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美丽异木棉苗期生长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ogistic方程对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1年生容器实生苗的苗高、地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一年中,苗木的高生长有2次生长高峰,地径生长有1次生长高峰。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对美丽异木棉容器苗苗期日生长率进行分析,将苗木生长划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生长后期3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特性提出相应的育苗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大果山楂(Malus doumeri)幼苗生长节律,以9个大果山楂优株幼苗为材料,对其苗高、地径进行观测,评定其幼苗质量,对幼苗生长期进行划分,使用Logistic模型拟合幼苗生长曲线。结果表明,5和8号幼苗苗高、地径较优。Logistic模型对大果山楂苗高和地径的拟合度分别为0.995、0.987;苗高生长拐点为9.84月龄,拐点生长量为65.25 cm;地径生长拐点为7.94月龄,拐点生长量为4.19 mm;拟合效果显著。根据实际调查及拟合结果,将大果山楂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划分为3个时期,分别为苗高生长前期(10月15日—次年4月15日)、速生期(4月15日—8月15日)和生长后期(8月15日—10月15日)及地径生长前期(10月15日—次年2月15日)、速生期(2月15日—6月15日)和生长后期(6月15日—10月15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年生岗梅Ilex asprella幼苗苗高和地径生长过程进行定期跟踪观察、调查,岗梅幼苗苗高及地径生长曲线均呈“S”形,快速生长阶段均集中在5-8月份之间。苗高与地径均有两次高峰生长阶段,分别在6月和7月。8月开始苗高和地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进入11月生长缓慢,直至12月份基本停止生长。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均符合拟合Logistic曲线方程的生长规律。根据岗梅幼苗生长特点,幼苗生长过程可划分为5个生长阶段:萌动期、出苗期、生长早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4.
印楝实生苗年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1年生印楝实生苗生长动态、苗木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模式以及苗木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印楝苗的年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据此方程可以建立苗高、地径与生长时间的拟合模型,结合二次多项式对苗木连日生长量的动态模拟,可将苗木生长划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其中处于速生阶段苗木的高和地径生长量均超过全年总量的70%,地径处于生长初期阶段的时间短于苗高,但生长量占全年总量之比是苗高的2倍;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和地径的相关性极为密切,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占全株的69.1%,全株含水量是干质量的1.58倍;在制约苗木生长节律的气象因子中,偏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5.
国槐新品种“青云1号”幼苗生长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国槐新品种"青云1号"幼苗生长节律,结果表明:"青云1号"苗木生长曲线呈"S"型,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苗木的生长划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一年中苗高、地径生长均有两个生长高峰。苗高的速生期为5月26日至8月19日;地径的速生期为4月28日至8月4日。  相似文献   

6.
研究台湾桤木年生长动态、植株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模式以及植株生长指标与生物量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台湾桤木年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据此方程可以建立株高、地径与生长时间的拟合模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4,达到显著相关,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因此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台湾桤木株高和地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是可行的;根据Logistic曲线方程上两个曲率最大的点准确地将台湾桤木年生长进程划分为:渐增期、速生期和缓增期,其中处于速生期植株的株高和地径生长量均超过全年总量的70%;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和地径的相关性极为密切,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占全株的78.06%,枝和叶的干质量占地上干质量的53.95%,全株含水量是全株干质量的1.39倍,大于5 mm的侧根平均每株达9条;为台湾桤木在广西成功引种栽培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汕头市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的育苗技术,包括种子采集、种子处理、种子质量、苗木培育、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8.
降香黄檀幼苗年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幼苗的年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降香黄檀苗木生长进程表现出明显的"慢一快一慢"的"S"型曲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一年中,苗木的高生长有3次生长高峰,地径生长有2次生长高峰.依据降香黄檀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特点,可以将苗木的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生长时期: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生长盛期约118 d,高生长量最大,占整个高生长量的64.77%.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番荔枝苗木生长动态、苗木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模式研究,建立了苗木的生长模型、连日生长量模型,并据此模型将番荔枝苗木生长进程划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缓增期和停滞期。其中,苗高和地径在速生期间的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67.38%和70.33%。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地径的函数模型关系表明:全株干质量、地上干质量、全株含水量和地上部分含水量与苗高和地径显著相关。番荔枝苗木生长210 d 全株可积累干质量7.39 g,其中地上部分为4.86 g,地下部分为2.53 g,全株含水量是全株干质量的1.68倍。建议根据苗木不同阶段的生长特性提出相应的育苗技术措施。本研究为高效培育番荔枝优质苗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机抽取40株中林46杨苗木进行定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中林46杨扦插育苗第一年的生长规律,即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分别呈现单“S”形曲线和近似单“S”形曲线,4月29日至6月8日为生长缓慢阶段;6月8日至7月14日为生长高峰阶段;7月14日至8月23日为生长减弱阶段。各阶段比其他黑杨派树种有所提前。同时根据其生长规律和特点,总结出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1.
红花木莲播种苗的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花木莲1年生苗木苗高生长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在7月中旬和9月下旬;地径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比苗高迟30~40d,分别在8月下旬和10月下旬;将苗木生长期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生长后期4个阶段。根据各阶段苗木的生长特点,提出了关键育苗技术措施,以提高苗木的成苗率、质量与产量。  相似文献   

