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乐安县位于抚州地区西南部,与稻瘿蚊常发区赣州地区宁都县相邻,以前从未发生过稻瘿蚊.  相似文献   

2.
稻瘿蚊 Orseolia oryzae(Wood-Mason)是广东省化州市晚稻的主要害虫。研究稻瘿蚊为害株的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对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防治决策能力均有积极意义。1 调查方法1 995~ 1 996年在稻瘿蚊主害代第五、六代标葱基本定局后 ,选择品种及为害程度不同的稻田 1 3块 ,每田采用连片调查 85 0丛 ,逐丛记载每丛为害株 (标葱 )数量。2 结果与分析2 .1 空间分布型研究 (见表 1 )表中包括的聚集指标如下 :表 1 稻瘿蚊为害株分布型有关指标值田号 x S2 m C L k CA10 .6 2 2 4 0 .770 10 .85971.2 3731.38132 .6 2 2 80 .38132…  相似文献   

3.
浅析再生稻避开稻瘿蚊的为害近几年来,稻瘦蚊始终是临桂县晚稻生产的大敌。在一般年份,晚稻因稻瘿蚊为害损失稻谷200万公斤左右,严重发生年损失更高达250万公斤以上。使不少的农户谈蚊色变,造成一部分晚稻田丢荒。生产实际证明:采取调节水稻生育期以避开稻瘿蚊...  相似文献   

4.
百色地区是老少边山穷,位于桂西西部云贵高原余脉,属亚热带气候。稻瘿蚊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常间歇性或连续发生。特别近年来有扩散为害和严重的趋势。 稻瘿蚊发生主要因素有:(一)虫源条件。越冬虫源的多少,对当年发生具备一定的条  相似文献   

5.
1997年稻瘿蚊首次侵入永丰县与宁都县交界的君埠乡,当时只有晚稻零星发生,1999年达到一个“小高潮”2001年再次大面积暴发,本县东南部11个乡镇均受为害,发生面积333.3hm^2,2002年扩展蔓延到除潭城沿陂以外的20个乡镇增加面积达6000hm^2,占本县中晚稻面积的22.8%,根据发生为害情况采取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压低虫源基数,抑制稻瘿蚊的入侵和为害。  相似文献   

6.
稻埃蚊自1997年从赣南迁入我乡以来,在我乡大面积发生,一般二晚重于早稻,一季晚稻重于二晚,尤其一季晚稻呈零星分布的地方二晚发生严重。根据这一情况,二年来我站着重抓了各代桥梁寄生的防治,但到二晚分率盛期第四代仍然大面积危害,特别是在无一季晚稻的山区村组,在抓好早稻防治和二晚秧田防治的前提下,二晚大田仍继续大量产生危害。监此,我们从99年春开始对稻投故的寄主进行了广泛调查,发现稻瘦蚊不仅为害水稻,还为害与水稻同科的白茅草和…价协cfndyca(1。)foauv.var.mp人丁(NceSHubL和野古草Arson,’un:Ihtbe(Thu…  相似文献   

7.
广昌地处抚州地区最南端,该县干1993年在与宁都县接壤的头破镇头陂村首先发现稻瘦蚊,1994年在与宁都,石城二县接壤的头陂、驿前两镇8个村发生较大面积为害,1996年已扩散到我县西南片7个乡镇(占全县的43.75%)近30个村委会,170多个村小组中的20O0hm2稻田。稻瘿蚊在我县一年发生5~6代,第1代5月下旬可为害水稻,虫口基数较低,为害较轻,第2代发生于6月下旬,开始在中稻和一晚秧田为害,继而随之迁入本田。以后第3~5代发生于7月中旬至9月上旬,主要为害二晚秧田及本田,周期长,危害亦最烈。稻瘦蚊在我县还有继续北移趋势,从1994…  相似文献   

8.
浦北县稻瘿蚊发生为害逐年减轻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1990—2014年25 a的资料记载表明,浦北县稻瘿蚊发生趋势从重到轻,发生程度从高到低,由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害虫转变为现在的次要害虫。分析认为其减轻原因主要与育秧方式和栽培方式的改变、化学除草剂的推广应用、高效长效农药的科学使用、田间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天敌的保护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王元康 《植物医生》2009,22(6):12-14
稻瘿蚊是福建省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虫体小,繁殖力强.是一种区域性、间歇性、潜伏性的钻蛀性害虫,主要为害水稻.也寄生于游草等杂草中。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耕作制度发生变化.复种指数提高.大面积推广杂优感虫品种.以及冬翻晒白.田埂、沟边杂草清除不彻底等原因,致使稻瘿蚊发牛频率增加,成为稻区常发性主要害虫,对粮食隹产持续高产稳产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10.
二化螟为害株消长规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化螟蚁螟孵出后。首先侵入水稻叶鞘造成枯鞘。经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枯心(分蘖期)和死孕穗、白穗、死秆株(穗期)。枯鞘株的消长动态呈抛物线趋势;枯心株的发展趋势呈Logestic曲线上升;白穗(含死孕穗)和死秆株的发展趋势指数呈曲线上升。  相似文献   

