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渭北旱塬地区果园大力推广种草技术.种植三叶草、黑麦草等实行果园行间生草。株间覆盖20~30厘米后.使旱塬地区果园保墒能力明显增强.果园有机质含量由0.8%提高到1.5%-2%。在去冬今春果园的干旱年份,生草大显神威。据调查,渭北地区的千阳县果园生草后.果园小气候明显改善,保墒蓄水能力增强,果实含水量增加。果个增大了25%-30%,  相似文献   

2.
果园生草推广多年,其优越性显而易见,但生草草种、草体管理众说风云,各有道理。作者根据多年试验,提出采用"冷季型草+秋播"的种植模式,实践证明在渭北降雨量500 mm以上果区效果良好,值得在矮化密植的规模化果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自然生草——破碗花、多花黑麦草、三叶草三种野生草本植物材料为试材,开展渭北旱塬果园生草效应与技术研究,为今后渭北旱塬果园生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三种试验草种做3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80株树,每隔4行树做1个处理,2行树品种为隔离树,行间种草,其宽度为2.5米,行内清耕覆盖,宽度为1米,定期开展刈割,在这三年期间,要将草的高度人工控制于40厘米以下,每年的10月下旬,在树干一米处深翻一次,行间均属于多年生草,不深翻、不重新播种,对照处理及时中耕除草,每一处要做到施肥管理水平一致,无灌水条件。通过测定发现果园三叶草模式经过验证对旱塬地区来说,属于最优生草首选,这种模式不但可以提升渭北旱塬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值,而且可以显著提升土壤肥力,维持土壤水分,从而使得旱塬果园实现良性循环。果园种植三叶草模式具备较为良好的生草效应,具有显著开发前景,可以在渭北旱塬地区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4.
果园生草是果树栽培的一项关键技术,近年来.生草面积不断扩大。随着果园大面积生草.为蚜虫大量繁殖提供了较为适宜的广阔场所。蚜虫为多食性害虫,在渭北果区5月份出现有翅蚜后,即开始转主,迁飞到园内三叶草上。多群居在嫩茎的中上部吸食汁液。由于草体生长较快,茎叶繁茂,遮掩蚜虫。给防治上造成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5.
果园生草是果树栽培的一项关键技术,近年来.生草面积不断扩大。随着果园大面积生草.为蚜虫大量繁殖提供了较为适宜的广阔场所。蚜虫为多食性害虫,在渭北果区5月份出现有翅蚜后,即开始转主,迁飞到园内三叶草上。多群居在嫩茎的中上部吸食汁液。由于草体生长较快,茎叶繁茂,遮掩蚜虫。给防治上造成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6.
1果园巧生草 适用于土壤贫瘠、水肥力差、受气候影响较大的果 园,特别是山区果园。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行间与株间种 植一定数量的豆科、禾本科植物或牧草,并对生草进行一 定的管理,如浇水、施肥等,等草长到20-30cm时,割倒, 晾干,覆于树冠下。目前,我们地区种植三叶草的较普遍。 三叶草繁殖能力强,能适应较恶劣的环境,耐旱,耐高温, 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的水分,且茎、叶易腐烂,是优质的 肥料,对改善果园的生态环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三叶草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洛宁县位于豫西山区 ,年均降水量 613.6mm。本区苹果园多数分布在缺水干旱的丘陵及浅山地带。为改善果区生态环境 ,减轻水土流失 ,提高土壤肥力 ,实现苹果优质高产 ,于 1999年春在果园进行种植白三叶草试验 ,并测定了果园土壤水分及主要养分 ,研究生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试验分别在底张乡谷村、赵村乡南丰及城郊乡崛西果园进行。树龄 7~ 8年生 ,株行距 3m× 4 m。各试验园种植的白三叶草均于 1999年秋季成坪 ,生长良好 ;2 0 0 0年草坪放任不管 ,任其自生自繁。对照果园实行清耕制 ,年内人工锄草 7~ 8次 ,基本保持无杂草 ,其…  相似文献   

8.
提高果园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果园巧生草 果园生草适用于土壤贫瘠、肥力差、受气候影响较大的果园,特别是山区果园。果园生草就是在果树行间与株问种植一定数量的豆科、禾本科植物或牧草,并对生草进行一定的管理,如浇水、施肥等,当草长N20~30cm时,割倒、晾干,覆于树冠下,既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树势,提高果树越冬抗寒能力,又有效地防止日灼和红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目前,我地区种植三叶草的较普遍。三叶草繁殖能力强,能适应较恶劣的环境,耐旱,耐高温,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且茎、叶易腐烂,是优质肥料。  相似文献   

9.
<正>多年来,冰雹一直危害渭北西部果区,给果农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了很好防御雹灾,减轻危害程度,确保安全生产,笔者根据实践,提出果园雹害防救措施,供同行参考。1发生特点渭北西部地区山原峦起,沟壑纵横,特殊的小气候,容易发生冰雹。即在强大  相似文献   

