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稻田增效的几种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安乡县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常年种植水稻40万亩左右,稻田耕作制度主要是肥-稻-稻、油-稻-稻、油-稻等“老三篇“,农业结构单一,粮食产品卖难,稻田效益低下.……  相似文献   

2.
江淮流域的稻田适合于一年两熟稻———麦、稻———油、稻———肥耕作制度。本区域雨水充沛,稻田位于低洼地带,排水不畅,冬播难度较大,部分稻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造成光、温、水、土资源的浪费。如本区信阳市稻田面积30万公顷,稻茬油菜不足15万公顷,小麦绿肥种植面积很小,差不多有一半稻田冬季空闲,有些虽已复播油莱,但因掌握不好节令,耕作管理粗放,造成广种薄收,影响着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开发带的形成。稻茬油菜的主要障碍是:水稻腾茬迟,整田耗工费时,油菜适播期短,地下水位高,土壤渍水,冬季冻害等。针对障碍因素,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即…  相似文献   

3.
舒茶镇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水稻为主,常年播种面积2399公顷,产量5.25吨/公顷左右。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茶叶、蔬菜、水果等,全年复种指数在248%左右。耕作制度以油—稻—稻、肥—稻—稻为主,一年三熟为主要种植形式。近年油稻一年两熟耕...  相似文献   

4.
张运胜 《农技服务》1997,(7):11-11,20
<正> 在我县稻田耕作制度中,油—稻—稻、肥—稻—稻面积各占约50%。为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增加稻田有机质含量,促进作物季季高产,近年来,我县在油—稻—稻耕作制上推广油菜撩枝,早稻撩穗收割,在肥一稻—稻耕作制上推广早稻、晚  相似文献   

5.
"水稻+"稻田综合种养是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近年来重点示范推广的生态种养模式,能实现"一田两业、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深受广大种养户欢迎。2016年,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全省38个县市区开展"水稻+"稻田综合种养示范,面积超过667公顷,辐射带动面积6.7万公顷。涌现出了稻鱼、稻虾、稻鳅等很多很好的模式,现予以摘编连载,以供广大种养户借鉴。  相似文献   

6.
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株洲市稻田耕作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再调减1万hm^2粮食作物面积,发展菜一稻,瓜-稻等多种高效种植模式;培养和扶植龙头企业,实行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等继续进行稻田耕作制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安乡县生态种养模式多,主要有"稻田+""荷田+""林木+""蔬菜+"及"四水模式"等生态农业模式,综合效益高。"稻田+"为重点,一田多产忙数钱主要有4种"稻田+"种养模式:稻-鸭共生、稻-虾共生、稻-鳅共生及稻-蛙共生。汤家岗天喜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鸭种养模式,每667平方米大田放养10只鸭,产稻谷600公斤,总产值约2500元,纯收益约1950元。潭子口楚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多种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缩短连作期,实行稻蔗轮作 据试验,甘蔗多年连作(3年以上)会出现减产的趋势,如1年水稻2年甘蔗,较3年连作甘蔗增产5.19%。因此,要夺取甘蔗高产,实行稻蔗轮作的耕作制度较为适宜,可利用低产稻田进行初蔗轮作,以扩大农业生产面积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稻轮作双免栽培模式的长期推广与应用,稻田耕作制度、栽培方式、水分管理、田间温室效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稻田杂草害日益突出,草相更加复杂,稻田杂草的优势种群和群落演替较快,现已成为免耕直播稻生产上的一大灾害。针对油稻轮作双免栽培模式下直播稻田杂草种群的变化特点、发生演替的原因及杂草发生的态势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沅陵县属山区大县,中稻面积约为3.5万hm~2,如何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和比较效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该县城郊乡镇农民做了有益探索,头年10月在稻田里种植草莓,第二年5月草莓收后,连作中稻和玉米,不仅草莓喜获丰收,而且水稻、玉米夺得高产,获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1综合效益1.1改革了耕作制度沅陵县中稻田一般只种一季,油—稻连作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11.
一、息县稻米品质现状与分析(一)全县水稻生产基本情况息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东北部,常年种植水稻3万多公顷左右。水稻一般与小麦、大麦、油菜轮作,少数坡底低洼地每年仅种植一季春稻。稻田灌水有南湾水库放水渠灌、河灌、井灌、坑塘灌等形式,其中南湾水渠灌面积达1万6千公顷,  相似文献   

12.
水稻田杂草稻的发生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水稻栽培水平的提高,精耕细作使得这一类落地自生的杂草稻基本绝迹。但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和轻简栽培新技术的推广.杂草稻的发生又开始抬头,并迅速蔓延。由于杂草稻是近年来稻田出现的一种新型杂草,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对此认识不足,不少农民甚至误认为是种子质量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对杂草稻的有效防除。  相似文献   

