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杨树因具有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特点,已成为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造纸、火柴、卫生筷和包装业的重要工业原料。现就杨树栽植问题,给林农朋友几点建议。一、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包括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两层含义。选地适树即在有杨树苗的前提下,选择一块适合其生长的地方栽植;选树适地即如果有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城镇、道路绿化建设中,如何做到适地、适时、适树栽植,保证栽植树木的成活率以及在选择大树栽植的过程中,对大树的成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浅谈适地适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生态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也就是把树栽植在最适宜生长的地方。所谓适地就是要正确认识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物质等立地条件(森林植物条件),确定适宜的树种。适树就是要正确认识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在认识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造林地。 1.适地适树的途径 ①选树适地。在已确定造林地的前提下,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首先选择乡土树种(在某一地区的天然分布中,其中有栽培经验,生长稳定的树种)。其次引进外来树种。 ②选地适树,在已确定造林树种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4.
在比较干燥的季节或反季节里造林,除了做好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适时栽植、以及抚育等基本促活措施外,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保水抗旱、促进植株生长的保水剂、阿司匹林等药物,采用浇水、蘸浆、浸根等方法造林。苗木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敦化市林业局多年造林经验,介绍了适地适树、选择优良苗木、规范整地、精心栽植、造林地管护等造林技术。在影响造林成活率诸多因素中,造林地条件、苗木选择、整地挖坑质量、栽植技术和栽植后抚育管护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适地适树是造林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以良种壮苗、栽植方法、营造适期、适地适树等条件为主,各因素互相制约,但适地适树是关键。造林选用了良种壮苗,栽植方法细致妥当,营造适期等条件都具备,但必须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成功,达到造林的预想目的:早成林,早出材,多出材,出好材。否则,必然导致造林的失败。因为树木的生长发育必须以立地条件为基础,使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气候条件等统一起来,才能获得造林的成功,所以说造林成败适地适树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从近5a来南康区工程项目造林绿化,个体、民营企业营造工业原料林和用材林工作实践中,对造林中未做到适地适树来选择造林树种走了弯路,致使造林林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谈谈适地适树在造林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一、正确选择造林地和树种 在选择造林地和造林树种时,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因为苗木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生长健壮,根系发育良好,成活率高,对冻拔的抵抗力也较强。一般来说,樟子松和落叶松系阳性树种,应该选择地势比较高,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栽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强化整地意识,着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适地适树,严把苗木质量关;正确选择造林季节,促使苗木正常生长;掌握栽植技术,切实保证造林质量;增强责任心,施工管理要到位;加强幼林管护,确保造林成果等六个方面介绍了提高石质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二、树种选择及配置我区行道树设计,由于受条件所限等多种原因,在树种选择和配置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适地适树问题.适地适树是行道树配置的重要原则.行道树与一般造林不同,这个“适地”不但具有生  相似文献   

11.
珠海市区道路绿化应用植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踏查法,于2004年11~12月调查了广东省珠海市区主要道路绿化植物的种类、观赏效果及其配置特点。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珠海市区主要道路绿化植物共有144种(含变种),隶属于51科,114属。种数6种以上的植物科有棕榈科、桑科、大戟科、桃金娘科、苏木科等,主干树种有大王椰子、榕树、南洋杉、假槟榔、垂叶榕等;常见的灌木种类有黄金榕、变叶木和黄叶假连翘等。分析了珠海市区主要道路绿化植物的地理成分、观赏特点及抗性树种应用情况。