10.
果园生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内种植对果树生长有益的草.欧美、日本一些国家从五十年代起就将果园生草作为一项制度在果园内推行,提高了果品质量,改善了果园生态环境.为提高我市果品质量,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1998年我们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引进了白三叶草进行试验研究.现将研究内容及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渭北地区果园普遍授粉树配置不合理,常导致坐果不良、落花落果。调查发现,个别果园或毗邻地块种植油菜后普遍落花少,坐果率高。于是我们根据果、畜、沼、窖、草五配套循环经济模式的思路,对5~8年生初结果期果园及改形全部到位的盛果期果园在缺树部位和空隙度较大的区域大力推行果园种植油菜技术,这既解决了授粉问题,又可利用秸秆覆盖,增加果园土壤团粒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同时,油菜秸秆还可铡碎做沼气原料,做到以沼促果。  相似文献   

12.
1土肥水管理 1)果园生草。种植白三叶草,每年刈割1-2次;也可自然生草,即对园内杂草不铲锄,不喷除草剂,并控制草高不超过20cm。2)追肥。谢花后尽早追肥,每生产5kg果施硫酸钾复合肥1kg,施肥后浇水。采收后,每生产50kg果追施生物有机肥4kg左右,施肥后浇水。  相似文献   

13.
果园白三叶草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三叶草属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是果园种植的优良品种。1993年招远市在果园内进行了白三叶草种植试验,经过实验初步认定,果园内种植白三叶草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还可抑制杂草生长,同时可以使土壤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果树正常生长,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招远市果园内累计推广种植白三叶草面积达1333.3hm^2,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张超 《果农之友》2011,(6):31-32
有关果园生草后对病虫害的影响问题,有人认为会加重病虫害发生,有人认为影响不大或者有利于减轻病虫害发生,笔者通过多年观察,觉得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要长远着眼、综合分析其利弊:1生草果园病虫害发生趋势1.1生草种类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目前渭北地区果园生草90%以上选用的是三叶草,10%左右为小冠花、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等。在调查中发现,白三叶自身较易发生白粉病,而其他品种均  相似文献   

15.
笔者多年来在陕西渭北果区调查发现,许多果农在实施果园管理时,生态、环保意识有待增强,现就发现的问题逐一列举,并提出改进方法。1)违禁农药仍沿用。农业部在2001年就颁布了《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5012-2001),明确规定了果园禁止使用农药和限制使用农药,并对禁止使用农药取消了登记,但是果区群众仍有使用部分违禁农药的习惯,在苹果未开花前,他们认为还没有结果,于是盲目使用1605、涕灭威、福美砷等,有的甚至在生长季节使用氧化乐果、甲敌粉等。这些农药都有高毒、高残留性,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如果不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6.
渭北苹果园生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以清耕、裸露、中耕为主要手段,长期清耕会导致果园地力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进而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根据近年来渭北苹果园生草试验结果看,果园生草对于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小气候、促进树体生长、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果树旱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对果品(尤其水果)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探索果树旱作栽培的途径并推广应用,对果品生产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将目前果树生产中的几种旱作栽培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1果园生草在果树行间种植豆科或禾本科草种,亦可自然生草,并对生草进行施肥、灌水、刈割等管理,一般是春天播草种,等草长到20~30厘米时,要及时刈割,割下的草散撒于树盘或开沟集中深埋,生草若干年后,应进行间隔深翻,使草更新复壮。常用的草类有三叶草、黑麦草、毛苕子等。2果园覆盖果园覆盖包括薄膜覆盖和覆草,薄…  相似文献   

18.
果园发展循环经济利民惠民,被许多果农接受并利用,已成为果业增效、果农增收又一新的途径。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循环生产发展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再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果园通过种草,果渣喂猪、牛等畜生,将其粪便制成沼气、沼肥,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沼肥作为化肥、农药上树肥园,果园使用沼肥实现增效增收,如此形成果园种草、草喂猪、猪粪制沼、沼肥育树的“果-猪-沼-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振山 《河北果树》2005,(5):11-11,15
提倡果园种草,多施有机肥,推广果园畜、沼、果生态模式。华北地区一般选择三叶草,每667m^2播种量在0.5~1.0kg,4~5月播种,距树干1m左右不播种。播种的深度,一般是种子上覆土1cm左右。草出来后把其它杂草及时除掉,在雨后撒一些尿素,加速草的生长。另外,提倡果园养猪、养鸡、养羊,增加有机肥。  相似文献   

20.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园生草即在果园行间或树下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豆科或禾本科草本植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推广了生草法。波兰的果园通常在定植后第三年开始种草;日本苹果产区果园基本上采用生草栽培法;意大利有80%的果园采用生草法;美国的果园普遍采用行间生草、株间和树冠下施用除草剂的管理方法。 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主要是沿用大田作物的管理制度,多强调清耕除草,从而导致果园行间地面裸露。这样,不仅使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降低,坡地果园还形成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80年代开始,我国也开始对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