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霍治邦 《中国蔬菜》2012,1(21):28-29
河南省开封市常年西瓜种植面积4 万hm2(60万亩),以小拱棚双膜覆盖为主要栽培形式。3 月上旬中棚育苗,4 月上旬移栽,小拱棚双膜覆盖,5 月中旬撤去小拱棚成地膜覆盖栽培,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上市。近年来,西瓜根腐病发生较为普遍,且流行速度快,对西瓜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小拱棚双覆盖就是在盖地膜的基础上再增设小拱棚的一种简易保护地西瓜生产模式,也称为“双膜栽培”。通过双膜栽培能使西瓜提前成熟、提早上市,丰产高效。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是苏北有名的高效农业示范区,为了克服连年种植导致的增产潜力匮乏等问题,总结推广了大棚西瓜—青椒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西瓜春提早栽培在1月底至2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底3月初定植,采取双大棚+中棚+小棚五膜覆盖。越夏连秋青椒7月底至8月初采用小拱棚或大棚盖一网(遮阳网)一膜(农用塑料薄膜)育苗,11月中旬第一次寒潮来到之前,棚内要及时搭好小拱棚,12月以后最低气温可达-2℃,小拱棚膜上再覆盖草帘或无纺布保温。  相似文献   

4.
生姜茎基腐病和茎软腐病的区别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高湿环境均能导致生姜茎基腐病和茎软腐病的发生,但两种病害的病原、发病症状均不同,且生姜茎基腐病较茎软腐病难防治。山东省昌邑市2017年生姜种植面积6 400 hm^2(9.6万亩),种植方式包括大棚、中拱棚、小拱棚、平膜栽培,以中、小拱棚种植为主,逐步向中、大棚发展。种植时间也由4月中旬提前到4月上旬,大棚双膜覆盖栽培还可提前到3月中旬。姜从播种到出苗需15~20 d(天),  相似文献   

5.
四平地区露地嫁接西瓜中棚双膜覆盖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四平市有着多年种植西瓜的历史,全市西瓜面积已达到8000公顷,产量近40万吨。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在我市已形成一种模式,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称为双覆盖栽培。其前期利用小拱棚气密性强,透光保温性能好,防风抗霜冻性能优的特点,以创造适宜西瓜植株生长特别是地上部生长的良好条件。同时,近地层覆  相似文献   

6.
<正>西瓜双膜覆盖是采用地膜加小拱棚双层覆盖的一种早熟栽培方式,它以其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在辽宁地区被普遍采用。1栽培时期辽宁省西瓜春早熟双膜覆盖栽培播种期的确定:一般从定植期向前推算40天左右,可于3月中下旬在日光温室或露地设置小拱棚进行播种育苗,4月下旬至5月初定植,6月下旬至7月初始收。  相似文献   