针对珠海市区道路绿化植配置现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改善道路绿化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景洪市沧江新区生态植被恢复中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实地调查分析,按适地适树、选树适地等树种选择原则,从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景观功能出发,选择了望天树、榕树、羊蹄甲、菩提树、黄竹等30多个主要树种及备选树种作为景洪市沧江新区生态植被恢复树种,并拟定了黄竹纯林型、望天树+干果榄仁+番龙眼混交型等11个树种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广州市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番禺区、海珠区等地选定46块面积为400 m2的标准地进行城市绿地调查,主要调查样地实际用途、样地地面覆盖信息,乔木树高、胸径、冠下高、冠幅、生长状况(包括主要病虫害)等信息,并对各样地及乔木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6块样地共有乔木408株,涉及树种64种;应用频率较高的3个树种依次为小叶榕、垂叶榕、高山榕,其应用频率总和占总频率的67.5%;小叶榕、白兰、樟树、塞楝、红花羊蹄甲等乔木长势较好,其他树种长势一般;道路绿地树种长势较好,城市公园其次,街头绿地次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州市12个城市公园的板根树种进行实地调查,对其科属组成、地理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板根树种景观应用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显示,广州公园中应用的板根树种共有65种,隶属26科47属,其中桑科、桃金娘科和苏木科的种类最多;应用频率较高的有榕树Ficus microcarpa、木棉Bombaxceiba、黄葛树Ficus virens、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等;板根树种的科属地理成分组成中,热带成分的科有 18 科,属有38个,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90%和88.37%,表现出显著的热带性;板根树种以孤植和群植为主,树木板根区域土壤浅薄贫瘠,公园常应用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吊竹梅Tradescantia zebrina、花叶冷水花Pilea cadierei等生势强健且耐荫的地被进行覆盖造景。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省东莞市丘陵片中心区盆架子、小叶榕、秋枫和桃花心木4种行道树中苗和大苗的8 a生长表现进行比较,4个树种的中苗胸径增长量均极显著大于大苗。生长表现及种植成本等综合比较结果表明,行道树种植采用中苗的做法是科学可行的。建议行道树种植不用或少用成本高、生长慢的大苗,多用中苗。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区部分主干道园林植物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广州市区6条主干道,共计有13种行道树,隶属9个科。行道树优势种明显,主要树种为小叶榕、大叶榕、毛麻楝和秋枫,乡土树种占53.85%。行道树下使用的灌木与草本植物有80种,其中以观叶类植物占绝对优势,观花的较少。依据广州亚热带城市的特点,提出了行道树建设中树种选择、配置方式和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抽样调查表明,福州市区常见行道树约有25科35属44种,以棕榈科最多,有8属8种,其次是桑科榕属5种,其中以常绿树种和乔木占优势。重要值分析表明,乔木种类以榕树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果,灌木种类以黄金榕占优势。胸径处于25~30cm和树高处于6~8m的树木最多。最后,针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8种常用园林植物生态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州市8种常用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杀菌滞尘和吸收S、Cl能力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释氧量以红花羊蹄甲最大;单位绿化面积则以尖叶杜英最大;降温增湿效果则以红花羊蹄甲最大;叶片吸收S量以尖叶杜英和大叶榕较大,细叶榕、秋枫和高山榕较小,叶片吸收Cl的能力则与之相反;尖叶杜英和秋枫的滞尘能力强;大叶榕的抑菌率最高,达(85.4±1.7)%。综合而言,尖叶杜英生态功能最强,秋枫最弱。  相似文献   

19.
绿篱是一种重要的园林表现形式,在园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对广州6个城市公园绿篱植物的调查,总结出广州公园常用绿篱植物有30种,隶属20科25属,其中应用频率最高的前5种分别是:黄金榕、金叶假连翘、福建茶、垂叶榕和棕竹。文章对绿篱植物的色彩及其配置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对绿篱植物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南亚热带13个主要城市的1667条主要道路行道树生长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101种(含种以下单位)乔木用作行道树。它们分别隶属于32科68属,其中乡土树种占53.47%,常绿乔木占75.25%,其中87.13%的乔木生长良好。研究认为:海南蒲桃(Syzgium cumini)、非洲桃花心木(Khaya senegalensis)、木棉(Bombax ceiba)、芒果(Mangifera indica)、扁桃(Mangifera persiciformis)、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垂叶榕(Ficus bengjamin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尖叶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凤凰木(Delonix regia)、白兰花(Michelia alba)、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紫檀(Pterocar pusindicus)、蝴蝶果(Cleidiocarpon cavaleriei)、石栗(Aleurites moluccana)、蒲桃(Syzgium jambos)等24种乔木适宜作为南亚热带城市行道树的骨干树种;大叶榕(Ficusvirens var.sublanceolata)、黄槐(Cassia suffurtiosa)等31种乔木可作为行道树一般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