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脂在储藏期间,受空气、光、热、微生物、酶及金属离子的作用,很容易酸败。尤其在高温条件下,油脂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生成自由基而形成的脂肪酸氢过氧化物,以及由其分解聚合而成的一系列氧化酸败产物,均加快了油脂自动氧化和水解酸败的速度,使油脂劣变。我们在储油罐顶安装了自动  相似文献   

2.
精、毛菜籽油储藏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批油料制取的毛菜油、脱胶油、精炼油、精制油和特制油进行室内储藏试验,其油脂储藏稳定性为:落榨毛油>脱胶毛油>精炼菜油>精制菜油>特制菜油;同批原料加工的脱胶毛油和精制菜油的罐储对比试验表明脱胶毛油的储藏稳定性优于后者。多项指标分析结果说明加工精炼程度越高,储藏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3.
不同储藏温度下腊肉中油脂氧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腊肉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常温(15℃)、冷藏(4℃)、冷冻(-18℃)三个温度下储藏180 d期间腊肉中水分活度、p H、酸价、过氧化值和TBA值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腊肉中油脂的氧化规律,为制定腊肉货架期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腊肉油脂在常温储藏过程中较冷藏和冷冻发生了大量降解;过氧化值先升后降,TBA值、酸价都呈逐渐上升趋势,水分活度和p H呈逐渐下降趋势。常温储藏条件下的腊肉油脂氧化程度显著高于冷藏和冷冻储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储藏条件植物油实仓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变化规律研究分析,发现相同条件下,油罐罐容越大,装油比例越高,油脂氧化稳定性越强。油脂过氧化值在第一储藏阶段(入仓后前4个月)上升最快,罐容越大,中后期储藏稳定性越高,当罐容过小(≤3000 t)时,油脂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全程上升都较快,保管难度较大。当装油比例≥90%时,油脂储藏性质比较稳定,过氧化值增长较为缓慢;当装油比例≤60%时,油脂储藏性质较为活跃,过氧化值增长速度显著提高。目前国内储备规模最大的几种油脂氧化稳定性从优到劣依次为:菜籽原油>三级菜籽油>大豆原油。  相似文献   

5.
近儿年来,国内外的菜油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油菜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目前菜油产量在我国植物油中占居首位。随着菜油生产的大力发展,菜油的贮存量逐年增加,保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是菜油是较难长期贮存的一种食油,尤其是高芥酸的菜油更难长期保管。毛菜油又因含磷脂较多,容易酸败变质,其质量不如茶油稳定,未经脱磷的毛油颜色、气味将随贮存日久而变差。所以如何延长菜油的贮存时间,防止菜油的酸败变质、以达到安全贮存的目的是当前油脂科技的一个重要工作。食油酸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引起的,如何延缓菜油自动氧化仍是防止菜油酸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不同氧分压对油脂氧化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空气氧化引起油脂变化所产生的二次氧化产物是影响油品储藏品质的主要方面。近年来国内外油品储藏技术研究的进展主要围绕着充氮储油,充二氧化碳储油,抽真空储油,除氧剂储油、抗氧化剂储油等几个领域进行,其中四种技术的主要点在于降低储油容器内的氧分压,阻止或降低空气自动氧化作用。但是不同氧分压对油脂氧化的影响程度如何,在诸种技术处理中,氧分压降至何种程度能在技术上、经济上都具有效,却是一个被研究者所忽略的问题。由于这类研究资料国内尚不多见,所以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在进行气调储油技术研究实验的同时进行了不同氧分压对油脂氧化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储油容器空间氧和油相内溶解游离氧的浓度对油脂品质及氧化速率的影响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氧浓度控制在1.5%,相对氧化速率只有8%左右。这就表明,控制氧浓度在1—2%左右,能将氧化作用降至较弱的程度,但无氧条件表明储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张崇霞  王伟  李荣涛 《粮食储藏》2012,(1):20-22,51
研究了在26℃的恒温条件下,不同水分含量大豆充氮气调与常规储藏大豆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在26℃的储藏条件下,水分含量仍然是影响大豆品质变化的首要因素。当大豆水分含量低于安全水分时,是否充氮对大豆的发芽率、油脂酸值、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影响很小,大豆的品质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当大豆水分含量略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可以很好地延缓大豆发芽率的下降、油脂酸值的升高,但对霉菌变化的影响较小。当大豆水分远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对延缓大豆发芽率下降有一定作用,对油脂酸值和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26℃的恒温条件下,不同水分含量大豆充氮气调与常规储藏大豆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在26℃的储藏条件下,水分含量仍然是影响大豆品质变化的首要因素.当大豆水分含量低于安全水分时,是否充氮对大豆的发芽率、油脂酸值、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影响很小,大豆的品质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当大豆水分含量略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可以很好地延缓大豆发芽率的下降、油脂酸值的升高,但对霉菌变化的影响较小.当大豆水分远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对延缓大豆发芽率下降有一定作用,对油脂酸值和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生产年限的菜籽油(1968~1983)和棉籽油(1966~1983)以小瓶装的方式储藏在室内;把不同炼制水平的菜籽油也作同样的储藏处理,在三年内,在不同的间隔时间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维生素 E 的含量(以α—生育酚为标准),其结果是: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总的趋势是逐渐减少。不同炼制水平的菜籽油尤其明显,三年内,落榨毛菜油、脱胶毛菜油、精炼菜油、精制菜油和特制菜油分别降低21.8%、62.0%、85.4%、86.2%和100%。五种食用油,即精炼棉籽油、玉米油、菜籽油、向日葵油和花生油在加热温度分别为150℃、200℃及250℃条件下保持30分钟,油中维生素 E 含量明显降低,比较150℃与250℃的测定结果,五种油样分别降低9.86%、41.98%、28.32%、8.94%和31.31%。  相似文献   

