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取了羧甲基壳聚糖,并以羧甲基壳聚糖作为主要成分研制了一种涂膜剂。研究了该涂膜剂用于银条的保鲜效果。考察了涂膜银条在贮藏过程中的硬度、腐烂度、表皮颜色、失重率、VC和还原糖含量等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涂膜剂用于银条的保鲜效果良好,能够较长地延长银条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2.
羧甲基壳聚糖可食用膜对油豆角贮藏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使用羧甲基壳聚糖配制的涂膜液处理油豆角,通过测定涂膜的油豆角在贮藏期间呼吸强度、PPO、POD、MDA的变化,观察油豆角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后能推迟油豆角呼吸高峰的到来;同时,在贮藏期间涂膜组油豆角的呼吸强度、PPO、POD、MDA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壳聚糖为原料,一氯乙酸作为改性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壳聚糖进行羧甲基改性,确定最佳改性条件为:异丙醇10mL,氯乙酸为1.0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h,获得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为0.88%。  相似文献   

4.
以葡萄柚果实为试材,分别采用三氯乙酸/乙醚、三氯乙酸/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环己烷提取果皮水杨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筛选得出简单易行的提取及测定葡萄柚果皮水杨酸含量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对15 g/L羧甲基壳聚糖(CMC)、200mg/L水杨酸(SA)单独及复合处理的葡萄柚果皮内源水杨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采用三氯乙酸/乙醚从葡萄柚果皮提取的水杨酸分离效果较好,测定最佳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2 mol/L pH 5.5乙酸钠缓冲溶液-甲醇(40∶60),检测波长296 nm,流速0.8 mL/min,进样量5 μL.水杨酸质量浓度在3.91~5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处理样品果皮的游离态水杨酸含量范围为18~47.6 μg/g,结合态水杨酸含量范围是68.05~73.85 μg/g.在室温贮藏的28 d内,相比未处理果实(对照),经诱导处理的游离态水杨酸和结合态水杨酸含量均呈升高的趋势,羧甲基壳聚糖/水杨酸复合处理的游离态水杨酸含量显著高于单独处理含量(P<0.05).采用三氯乙酸/乙醚提取葡萄柚果皮水杨酸具有较高的分离度,本试验所得HPLC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用于葡萄柚果皮内源水杨酸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相似文献   

5.
以芍药切花为试材,以蒸馏水为对照(CK1),3%蔗糖+200 mg/L柠檬酸+25 mg/L水杨酸为基本瓶插液(CK2),探索在基本瓶插液中添加200 mg/L羧甲基壳聚糖(CMCS)和20 mg/L纳米银(NS)对芍药切花瓶插品质及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均可改善切花水分平衡状态,提升观赏品质.与对照(CK1)相比,CMCS和NS处理芍药切花最大花径分别增加2.17 cm、3.19 cm,瓶插寿命分别延长3.01 d、4.26 d,最佳观赏期分别延长1.87 d、2.75 d.两种杀菌剂对芍药切花生理特性的调控作用相似,均提高了芍药切花花瓣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降低了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及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其中20 mg/L NS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黄绿苗浙12─12N与美国芽黄等突变体的芽黄性状差异明显、苗期真叶叶绿素含量也迥然不同,黄绿苗浙12─12N的子叶和苗期真叶均呈现淡黄色、叶绿素a+b、a、b的含量及a/b比值各为1.2355mg/g、0.7933mg/g、0.4422mg/g鲜叶和1.7991,分别比常绿苗的泗棉2号低33。32%、34.33%、31.44%和3.89%;较苗色浅黄至黄色的T582、V1、V2、V3高14.26%~58.24%、14.79%~65.59%、13.32%~45.05%和2.03%~59.26%。在棉铃吐絮前、黄绿苗浙12─12N的上部主茎叶及果枝新出叶仍然显现淡黄色、各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由上而下递增趋势,主茎顶端完全展开叶、倒二叶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地低于泗棉2号、斯字棉701N,但倒五叶及其以下各叶的叶绿素含量反而较常绿色品种高。其各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不同程度地高于泗棉2号,且水分利用率和无能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壳聚糖对水环境镉致罗非鱼急性毒性的影响,将54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90尾。对照组按照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镉对罗非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组加入等量壳聚糖,同法进行镉对罗非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对照组24h LC50为20.51mg/L,试验组24h LC50为33.96mg/L,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48h LC50为9.00mg/L,试验组48h LC50为18.59mg/L,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壳聚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镉对罗非鱼的毒性。  相似文献   

