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盟作为中国水产品贸易重要市场之一,在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双方水产品贸易规模逐年攀升,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品贸易的发展.借助TC指数,对2000 ~2013年间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各国及不同类别水产品贸易特征和竞争力优势情况进行了分析测算,得出以下结论:在2000 ~2013年间,中国出口东盟水产品贸易额增长了52倍,年均增长率为35.45%;034类、036类及037类的出口贸易额呈现了指数级的增长趋势,036类和034类的进口比例迅速攀升,占进口额的90%;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整体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具有较大的竞争力优势,TC指数平均值为0.75和0.64;037类产品最具有竞争力优势,TC指数均值为0.91.建议通过扩大中国水产品在东盟国家的贸易规模和优化水产品出口类别结构,进一步提高中国对东盟水产品贸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孔媛 《中国水产》2014,(3):28-32
本文以贸易创造效应理论为基础,从出口相似性的分析框架入手,通过运用产品相似性指数、市场相似性指数、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和双边贸易综合互补系数等指标对1992~2012年中国和挪威水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大小及分布、目标市场及区域分布、产品结构及分布、出口价格以及贸易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挪威的水产品具有各自的相对优势,但是两国水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产品结构、市场分布等方面呈现出较强的竞争性,并且这种竞争性特征具有不断加强的趋势。据此笔者认为,未来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将有利于两国水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从而进一步提升两国在世界水产品市场的竞争力。此外,自贸协定的达成也会促进中挪两国水产品双边贸易的发展,为中国进一步拓展挪威水产品市场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入世以来中国水产品贸易的格局特征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品是中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加入WTO以来,中国水产品贸易在进出口双向快速增长的局面下,保持了净出口态势。文章在总结中国水产品入世几年来进出口的发展趋势、产品结构以及国别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发展前景。结果表明,增强质量竞争力是优势水产品出口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未来几年对国外捕捞类水产品进口将继续大规模增长,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的产品结构特征短期内不会有显著变化。最后,基于提高出口水产品竞争力、优化中国水产品贸易格局的目的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主要的渔业产品出口国和地区:日本、美国、韩国、欧盟以及世界另一水产品出口大国泰国的渔业贸易政策分析,试图使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了解以上各国的渔业贸易政策,以便对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帮助和指导.通过对以上各国和我国在渔业贸易政策方面的比较,分析我国渔业贸易方面的不足,以及今后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产物,其主要观点是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采取战略性措施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当地干预,以提高本国福利。战略性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分析对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开展产业内贸易和制定贸易政策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并可获得很多启示。文章在对战略性贸易政策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对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如何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出口水产品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明 《内陆水产》2002,27(9):41-43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水产品出口额稳步增长,水产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但同我国世界头号渔业大国的地位相比,水产品出口仍存在很大反差,而且我国出口水产品绝大多数仍属劳动密集型,产品档次低,附加值小。本文试图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利用比价系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依据。1比价系数分析价格是体现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可以用国内外比价系数(水产品…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国,对国际水产品贸易的影响十分重大。本文从水产品贸易的贸易顺差、水产品养殖主导水产品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水产品出口市场的相对集中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入世以来,中韩水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上升,中输韩水产品贸易一直维持顺差局势,贸易顺差额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期间出现过短期下滑。中韩水产品贸易需求市场不断膨胀是拉动其贸易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人民币兑韩元汇率变化、金融危机、生产成本上升等对中韩水产品贸易也产生了较大影响。WTO贸易规则虽降低了中国出口韩国水产品的贸易关税壁垒,但近年来水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尤其是绿色壁垒已成为限制中国出口韩国水产品贸易额增长的主要障碍,为此中国逐步实施多元贸易策略,并已取得成效。本文回顾了入世以来中韩水产品贸易,并做出了自己的解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国,对国际水产品贸易的影响十分重大.本文从水产品贸易的贸易顺差、水产品养殖主导水产品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水产品出口市场的相对集中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首次名列世界第一,出口额达到46.9亿美元。为增强水产品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强我国与国际水产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农业部渔业局委托中国水产学会编辑出版了大型工具书《2002年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年鉴》(中英文对照版)。目前,此书的征订工作已经开始。该书主要内容有:2002年中国水产品进出口品种情况;对世界各个国家进出口情况;分国家、品种进出口情况;分品种、国家进出口情况;分省、品种进出口情况;分品种、省进出口情况;分贸易方式进出口情况;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水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四个市场上,近年来,这四大市场大约占到了85%左右。同时,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对进口水产品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性标准,我国的水产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些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文章介绍了我国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总体状况和日本、美国、欧盟以及韩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况,同时也介绍了这些国家对我国水产品贸易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产品市场全面开放,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势在必行。水产品一直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我国出口创汇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研究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了我国水产品在生产及贸易上的国际地位,通过计算相关指数进行实证分析,说明我国虽然在水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是这种比较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因此,我国虽然是水产品生产大国,但却不是水产品贸易强国,最后总结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分析了其对中国水产品贸易的促进作用以及我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面临的冲击和挑战;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与出口产品结构、加强合作多元化、加快渔业科技进步、发挥政策主导作用等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甚至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拯救本国经济,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再次高涨。我国水产品出口遭受了更加苛刻的贸易壁垒,作为水产品出口主要区域浙江舟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伴随着国家“走出去”政策的提出,加上主要出口国市场严峻形势,本地资源捉襟见肘,舟山水产业积极走进非洲。文章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浙江舟山水产业走进非洲,尝试为舟山水产业走进非洲提出发展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球主要渔业国家2011年水产品生产和与国际贸易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全球渔业生产和水产品国际贸易基本保持平稳。渔业捕捞产量出现上升,水产品国际贸易保持活跃。全球主要渔业国家的渔业生产大多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本文针对不同国家的渔业特征,对全球主要渔业国家2011年的渔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状况进行了回顾与分析。由于发达国家经济滞长,亚洲和拉美的新兴经济体和国家将成为今后全球渔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日水产品出口贸易之SWOT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是中国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对日水产品出口的数量和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对日水产品出口并不是一帆风顺,特别是在入世后出现过波动。通过SWOT分析,认为中国应该发挥渔业资源丰富和劳动力廉价的优势;遏制水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经营主体竞争力弱、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低、监管制度落后的劣势;捕捉"中国制造"形成的良好声誉,政府政策和"暖春"带来的机遇;规避"肯定列表"、日本水产品贸易政策和其他对日水产品出口国的威胁,进而使对日水产品出口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渔业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优质动物蛋白,同时还关乎世界数亿人口的收入和生计问题。借助FAO统计数据,对2000~2009年世界主要渔业国家水产品生产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而言,全球水产品产量呈现增长率下降、年均增长量上升、产量与贸易结构稳定的态势;(2)在水产品产量位居前15位的国家中,一半以上国家的产量仍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产量居前六位的国家约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比重超过50%;(3)从不同结构来看,海洋捕捞水生动物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养殖产量则呈现上升趋势,按照水产品进出口数量与价值的对应关系,认为日本和德国属于进口均衡型国家,而中国、挪威和西班牙属于水产品出口均衡型国家。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消费国和进口国,其水产品流通体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借鉴性,文章通过分析日本水产品流通渠道的形式和特征,结合中国现阶段水产品流通结构的比较,提出中国构建有效水产品流通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