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以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研究常规毯苗机插和钵体毯苗机插两种机插方式下同步应用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插同步侧深施肥处理能同步定量、定位、均匀地施入肥料,保障水稻生长前期营养持续供应,促进根系养分吸收,减少肥料损失,达到省工、增产、提高肥料利用效益的目的.研究还发现,钵苗机插水稻缓苗时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观测分析了水稻适雨灌溉和常规灌溉2种模式下稻田CH_4和N_2O的季节排放情况,评估了水稻适雨灌溉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雨灌溉稻田CH_4、N_2O排放峰值分别出现在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整个生育期CH_4、N_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6.77 mg/(m~2·h)、6.64μg/(m~2·h),适雨灌溉稻田CH_4、N_2O排放量较常规灌溉显著下降(p0.05),分别下降了74.47%和67.06%。水稻适雨灌溉通过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灌溉次数及灌水量,显著降低了稻田CH_4和N_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不同灌溉施肥时机对稻田肥料分布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水肥耦合灌溉方式下最佳的灌溉施肥时机.[方法]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撒施(CK)、灌水0~2h内灌液体肥(T1)、灌水2~4h内灌液体肥(T2)和灌水4~6h内灌液体肥料(T3),研究了不同施肥时机对稻田肥料分布均匀性、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施肥量与灌水量条件下,T1处理在肥料...  相似文献   

4.
以中浙优1号和甬优9号为试验材料,在免耕机插条件下比较三种种植密度(20.83万/hm2、18.52万/hm2和15.87 万/hm2)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距30cm固定,株距16~21cm范围内,通过缩小株距增加机插密度,可增产免耕机插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在中浙优1号在22.5%~27.3%,甬优9号在1.8%~18.4%;种植密度增加,也有利于增加高峰苗和有效穗数,提高成穗率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基部透光率下降,从而提高光能利用,促进高产群体形成和后期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与海南地区辣椒生产相适宜的高产高效灌溉施肥模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了沟灌不施肥CK、沟灌常规用肥F1处理(N 470.70 kg/hm2+P2O5 511.22 kg/hm2+K2O 526.39 kg/hm2)、沟灌减肥F2处理(N 376.55 kg/hm2+P2O5 314.83 kg/hm2+K2O 526.39 kg/hm2)、膜下微喷灌减肥F3处理(N 376.55 kg/hm2+P2O5 314.83kg/hm2+K2O 526.39 kg/hm2)共4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灌溉与施肥模式的辣椒产量、叶片光合作用、根系生长、养分积累、土壤养分分布特征以及辣椒水...  相似文献   

6.
引黄灌区不同肥料类型和施肥技术对稻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减少引黄灌区稻田退水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寻找水稻稳产和环境友好的最佳结合点,研究了大田示范条件下不同肥料类型和施肥技术对稻田田面水和排水沟退水氮磷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比较,优化施肥和侧条施肥均可以显著降低稻田田面水和排水沟中TN质量浓度,其中以侧条施肥处理效果最好,田面水和排水沟中TN质量浓度仅为常规施肥的47.4%和34.3%,各施肥处理间田面水和排水沟中TP质量浓度变化差异不显著。优化施肥和侧条施肥处理在肥料减量的条件下水稻产量并没有降低,其中有机种植处理产量最低,相对产量仅为常规处理的73.5%。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环境因素,优化施肥和侧条施肥技术可以作为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在引黄灌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灌溉模式和施肥处理对受涝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受涝稻田土壤质量的改良提供科技支撑,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常规灌溉(W1)和间歇灌溉(W2) 2种灌溉方式和稻草还田+化肥(F1)、稻草还田+化肥+土壤调理剂(F2)、稻草还田+化肥+炭基肥(F3) 3种施肥处理配施对分蘖期、抽穗期、收割后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间歇灌溉对水稻全生育期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提高作用,分别增加5.60%、13.16%、29.76%。与施肥处理F1相比,F2、F3处理的全生育期脲酶活性均值分别增加3.81%、8.65%;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值在分蘖-抽穗期分别增加6.74%、2.29%,收割后分别减少9.58%、20.85%;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值分别显著减小37.03%、37.37%(p<0.05)。间歇灌溉配施土壤调理剂或炭基肥可以更有效增加受涝稻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炭基肥对提高脲酶活性的效果优于土壤调理剂。