12.
对采自翅荚木主要分布区的9个种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翅荚木苗期叶片小叶宽度、长度和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与种子的大小和千粒质量相关;不同种源间的苗高、地径及苗木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翅荚木苗木喜阳耐高温,7-8月地径生长量占全年的47.38%~51.90%,高生长量占全年的62.82%~69.06%.因此,抗寒性等特异性状的选择应该成为翅荚木种源选择的重点,单株选择是培育速生良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为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 Scop.),原产我国,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 600年,是我国传统栽培的珍贵优质用材树种和著名园林观赏树种,喜温暖湿润,适生于年均气温10~15℃,年降水量500~1 000 mm的气候条件.楸材作为优质上等木材可以满足国内对高级木材的需要,缓解上等材供不应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于2019年5月6日到12月25日对海南省琼岛杨Populus qiongdaoensis一年生播种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量进行定期观测,采用Logistic方程进行生长进程拟合,研究琼岛杨的苗期生长节律。结果表明,琼岛杨苗高和地径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S"形生长规律,且苗高、地径生长量与Logistic方程的回归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达0.994和0.996。苗高生长速生期约119 d,占生长期的39.67%,占苗高年总生长量的63.77%;地径生长速生期约125 d,占生长期的45.42%,占地径年总生长量的66.15%。  相似文献   

15.
樟树苗期生长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樟树苗期生长性状的差异,为选择樟树优质种源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樟树不同种源1年生苗在苗高方面整体差异不显著,地径整体差异显著。二者均无明显地理趋势变化。苗高、地径与经纬度均无相关关系。但适当分组后,苗高随经纬度总体呈现出纬度越低,苗高越大的变化规律。地径生长变化的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比较复杂。以苗高和地径的大小表现情况,把樟树划分为6个种源区。  相似文献   

16.
欧美杨新无性系苗期年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3个欧美杨(P.×euramericana)无性系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各个无性系的一年生扦插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根据因素数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将苗木的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组成一个灰色系统,进行面积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2以上。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年生长量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快慢"的节律,其中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60.3%,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63.7%。关联度分析表明空气温度对苗木的高生长影响最大,降水量影响最小;而日照时数对苗木的粗生长影响最大,降水量影响最小。通过对苗木年生长节律和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分析,为加强苗木生产管理,提高苗木的质量和土地的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红锥不同种源苗期生长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福建、广西和广东的5个不同红锥种源成苗物候期和苗木高径生长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基本一致,呈现出明显的"慢—快—慢"节律,可将苗期划分为生长初期(4~6月)、生长盛期(7~8月)、生长缓慢期(9~10月)和休眠期(11~12月)4个时期;不同种源间生长差异极显著,苗高和地径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1.48%和86.25%,遗传变异分析初步认定福建华安和广西凭祥的种源表现良好,应作为优良种源重点发展;福建安溪的种源表现中等,有发展潜力,需进一步观测和改良;表现较差的为福建南靖和广东信宜的种源。针对红锥生长节律并结合育苗实践,总结出苗木在各个时期的关键培育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黄连木苗期年生长节律及其生物量分配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黄连木幼苗生产管理提供参考,在定期观测的基础上,研究黄连木苗期年生长动态、生物量积累与分配规律以及植物生长指标与生物量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整个苗期生长过程中,黄连木的苗高、地径、冠幅生长均呈现"S"型曲线,用Logistic生长方程和生长曲线能对其动态生长节律进行很好地拟合。结合实际测量值将黄连木1年生幼苗的生长过程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末期。各指标速生期的生长量占其总生长量50%以上;黄连木1年生苗木的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量比例为1.78∶1.00;苗木生物量各指标中,地径与苗高、茎干质量、叶干质量显著相关,苗高与茎干质量、叶干质量显著相关,茎干质量与叶干质量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欧美杨新无性系苗期年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欧美杨(P.×euramericana)无性系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各个无性系的一年生扦插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根据因素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将苗木的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气象因子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组成一个灰色系统,进行面积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4以上.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四个时期,年生长量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快-慢"的节律,其中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8.2%,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70.1%.并对各个生长时期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苗木的年生长规律.关联度分析表明空气温度对苗木的高生长影响最大,日照时数影响最小;而日照时数对苗木的粗生长影响最大,降水量影响最小.通过对苗木年生长节律和影响苗木生长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分析,为加强苗木生产管理,提高苗木的质量和土地的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贵州山区山苍子苗年生长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annual growth rhythm of Litsea cubeba seedling was studied. The average thousand-grain weight of L. cubeba was 35 g, and the germina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70%. The results of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period could be divided into 4 stages, i.e. the stage of seedling emergence (from March 2 to March 17), the initial stage of growth (from March 18 to May 31), the vigorous growth stage (from June 11 to August 29) and the late growth stage (from August 30 to December 27). The height and diameter of one-year-old seedling were fit with logistic curve law, and the growth process followed a "slow-fast-slow" curve. The equation of average daily growth showed that the fastest growth appeared in July which had the highest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 This conclusion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seedling stage management of L. cubeba forest. The authors recommend vigorously developing L. cubeba forest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provid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to the forest tenure re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