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尾叶桉造林密度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尾叶桉4种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从造林后的第2年开始,不同密度的林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生物量(鲜重)都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且经方差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水平.4年生时最小密度的林木胸径、树高、单桉材积和生物量分别是最大密度的1.70倍、1.31倍、3.43倍和3.36倍.  相似文献   

2.
对5年9个月生三种密度(1666株/hm^2、2222株/hm^2和3333株/hm^2)两种配置(1666株/hm^2,株行距分别为2m*3m、1m*6m)尾叶桉试验林的研究表明:密度越大的林分,其冠幅、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就越小;  相似文献   

3.
新引种尾叶桉造林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尾叶桉三种生产性造林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树高随造林密度增加有些许下降,两种较稀林分间未见有显著差异。而林分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均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单位面积蓄积量则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递增。方差分析表明各密度间差异达显著水平。7年生时,2505株/hm~2密度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是1665株/hm~2和1110株/hm~2密度的125.6%和166.0%。在台风危害区,短周期纤维材生产性经营密度以2505株/hm~2(株行距1.3m×3m)为佳  相似文献   

4.
尾叶桉造林密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地处亚热带南端的雷州半岛5年生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 S.T.Blake)3种不同造林密度:①2500株/hm~2、②1666株/hm~2和③111株/hm~2的林分中,密度与胸径、优势高、冠幅、形数、单株材积和蓄积等相关关系的详细分析,得出了尾叶桉密度作用规律和8个相关模型。其中,密度对胸径的影响最敏感,不但影响胸径的大小,而且影响胸径的分布;同时这种影响还波及到形数、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密度对优势高的影响不显著。同时经过经济效益分析,得出了最佳初植密度和最佳采伐年龄。  相似文献   

5.
巨尾桉尾叶桉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巨尾按2个无性系及其亲本之一的尾叶桉1个无性系、尾叶按实生苗造林在桂中的生长情况。对3.5年生林分生长情况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两树种基本能适应桂中肥力低下、干旱的立地条件生长,其中以巨尾桉BH115号无性系表现最好,而未经选优的巨尾桉(无号)无性系表现最差,说明了杂交种巨尾按子代与其亲本之一的尾叶桉子代之间并无绝对的生长优势,应在选优过程中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6.
尾叶桉纸浆林造林密度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5 9年生尾叶桉纸浆林生长分析表明 :(1)密度与树高、胸径呈反比。 3种密度的树高、胸径大小均为密度B >C >D。两配置树高、胸径也以配置B >A。 (2 )密度对单株材积的影响与对胸径影响的规律一致。 5 9年生时单株材积生长量以密度B最高 ,达到 0 0 85 33m3·株 - 1,是最低单株材积密度D的 2 0 4倍。两配置单株材积以配置B >A。 (3) 4 7年生时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密度B >C>D ,密度B达到 94 185m3·hm- 2 ,是最低D处理蓄积量的 1 15倍 ;5 9年生时蓄积量最大者为密度C ,达到 12 7 6 0m3·hm- 2 ,是最低蓄积密度D的 1 17倍。随着时间的变化 ,密度控制尤为重要。 4 7、5 9年生时单位面积蓄积均以配置B >A ,配置B分别比配置A高 2 4 82 %、2 3 5 3%。 (4)对胸径D和冠幅CW 值用方程进行回归拟合 ,结果以乘幂CW=a×Db 拟合最好。方程表达式为CW=0 4 72 4×D0 6 715。 (5 )编制的经营密度表反映出 ,随着胸径D的递增 ,基本经营密度N0 逐渐下降 ;当D≥ 18cm时 ,N0 的下降趋势渐趋平缓  相似文献   

7.
尾叶桉造林密度与蓄积量、抗风和材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aS.T.Black)生长速度快,林分郁闭早,又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因而成为我国华南地区营造短周期工业用材林主要树种之一。1990年开始大规模造林,每年以上万公顷的速度发展,但对尾叶桉造林密度的研究却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尾叶桉、杂交桉无性系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三门江林场参试的6个无性系分别来自巨尾桉(E.grandis)、尾赤桉(E.urophylla×E.camaldulensis)、柳窿桉(E.saligna×E.exserta)等3个杂交种和1个尾叶桉(E.urophylla)纯种,均有较高的生长水平,林龄44个月时它们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到31.34 m3/hm2,树高、胸径、蓄积生长量从林龄8个月到44个月时均无显著差异,但以造林编号为3(巨尾桉)、5(巨尾桉)、4(尾叶桉)的无性系生长较好;另外,无性系生长稳定性高,早期选择可靠性大。  相似文献   

9.
尾叶桉菌根化苗木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尾叶桉幼苗接种菌粮菌后,成为带菌根的菌根化苗木。使用菌根化苗木造林结果表明,其增效明显。经测定,造林11.5个月的幼树平均高达4.48~4.81m,比对照区增加6.4%~14.3%,胸径达3.96~4.20cm,比对照区增加6.16%~13.67%,幼林蓄积达17.95m3/hm2,比对照区增加39.9%。  相似文献   

