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增加一项可靠的技术措施,笔者选用市场上近年开发的基于臭氧技术多功能植保机对温室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控效果进行初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多功能植保机对黄瓜烟粉虱、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有较好防效,持续使用对大棚内烟粉虱具有较为稳定的控制效果,在防治烟粉虱上,多功能植保机与化学农药存在正向叠加效应,在生产上使用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厦门地区大棚辣椒目前常见的辣椒灰霉病、青枯病、烟粉虱、蓟马等7种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进行总结,并依据现行有效的《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13)给予绿色防控措施建议,以期为当地大棚辣椒生产解决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学农药的关键问题,为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提供植保方面的参考,促进厦门地区大棚辣椒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浦东新区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合配套使用后的防治效果,于2015~2016年在浦东新区高东绿色蔬果专业合作社开展了草莓全程植保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草莓生产上综合配套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示范区的主要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较好;减量用药控害成效显著,示范区大棚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为13次,比农户自防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20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70.55%。  相似文献   

4.
随着伊犁州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为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提供了有利条件。设施农业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加,为害逐年加重。尤其是烟粉虱在温室、大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做好设施农业病虫害的调查和防控工作,为设施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条件。本文验证21.6%螺虫乙酯·噻虫啉SC在大棚黄瓜防治烟粉虱的试验示范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伊宁市达达木图乡黄瓜棚室内,土质中粘土,肥力中等,排灌条件好,水肥管理一致,  相似文献   

5.
通过释放商业化生产的胡瓜新小绥螨和喷施化学农药2种方法防治温室茄子、黄瓜和豆角上的烟粉虱,比较2种防治方法对烟粉虱垂直分布规律和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化防棚烟粉虱大多数聚集在茄株中下部,生防棚的烟粉虱则均匀地分散分布在茄株上。化学防治仅能防治茄株上部烟粉虱的成虫和若虫,而释放到大棚茄子上的胡瓜新小绥螨却能够捕食茄株上、中、下部处于各个虫态的烟粉虱。胡瓜新小绥螨对茄株下部的烟粉虱成虫数量的控制,显著超过化学防治的水平,证明使用天敌的生物防治害虫显著优于使用农药的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6.
使用新型非化学农药杀虫剂纳米小刀对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番茄开展烟粉虱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超高瞬间触杀烟粉虱的效果,且对番茄植株无影响,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应用黄板诱杀农业害虫,是实施绿色植保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也是减少农药使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使用较多作物有蔬菜、茶叶等,主要诱杀害虫种类有白粉虱、烟粉虱、跳甲、茶小绿叶蝉等,近几年在蔬菜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黄板加诱芯,防控白粉虱、烟粉虱、黄曲条跳甲,虫口基数可降低60%,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可减少50%;在番茄上使用,病毒病减轻30%,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烟粉虱是江淮地区蔬菜、棉花、花卉上的重要害虫,目前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实施防控。烟粉虱在江淮地区不能露地越冬,但能在日光温室、双膜覆盖的大棚内越冬、为害。利用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烟粉虱的种群数量,合理和综合运用这些措施,可以实现对烟粉虱的非化学控制,为农作物的无公害生产提供手段。  相似文献   

9.
大棚黄瓜上烟粉虱成虫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棚烟粉虱成虫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的聚集强度随密度的上升而下降;成虫始终处于聚集-扩散-再聚集-再扩散的动态过程之中.烟粉虱成虫在黄瓜植株上部充分展开的幼嫩叶片上数量最大;烟粉虱在大棚黄瓜上呈指数增长,其模型为Nt=2.5642e0.532t,(r=0.9858**).应用最优分割法将烟粉虱成虫动态划分为3个时期,分别为建立期、发展期和暴发期,在种群建立期对烟粉虱实施控制可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丰县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县温室黄瓜病虫害种类多,近年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黄瓜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烟粉虱等病虫害加重发生趋势明显。总结了丰县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进行了效益分析,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烟粉虱是蔬菜生产上最重要害虫之一,分布广,繁殖快,主要为害大棚蔬菜,是典型的难防害虫。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烟粉虱为害加重,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同时广大市民对食菜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和应用蔬菜害虫综合防控技术已成为广大菜农和市民的迫切要求。为了系统研究烟粉虱的发生规律,我们从2009年开始对烟粉虱进行田间系统调查等工作,初步掌握了该虫在蔬菜上的发生规律,进而提出了系统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大棚种植番茄防治烟粉虱以化学农药为主,不但成本高,且因番茄是连续采摘蔬菜,易导致农药残留高,同时致使烟粉虱很快产生抗药性。使用黄板诱杀不污染环境,也不会使目标害虫产生抗性和适应性,因此利用烟粉虱成虫的趋黄性,用黄板对成虫进行诱杀是控制烟粉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间作及几种物理防治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D)是以烟粉虱为传播媒介的病毒病,该病害的暴发直接导致番茄毁灭性绝产.从控制传播媒介烟粉虱种群数量着手,用黄板监测烟粉虱种群数量的变化,探讨了设置防虫网、铺设地膜、间种黄瓜、棚体覆盖紫外吸收膜等处理对烟粉虱种群数量的防控效果.采用平行跳跃式5点取样方法统计数据,采用SAS 9.1对数据进行统计,利用极差分析法对试验中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置防虫网处理较无防虫网处理烟粉虱种群数量少33.41%.铺设黑白地膜、银黑地膜对烟粉虱种群数量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控效果,黑白地膜、银黑地膜较黑色地膜烟粉虱数量分别少54.50%、50.55%.统计后期覆盖防虫网、黑白地膜处理的发病率最低,为8.18%.间种黄瓜对烟粉虱的种群数量无显著影响,间作黄瓜处理下铺设黑白地膜发病率仅为8.05%,而铺设黑色地膜发病率达11.25%.影响TYLCVD发病的物理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地膜、防虫网、黄瓜,最优组合为铺设黑白地膜、设置防虫网、间种黄瓜.覆盖紫外吸收膜较覆盖普通PVC膜烟粉虱种群数量少37.13%,紫外吸收膜处理下铺设银黑地膜田块发病率最低,为9.85%.大棚覆盖PVC膜,铺设不同地膜时,黄板监测统计的烟粉虱种群数量显示挂置2~9d时诱集的烟粉虱种群数量上升幅度最大,诱集烟粉虱成虫数量由少至多依次为黑白地膜、银黑地膜、透明地膜、无地膜、黑色地膜.  相似文献   

