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翁子添 《广东园林》2020,42(5):25-30
“汲古山房”是江门市新会区北园公园南入口一座风景建筑,承担了公园管理用房、文化展陈和休憩观光等功能。建筑呼应周边山势场地和建筑风貌,营造出“碧山瓦海”的情境体验。从瓦坡奇趣、行游场景和结构设计3个方面,阐述系列情境体验的经营方式:首先以剖面为视角,论述了该设计中坡屋面所营造的各种身体体验;其次,围绕着建筑2处出入口、2部楼梯与1条观景路径,从行游体验的角度阐述了其中具体的设计思路;最后,从建筑结构设计的角度讨论了该建筑结构与空间体验的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   

2.
水榭戏台是福州三坊七巷中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私家园林之一,既有江南私家园林的特征又具有福州地方特色。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建立水榭戏台宅园空间二维平面模型,通过Depthmap软件分别从凸空间分析以及可视层和可行层两个层面计算空间的连接度、深度值、整合度等指标,对其可视图解进行量化描述与分析,以期明晰水榭戏台宅园的空间组织序列、形态、视线等园林空间营造特点。  相似文献   

3.
“龙吟水榭”是一个大型的欧式水景别墅区.她座落在风景秀美的常德市柳叶湖畔,山水为邻,占地17公顷,总建筑面积94000平方米。从平面规划图上看,她气势恢弘,宛如镶嵌在沅水、澧水中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4.
麦伟添 《广东园林》2005,31(5):18-20
通过若干实例分析,探讨了中国园林中水榭的形式风格以及在园林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波声月色"水榭景点位于鼋头渚风景区之鹿顶山东北麓伸入西蠡湖的滩地突出部位,三面环水,南临游览干道,东端有一组自鹿顶山奔趋入湖的裸露岩石,水榭与游览干道之间是一片黑松林。把水榭规划定点在该滩地突出部位,一方面考虑到便于游船停泊;另一方面也可使水榭与干道间相应取得最大距离,减少干扰,又增加了由干道进入景点的观感深度。自干道至水榭的小路,设计成S形曲径,以利于避让保护树木,且使水榭隐于黑松林中,延长路段,推进景深,有所含蓄,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河南省伊川高中园林规划为例,从"以人为本"的校园绿化角度探讨了植物材料、山石、水体、建筑等作为景观设计的主要素材,以打造绿色文化,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风景无限的景观,供广大师生居住、生活、游憩、观赏的境域。  相似文献   

7.
景观设计中感知与体验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景观是通过感知体验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环境联系一体的学科,作者以"身体感官经验"为主要取向,由景观与人体关系来阐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不同层次的身体体验,并对人们从中所体会到的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境界的营造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课”体验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情境体验为基础,以问题探究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教学观。“思政课”体验教学的实施一般包括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展开和课后教学反思3个基本环节,其中,课前教学情境的设计是体验教学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体验教学在实施中应遵循情境性、生活化、情感性、探究性和对话性等原则。体验教学是创新型教学,其成功开展还需高度关注体验教学的组织问题、学生体验问题、教师的引导问题和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不同尺度节点的相互映射带来的感官体验。研究三个方面的映射:将大尺度节点缩小到小尺度节点;将小尺度节点放大到大尺度节点;用节点使家具连体为建筑的一部分。从而探讨节点处理对建筑与家具的感官影响。节点的处理作用于人们对于建筑和家具的"移情",它是建立人与建筑和家具的感官距离的渠道,设计师通过在这三类别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才能创造出美丽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0.
廊院是一种建筑庭院形式,通过"连廊"把多个建筑组织起来,使建筑群体的层次关系丰富多变,形成适用而又富有艺术性的庭院空间。以何园为例,从建筑布局和园林空间两个角度分析园内"廊院式"庭院的空间特征与构成手法,为"廊院式"庭院空间设计提供一个出色的样板。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乡村景观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人的生活方式及需求转型升级,人们对乡村景观已不仅仅满足于功能及视觉上的需求,更偏向于精神体验和情感回归的情境景观空间。从情境体验角度出发,深刻剖析了基于情境体验式景观的作用原理及三重情境体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境体验式乡村景观主题设定分类及特征表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中梳理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归纳了一系列相关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筑都市主义强调建筑决定城市的形态,忽视了城市的自然和生态过程;景观都市主义从景观的角度来思考城市问题,景观成为决定城市形态和城市体验的最基本要素;生态都市主义倡导由"设计结合生态"到"设计生态"的转变;景观生态都市主义提出景观都市主义与城市生态学的融合。重点剖析了拉·维莱特公园、纽约清泉公园和高线项目3个典型案例,旨在探索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唐宋时期南昌东湖的历史发展与营造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昌东湖风景空间在唐宋时期迅速发展,并逐步转化成为一个古代城市近郊复合发展的古典公共园林。唐代东湖作为一个城市近郊相对自然质朴的郊野湖泊,沿湖周围营造有可供官民共享的风景建筑。宋代开始,东湖收归国有,大量官方建筑和宅园的相继出现,对东湖的风景空间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针对历史演化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凝练了南昌东湖风景空间在唐宋时期的 3 个主要特色:城市与湖泊共同演进的历时营造;功能复合、自然朴质的风景呈现;官民共营共享的州府园林。  相似文献   