8.
三唑杀菌剂对小球藻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三唑杀菌剂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情况,以小球藻为模式生物,参照OECD 201的方法,调查了17种三唑杀菌剂对小球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杀菌剂的毒性差异较大。其中,氟硅唑和腈菌唑的毒性最大,属于剧毒化合物;粉唑醇、环唑醇、三唑醇、三环唑、多效唑、烯效唑和氟环唑的毒性相对较小,属于有害化合物;其余几种为有毒化合物。本研究结果为三唑杀菌剂的安全应用及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林檎果实种子营养丰富,测定数据表明,种子中含有蛋白质13.04%,脂肪13.3%,碳水化合物9.43%,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如K、Na、Ca、Mg、Fe、Cu、Zn、Mn、Ni、Pb、Cd等。动物急性毒性实验表明,林檎种子具有中等毒性。  相似文献   

10.
金属铝对蚯蚓急性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铝对植物具有高细胞毒性,但其对中性土壤中无脊椎动物的生态毒理研究极少。本论文采用国际标准组织(ISO)和OECD(207)指南中的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金属铝对蚯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铝对蚯蚓具有较高的毒性。滤纸接触法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20-200 mg Al /l;人工土壤法LC50为518.20 mg Al /kg干土。在滤纸接触法试验中,金属铝对蚯蚓的急性毒性高于重金属镉和铜,而在人工土壤法试验中金属铝对蚯蚓的急性毒性高于重金属镉低于重金属铜。蚯蚓对铝的污染很敏感,尤其是其上皮组织。因此,必须重视铝的毒性。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铝在蚯蚓体内的富集和生物降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给昆明种雌性小白鼠经口灌服飞机草水提物,用改良寇氏法测定了飞机草全草的急性LD50;另取一批小白鼠,每隔3d分别用浓度为5g/ml、2.5g/ml、1.25g/ml和0.625g/ml的飞机草水提物经口灌服一次,共灌服5次,进行试验期为35d的飞机草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发现,飞机草全草水提物对昆明种雌性小白鼠的急性LD50为227091.02mg/kg,95%可信限为227090.96-227091.07mg/kg,即飞机草水提物对昆明种雌性小白鼠实际无毒。但飞机草具有亚急性毒性作用,供试小白鼠出现中毒体征和病理学变化,且亚急性毒性作用随着飞机草水提物浓度的增大和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辛慧慧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182-186
将水杨酸(SA)、壳聚糖(CS)和硝酸钙[Ca(NO3)2· 4H2O]进行复配,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复配制剂(SCCaM)对棉花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CCaM预处理使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同时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量,从而缓解了低温对质膜的过氧化伤害,并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来适应低温环境。表明SCCaM对棉花幼苗有较好的抗寒效果。  相似文献   

13.
葛畅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3):131-136
[目的][方法] 本研究以原生动物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为实验对象, 对目前广泛应用的两种纳米材料,纳米二氧化钛(TiO2)和纳米氧化锌(ZnO)的24小时急性毒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草履虫在两种纳米材料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并结合两种纳米材料的超微形态,探讨了纳米材料毒性效应的机制,为两种纳米材料的环境毒性监测与评价提供依据。[结果]结果显示:对尾草履虫的24小时半数效应浓度(24h-EC50)分别为51.580mg·L-1(TiO2)、0.444mg·L-1(ZnO);最低有影响浓度(24h-LOEC)分别为1.712mg·L-1(TiO2)、0.352mg·L-1(ZnO);以EC50浓度24小时胁迫尾草履虫,获得抗氧化酶活性改变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经成对检验分析,两种纳米材料对尾草履虫的POD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上述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对草履虫的24小时急性毒性大于纳米二氧化钛,这与纳米氧化锌对草履虫抗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更强,以及纳米氧化锌(30nm)的超微形态相较于纳米二氧化钛(25nm)更加纤细和尖锐有关;本研究获得的24小时急性毒性指标可用于监测和评价两种纳米材料的环境毒性,并为纳米材料的环境容量和生态安全阈值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铁和锌是水稻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重金属污染元素。在低洼或酸性土壤中,水稻容易遭受亚铁和锌毒害,抑制水稻生长,造成生物量和产量下降。为探讨水稻苗期耐亚铁毒、锌毒的遗传机制,利用优质粳稻品种Lemont和高产籼稻品种特青为亲本构建的高代双向回交导入系和308个在染色体上均匀分布的SNP标记剖析耐亚铁毒、锌毒相关的QTL。从双向导入系共检测到42个影响耐亚铁毒、锌毒相关性状如苗高、苗干重、根干重以及胁迫与对照相对值的QTL,多数位点增强亚铁毒、锌毒抗性的有利等位基因来自Lemont。其中同时在2个背景下表达的QTL有4个,占定位QTL总数的9.52%,说明大多数QTL的表达具有明显的遗传背景效应。同一遗传背景下同时影响耐亚铁毒和锌毒的QTL有9个,其中QSdw5在2个背景中均被检测到,其效应大小和方向一致,说明水稻苗期耐亚铁毒、锌毒之间存在遗传重叠位点。因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从Lemont中导入或聚合有利的遗传重叠区域,可以提高特青对亚铁毒、锌毒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