间歇灌溉能够减小土壤调理剂和炭基肥施用对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改善受涝稻田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冬小麦品种耗水时空差异对产量的影响,为筛选抗旱型品种以提高缺水地区冬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以沧麦6002(CM6002)和衡麦4399(H4399)2个试验品种作为主处理,每个品种下设3个水分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水(W0处理)、春季灌一水(拔节期灌水,W1处理)及春季灌二水(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W2处理),研究了不同品种冬小麦耗水时空差异对产量的影响。【结果】CM6002品种总耗水量、土壤贮水消耗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和H4399品种差异不显著,但阶段耗水量有较大差异。其中,播种期至拔节期,CM6002品种的土壤贮水消耗量、耗水量均高于H4399品种;拔节—开花期,CM6002品种的土壤贮水消耗量、耗水量显著低于H4399品种;开花期至成熟期,CM6002品种土壤贮水消耗量、耗水量要高于H4399品种,且在W1处理下2个品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W0处理下,CM6002品种的120~200cm土层贮水的消耗量要显著高于H4399品种。W1、W2处理下,H4399品种在0~4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高于CM6002品种,但120~160 ...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缓释肥间歇灌条件对水稻氮素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于2020年开展了不同水肥处理水稻种植的测坑试验,分析了黄熟期植株地上各部分干物质质量及吸氮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结果表明:间歇灌溉能够促进水稻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干物质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W2F2>W2F1>W1F1>W1F2(W1-淹灌,W2-间歇灌溉,F1-常规肥,F2-缓释肥),分别为18310.4 kg/hm2,18147.6 kg/hm2,14802.8 kg/hm2和13832.2 kg/hm2。W2F2的地上部分氮素积累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为112.7 kg/hm2,W2F1,W1F2和W1F1的地上部分吸氮量分别为93.2 kg/hm2,82.9 kg/hm2及80.4 kg/hm2。灌溉模式对产量的影响显著(p<0.05),但施肥类型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W2F1的产量比W1F1的产量高367 kg/hm2,W2F2的产量比W1F2的产量高249 kg/hm2。相同灌溉模式下的水稻产量差值很小。  相似文献   

10.
宽幅精播和灌溉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宽幅精播和常规种植2种种植模式,每种种植模式设3种灌溉处理,研究了宽幅精播和灌溉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拔节水和抽穗水后,宽幅精播的分蘖消亡速率低于常规种植。在冬小麦生育后期,宽幅精播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宽幅精播的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种植,增产的原因在于穗数的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宽幅精播结合灌拔节水和抽穗水为一种值得推广的节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水肥制度下稻田氨挥发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运用通气法观测分析了不同水肥制度下稻田氨挥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中等施氮水平与2次追肥的情况下,早、晚稻氨挥发总量分别为22.56kg/hm2和68.54kg/hm2,分别占当季施氮量的12.5%、38.1%;间歇灌溉模式下的稻田氨挥发总量大于淹灌模式,但差异不显著;穗肥施用后引发的稻田氨挥发量很小,通过把仅追施分蘖肥改为追施分蘖肥和拔节孕穗肥能显著减少稻田氮素氨挥发损失。不论是早稻、中稻还是晚稻,穗肥施用后产生的氮素氨挥发损失占穗肥的比例都明显小于分蘖肥。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9年5—9月在湖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以优质水稻新两优香4为材料,采用长期淹灌和间歇灌溉2种灌溉模式,结合3种施肥(氮及磷肥)水平F1、F2、F3,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水稻产量形成过程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下水稻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相似,分蘖前期水稻干物质的积累量随施肥的增加而上升,到一定程度则会下降,不同灌溉模式间的差别不明显。从分蘖后期到抽穗开花期,不同水肥处理水稻干物质的积累总量均明显增大,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F1、F2、F3处理抽穗开花期间歇灌溉模式干物质积累量比淹灌模式分别大12.1%、22.1%、61.9%。间歇灌溉模式水稻干物质净积累量(NDMA)和群体生长速率(CGR)峰值随施肥量的增加发生改变,由出现在低肥水平(F1)的抽穗开花期至乳熟期转变为高肥水平(F2,F3)的分蘖后期至拔节孕穗期,且NDMA和CGR显著增大。不同水肥处理水稻黄熟期干物质在各器官间的分配不同,但均表现出相同趋势,即由高到低依次为籽粒、茎、叶、根。不同灌溉模式水稻的收获指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淹灌模式下收获指数下降明显,相对F1处理,F2、F3处理下分别下降12.4%、17.9%。干物质积累过程的拟合结果表明,三次曲线模型比Logistic模型的拟合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根据贵州省属典型工程性缺水的特点,在贵州山区对水稻进行了"科灌"("浅、薄、湿、晒"模式)、"科蓄"(蓄雨型节水灌溉模式)与常规灌溉方式的多组试验对比,最终前2者与后者相比水稻增产率分别为20%、17%,节水率为54%、59%,减少灌水次数为3次、5次。