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源农药苦参碱是一种桑园选择性农药,对家蚕残毒期短,对桑毛虫、桑尺蠖、棉大造桥虫、白毛虫、红腹灯蛾、桑蓟马、朱砂叶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桑螟、野桑蚕这2种主要害虫防治效果较差。为保证对家蚕有较短的安全间隔期,同时还要提高对桑螟、野桑蚕的防治效果,经室内小区试验、室外大田试验调查,筛选出1个桑园专用选择性复配农药配方,即2%苦参碱、25%灭蚕蝇和水,3者配比为1∶2∶2 000,该配方农药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8 h,对桑螟和野桑蚕LC50分别为0.280 1、0.291 0 mg/L,对2种害虫的共毒系数分别为446.8、469.3,增效作用明显,对桑螟和野桑蚕的防治效果可达80%,对桑园其他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茶产品质量安全是广西茶叶发展的短板,为寻找低毒高效的水溶性农药替代品,使用水溶性相当低的农药品种茚虫威和虫螨腈进行防效试验。研究表明,防治茶尺蠖使用150g/L茚虫威,每667m2用量22.22ml对防治茶尺蠖有良好的效果,在药后1d、3d、7d时的防效分别为84.29%、88.36%和92.51%,是理想的茶园水溶性农药替代药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使用240g/L虫螨腈SC,30ml/667m2;150g/L茚虫威EC,22.22ml/667m2,施药后7d,防效虫螨腈为95.32%,茚虫威为92.42%,可用来替代目前茶园中使用的水溶性农药。  相似文献   

3.
一、农药喷杀 生产上农药防治分为普治和划片治虫两种。普治即对桑园普遍喷药1次,要求做到统一用药时间、统一农药浓度、统一防治方法,以确保防治效果。划片治虫就是在近蚕期或蚕期中确需喷药治虫时,用残毒期较短的农药如乐果、辛硫磷、敌敌畏等进行分区域治虫。  相似文献   

4.
一、农药喷杀生产上农药防治分为普治和划片治虫两种。普治即对桑园普遍喷药1次,要求做到统一用药时间、统一农药浓度、统一防治方法,以确保防治效果。划片治虫就是在近蚕期或蚕期中确需喷药治虫时,用残毒期较短的农药如乐果、辛硫磷、敌敌畏等进行分区域治虫。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茶树上施用10%虫螨腈SC等4种杀虫剂防治茶棍蓟马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4种农药对茶棍蓟马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剂间防治效果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以10%虫螨腈SC(用量33.3ml/667m~2)防治效果最好、药效持效期最长,其次是0.5%苦参碱AS(用量100ml/667m~2)。经农药残留检测:10%虫螨腈SC(33.3ml/667m~2)在安全间隔期采摘,其药残在无公害茶叶控制范围;0.5%苦参碱AS(100ml/667m~2)未检测出药残。在有机茶园可以使用生物农药苦参碱、无公害茶园使用化学农药虫螨腈对防治茶棍蓟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新型高效农药,用1.3%苦参碱水剂和2.5%功夫乳油对丝棉木金星尺蠖做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3%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好,有效控制期长,是防治丝棉木金星尺蠖比较理想的药剂,可以取代菊酯类农药。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将进行3种新型药剂和2种常规农药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20%呋虫胺SG 40 g、15%茚虫威EC 20 mL、43.7%甲维丁醚脲SC 40 mL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较好,持效期长,且均对茶树生长安全;同时,这3种药剂还可兼治红蜘蛛、茶尺蠖。  相似文献   