14.
昆山地区蔬菜烟粉虱寄主种类及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2008年对昆山地区蔬菜上的烟粉虱寄主种类、为害程度及主要蔬菜上的烟粉虱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共查到烟粉虱蔬菜寄主11科38种(变种),主要分布在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和豆科等蔬菜上,其中以茄子、黄瓜等11种蔬菜为重发生;烟粉虱在昆山地区蔬菜地上,每年经历冬季大棚温室越冬、春夏增殖为害并向露地扩散、秋季田间繁殖为害、晚秋回迁大棚温室越冬这一循环过程;烟粉虱不能在昆山地区露地蔬菜上越冬。  相似文献   

15.
绿色植保技术在高黎贡山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黎贡山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示范区,秉承"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烟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构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重点、以物理防治为辅助、以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核心技术包括:黄板诱杀烟蚜、烟粉虱的物理防治技术;频振式杀虫灯防治烟草害虫的物理防治技术;性信息素诱杀斜纹夜蛾、烟青虫、棉铃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生物防治技术;生物制剂防治烟草病虫害的应用技术。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把病害虫的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之下,2012年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较2011年减少15.4%,保护了烟田生态环境,提升了烟田自然因子的控害能力,实现了示范区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铜陵地区黄瓜主要病虫害(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疫病、枯萎病、蔓枯病、灰霉病、美洲斑潜蝇、烟粉虱)的发生为害特点,并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黄瓜提质增效、绿色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瓜对B型和Q型烟粉虱取食的不同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B生物型(中东-小亚细亚1种)和Q生物型(地中海种)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杀虫剂的滥用造成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危害到生态安全与人类健康,因此,制定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十分必要。利用植物抗性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论文旨在探讨黄瓜植株被B型、Q型烟粉虱取食后营养和防御相关酶系的反应差异,阐明黄瓜植株应对烟粉虱取食防御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为利用植物抗性防控不同烟粉虱生物型提供依据。【方法】以实验室长期培养的B型、Q型烟粉虱和黄瓜博杰1号品种为供试材料,在黄瓜植株4片真叶期分别接B型、Q型烟粉虱成虫200头,同时分别以不接虫的黄瓜植株为对照,在烟粉虱持续取食1、3、5、7、9 d后,分别测定黄瓜叶片中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多酚含量、防御物质合成相关酶活性以及保护酶活性。【结果】在整个实验期内,B型烟粉虱取食3 d后,黄瓜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而Q型烟粉虱取食1 d后,黄瓜叶片内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均比对照植株显著下降。黄瓜叶片中多酚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取食后均升高,但对Q型烟粉虱取食更敏感,即活性更高。B型烟粉虱取食后引起黄瓜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均升高、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下降;而Q型烟粉虱取食后则引起SOD活性升高、POD和CAT酶活性下降。【结论】烟粉虱B型和Q型取食诱导黄瓜的营养物质含量、防御酶或保护酶活性发生不同变化。B型、Q型烟粉虱取食均能诱导黄瓜植株防御物质多酚的合成,导致叶片内多酚含量升高;但二者对黄瓜营养物质及保护酶的活性诱导存在差异,B型烟粉虱诱导黄瓜营养物质增加,Q型取食导致营养物质下降,而黄瓜防御物质在Q型烟粉虱取食后活性更强。两种烟粉虱生物型在寄主适应性上存在差异,在制定防治策略上,应该因不同烟粉虱生物型或不同寄主植物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绿色防控的策略与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索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照"绿色植保"理念,以保护农作物、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标,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近年来,大理市植保植检站紧紧围绕植保工作理念,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水稻上的示范。结果表明,绿色防控技术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烟粉虱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烟粉虱在黄瓜上的经济损害水平和经济阈值。黄瓜幼苗4叶期时,烟粉虱的经济损害水平为9.3159%;烟粉虱的经济阈值为每株黄瓜有烟粉虱成虫18.4474头,即平均每片黄瓜叶有成虫4.6119头。  相似文献   

20.
烟粉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是我国蔬菜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严重为害温室、大棚、露地果菜类蔬菜,以黄瓜、菜豆、茄子、番茄、甜椒、莴苣受害最重。烟粉虱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寄主植物叶片的汁液,造成被害叶褪绿、变黄,甚至全株枯死,严重影响产量。此外,烟粉虱还分泌大量蜜露,堆积于叶面和果实上,引起煤污病,降低商品价值。我市植保站根据近年烟粉虱日趋为害严重的情况,于2002~2003年开展烟粉虱的发生调查与防治技术研究,两年来已基本上掌握了烟粉虱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