13.
<正>沅陵县属山区大县,中稻面积约为3.5万hm~2,如何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和比较效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该县城郊乡镇农民做了有益探索,头年10月在稻田里种植草莓,第二年5月草莓收后,连作中稻和玉米,不仅草莓喜获丰收,而且水稻、玉米夺得高产,获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1综合效益1.1改革了耕作制度沅陵县中稻田一般只种一季,油—稻连作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14.
美国水直播水稻稻田杂草综合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美国1/3的水稻种植面积为水直播水稻,面积约30—4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加里福尼亚州,其次是路易斯安娜州和阿肯色州。以加里福尼亚州为例,水直播水稻单产平均为8吨/公顷。 水直播法利用漫灌较好地防除了稗草,但也助长了那些原在旱直播水稻稻田里并不重要的杂草成为水直播水稻稻田里的恶性杂草,最突出的是随着连续漫灌而发展成优势的当地水生杂草。在加里福尼亚州,一年生杂草紫水苋菜、圆叶假马齿苋、稻稗和蒙特  相似文献   

15.
松阳县单季稻高效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浙江省松阳县是典型的南方农业县,粮食生产以稻—稻—春花作物的三熟制为主,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0多万亩。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及水稻生产效益差等原因,水稻面积大幅度缩减,种植面积不足6万亩,耕作制度也变成了单季晚稻。松阳县稻田地块分散,多为梯田,因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近年,县农业农村局依据当地的生产现状进行试验示范,总结出了单季稻高效生产技术。每亩稻田可节约劳动力成本300元,节约生产资料成本100元,减少农药使用2次。目前已在全县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绥化市是寒地黑士绿色水稻主产区,每年种植水稻20万hm^2以上。过去水稻病虫害防治单纯依靠化学农药。随着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的发展变化、稻田生态学的不断改变、加上农药的作用和病虫适应性的变化,病虫害种类演变加剧,二化螟、中华稻蝗、稻摇蚊、水稻潜叶蝇、水稻负泥虫、稻瘟病、水稻立枯病、青枯病、水稻恶苗病等重大病虫暴发成灾的频率增加,危害日趋严重。为了适应市场对无公害、绿色水稻的需求和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水稻生产的整体质量水平,绥化市推广了水稻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技术背景     
苏伟 《湖南农业》2008,(3):26-26
稻鸭生态种养技术,是指在稻田抛栽水稻后放养一定数量野生性强的鸭子,在不施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利用水稻抗性、稻田有益生物、生物农药等控制稻田有害生物的危害,实现稻鸭双丰收。 实践证明,该技术简单易行,效果十分明显,对稻飞虱的控制率在95%以上,杂草的控制率100%,二化螟、纵卷叶螟、纹枯病的控制率在70%左右。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施用量,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由于鸭子的活动、觅食和排泄。既增加了水稻所需的肥料,又促进了水稻根系的生长。据统计,采用这一技术每公顷增收2400元左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双季晚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芜湖县是水稻主产区,耕作制度以油(麦)—稻,油—稻—稻为主,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8.2万亩,其中双晚面积15万亩左右,占全县水稻面积的39%。芜湖县2006年以来一直是安徽省、农业部(2008年、2009年)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示范县,县农机局选择积极性高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示范点,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示范推广,通过试验示范,加大育秧基地建设,成功探索出了适合本地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张文 《新农业》2006,(2):29-29
稻田养鸡是我们经过长期实践而提出的稻田立体生态种养新模式。稻田养鸡是以改善田间生态环境、提高水稻抗病能力、培肥地力为手段、以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使水稻垄系栽培(即水稻分蘖期前建水层,后期旱作,水稻起垄栽培,适合垄系栽培水稻品种为文育302等)及其养鸡的综合附加值每公顷超过3000元。垄系栽培水稻田,垄沟宽阔(同玉米垄),鸡在田间活动自如,有利于取食稻丛间的害虫,且水稻在有效分蘖终止至成熟间无水层湿润灌溉,为稻田养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鸡在稻田内除虫效果非药剂灭虫所能比,不但节省杀虫药剂费用,环保功能也很显著,而且鸡粪肥田的后续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18,(19)
正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在众多农作物中的比重最大,同时受我国稻区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变革等因素影响,人们对稻谷高产和优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肥料、农药等在稻谷生产中过多使用严重危害水稻质量。从当前的水稻防治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大多采取的是技术措施,忽视了农业措施和生物措施,使得水稻病虫害问题没从根本上缓解。1对传统稻田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