10.
含水量及磷脂含量对菜籽油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表明,一定含水量对油脂氧化酸败具抑制作用,储存过滤毛菜油含水量控制在0.2~0.3%为宜;含水量0.12%左右,毛菜油中磷脂具较好抗氧化作用,磷脂含量高毛菜籽油储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姬松茸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多酚为对照,采用Fenton反应研究姬松茸酚对.OH的清除作用,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姬松茸酚对.O-2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姬松茸酚对.O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O-2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显著。同时,对姬松茸酚抗油脂自动氧化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姬松茸酚具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品种、不同罐容散装油脂储存一年内品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脂入库时酸价无显著性差异,水分及挥发物和过氧化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储藏期间,油脂在不同月份的水分及挥发物、酸价和过氧化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油脂类别对品质变化趋势影响不显著;同时10000 t罐容储存油脂稳定性总体优于2000 t和5000 t罐容。  相似文献   

13.
ICP-MS检测大豆原油中金属离子含量,使用未添加涂层的不锈钢油罐2个,分别在25℃和40℃条件下恒温储藏。测量不同时期大豆原油样品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金属元素具有溶出效应,且40℃储藏的大豆原油样品中同种金属离子含量高于25℃储藏条件下的大豆油含量,即温度越高,金属元素离子溶出越多。以全省大豆油ICP-MS检测金属元素结果为依据,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四种金属离子Fe~(2+)、Zn~(2+)、Sn~(2+)、Al~(3+)对大豆原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金属离子对大豆原油POV值、p-茴香胺值和挥发性醛类物质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金属元素作为催化剂,加速油脂自动氧化进程,影响大豆油品质安全。  相似文献   

14.
植物油脂的氧化酸败机制及其预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植物油脂中自动氧化、光氧化、酶促氧化3种主要氧化类型的氧化机理,以及影响植物油脂氧化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植物油脂氧化酸败后所产生的危害,针对影响油脂氧化的因素,总结了预防油脂氧化酸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添加甾醇的茶籽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为油脂基质,分别对薯条和鸡腿进行煎炸,以薯条和鸡腿中的豆甾醇、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迁移率变化为指标,对甾醇在油脂和食品体系中的热迁移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煎炸薯条更有利于甾醇的迁移。煎炸薯条时,油脂基质对豆甾醇和菜油甾醇迁移率影响顺序为菜籽油茶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油脂基质对β-谷甾醇迁移率影响顺序为菜籽油茶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整体而言,甾醇结构对甾醇迁移率影响顺序为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煎炸鸡腿肉时,油脂基质对甾醇迁移率影响顺序为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茶籽油,甾醇结构对甾醇迁移率影响顺序均为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  相似文献   

16.
氮气气调储油实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脂劣变的主要过程是油脂氧化酸败,引起酸败的主要途径是油脂的自然氧化,因此控制储藏期间油罐中的含氧量是有效阻止油脂氧化酸败的重要方法。基于上述原理,通过向油脂储罐内注入高纯度氮气,从而达到防止油脂自然氧化的目的。为了试验过程中油罐的安全,采用外置气囊的方式维持油罐内外压力的平衡,以便及时消除因昼夜温差导致的胀罐或压罐。通过试验验证了气调储油试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达到了抑制油品酸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甲烷氧化菌素是一种铜绑定的层析肽,它存在于甲烷氧化细菌的细胞外和细胞膜上。应用NBT法、SOD试剂盒法分别测定甲烷氧化菌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试剂盒法测定甲烷氧化菌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试验结果比较稳定;通过比较大孔树脂纯化前后甲烷氧化菌素的活性,发现以发酵液纯化前加入CuSO4结合成Cu-mb的效果要好,纯化过后Cu-mb的SOD活性变小。建立采用DPPH法分析甲烷氧化菌素和抗氧化活性的方法,发现Cu-mb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纯化前结合成Cu-mb的效果更好。对甲烷氧化菌素的食用油脂进行抗氧化性能评价,抗氧化系数(PF)显示Cu-mb对猪油、豆油这2种油脂具有抗氧化性(PF1)。  相似文献   

18.
储藏条件对水稻种子发芽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讨论了储藏中水稻种子的水分含量、储藏温度和气体条件(如CO2气体、脱氧剂等)对水稻处子发芽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充氮气调储藏对大豆老化的影响。控制氮气体积分数分别为98%和78%,比较了水分含量,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对大豆发芽率、浸出液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氮储藏和普通储藏的大豆种子在储藏过程中发芽率会逐渐下降,水分12.2%的大豆在20℃储藏180d时发芽率保持在85%以上,而高温(30℃)高水分(14.9%)储藏大豆储藏至90d时,发芽率已降至零,种子完全丧失活力;充氮储藏的大豆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比普通储藏的对照组大豆低,根据相关性分析,发芽率、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酶(POD)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充氮气调储藏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大豆在储藏过程中的老化。  相似文献   

20.
水分是谷物、食品的重要组成成分,与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灰分等是构成粮油及其制品的基本物质,是食物成分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水分测定在粮油及其制品的收购、储藏、加工等很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比如小麦制粉、油脂制取、碾米、食品生产、粮油储藏等。水分含量是质量标准中一项重要的限制性项目,也是商业贸易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收购、调运、销售等环节中,应该合理控制水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