出现了由粗加工产品向深加工产品的结构转变:出口地区呈明显的沿海性分布;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韩国和香港等传统市场.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对虾产品出口有中等比较优势,但我国的RCA和CA指数较其他主要对虾出口国明显落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市场对虾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虾养殖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很高的 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节约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则必须要调整养殖结构。虾稻共生便是最佳 的选择,虾稻连作是一种结合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生产方式,可以达到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同时 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本文就主要介绍了虾稻共生养殖技术,阐述了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的 难点并针对难题及问题提出了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更好地实现虾稻共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介绍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生活习性及养殖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海南罗氏沼虾与凡纳滨对虾池塘生态混养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养殖前的准备、苗种放养、日常管理、病害防治和收货等,针对海南热带地区两种虾的混养模式提出了相关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海南罗氏沼虾与凡纳滨对虾池塘生态高效混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