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水稻品种谷壳中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的含量、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差异。【方法】选用5个代表性的南方籼稻品种,分析其谷壳中的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单体酚类的组成及含量,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 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和ABTS(2,2'-联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2, 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自由基清除能力两种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 5个不同籼稻品种谷壳的游离酚、结合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介于42.8-123.0、260.9-325.2和320.2-398.3 mg GAE/100 g DW,其结合态酚占总酚含量百分比平均为78.9%;游离态黄酮、结合态黄酮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介于34.0-58.0、47.9-64.4和82.0-115.7 mg CE/100 g DW,其结合态黄酮占总黄酮含量的百分比平均为56.4%;稻壳中的酚类物质主要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香豆酸和阿魏酸,其中游离态酚类物质以丁香酸和香豆酸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25.09 μg•g-1 DW和31.21 μg•g-1 DW;结合态酚类物质以香豆酸含量为主,平均含量为2141.61 μg•g-1 DW。稻壳游离态、结合态和两者合计FRAP抗氧化能力值分别介于37.7-106.0、217.9-281.0和269.3-370.3 mg TE/100 g DW,其结合态占总FRAP百分比平均为77.3%;稻壳游离态、结合态和两者合计ABTS抗氧化能力值分别介于26.3-85.8、67.2-111.9和93.4-155.2 mg TE/100 g DW,其结合态占总ABTS百分比平均为64.8%。【结论】稻壳中含有较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稻壳总酚、总黄酮含量、单体酚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均以结合态形式为主,且有显著的品种间差异。提示水稻谷壳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史国安  郭香凤 《特产研究》2000,22(2):14-16,20
新鲜槲叶呈黄绿色,经一系列工序加工后呈黄褐色,色素的转变与组织的褐变程度相关。加工过程中,槲叶组织中总酚、类黄酮和蓊色素苷含量明显下降。工艺改良后总酚含量降低,且氧化程度低,褐变轻,槲叶加工品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欧李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欧李果实在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钙和酚类物质的变化,以期为欧李果实贮藏及品质变化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欧李果实可保鲜贮藏10 d,低温条件下可保鲜贮藏30 d,低温贮藏能显著延长欧李果实的保鲜贮藏时间。常温条件下欧李果实在10 d的贮藏期内,水溶钙、醇溶钙、有效钙和总钙含量持续增加,比贮藏前分别增加60.40%、255.09%、75.69%和23.24%;果胶钙、草酸钙、磷酸钙和剩余钙含量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各酚类物质含量均持续增加。低温条件下欧李果实在30 d的贮藏期内,水溶钙和有效钙含量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平稳;果胶钙含量持续下降,比贮藏前减少47.60%;总钙、草酸钙、磷酸钙和剩余钙的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各酚类物质含量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贮藏期内,常温条件下各类钙素的变化幅度较大,低温条件下各类钙素的变化幅度较为平缓;不同温度条件下酚类物质变化幅度相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对食品工程专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食品发酵方向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本文结合专业需求,将创新机制灵活的穿插入发酵实验教学当中,使其成为富有创新性建设的课程体系,再应用于学生实践过程,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深对实际生产深层次的认识,无论是对于目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还是学生从事生产都大有裨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产品研发团队这一临时性组织情境,探讨团队断裂带对新产品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尤其是团队快速信任和知识转移渠道在其中的情境机制。通过选取本土企业内98个新产品研发团队的团队领导-团队成员配对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团队断裂带与新产品研发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字型关系,团队快速信任和知识转移渠道均显著调节这一非线性关系。即在团队快速信任水平越高或知识转移渠道越丰富的情况下,团队断裂带与新产品研发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字型关系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刘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51-9853
从反式脂肪酸的结构、理化特性入手,对其进入食品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剖析,指出主要是由于在油脂加工过程中异构化产生的。从食品油脂安全性出发,阐述了食用过多反式脂肪酸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的各种可能不良后果。结合上述分析指出了各国对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的规范及如何有效减少反式脂肪酸产生的方法。最后,提出了我国在食用油脂时为防止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业质量标准》2010,(3):61-61
3月22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的规定.为深入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整顿工作,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专家组提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四批)》,名单中包括15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3种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8.
食品非热加工因其相对营养安全的加工特点,已成为目前食品加工领域的热点。蛋白质作为食品的主要物质及营养成分,其结构及功能特性的改变会对食品品 质产生重要影响。综述了超高压、超声波、微波、辐照四种非热加工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对相关研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评述,为研究非热加工 方式对蛋白质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长期使用污水或再生水灌溉的潜在生态风险已经引起普遍关注,但是少有研究持久性有机有毒物质在土壤中积累所产生的慢性毒性.采用7-乙氧基-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方法测试了北京郊区某再生水灌溉土壤中的芳烃受体效应物质,并用2,3,7,8-TCDD标定出相应的二英毒性当量(TEQbio).同时利用化学分析得到的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根据文献报道毒性当量因子(TEF)换算成二英的毒性当量(TEQPAHs).分析生物测试的结果,发现灌溉土壤中芳烃受体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沼液产品的增值化,采用浓缩沼液与芽孢杆菌复配制备含芽孢杆菌沼液肥,通过种子发芽试验和皿内抑菌试验探究了含芽孢杆菌沼液肥的促生和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含芽孢杆菌沼液肥可以显著促进作物发芽,并对土传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稀释1 000倍的含芽孢杆菌沼液肥可以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对种子根长的促进作用最强。与对照相比,25 ℃室温条件下存放1个月的含芽孢杆菌沼液肥的1 000倍稀释液处理的黄瓜、小麦和白菜种子根长分别增加了73.3%、45.2%和51.7%。含芽孢杆菌沼液肥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稀释倍数增加逐渐降低,但在本试验的浓度范围内抑菌率均高于60.0%。其中,存放1个月的含芽孢杆菌沼液肥的10 000稀释液对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 oxysporum f. sp. lycopersici)和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抑菌率分别高达65.3%、72.6%和79.5%。综上,浓缩沼液中添加芽孢杆菌可以显著提高其促生和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不同品种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番茄红素、瓜氨酸和VC等功能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以探讨西瓜功能物质的变化规律,旨在为西瓜品质改良、功能西瓜育种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不同西瓜品种为对象,对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番茄红素、瓜氨酸和VC等功能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红瓤西瓜果实番茄红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幼果番茄红素含量较低,着色期急剧增加,完熟期达到峰值。(2)西瓜幼果瓜氨酸含量较低,随果实发育瓜氨酸缓慢积累,果实膨大期含量有所减少,随后大幅度增高,接近完熟达到峰值,过熟期含量缓慢减少。(3)幼果期总VC含量较高,随着果实发育有所积累并达到第1个峰值,果实膨大期迅速下降到最低值,随后迅速积累,完熟期达到第2个峰值,过熟期缓慢下降;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也符合同样规律,即西瓜果实发育过程总VC、还原型VC(AA)和氧化型VC(DHAA)的含量均呈“M”曲线变化,第2峰值大于第1峰值;达到峰值时,不同品种西瓜果实还原型VC﹕氧化型VC≈1—2﹕1。【结论】西瓜果实中番茄红素和VC含量在完熟期达到峰值,瓜氨酸含量在接近完熟期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主体功能和空间布局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中办国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优化农业主体功能和空间布局,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农业空间布局体系。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应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合理区分农业空间、城市空间、生态空间,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区域布局,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