14.
以卦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就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传承模式和特点进行探讨,并对"心意传承"这一方式在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景观传承中的重要性进行表述,从而对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为落实新一轮百万亩造林行动建设任务,进一步满足市民绿色休闲需求,近日,北京市发改委下达昌平区贺新公园、大兴区西红门公园等8个项目专项建设任务。8个公园项目均位于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将于年内陆续开工;加上之前已经落地的96项,北京市"一环百园"的目标将提前超额完成!国际竹藤组织园紧邻国际馆,由意大利建筑设计师马儒骁设计。以"创意竹藤,五洲风景"为主题,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主展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展园设计从现代艺术和自然之美中汲取灵感,将空间隐藏于竹拱撑起的绿色花园之中,花园绿地沿拱脚向屋顶蔓延,建筑、竹构、竹景观浑然一体,在大地上形成一个灵动的明眸,堪称世园会的"竹之眼"。  相似文献   

16.
<正>选择旅游,可以让人了解地理风土人情,更能体验大自然的气象万千。好山好水,能参悟生活智慧,大美风景,能净化负重心灵,使每天忙碌的人变得轻松,使身体抱恙的人病情减轻,使健康的人更加体魄强壮,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自然遗产——新疆天山,感受祖国大地不一样的美景。——题记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州府城市近郊有着大量的湖泊分布。这些湖泊最初作为城市水利灌溉功能,经由历代不间断的风景营治,从而转化为今天的公共风景空间。古代福州西湖的历史发展,很好说明了这个复合风景建设的转化过程。研究此类风景公共性的研究,应当从公共管治和公共营造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其营治过程中的具体内容。通过针对南宋赵汝愚营治福州西湖的缘起、程序、内容、管理机制的归纳,探讨其营治过程中的政治策略和手段。进而认为此类古代城湖的营治,在形式上包含着公共风景的建构内容。亦指出,这种公共风景和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风景存在着实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微山湖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进行分类统计,运用打分分级方法进行定量评价,总结该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征。文章主要从风景资源分类和风景资源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为该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视角研究"山水城镇"空间的城市设计。从剖析"山水城镇"的两个原型入手,即"桃源寻踪"的山水自然原型和"文脉凝成"的山水历史原型,来探讨"山水城镇"的环境骨架——"大山水"空间的城市设计(从"潜龙勿用"的空间选址到"阴阳相衡"的空间格局),及"山水城镇"的构建要素——"微山水"空间的城市设计(从"天地人和"的建筑空间到"精气神备"的园林空间)。由"大"入"微"地探讨"山水城镇"景观空间的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拓展城市公园游人景观偏好认知研究,为城市公园景观环境人本化更新提供指导,文章基于文献信息学“词袋”模型原理建构了“影像词袋”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影像词典构造、应用词袋生成、偏好向量表征、影响机理解析为步骤,具体以6类景观词汇为“要素词典”,以6组影像特征因子为“属性词典”,以不同情境、人群类型为“应用词袋”,并据此以重庆市枇杷山公园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不同游憩目的、年代、时节情境和不同性别、源地、年龄人群的景观偏好差异。结果表明:1)人像照较风景照对景观标识性与背景纯净性要求更高;2)游人景观偏好随时代发展呈现出日常化、多元化趋势;3)自然、城市、历史景观的主体关注倾向受季节因素影响程度依次降低;4)男性关注整体结构与人文体验,女性关注细节特征与视觉审美;5)外地游客偏好标志、恒定型景观,本地游人偏好日常、变化景观;6)老年人珍视活力景观、中年人倾向抽象景观、青年人偏好猎奇景观。可见,“影像词袋”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标准化定量、数据采集效率高、数据解析维度广、基于主体真实游憩体验和研究结论指向性强等优点,可服务于各类城市公园主体游憩认知与景观偏好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