8.
植物源农药20%查虫清水剂防治茶园主要害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查虫清水剂对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尺蠖防治效果较好,持效期长,每公顷用药量5400 mL药后14d防效分别为87.3%、95.3%、94.6%,可兼治黑刺粉虱、碧蛾蜡蝉等5种害虫,对蜘蛛等5类天敌影响较小,适宜在广大茶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国家禁用高毒农药政策的开展,积极推进新型高效低毒药剂的使用,进行了2种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防治大白菜蚜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种高毒农药替代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烯啶虫胺水剂在试验条件、剂量下,对大白菜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用于大白菜蚜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对21%噻虫嗪SC进行了10g、15g、20g/667m2防治稻飞虱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1%噻虫嗪SC20g/667m2对3种稻飞虱防治效果好,且持效期长,可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春尺蠖羽化期监测及其无公害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新疆阿克苏市春尺蠖羽化期的动态监测,旨在掌握春尺蠖的最佳防治时期;春尺蠖的无公害防治试验,为春尺蠖高效无公害防治技术在阿克苏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虫期利用光控杀虫灯、糖醋液、树干涂胶来进行动态监测;成虫期采取树干直接涂胶、间接涂胶来进行防治;幼虫期采取两种生物制剂来进行防治.[结果]阿克苏市春尺蠖的羽化期在3月5~27日.雄虫的羽化期比雌虫的羽化期要早3~5 d.无公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树干直接涂胶比间接涂胶的捕获数量高出6.8倍;从幼虫虫口密度减退率来看,树干间接涂胶后的幼虫虫口密度比树干直接涂胶后的幼虫虫口密度高出2.2倍;两种生物制剂以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效果最好,其防治效果达到90.74;.[结论]春尺蠖的最佳防治时期应在3月5日之前,利用雌、雄虫不同的羽化期分而治之.羽化期的监测使用控杀虫灯的效果较好,发生量监测使用树干涂胶效果较好.无公害防治试验中树干直接涂胶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效果好,且对果树、果品安全.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杀虫剂对菜蚜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及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九生  王静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0):1081-1084
菜蚜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0%吡蚜酮和70%吡蚜酮WG对甘蓝蚜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药后3~10 d的防效明显优于对照农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与对照农药3%啶虫脒EC和10%吡虫啉WP相当;持效期长,是防治甘蓝蚜虫的理想药剂,推荐有效使用剂量分别为81~117,84~126 g/hm2,在菜蚜发生初盛期及时喷雾施药。小菜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和氟虫双酰胺对小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药后2,5 d的防效分别达到85%和90%以上,用药后7 d仍维持在90%左右,与对照农药1.8%阿维菌素EC的防效相当。建议在生产上使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150 g/L茚虫威EC和20%氟虫双酰胺WG防治甘蓝小菜蛾,有效使用剂量分别以30~37.5,33.75~40.5,30~45 g/hm2为宜,在小菜蛾低龄幼虫初盛期及时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桑虱大发生田块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饲养与室外观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物学特性调查,通过室内化学防治试验,室外药剂防治小区试验,若虫孵化出土、上树数量消长规律调查,综合防治中试研究对桑虱的防治效果。[结果]结果表明,桑虱在江苏盐城1年发生1代,卵在土壤中越夏越冬,其集中分布在桑树根部25 cm范围0~8 cm深的浅土层中,若虫期长达85~90d,寄主广泛。桑园常用农药1 500~3 000倍的辛硫磷、敌敌喂、灭多威、氧化乐果稀释液,200~400倍的洗衣粉和洗洁精稀释液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该研究能有效地控制桑园中桑虱的为害。  相似文献   

14.
为大葱田甜菜夜蛾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选择了6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进行甜菜夜蛾田间防治药效对比试验,对甜菜夜蛾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估。结果表明,10%氟苯虫酰胺SC20g/667m2防治效果,为93.71%;20%虫酰肼SC80g/667m2防治效果,为90.42%;5%阿维·氟铃脲EC40mL/667m2,防治效果为88.75%。试验期间,各参试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均对大葱安全。上述3种农药防治效果较好且持效期长,建议在甜菜夜蛾2~3龄幼虫盛期,按试验剂量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15.
对水稻二化螟进行了5种农药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丁虫腈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和1万PIB.μL-1.2 000 IU.μL-1茶核.苏云菌悬浮剂对水稻二化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在目前水稻生产中,为避免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而导致二化螟抗药性增强,以上4种常规农药交替使用防治水稻二化螟为理想途径之一,建议在二化螟低龄幼虫高峰期使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水稻生产中二化螟抗性强、防治难等问题,进行了11种类型的20种农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种供试农药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均对二化螟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45g/hm~2、1.8%阿维菌素乳油60g/hm~2、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60g/hm~2、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0g/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g/hm~2、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75g/hm~2、阿维·苏云菌30g/hm~2 7个试验处理组防治效果最佳,且持效期较长,3次调查的枯心防效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指导蕹菜田间斜纹夜蛾的科学防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茚虫威和虫酰肼开展田间药效试验与最终残留验证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虫酰肼悬浮剂2 000倍液、1 200倍液对蕹菜田斜纹夜蛾具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可达15 d左右,且对作物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残留验证结果表明,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的2种浓度药剂喷施田间,蕹菜收获后有少量残留,但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20%虫酰肼悬浮剂的2种浓度药剂喷施田间未检测到农药残留。2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蕹菜上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其持效期较短,一般药后7 d左右要进行第2次防治,但由于其是生物农药,建议在绿色蔬菜基地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20%康宽悬浮剂不同施药次数的处理,并以1.8%阿维菌素乳油和5%毒死蜱颗粒剂为对照药剂,进行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0%康宽悬浮剂225 mL/hm2喷2次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最高可达93.59%,且药效期长,防效明显优于1.8%阿维菌素乳油等常用药剂。从使用成本与防治效果2个方面综合考虑,20%康宽悬浮剂可按225 mL/hm2施用1~2次,与其他农药交替使用防治甘蔗螟虫。  相似文献   

19.
为配合国家禁用高毒农药政策的开展,积极推进新型高效低毒药剂的使用,进行了3种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种高毒农药替代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10%阿维.氟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在试验条件、剂量下,对水稻二化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用于水稻二化螟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崇明区2万hm~2的水稻在2020年之前要有90%进行绿色认证,在此背景下,为既能做到农药减量使用,又能取得理想的水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进行了针对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绿色认证农药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多杀·茚虫威、甲维·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在90%以上,且持效期达14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