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既是增强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国家认同感的现实需求,更是精准开展法治教育的实践要求。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还面临大学生对法治文化的认知模糊、法治意识较为薄弱、法治思维有待巩固完善、法治信仰尚需更加坚定等四方面困境。对此,高校应聚焦课程主渠道、重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拓展法治文化育人空间、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深化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农科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储备力量,其对涉农专业的专业认同感直接影响个人职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当前部分学生存在专业兴趣不足、专业认同不强、学习热情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通过分析不同层面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原因,旨在探讨通过高度重视主流引导、充分发挥学校作用、加快提升学生认知等方式,多方合力,不断提升农科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新农科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关键所在,要求思政教师能够不断转变自身教育观念,明确思政教学要求,提升农村贫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在本文之中,我们从农村贫困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出发,探究了农村贫困大学生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农村贫困大学生容易出现的消极思想,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对高校思政教师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从事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得到的启示 ,将大学生思政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重点阐述了通过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结合专业知识及就业目标三个方面 ,来优化实践效果 ,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6.
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一直沿袭着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一家独大的教育方式,在遵循的教育理念上对于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教育合力的作用也不够重视,学校思政教育形成了一种缺乏外援的教育孤岛现象,此种现象的不断持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因此本文从高校思政教育多维互联教育实践平台的构建角度加以论述,探寻消除阻碍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期更好的促进高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坚持全人格教育理念和科学+艺术的指导思想,依托传统节日为文化载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与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新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以新媒体推动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利用新媒体打造大学生党建平台的3项原则及3项主要功能,并对建设大学生新媒体党建平台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95后大学生具有文化多元、自我意识凸显及逆商有待提高等特点。研究结合95后大学生基本特征及思政教育目标,通过对孟子人格思想的基本内容、核心理念进行剖析,阐述大学生人格养成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挖掘孟子人格思想在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及其价值,探讨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00后”大学生正改变高校群体结构,基于“00后”大学生性格特质及所处时代要求,努力做好“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对帮助他们健康生活和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的思政教育工作其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具备更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创建更完善的道德体系。从而更好的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而情感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思政教育更顺利的开展和实施。在此背景下,本次论文把情感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的渗透和运用作为研究课题,在深入剖析融入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有效的对策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政课是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两大重要工作,应该同行同向形成协同效应,达到融合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工作合力。为此,就要通过用新发展理念统筹融合发展的思路,打破观念上的“壁垒”,创新体制机制,构建融合发展的师生共建的新型工作团队,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推进大学生党建和思政课的融合走深走实,找准着力点,搭建融合发展的新平台等。  相似文献   

13.
微信是一种跨平台的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沟通方式,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微信学习平台的建设以及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趋势,以期利用微信学习平台的优势提高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效率,提升高校师生的互动学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人们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各大高校 应该在思政教育的模式下加强对学生的综合水平的提升,无论是能力还是素质亦或是学历都能 经得起考验,从而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本文围绕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相 关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推进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价值重大,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到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越来越多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首选阵地,在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思想动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普及,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带来了便利,也使得思政工作开展起来既有情怀又有温度。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新常态下,涌现出了多种文化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学生的成长,甚至是冲击了其心理.在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出现了不同的心理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此,高职院校应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与道德观的同时,使其拥有一个乐观向上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进一步提升,主要是辅导员通过探索出更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来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思政教育,以此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只有显著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为学生良好品质、行为习惯的形成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热点。通过调查得出: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思想困惑、行动困扰和现实困局三重困境。分析了教育引导机制缺少准度、支撑扶持体系缺少力度、知识能力结构缺少厚度等大学生返乡创业难的三维成因,并从高校、政府、学生等角度提出了破解大学生返乡创业难的三大路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与新媒体已成为诸多领域不可忽视的媒介手段。其中,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兴的移动学习终端载体,因平台应用的便捷性、学生群体使用微信的广泛性、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内驱性,使其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受到欢迎。借助平台的素材推送、导航互动和数据统计等支持功能,着重从教师素养、内容质量、互动功能以及用户体验四个方面出发,能充分发挥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