7.
袁猛 《中国瓜菜》2004,(1):22-23
地膜、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是目前西瓜春季早熟栽培普遍采用的模式之一.笔者连续几年在秀芳西瓜引种、试种、示范、推广过程中,根据其品种特性总结出了一套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8.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是目前鸡东县普遍推广应用的适用增温早熟栽培方式.具有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者的优点,能够更好地创造适宜西瓜生长的小气候,西瓜上市期可比地膜栽培提早15 d以上,而且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可提前和延长结果期,因而增产效果较明显.另外,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设备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9.
王振辉  吴翠荣 《蔬菜》2011,(10):36-36
杂交一代小型西瓜“小兰”为春季早熟优良品种,通过应用两种高效栽培技术:春季地膜覆盖栽培和早春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以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沛县安国镇栽培西瓜已30多a,栽培规模超0.2万hm^2。近年来,随着瓜菜设施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瓜栽培方式从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逐渐提升到小拱棚和塑料大棚设施栽培。自2015年开始,当地瓜农利用塑料大棚+二膜+小拱棚+地膜的四膜覆盖方式,保护地栽培反季节西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三膜覆盖(即采用地膜、小拱棚、大拱棚三层覆盖)大垄双行栽培是一种新型高产栽培模式,产品可比双膜覆盖栽培的提早上市7~10天,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三膜覆盖(即采用地膜、小拱棚、大拱棚三层覆盖)大垄双行栽培是一种新型高产栽培模式,产品可比双膜覆盖栽培的提早上市7~10天,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开封市是我国著名的西瓜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3.3万-4.0万hm^2。一般于3月上旬大棚育苗,4月上旬移栽,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7月上中旬上市。近几年西瓜病毒病发生严重,在坐果节位雌花开放前后暴发,损失惨重。据调查,2007年开封瓜区病毒病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5%,发病盛期病株率平均可达21.3%,重发病地块病株率在85%左右。由于瓜农对病毒病传毒媒介、发生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及时准确地防治蚜虫、蓟马等传毒媒介,往往错过了防治适期,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双膜覆盖(即地膜和小拱棚)进行西瓜春早熟栽培,可增加有效积温,西瓜定植后发棵迅速,开花结果期光照充足、降雨较少,加上利用小拱棚使植株处于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发育,比露地栽培的早熟、高产、质优。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双膜覆盖(即地膜和小拱棚)进行西瓜春早熟栽培,可增加有效积温,西瓜定植后发棵迅速,开花结果期光照充足、降雨较少,加上利用小拱棚使植株处于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发育,比露地栽培的早熟、高产、质优.  相似文献   

16.
一、种植模式及时间安排该种植模式,春季2月上旬种植早熟双膜覆盖西瓜,亩栽1000株左右;西瓜采收前15天,即5月中下旬,沿瓜垄在地膜两边套种玉米,每株西瓜2—3株玉米,亩栽2500—2700株;玉米采收后,于8月下旬—9月上旬,种植小拱棚  相似文献   

17.
小拱棚加地膜双覆盖西瓜生产是目前国内各地普遍推广应用的早熟栽培方式之一。双覆盖早熟栽培,由于第一茬瓜收获期较早,收获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天气条件仍很适宜西瓜坐果和果实发育,同时在第一茬瓜收后蔓叶仍很强旺,只要管理得当,可继续结果成瓜,这就为生产二茬瓜创造了条件。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广校水泉教学实习基地近年来试验表明,二茬瓜的产量一般可占总产量的1/4~1/3,故选留二茬瓜是双覆盖西瓜栽培中增产增收的重要环节。一、选留时间山东、河南等地双覆盖西瓜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收获,可在头茬瓜采收前10~15 d于生长健壮的侧蔓上…  相似文献   

18.
在两膜覆盖基础上增加草苫覆盖和一层膜覆盖2种类型,对3种小拱棚覆盖类型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覆盖类型均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发育;根据成熟期提前、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两膜一苫类型最好,其次为三膜覆盖,最后是两膜覆盖。以育苗方式比较,两膜一苫每667m2的经济效益比三膜覆盖高654元,比两膜覆盖高1100元。两膜一苫类型是值得在宁夏大力推广的小拱棚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宁夏的小拱棚西瓜栽培一般于每年的3月中下旬(春分)前后进行干籽直播,播后扣棚,5月上旬撤棚,转入大田管理,6月上旬坐果,7月初成熟上市。小拱棚西瓜可比地膜西瓜提早上市15-20天,经济效益较高,栽培面积逐年增长。但近年来小拱棚西瓜田间植株萎蔫死亡现象常有发生,严重影响西瓜产量。现将常见的导致小拱棚西瓜萎蔫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梨树县有着多年种植西瓜的历史,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在我县已形成一种模式,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称为双覆盖栽培。其前期利用小拱棚气密性强,透光保温性能好,防风抗霜冻性能优的特点,以创造适宜西瓜植株生长特别是地上部生长的良好条件。同时,近地层覆盖地膜保墒增温,能促进根系伸长,可提早定植,提早成熟。该设施成本低,拆盖便利,容易移动,管理简单,早熟、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显著。目前这种栽培方式已成为我县西瓜早熟、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