10.
不同初植密度尾叶桉生长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雷州半岛的唐家林场设立了尾叶桉5种初植密度:①1m×3m(3333株/hm2);②1m×4.5m(2222株/hm2);③2m×3m(1667株/hm2);④1.5m×4.5m(1481株/hm2);⑤3m×3m(1111株/hm2)的试验,分别于2年生、3年生和4年生时进行了调查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⑴尾叶桉初植密度在1111~3333株/hm2范围内,林龄4年内,单位面积产量基本上是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平均胸径与树高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⑵密度3333株/hm2由于株数多,产量最高,利润也最高。⑶从第3年开始,密度1667株/hm2的材积年生长量增幅最大。⑷5种密度的胸径生长的高峰值都出现在前2年;第3年的生长量几乎减少2/3,造林密度越大,减少量越多;至第4年各种密度的年生长量几乎相近。树高生长的高峰值也都出现在前2年,第3年的生长量减少2/3,第4年又减半,至各种密度的树高年生长量几乎相近。除3333株/hm2的材积生长高峰值出现在第2年之外,其它密度的材积峰值都出现在第3年,第4年开始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11.
尾叶桉是一种速生丰产的树种。种植5 ̄6年即可成林成材。在发展尾叶桉生产时,要把握好育苗,造林和管理等时期几个关键性技术,投入产出比为1:7.45。  相似文献   

12.
13.
闽西山地巨尾桉不同造林密度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表明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在1 665株.hm-2的造林密度下,采用2 m×3 m或1.7 m×3.5 m的株行距配置的林分生长最好,可获得较大出材量和经济效益,同时抗逆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取尾叶桉最佳种源,“八五”期间进行了3批共15个种源的实验。通过对比试验,选择出优良种源14534、13010、12895、16682、17565等5个,占参试种源33.3%以上,优良种源材积生长量大于对照种源101.2%~167.%,大于总体平均值23.3%~38.3%。由于尾叶按在原产地垂直分布差距大,在推广尾叶桉种源种植时一定要注意种源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对25个尾叶桉家系试验5年来的结果分析表明家系间,除活枝下高外,单株材积、树高、胸径、冠幅、干形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家系各性状具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力并且遗传比较稳定;多数性状间有密切的正相关;可对家系进行早期选择,选择年龄应达2.5年;应用多维空间(欧几米德)En多向量的理论综合评定的数学模型对各家系进行多个性状的综合评定,筛选出了9214号等14个家系为优良家系,它们的遗传增益与参试的25个家系群体平均水平相比,单株材积为7.51%,树高为1.82%,胸径为3.71%,干形为4.89%.  相似文献   

16.
尾叶桉U6无性系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造林密度对6年生尾叶桉U6无性系林分各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桉树人工林各林分生长因子的影响显著性不同,密度与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6年生U6无性系人工林平均胸径及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以密度D(1665株/hm^2)>C(2250株/hm^2)>B(2812株/hm^2)>A(3333株/hm^2)。密度对树高、林分蓄积量的生长均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林分平均树高生长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递减,林分蓄积量则以C处理最大,达153.9214m^3/hm^2;适宜造林密度范围在1536~2481株/hm^2之间。  相似文献   

17.
目前已发现尾叶桉有多种病害,其中已初步定名的有8种,即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紫斑病、青枯病、溃疡病、丛枝病及无根藤寄生等。猝倒病、青枯病等是目前尾叶按的常见重要病害。并就病害的发生、病原、分布及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等作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18.
尾叶桉家系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尾叶桉三年的家系试验研究,发展尾叶桉不同家系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生长差异,来源于优良种源的家系其生长多数表现较好,把材积和胸径作为选择的主要性状,以接近大于性状总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为标准进行家系选择,初步筛选出9210和9211两个家系为较优家系,选择率为8.0%;三年生幼林各家系年度生长量表现出极密切的相关,为家系早期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雷州5年生尾叶桉实生人工林研究的结果,表明尾叶桉木材基本密度变异大,变幅为0.3709~0.6476g/cm~3,且主要是受遗传控制。木材密度与高、径和材积生长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选择可得到生长快、密度高的优良材料。不同叶型和皮型个体的木材密度和木材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披针形叶、粗皮或全脱皮是密度高、木材量大的个体形态特征,可作为早期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尾叶桉与细叶桉8个种源生长性状与保存率的差异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除高径比外各性状的差异极显著,种源层次各性状遗传力为43.25%~88.14%,单株层次各性状遗传力为16.00%~65.01%;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间呈紧密的正相关,保存率与生长性状的相关不显著。3、5年生时尾叶桉14532种源和细叶桉13541种源在各自的树种中生长最优,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这0.09636m^2时0.04516m^3。经综合评价,细叶桉13541、13544和尾叶桉14532、14531为优良种源。估算了参试种源各个性状的育种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