试验结果表明,"科蓄"灌溉方式比较符合贵州现状,是适合贵州省主要推广的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产量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水稻二优培九为试验材料,利用测坑栽培,比较了4种灌溉方式下的水稻产量性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半干旱栽培和干旱栽培比淹水灌溉下水稻产量分别增产16.20%、减产12.90%和减产37.87%;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与单株理论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892、0.57864、0.58591和0.62008,而单株有效穗数与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和一次枝梗数呈较弱的负相关。试验结果表明,间歇灌溉为南方稻区较适宜的灌溉方式。在制定水稻高产栽培措施时,应加强稻田水分管理,在提高千粒重的同时,主攻并协调好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点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不同施肥方式对南方地区单季水稻需水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同一区域不同灌溉模式单季水稻需水量变化基本一致;不同区域受外部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其需水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存在差异;施肥方式对单季水稻需水量的影响小于灌溉模式,在合理施肥条件下、增加施肥次数会略增加水稻需水量。  相似文献   

16.
水肥一体化下不同滴灌带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肥一体化下不同滴灌带配置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合实际探究了当铺设50 m长滴灌带、设置6种不同首部压力时,毛管首、中、尾部的土壤含水率、干物质质量积累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带类型差异使得土壤的平均含水率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有所差异,滴头采用内镶贴片式(N0. 30)时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呈较明显的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大,在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化越平缓;滴头采用侧翼迷宫式(L0. 15)时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平缓,且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大,在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化越显著。L0. 15下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均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水分;流入滴灌带的肥液流速越低、长度越长,附着在管壁的肥料质量越多,尾部作物的肥料利用率越低,致使养分吸收少,作物产量降低。对不同处理下毛管的首、中、尾部产量均匀性进行分析表明,随着滴灌带长度的增加,N0. 30的作物产量均匀性逐渐降低,L0. 15的作物产量均匀性逐渐上升,故不同滴头流量对沿滴灌带长度方向的产量均匀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滴灌水稻高产高效的适宜灌溉定额及播种量。【方法】本试验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应监测基地进行,设置3个灌溉定额水平,分别为796 mm(W1)、938 mm(W2)、1 059 mm(W3),每穴直播粒数设为每穴8粒(D1)、14粒(D2)、20粒(D3)3个水平,观测比较不同生育期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等生长指标,分析不同灌水量与每穴直播粒数对滴灌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灌水量与每穴直播粒数交互作用以组合W3D1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分别为83.46 cm、8.46和2 962.67 g/m2,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W3D1处理产量最高达到6 789.00 kg/hm~2,灌水量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W3D1水分利用效率为最优组合达到0.65 kg/m3。每穴直播粒数为8粒时,与W1、W2处理相比,W3处理产量增幅为54.95%、30.24%;W3处理中,D1处理与D2、D3处理相比,产量增幅分别为19.11%、23.96%。【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W3D1组合灌溉水量及每穴直播粒数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肥模式单季水稻生长特性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不同灌溉模式与施肥方式的组合对单季水稻分蘖、根系生长、叶面积指数、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节水灌溉模式下(薄露灌、间歇灌),水稻分蘖优于常规灌溉,并且3次施肥处理的最终分蘖量好于2次施肥;水稻根系长度和根毛总量均大于常规灌溉;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影响不显著;节水灌溉加3次施肥处理的实测产量略大于常规处理,每亩增产10~30kg。另外,节水灌溉模式可显著提高单季水稻的水分生产率,生育期用水可减少1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