11.
稻瘿蚊为害水稻损失及灰色关联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瘿蚊为害水稻损失及灰色关联度的分析为探索稻瘿蚊为害与产量损失的关系,1990年晚稻特在容县进行了调查。除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标葱率与有效穗、实粒数、产量和损失率的关系外,还采用简便有效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求水稻受稻瘿蚊为害后其有效穗、实粒数、结实...  相似文献   

12.
昭平县稻瘿蚊发生为害逐年减轻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10多年来昭平县稻瘿蚊的发生概况,并根据其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昭平县稻瘿蚊自2000年以来发生程度逐年减轻。其原因有:一是耕作制度改变,降低了越冬虫源;二是塑盘抛秧栽培新技术,抑制了稻瘿蚊的发生;三是除草剂及高效、长效农药的科学使用;四是田间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五是稻瘿蚊的天敌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陈景成 《广西植保》2005,18(2):36-36
玉林市2004年早稻稗草为害较重,是多年来未见过的。据在水稻后期组织各地普查后推算。全市稗草发生面积5.46万hm^2。占种植面积40.91%,为害面积1.66万hm^2,占种植面积12.45%;其中为害较重的(有稗草20株/m^2以上)面积0.31万hm^2。为害重的田块有稗草53~88株/m^2;一般有5~20株/m^2,一些不及时除稗的田块损失产量达5%~100局。由于稗草发生较重,杀稗王、灭稗净等二氯喹啉酸的除草剂销售好,并曾一度出现脱销现象。  相似文献   

14.
1996年早稻栽插后.我县白沙镇10多hm2水稻遭到一种害虫──非洲大蜗牛Achatinafulica的为害。在水稻栽后一久,非洲大蜗牛布满了许多田块,大大小小的非洲大蜗年聚集在稻田中活动。早稻露水晒田前,非洲大蜗牛大量从水中爬至稻丛上,啃食水稻顶部嫩叶,咬剪主菜和分荣。受害轻的稻丛只剩几片稻叶,受害重的稻丛全丛被剪光。水稻遭非洲大蜗牛为害,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有效分素数明显降低,后期有效穗显著减少。产量损失达2~15%。非洲大蜗牛,又名揭云玛螺,原产非洲,早年作为一种风行的水产品引入国内人工养殖,从此传播到国内一些…  相似文献   

15.
稻瘿蚊Pachydiplosis oryzae Wood-Mason是我县山区水稻间歇发生的害虫,以七十年代为例,1970、1971、1972、1974、1975、1976、1979等七年为重发年,1973和1978年为中发年,1977和1980年则为轻发年.为了掌握其消长规律,控制为害,1976年-1980年我们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及综合防治实践.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稻瘿蚊是我地区中、晚稻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随着水稻杂交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发生为害日益严重,特别是在山区,由于交通不便资金不足,又缺乏技术,难于开展有效的药剂防治,受害更为严重。1989~1991年,我们在宜山县德胜镇榄树村进行旱地早播早管育秧,有效地控制了稻瘿蚊的为害。1989年示范推广76亩,1990年94亩,1991年280亩。其中1991年旱秧播种面积占该村全部晚稻秧田面积的90.32%。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早稻抛秧田病虫发生特点与为害损失调查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稻抛秧田水稻主要病虫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均比移栽田发生为害重,穗期更为突出。在不防治的情况下,抛秧田病虫为害损失也重于移栽田。  相似文献   

18.
二化螟田间为害株率与为害丛率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调查者调查相同稻田内二化螟为害的枯鞘、枯心和白穗等受害稻株,分析平均受害株率和平均受害丛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均受害丛率”在不同调查者之间的误差小于“平均受害株率”。受害株率和受害丛率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当受害丛率小于60%时,受害株率与受害丛率的相关系数超过0.91,用受害丛率可以较准确地估计受害株率。  相似文献   

19.
正确识别稻株的枯心和白穗谭荫初(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410125)水稻的枯心和白穗,是产量损失的直接因素。枯心、白穗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正确的识别,才能对症下药,进行预防。现就水稻的枯心、白穗形成原因及不同症状介绍如下,供参考。1枯心1.1稻螟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取准确数据,预测稻瘿蚊的发生程度和发生期,指导农户及时防治,笔者对稻瘿蚊测报的田间调查方法及技术进行了多年的探讨,现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系统调查151越冬代田间调查技术15151冬前调查。晚稻收割后,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最好是选择稻瘿蚊作为越冬场所的田块调查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